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苡聞言感覺總有不對,反正說不出是震驚還是質疑。
隨即阡苡徹底病懨懨的趴在雲上一動不動。其實阡苡想感歎的是那一句——“當年仙界之事,怎麽可能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而,奚夜妖帝僅僅隻是說個大概都錯綜複雜,還別說往細了去追究。
——雖然天下沒有密不透風的牆,但天下有無數的透風牆。因為過份盤根錯節才會叫人剪不斷理還亂。果真仙界當真如同霧裏探花,水中撈月,名不虛傳。”
“本來沒有這般烏煙瘴氣,主要。還是因為白嶴帝君對白屹大帝殘留下來的勢力的態度不清不楚,堪稱曖昧。”奚夜妖帝直言不諱的說,“雖然無可厚非,沒有辦法,但事實上因為白嶴帝君對白屹大帝留下來的勢力,也就是蘇眉與墨江等等人都有依賴。關於這點,想必就算是墨江與蘇眉他們不主動給白嶴帝君壓力,但是,如果不是他們內部給白嶴帝君壓力——便合該本座親自給他壓力了。反正,白嶴帝君的處境就是,要不自立為王?要不重新慢慢的帶領仙界一點一點重返強盛,畢竟當年與白屹大帝一戰仙界首當其衝,固而,傷亡最是慘重——或者,白嶴帝君也可以依賴墨江與蘇眉他們直接掌控先機。反正不與墨江合作,等同於與這些人對立為敵,孰輕孰重,白嶴帝君自己會權衡就是了。
另外,當年叫人啼笑皆非的本是白嶴帝君與白屹大帝的關係,至於,白嶴帝君的父母所作所為,與白屹大帝種種牽連也是神秘莫測,叫人無法想象的。”
阡苡感慨,“這天界時局複雜,並不是一句人心難測就可以說明問題,反而,因為盤根錯節環環相扣,固而容易錯一步而步步錯,是了,當年的局勢看似雲裏霧裏已經足夠叫人捉摸不透了。事實上,白屹大帝與白嶴帝君跨越兩輩人的恩怨情仇,實在更加神乎其神。”
“是的,誠如聖恩主所言,當年白嶴帝君與白屹大帝二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當真是最牽動人心的話題才對。”奚夜妖帝說著掩麵托腮,一派不夠冷靜的模樣,猶豫不決的說,“當年也是認為,這仙府的兄弟實在是……
按照傳說,白嶴帝君的父親對白屹大帝的母親‘始亂終棄’。
並且當年流言蜚語不僅如此,豈止是人心難測,見利忘義?
——據說白嶴帝君的父親利用了自己的感情,逐漸騙取了世代守護軒轅劍的鎮劍者的信任。隨後,此人又驚世駭俗的偷了軒轅寶劍,這些本來都不算什麽。重要的是,此人得道升天後非常俗套的靠著寶劍平步青雲,娶得公主為妻,更妙不可言的是,同時此人本來隻是初來乍到的普通人士罷了,結果仗著軒轅劍在手竟成為了仙界的帝王。可不是?這種經曆,放在任何一個時期都足夠驚世駭俗一次呢。
固而一開始世人說白屹大帝的出現在是尋仇罷了,接著,白嶴帝君的父母也都死於非命。
原本這件事到此合該有個完美的句號,且,就算不是句號,也絕對不會是感歎號——不想白屹大帝突然稱帝,稱帝倒也罷了,白屹大帝稱帝之後撫養照顧了年幼無知的兄弟——當時便有人說白屹大帝此舉是‘養虎為患’,事實證明,白屹大帝不止‘養虎為患’,甚至還親自‘放虎歸山’了才對。
固而,古今白嶴帝君如今登帝也是叫世人對他有無限的猜忌。仿佛白嶴帝君就是合該一無是處,不然,他與白屹大帝的恩怨情仇將一直流傳,各種荒誕,反正這兄弟兩人之間堪稱精彩絕倫不可不看。
而本座若非是聖恩主提前告知白屹大帝真實身份,隻怕,未必不是那個翹首以盼看熱鬧的。
而聖恩主既然告知了白屹大帝的真實身份,其實許多事便看得清楚了。但是看清楚一些,卻也難以掌控全局,仿佛這就是人心難測的其中一點。”
“並非人心難測,”阡苡對此並不認同,隨即盤腿而坐,與奚夜妖帝氣定神閑的說,“神隻之所以可以洞若觀火,奚夜妖帝以為憑什麽?”
