奚夜妖帝不是不知道‘望帝啼鵑’在絕大部分人眼中都是無處話淒涼。
但阡苡所言,望帝仿佛豁達,並不是一直‘伸冤理枉’,反而是死後變成杜鵑,與春日野穹如約而至,親自報啼春辰。
如此,也算是望帝放下了恩怨情仇,亦或者說是望帝大義凜然放下了得失禍福,與是非恩怨,解脫出來,風輕雲淡罷了。
但這麽說的話,奚夜妖帝感覺自己越發是如坐針氈氣旋一線。
因為最後鬥戰塑瞿宿應龍始天尊與紅蓮淬火鳳凰始天尊二人雙雙赴死……
可根據阡苡自己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曾幾何時應龍始天尊與鳳凰始天尊對人間一度厭惡不堪,認為人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而之後選擇‘大義凜然’——可舍身赴死的背後,隻怕也是放下了先前的種種成見……
如此,在憑借著阡苡說辭中的這般‘叛經離道’革新出現,或者說是先入為主的觀點,就此而言,奚夜妖帝是有理由懷疑,阡苡所言的那莊子與望帝兩個人物,隻怕是對於故去上神生前態度的某一種隱喻了。
若如此,便可以開始理解後麵的一句話——海棠玉碎芙蓉泣……
海棠花,妖界的代表花,以柔軟繁多與稀碎的形態,千枝萬栽,鋪天蓋地的盛開,加之,妖界的海棠多是粉色為主。
而海棠花的粉色素來不帶清透的,固而沒那麽嬌豔欲滴鮮嫩可人,反而海棠花色略帶朦朧,但絕對純淨均勻,固而,可以將海棠花比成為一個小家碧玉,且粉妝玉砌的閨閣精致女子,便處處都是十分含蓄。
但妖界的海棠花素來也有堅韌的代表。畢竟,妖界雖然整體是百花爭相開放,姹紫嫣紅一片,但對此起來,妖界的代表之花,海棠花沒有別的花種那般容易弄傷,影響觀感——換而言之,海棠花就算會碎,但除非‘快刀斬亂麻’,一刀兩斷。
否則,海棠即便受傷都一定是藕斷絲,連或者是缺口層次不齊的狀況。
所以阡苡說海棠玉碎實在是有些不可理喻。
但阡苡這麽說,奚夜妖帝也不能說不是,畢竟萬一阡苡真的是打算‘快刀斬亂麻’不留餘地呢?
而芙蓉。奚夜妖帝就更加好猜測了——仙界花少,因為仙界之人自詡品行高潔,素來清雅孤傲,隨意仙人不喜鮮花。
且仙界對人對於百花齊放還有一定的偏見,這種偏見就好像鮮花擬人,似姿色各異,風情萬種的絕代佳人,如此,鮮花無端端的便被許多冥頑不化的仙人視為紅顏禍水一般的‘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鮮花本是花裏胡哨五顏六色的正行,是絕對的閨閣女子小心思,固而在名貴的花朵都難以落落大方,所以,等不得大雅之堂。
固而仙人崇尚青山綠水,奇鬆怪石,雜草矮樹,反正什麽都可以崇尚,哪怕是那叫人遍體鱗傷的荊棘都可以名其名曰褒揚上幾句,但唯獨鮮花。
至於何以如此,奚夜妖帝想可能主要是因為妖界花的種類繁多,加之妖界素來又以烏合之眾著稱,固而,連同百花也跟著備受嫌棄,仿佛一無是處似的,都入不得仙人之眼。
固而,仙界之中幾乎沒有什麽花兒。
有也是那野蠻生長,橫衝直撞的脆性花朵。
便是類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因為,隻有如此,才能抵消仙界對花朵的各種光怪陸離的偏見。
比如,仙界雲頭的那——芙蓉暖。
‘芙蓉暖’嚴格說來不是花,而是生在雲頭的夢境的結晶。便是人們日思夜想,固而,凝結成為一中祈願的力量——阡苡的解釋是此乃‘有神’的表現,便是,聚精會神凝,以全神貫注為力量,去在腦海尋找出路,或者另辟蹊徑,便是所謂的‘道’最簡單的方法。
而人間的人們,許多人沒有這方麵的理念,所以即便窈窕淑女夢寐以求,卻也本著男女授受不親的道德文明,將願望付諸與可能都不存在的神隻,誠心祈求兮。
而所謂心誠則靈鐵樹花開,大約也是這般提現的。
阡苡還是不言不語——其實阡苡已經在殘陽如血的暮色中,不苟言笑的沉默許久。
阡苡一聲不吭倒也罷了,但麵無表情卻實在叫人琢磨不透。
加之阡苡一時興起亦帶著奚夜妖帝飄零許久。
但阡苡總是漫無目的,叫奚夜妖帝也不知道她到底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又是為何意,或者是亦欲要去往何處。
於是乎奚夜妖帝便繼續專心致誌的思考——芙蓉泣?
芙蓉泣是為何意。便不得不提及仙界的芙蓉暖。
眾所周知這‘芙蓉暖’不是真的花兒。
不是真的花兒倒也沒什麽,但這‘芙蓉暖’的結構僅僅隻是雲裏霧裏那曇花一現的幻物罷了。
而‘芙蓉暖’的一直出現,本質上並非是因為此花常開不敗,而是凡土的人們那灼熱的情感永垂不朽,於是,導致了芙蓉暖前仆後繼的在雲朵之中盛放,又凋零,一直如此,周而複始……
而‘哭泣’少不得‘淚珠’的存在,但實際上‘芙蓉暖’盛開之後,都不用風吹雨打,隻要時間到了,便會像玉片摔落一般,整齊的支離破碎,如此,才是正常情況。
而且,芙蓉暖碎裂之後,便是四分五裂,在無任何一點藕斷絲連的跡象,當真是一別兩寬,隨後,這些殘花個走一方,被風揚起,似乎漫天霜雪飛舞最後又落入雲中。
說白了,也是仙界風大,不管什麽東西,但凡被吹起,便是一樣的乘風而去。
而妖界不一樣,妖界的海棠洋洋灑灑鋪了一地,若風起,也隻是相互旖旎旋轉,之後風停,這些花兒也是不疾不徐慢慢的在次落在地上,埋泥供樹,循環不止……
所以其實奚夜妖帝的意思是,潸然淚下,‘淚流滿麵’的明明是海棠這般風光。至於玉碎,便是芙蓉暖,但阡苡偏生本末倒置。
——不對,阡苡的意思是妖界遲早覆滅,因為妖界的烏合之眾正是如同海棠的落花這般多不勝數,所以,‘快刀斬亂麻’,斬草除根是一則;其二,隻怕是……隻怕此乃是神隻給往生者的一份哀榮。
畢竟逝者已矣,活著的人也不能做什麽,無非就是懷念,哀傷罷了。
而這又牽扯了這人情冷暖的問題,妖界著重人情,便是,死了也不會叫人臭名昭著,死不瞑目。
反而,在妖界生存活著的時候未必有多風光明媚,可一旦死而後已,那麽,結局便是知道的不知道的,總歸會多出去多人,在莫名其妙的悼念。
這種情況一度誇張成,人道傳聞,便又跟著僾氣愾聞,於是乎隻要有一個人開頭,這種不痛不癢的感同身受便拉開了序幕,總之人們聚集,都現實之中好一番唉聲歎氣感慨萬千,又總是怨天尤人。
於是乎,妖界長久演變下來便喜歡賜給人哀榮——就比如碌碌無為者,一旦身死,便是默認的‘不成功,便成仁’的取舍。
反正,妖界從來都是靠人數取勝,於是乎,舉重來大規模討論一件事對於妖界而言利大於弊,因為隻有交流,才會有人情來往一說,即便不是誌同道合,卻也是少不了對外團結一心的好處。
至於仙界,這個‘芙蓉泣’,比較有意思了,‘芙蓉泣’完全說是已然存在的情況了,便是在濃情消散時,花兒便在無立足之地,隨即自行剝落——而這個過程視為芙蓉泣並沒有什麽不妥。
妖界都會被連根拔起,至於仙界少不了改頭換麵一番。而改頭換麵,仙界肯定是亂作一團,加之,這‘芙蓉暖’,又是那幾為矯情的話,一碰便碎,固而,‘芙蓉’肯定是會‘哭泣’的——甚至芙蓉暖到時候得嚎啕大哭呢。
反正妖界和仙界到頭來誰都別想獨善其身。這便是阡苡這句話的意思——到時候百花凋零,唯獨青山不該。
這仿佛也沒什麽難以理解的,畢竟,恆古至今,人們素來都是喜歡‘登高望遠’一說。
固而,山川與河流在人們眼中格外重視,包括奚夜妖帝也知道,站的高,望的遠,且,唯獨近水樓台,才能先得月。
——奈何仙界站在那高處立足巍峨不動許久了。
但是‘芙蓉泣’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奚夜妖帝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乎,便開始將泣字提出來單獨反複思考,“哭泣、咽泣、泣訴、哀泣、抽泣、泣啼、泣麟、泣告、頽泣、啜泣。
龍髯攀泣、狐死兔泣、楚囚對泣、山走石泣、泣不成聲、如泣如訴、椎心泣血、抱璞泣血、牛衣對泣、泣血稽顙、扣心泣血、叩心泣血、吞聲忍泣、向隅之泣、可歌可泣、泣下如雨、新亭對泣、如泣草芥、鬼泣神號、疼心泣血、墨子泣絲、龍陽泣魚、泣不可仰、痛心泣血、如訴如泣、吞聲飲泣、泣麟悲鳳、可泣可歌、泣數行下、茹泣吞悲、楊朱泣岐、掩麵而泣、辟踴哭泣、泣血捶膺、泣血枕戈、牛衣夜泣、椎心飲泣、下車泣罪、風號雨泣、礎泣而雨、雨泣雲愁……”
關於‘泣’的成語,字句實在太多,若非要奚夜妖帝找出一個對的上阡苡前言的意思,可不是大海撈針,‘強人所難’嗎?
畢竟這恆古至今,最叫人喜聞樂見的便是——終是非得不珍惜,又錯過了,那許多癡男怨女才會知道,此情纏纏,此恨綿綿,反正到頭到,男淚女泣,見怪不怪。
奚夜妖帝也並非說說風涼話,但是此刻冷風一吹,的確是涼嗖嗖的,仿佛渾身上下處處漏風了一般壓根沒個溫暖可言。
——阡苡迴頭,嗤之以鼻的對奚夜妖帝說,“並非本座非要窺視奚夜妖帝私隱……但奚夜妖帝須知本座就在你身邊。
而本座說過了,祈願便是心誠則靈,越是了聚精會神便越是可以送抵仙、神眼中——於是乎,在以往那些舊時代中,凡土的人與仙人便是以祈禱作為溝通的樞紐,而仙人又以供奉來與神明溝通。如今,天界之中,雲龍混雜,沒個正兒八經的仙人所在,所以,奚夜妖帝在想入非非一些什麽,本座自然一清二楚……
這些本座雖然未曾直言不諱,但是本座總歸是隨時都在提醒奚夜妖帝,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奚夜妖帝意識到問題所在,也沒有分辨,隻是笑而不語。
而阡苡十分恨鐵不成鋼,便滔滔不絕數落說,“奚夜妖帝雅興,當真是閑情逸致,比本座還要閑雲野鶴,沒個正經幾分。
說起來,奚夜妖帝考慮泣字有什麽?莫非嚎啕大哭與泣不成聲,淚如雨下與如泣如訴還有什麽差別不成?
左右都哭了。不傷心,誰會這麽無聊至極在強者爭霸的世界裏,非要哭天抹淚的不給自己台階下。
奚夜妖帝與其考慮是怎麽個哭法,倒不如認真的考慮為何好端端的會有人傷心淚落。
除非便是敗者為寇,即將臭名昭著,死而後已,所以,哭一哭為自己為命運好好傷心一二,悔不當初罷了……”
阡苡說的話實在過份絕對,雖然不夠籠統,但絕對不容置喙。
奚夜妖帝想,“生亦何歡,死亦何苦,但奚夜想聖恩主隻怕壓根就不是打算要仙界之輩覆沒。固而聖恩主所言,敗者為寇總不至於實在說白嶴帝君敗局已定。畢竟,白嶴帝君未必就至於一個代替情愛並茂的花兒……”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阡苡心中那叫一個感慨,“豈曰夢蝶黃粱無涯?
化蝶成說蝴蝶是我;
此處心安臥枕忘憂;
人生彈指喻適誌與;
天地乾坤蘧栩然周;
返璞歸真超然不朽。”
奚夜妖帝尷尬十足,“奚夜受教。”
阡苡晃頭晃腦,看著有幾分趾高氣昂,並著幾分輕鬆愜意。未曾怪罪,但是卻也嘴上不饒人,不停的數落說:“奚夜妖帝自然受教。畢竟你奚夜妖帝也是本座盛讚看好之人,而本座既然已經點撥了,但奚夜妖帝還仿佛榆木疙瘩似的。可不同於,廢人了?
隻是,奚夜妖帝須知,身為帝王本該未雨綢繆,你若不能處處先人一步,便代表著落於人後——你其實沒有選擇。
而本座遲早要謝世,便是那,顧彼青山留丹心——死的是本座,絕非什麽赤池魔帝,因為赤池魔帝不會死,而魔界將劃分地獄地獄,忘川之外,
至於奚夜妖帝小心謹慎是好,但沒必要抓著那些細枝末節咬死不放。
——本座確實借鑒了典故,並且還改動了典故。
主要還是因為,前人留下的典故(李商隱《錦瑟》)中,寫夢迷,寫冤禽,所要表達的左右不過是自己朦朧的內心世界的悲戚與怨憤。
而本座改動意思,以執著(無怨),以倔強(無悔),來突出後麵兩句——百花凋零便是上三界覆滅,天人合一的時候。
屆時神隻永遠消失,便由神仙接手,長路漫漫任重道遠。
而本座到時候會跟著時代翻覆一起全身而退,長眠不醒,僅存曆史之中。
——而天下一統,便正好也是本座故去的時候。
而本座心係眾生,與父母一樣以無怨無悔的丹心為自己踐行。青山不改,四季不敗,本座自然希望到時候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如同青山一般,永垂不朽。”
奚夜妖帝聞言慌亂了一陣,迷茫了一陣,不知所措了一陣。
阡苡態度還是模棱兩可,隻是繼續說,“奚夜妖帝便知隻要活在當下,便隻能苟且偷生,絕對強權麵前本座的父母也得低頭。而若本座告訴你夢中無涯,人生彈指,本座良心發現了,便是想要大義凜然,怎麽奚夜妖帝又是如此慌亂呢?
仿佛奚夜妖帝說過,身為神隻代表正義。而奚夜妖帝本座提點過你多次,天之道,有所得有所失,魚與熊掌怎會兼得?
固而奚夜妖帝還需處處謹言慎行。”
奚夜妖帝還是從容淡定答應了一句,“奚夜領命。”
隨即奚夜妖帝又在次陷入思緒萬千中。
故,不定就是故人。而故人也不可以說是,相識之後死去的人。
至於,彼,對麵活著是,忘川彼岸。
而青山不該,也沒問題……鐵血丹心永存邏輯成立——隻是,莊子迷夢戀蝴蝶,的莊子是上神,那麽,蝴蝶又是誰?
奚夜妖帝陷入無盡的糾結之中,但其實答案唿之欲出,當年三位上神一定鼎立,而用排除法便一下就懷疑,那蝴蝶沒準就是無上主宰歲辰。
隻是阡苡做事素來不顧常理,所以,奚夜妖帝惴惴不安。
但惴惴不安也確實沒辦法。阡苡說的對,箭在弦上豈能不發,於是乎,奚夜妖帝委婉的念叨:“豈曰夢蝶黃粱無涯?
化蝶成說蝴蝶是我;
此處心安臥枕忘憂;
人生彈指喻適誌與;
天地乾坤蘧栩然周;
返璞歸真超然不朽;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阡苡也乏了,“苦海無涯,奚夜妖帝你迴不了頭,至於,奚夜妖帝博古通今,這些東西自己參透,總不能本座事事都拋開奚夜妖帝講究的正義公平,將機遇不顧一切的全然交給奚夜妖帝吧?”
奚夜妖帝猝不及防的詢問:“人生苦短,夢裏無涯……白屹大帝仿佛最近……”
“並且本座不近人情,忘恩負義。本是天涯淪落人,見了也是聚少離多,至於他遲早會被本座在次送迴白晝之巔自生自滅,而本座大劫將至——而若見了,本座不知何言以對,而他同樣情何以堪。”阡苡款款而談,慷慨激昂又說:“相濡以沫,不若如是初見,相安無事,才是最好——而本座與老師是為神隻,固而超然豁達,那麽清弄呢,奚夜妖帝仿佛忘記自己把本座搬到這裏來,是為何意。”
奚夜妖帝若有所思,“清弄因為清邪與邪影的牽連,尤其是清邪的牽連,便是第一時間就被白嶴帝君驅逐。
此乃也不算白嶴帝君多不近人情,反而白嶴帝君百般委婉,沒有叫清弄被世人笑話——而若本座處理,也是大同小異——古有‘雲柿子得挑軟的捏’,而清弄便是那個軟柿子。
當時世人皆是唏噓,這匆促定下的姻緣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
畢竟,對於尋常而言,即便祖祖輩輩都紮根天界,但無名無分,碌碌無為之輩還能嫁給一個妖界的皇族世子,辦一場萬眾矚目的婚禮是多少人求之不得之事。
不幸的是,這位妖界的皇親國戚,臭名昭著,是個放誕不羈,又喜新厭舊的主兒……
此事其實放在人間,一紙休書長別兩寬——但不幸,這二人生在了天界。
天界的人,誠如聖恩主所言,合該早已超凡脫俗……
但事實上,即便這群自詡超凡脫俗的人來到天界之後,得過且過自甘墮落,卻也不影響他們裝模作樣。
其中為了與凡土區別,所以,天界時興一夫一妻——此乃不可動搖的規矩,至於凡土的妻妾成群,在這天界之中視為癡心妄想。”
奚夜妖帝說完歎息一聲搖了搖頭,隨後,立刻平心靜氣,又從容不迫的解釋說:
“天界與人間再刻意保持區別,免得,三生合一,完全體現不出得道高人的優勢……
但若隻是三令五申的又有什麽用?總有一些自負之輩,目中無人不守規矩。
所以提出觀念的帝王們意識到主要還是需要靠製定規則,生成觀念,帶帶傳承,於是乎,姻緣的契約便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且在人們奔走相告的條件小,立刻舉國皆知。
——便是在天界,夫妻之間一旦決定結成姻親——同樣與人間一樣,不管是否生存都舉步維艱,但結成良緣,便一要大操大辦——而人間,隻是說需要唿朋友引伴,共襄盛舉便是。
但在天界想結婚,沒個親戚朋友在場,看熱鬧的,都得拉不下十人來。
因為需要十雙眼睛,做十全十美的好意頭,畢竟不止盼頭,更重要的是還要有不下十人在場見證二人舉行過永結同心的儀式,所以講究人越多越好,有頭有臉,位高權重者同在更佳……”
但阡苡所言,望帝仿佛豁達,並不是一直‘伸冤理枉’,反而是死後變成杜鵑,與春日野穹如約而至,親自報啼春辰。
如此,也算是望帝放下了恩怨情仇,亦或者說是望帝大義凜然放下了得失禍福,與是非恩怨,解脫出來,風輕雲淡罷了。
但這麽說的話,奚夜妖帝感覺自己越發是如坐針氈氣旋一線。
因為最後鬥戰塑瞿宿應龍始天尊與紅蓮淬火鳳凰始天尊二人雙雙赴死……
可根據阡苡自己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曾幾何時應龍始天尊與鳳凰始天尊對人間一度厭惡不堪,認為人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而之後選擇‘大義凜然’——可舍身赴死的背後,隻怕也是放下了先前的種種成見……
如此,在憑借著阡苡說辭中的這般‘叛經離道’革新出現,或者說是先入為主的觀點,就此而言,奚夜妖帝是有理由懷疑,阡苡所言的那莊子與望帝兩個人物,隻怕是對於故去上神生前態度的某一種隱喻了。
若如此,便可以開始理解後麵的一句話——海棠玉碎芙蓉泣……
海棠花,妖界的代表花,以柔軟繁多與稀碎的形態,千枝萬栽,鋪天蓋地的盛開,加之,妖界的海棠多是粉色為主。
而海棠花的粉色素來不帶清透的,固而沒那麽嬌豔欲滴鮮嫩可人,反而海棠花色略帶朦朧,但絕對純淨均勻,固而,可以將海棠花比成為一個小家碧玉,且粉妝玉砌的閨閣精致女子,便處處都是十分含蓄。
但妖界的海棠花素來也有堅韌的代表。畢竟,妖界雖然整體是百花爭相開放,姹紫嫣紅一片,但對此起來,妖界的代表之花,海棠花沒有別的花種那般容易弄傷,影響觀感——換而言之,海棠花就算會碎,但除非‘快刀斬亂麻’,一刀兩斷。
否則,海棠即便受傷都一定是藕斷絲,連或者是缺口層次不齊的狀況。
所以阡苡說海棠玉碎實在是有些不可理喻。
但阡苡這麽說,奚夜妖帝也不能說不是,畢竟萬一阡苡真的是打算‘快刀斬亂麻’不留餘地呢?
而芙蓉。奚夜妖帝就更加好猜測了——仙界花少,因為仙界之人自詡品行高潔,素來清雅孤傲,隨意仙人不喜鮮花。
且仙界對人對於百花齊放還有一定的偏見,這種偏見就好像鮮花擬人,似姿色各異,風情萬種的絕代佳人,如此,鮮花無端端的便被許多冥頑不化的仙人視為紅顏禍水一般的‘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鮮花本是花裏胡哨五顏六色的正行,是絕對的閨閣女子小心思,固而在名貴的花朵都難以落落大方,所以,等不得大雅之堂。
固而仙人崇尚青山綠水,奇鬆怪石,雜草矮樹,反正什麽都可以崇尚,哪怕是那叫人遍體鱗傷的荊棘都可以名其名曰褒揚上幾句,但唯獨鮮花。
至於何以如此,奚夜妖帝想可能主要是因為妖界花的種類繁多,加之妖界素來又以烏合之眾著稱,固而,連同百花也跟著備受嫌棄,仿佛一無是處似的,都入不得仙人之眼。
固而,仙界之中幾乎沒有什麽花兒。
有也是那野蠻生長,橫衝直撞的脆性花朵。
便是類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因為,隻有如此,才能抵消仙界對花朵的各種光怪陸離的偏見。
比如,仙界雲頭的那——芙蓉暖。
‘芙蓉暖’嚴格說來不是花,而是生在雲頭的夢境的結晶。便是人們日思夜想,固而,凝結成為一中祈願的力量——阡苡的解釋是此乃‘有神’的表現,便是,聚精會神凝,以全神貫注為力量,去在腦海尋找出路,或者另辟蹊徑,便是所謂的‘道’最簡單的方法。
而人間的人們,許多人沒有這方麵的理念,所以即便窈窕淑女夢寐以求,卻也本著男女授受不親的道德文明,將願望付諸與可能都不存在的神隻,誠心祈求兮。
而所謂心誠則靈鐵樹花開,大約也是這般提現的。
阡苡還是不言不語——其實阡苡已經在殘陽如血的暮色中,不苟言笑的沉默許久。
阡苡一聲不吭倒也罷了,但麵無表情卻實在叫人琢磨不透。
加之阡苡一時興起亦帶著奚夜妖帝飄零許久。
但阡苡總是漫無目的,叫奚夜妖帝也不知道她到底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又是為何意,或者是亦欲要去往何處。
於是乎奚夜妖帝便繼續專心致誌的思考——芙蓉泣?
芙蓉泣是為何意。便不得不提及仙界的芙蓉暖。
眾所周知這‘芙蓉暖’不是真的花兒。
不是真的花兒倒也沒什麽,但這‘芙蓉暖’的結構僅僅隻是雲裏霧裏那曇花一現的幻物罷了。
而‘芙蓉暖’的一直出現,本質上並非是因為此花常開不敗,而是凡土的人們那灼熱的情感永垂不朽,於是,導致了芙蓉暖前仆後繼的在雲朵之中盛放,又凋零,一直如此,周而複始……
而‘哭泣’少不得‘淚珠’的存在,但實際上‘芙蓉暖’盛開之後,都不用風吹雨打,隻要時間到了,便會像玉片摔落一般,整齊的支離破碎,如此,才是正常情況。
而且,芙蓉暖碎裂之後,便是四分五裂,在無任何一點藕斷絲連的跡象,當真是一別兩寬,隨後,這些殘花個走一方,被風揚起,似乎漫天霜雪飛舞最後又落入雲中。
說白了,也是仙界風大,不管什麽東西,但凡被吹起,便是一樣的乘風而去。
而妖界不一樣,妖界的海棠洋洋灑灑鋪了一地,若風起,也隻是相互旖旎旋轉,之後風停,這些花兒也是不疾不徐慢慢的在次落在地上,埋泥供樹,循環不止……
所以其實奚夜妖帝的意思是,潸然淚下,‘淚流滿麵’的明明是海棠這般風光。至於玉碎,便是芙蓉暖,但阡苡偏生本末倒置。
——不對,阡苡的意思是妖界遲早覆滅,因為妖界的烏合之眾正是如同海棠的落花這般多不勝數,所以,‘快刀斬亂麻’,斬草除根是一則;其二,隻怕是……隻怕此乃是神隻給往生者的一份哀榮。
畢竟逝者已矣,活著的人也不能做什麽,無非就是懷念,哀傷罷了。
而這又牽扯了這人情冷暖的問題,妖界著重人情,便是,死了也不會叫人臭名昭著,死不瞑目。
反而,在妖界生存活著的時候未必有多風光明媚,可一旦死而後已,那麽,結局便是知道的不知道的,總歸會多出去多人,在莫名其妙的悼念。
這種情況一度誇張成,人道傳聞,便又跟著僾氣愾聞,於是乎隻要有一個人開頭,這種不痛不癢的感同身受便拉開了序幕,總之人們聚集,都現實之中好一番唉聲歎氣感慨萬千,又總是怨天尤人。
於是乎,妖界長久演變下來便喜歡賜給人哀榮——就比如碌碌無為者,一旦身死,便是默認的‘不成功,便成仁’的取舍。
反正,妖界從來都是靠人數取勝,於是乎,舉重來大規模討論一件事對於妖界而言利大於弊,因為隻有交流,才會有人情來往一說,即便不是誌同道合,卻也是少不了對外團結一心的好處。
至於仙界,這個‘芙蓉泣’,比較有意思了,‘芙蓉泣’完全說是已然存在的情況了,便是在濃情消散時,花兒便在無立足之地,隨即自行剝落——而這個過程視為芙蓉泣並沒有什麽不妥。
妖界都會被連根拔起,至於仙界少不了改頭換麵一番。而改頭換麵,仙界肯定是亂作一團,加之,這‘芙蓉暖’,又是那幾為矯情的話,一碰便碎,固而,‘芙蓉’肯定是會‘哭泣’的——甚至芙蓉暖到時候得嚎啕大哭呢。
反正妖界和仙界到頭來誰都別想獨善其身。這便是阡苡這句話的意思——到時候百花凋零,唯獨青山不該。
這仿佛也沒什麽難以理解的,畢竟,恆古至今,人們素來都是喜歡‘登高望遠’一說。
固而,山川與河流在人們眼中格外重視,包括奚夜妖帝也知道,站的高,望的遠,且,唯獨近水樓台,才能先得月。
——奈何仙界站在那高處立足巍峨不動許久了。
但是‘芙蓉泣’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奚夜妖帝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乎,便開始將泣字提出來單獨反複思考,“哭泣、咽泣、泣訴、哀泣、抽泣、泣啼、泣麟、泣告、頽泣、啜泣。
龍髯攀泣、狐死兔泣、楚囚對泣、山走石泣、泣不成聲、如泣如訴、椎心泣血、抱璞泣血、牛衣對泣、泣血稽顙、扣心泣血、叩心泣血、吞聲忍泣、向隅之泣、可歌可泣、泣下如雨、新亭對泣、如泣草芥、鬼泣神號、疼心泣血、墨子泣絲、龍陽泣魚、泣不可仰、痛心泣血、如訴如泣、吞聲飲泣、泣麟悲鳳、可泣可歌、泣數行下、茹泣吞悲、楊朱泣岐、掩麵而泣、辟踴哭泣、泣血捶膺、泣血枕戈、牛衣夜泣、椎心飲泣、下車泣罪、風號雨泣、礎泣而雨、雨泣雲愁……”
關於‘泣’的成語,字句實在太多,若非要奚夜妖帝找出一個對的上阡苡前言的意思,可不是大海撈針,‘強人所難’嗎?
畢竟這恆古至今,最叫人喜聞樂見的便是——終是非得不珍惜,又錯過了,那許多癡男怨女才會知道,此情纏纏,此恨綿綿,反正到頭到,男淚女泣,見怪不怪。
奚夜妖帝也並非說說風涼話,但是此刻冷風一吹,的確是涼嗖嗖的,仿佛渾身上下處處漏風了一般壓根沒個溫暖可言。
——阡苡迴頭,嗤之以鼻的對奚夜妖帝說,“並非本座非要窺視奚夜妖帝私隱……但奚夜妖帝須知本座就在你身邊。
而本座說過了,祈願便是心誠則靈,越是了聚精會神便越是可以送抵仙、神眼中——於是乎,在以往那些舊時代中,凡土的人與仙人便是以祈禱作為溝通的樞紐,而仙人又以供奉來與神明溝通。如今,天界之中,雲龍混雜,沒個正兒八經的仙人所在,所以,奚夜妖帝在想入非非一些什麽,本座自然一清二楚……
這些本座雖然未曾直言不諱,但是本座總歸是隨時都在提醒奚夜妖帝,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奚夜妖帝意識到問題所在,也沒有分辨,隻是笑而不語。
而阡苡十分恨鐵不成鋼,便滔滔不絕數落說,“奚夜妖帝雅興,當真是閑情逸致,比本座還要閑雲野鶴,沒個正經幾分。
說起來,奚夜妖帝考慮泣字有什麽?莫非嚎啕大哭與泣不成聲,淚如雨下與如泣如訴還有什麽差別不成?
左右都哭了。不傷心,誰會這麽無聊至極在強者爭霸的世界裏,非要哭天抹淚的不給自己台階下。
奚夜妖帝與其考慮是怎麽個哭法,倒不如認真的考慮為何好端端的會有人傷心淚落。
除非便是敗者為寇,即將臭名昭著,死而後已,所以,哭一哭為自己為命運好好傷心一二,悔不當初罷了……”
阡苡說的話實在過份絕對,雖然不夠籠統,但絕對不容置喙。
奚夜妖帝想,“生亦何歡,死亦何苦,但奚夜想聖恩主隻怕壓根就不是打算要仙界之輩覆沒。固而聖恩主所言,敗者為寇總不至於實在說白嶴帝君敗局已定。畢竟,白嶴帝君未必就至於一個代替情愛並茂的花兒……”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阡苡心中那叫一個感慨,“豈曰夢蝶黃粱無涯?
化蝶成說蝴蝶是我;
此處心安臥枕忘憂;
人生彈指喻適誌與;
天地乾坤蘧栩然周;
返璞歸真超然不朽。”
奚夜妖帝尷尬十足,“奚夜受教。”
阡苡晃頭晃腦,看著有幾分趾高氣昂,並著幾分輕鬆愜意。未曾怪罪,但是卻也嘴上不饒人,不停的數落說:“奚夜妖帝自然受教。畢竟你奚夜妖帝也是本座盛讚看好之人,而本座既然已經點撥了,但奚夜妖帝還仿佛榆木疙瘩似的。可不同於,廢人了?
隻是,奚夜妖帝須知,身為帝王本該未雨綢繆,你若不能處處先人一步,便代表著落於人後——你其實沒有選擇。
而本座遲早要謝世,便是那,顧彼青山留丹心——死的是本座,絕非什麽赤池魔帝,因為赤池魔帝不會死,而魔界將劃分地獄地獄,忘川之外,
至於奚夜妖帝小心謹慎是好,但沒必要抓著那些細枝末節咬死不放。
——本座確實借鑒了典故,並且還改動了典故。
主要還是因為,前人留下的典故(李商隱《錦瑟》)中,寫夢迷,寫冤禽,所要表達的左右不過是自己朦朧的內心世界的悲戚與怨憤。
而本座改動意思,以執著(無怨),以倔強(無悔),來突出後麵兩句——百花凋零便是上三界覆滅,天人合一的時候。
屆時神隻永遠消失,便由神仙接手,長路漫漫任重道遠。
而本座到時候會跟著時代翻覆一起全身而退,長眠不醒,僅存曆史之中。
——而天下一統,便正好也是本座故去的時候。
而本座心係眾生,與父母一樣以無怨無悔的丹心為自己踐行。青山不改,四季不敗,本座自然希望到時候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如同青山一般,永垂不朽。”
奚夜妖帝聞言慌亂了一陣,迷茫了一陣,不知所措了一陣。
阡苡態度還是模棱兩可,隻是繼續說,“奚夜妖帝便知隻要活在當下,便隻能苟且偷生,絕對強權麵前本座的父母也得低頭。而若本座告訴你夢中無涯,人生彈指,本座良心發現了,便是想要大義凜然,怎麽奚夜妖帝又是如此慌亂呢?
仿佛奚夜妖帝說過,身為神隻代表正義。而奚夜妖帝本座提點過你多次,天之道,有所得有所失,魚與熊掌怎會兼得?
固而奚夜妖帝還需處處謹言慎行。”
奚夜妖帝還是從容淡定答應了一句,“奚夜領命。”
隨即奚夜妖帝又在次陷入思緒萬千中。
故,不定就是故人。而故人也不可以說是,相識之後死去的人。
至於,彼,對麵活著是,忘川彼岸。
而青山不該,也沒問題……鐵血丹心永存邏輯成立——隻是,莊子迷夢戀蝴蝶,的莊子是上神,那麽,蝴蝶又是誰?
奚夜妖帝陷入無盡的糾結之中,但其實答案唿之欲出,當年三位上神一定鼎立,而用排除法便一下就懷疑,那蝴蝶沒準就是無上主宰歲辰。
隻是阡苡做事素來不顧常理,所以,奚夜妖帝惴惴不安。
但惴惴不安也確實沒辦法。阡苡說的對,箭在弦上豈能不發,於是乎,奚夜妖帝委婉的念叨:“豈曰夢蝶黃粱無涯?
化蝶成說蝴蝶是我;
此處心安臥枕忘憂;
人生彈指喻適誌與;
天地乾坤蘧栩然周;
返璞歸真超然不朽;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阡苡也乏了,“苦海無涯,奚夜妖帝你迴不了頭,至於,奚夜妖帝博古通今,這些東西自己參透,總不能本座事事都拋開奚夜妖帝講究的正義公平,將機遇不顧一切的全然交給奚夜妖帝吧?”
奚夜妖帝猝不及防的詢問:“人生苦短,夢裏無涯……白屹大帝仿佛最近……”
“並且本座不近人情,忘恩負義。本是天涯淪落人,見了也是聚少離多,至於他遲早會被本座在次送迴白晝之巔自生自滅,而本座大劫將至——而若見了,本座不知何言以對,而他同樣情何以堪。”阡苡款款而談,慷慨激昂又說:“相濡以沫,不若如是初見,相安無事,才是最好——而本座與老師是為神隻,固而超然豁達,那麽清弄呢,奚夜妖帝仿佛忘記自己把本座搬到這裏來,是為何意。”
奚夜妖帝若有所思,“清弄因為清邪與邪影的牽連,尤其是清邪的牽連,便是第一時間就被白嶴帝君驅逐。
此乃也不算白嶴帝君多不近人情,反而白嶴帝君百般委婉,沒有叫清弄被世人笑話——而若本座處理,也是大同小異——古有‘雲柿子得挑軟的捏’,而清弄便是那個軟柿子。
當時世人皆是唏噓,這匆促定下的姻緣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
畢竟,對於尋常而言,即便祖祖輩輩都紮根天界,但無名無分,碌碌無為之輩還能嫁給一個妖界的皇族世子,辦一場萬眾矚目的婚禮是多少人求之不得之事。
不幸的是,這位妖界的皇親國戚,臭名昭著,是個放誕不羈,又喜新厭舊的主兒……
此事其實放在人間,一紙休書長別兩寬——但不幸,這二人生在了天界。
天界的人,誠如聖恩主所言,合該早已超凡脫俗……
但事實上,即便這群自詡超凡脫俗的人來到天界之後,得過且過自甘墮落,卻也不影響他們裝模作樣。
其中為了與凡土區別,所以,天界時興一夫一妻——此乃不可動搖的規矩,至於凡土的妻妾成群,在這天界之中視為癡心妄想。”
奚夜妖帝說完歎息一聲搖了搖頭,隨後,立刻平心靜氣,又從容不迫的解釋說:
“天界與人間再刻意保持區別,免得,三生合一,完全體現不出得道高人的優勢……
但若隻是三令五申的又有什麽用?總有一些自負之輩,目中無人不守規矩。
所以提出觀念的帝王們意識到主要還是需要靠製定規則,生成觀念,帶帶傳承,於是乎,姻緣的契約便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且在人們奔走相告的條件小,立刻舉國皆知。
——便是在天界,夫妻之間一旦決定結成姻親——同樣與人間一樣,不管是否生存都舉步維艱,但結成良緣,便一要大操大辦——而人間,隻是說需要唿朋友引伴,共襄盛舉便是。
但在天界想結婚,沒個親戚朋友在場,看熱鬧的,都得拉不下十人來。
因為需要十雙眼睛,做十全十美的好意頭,畢竟不止盼頭,更重要的是還要有不下十人在場見證二人舉行過永結同心的儀式,所以講究人越多越好,有頭有臉,位高權重者同在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