“本座愚昧……不知。還望聖恩主明示,”奚夜妖帝知恥下問,但隱約確實是知道阡苡會說什麽。
阡苡搖了搖頭柔聲細語,以免叫人覺得態度有任何一點責備。不對阡苡合該是,和藹可親的說:“其實奚夜妖帝知道的。世人素來也是承認奚夜妖帝足智多謀。”
阡苡風輕雲淡又笑,“奚夜妖帝不過是身在其中,一時手足無措罷了。而本座到底因為身份問題,與奚夜妖帝的立場不同,固而,本座壓根不怕‘引火燒身’,自然可以‘洞若觀火’,也大可‘煽風點火。’
但許多事因為本座缺乏經驗,所以本座願意聽奚夜妖帝這個過來人的看法——如此,奚夜妖帝何必非要如此謹慎呢?”
話雖如此,奚夜妖帝卻樂觀不起來。阡苡不怕‘引火燒身’,也有本事‘煽風點火’,可整件事的問題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奚夜妖帝怎麽可能隻盯著自己一個人的安危?
再者說奚夜妖帝一早就知道自己與阡苡豈止隻是立場不同。仿佛身份就是天差地別,無法彌補的差距。
奚夜妖帝無奈,隻好半推半就的繼續往下說,“當年白嶴帝君與赤池雖然一早就有消息放出來說是已然分道揚鑣。事實上,在邪影去到魔界之前,二人尚且未曾互相惡語相向。
反而隻是四目相對,相顧無言罷了。
至於出謀劃策的因該是赤池魔帝才對。
赤池魔帝素來喜歡邪影這樣的人才——雖然邪影因為偏愛清弄適才迷失,問題是,赤池魔帝的意思是——越是這種桀驁不馴的惡人,越是在馴服之後忠心耿耿。比如,赤池魔帝自己就是如此。
這些年赤池魔帝到底是如何對待白屹大帝的,想來,聖恩主最是清楚才對。”
“奚夜妖帝的意思——大約赤池魔帝‘由己度人’,固而,認定邪影是一個可造之材。且因為能力問題,赤池魔帝相信邪影會在將來大放異彩——這些仿佛都是事實,可奚夜妖帝又是如何認定白嶴帝君不是主動托付赤池魔帝幫忙出謀劃策的呢?”阡苡神色自若,但語氣有些意味深長的意思。
“信任的問題罷了,”奚夜妖帝一笑置之,對阡苡的疑惑不以為然。“破鏡重圓後還可能一如既往嗎?不肯定的,破了就是破了,總歸留下痕跡,擦不掉,抹不去,且就算是健忘,光陰也會記得。”
阡苡眉頭一挑,不容置喙的推測說,“也就是。赤池魔帝與白嶴帝君之間真的出現過不可修複的嫌隙。”
奚夜妖帝淡然,一本正經的說道,“毋庸置疑,赤池魔帝是怎麽被白屹大帝照顧的,養育之恩,知遇之恩,救命之恩,這些恩情個個沒齒難忘。所以,赤池魔帝最終選擇占了魔界,絕對不與白嶴帝君同流合汙。”
阡苡半信半疑——奚夜妖帝從容不迫,“聖恩主其實是有理由相信的,當年若非赤池魔帝自己主動離開仙界……”
當年迴頭,冷言冷語問,“什麽?奚夜妖帝有話就說。”
“若非赤池魔帝主動離開仙界的話,隻怕白屹大帝手下,那些四使家族組成的能人異士會直接枉顧白屹大帝的命令,推舉赤池魔帝接手仙界。”奚夜妖帝信誓旦旦,十分篤定,“當年之事,本座素來不願意多提。隻是白嶴帝君那些年來忍氣吞聲的過程中,未必不是臥薪嚐膽。且,世人皆知,白嶴帝君最後一刀捅在了白屹大帝的身上。”
阡苡冷靜得很,同樣言之鑿鑿的說,“怎麽可能?”
而奚夜妖帝聞言,半響不敢開口,開口也直說,“是奚夜魯莽,奚夜有一事好奇。便是本座都知道白屹大帝的真實身份,那麽,不知道四使家族組成的勢力,是否知道這種因果呢。”
“知道又如何,”阡苡態度嚴謹的正麵迴答說,“知道了,是否證明四使家族組成勢力中的這些人個個義憤填膺,而若他們都不知道歲辰是誰的話,是否就能代表他們有不臣之心?”
奚夜妖帝一早便料到了,也可以說是沒有猜測到阡苡會這般兇神惡煞。
反正奚夜妖帝一早便有種種心裏準備,所以不以為意,依舊繼續自顧自的往下說,“本座想赤池魔帝的離開,便已經是在保全白嶴帝君了。白嶴帝君與赤池魔帝到底也是從小手足親情,且,關於白屹大帝的事情沒有誰會比赤池魔帝更加了解——作為白屹大帝有名有姓的信任的人,赤池魔帝未必不知道白屹大帝有心放過白嶴帝君。但隻要赤池魔帝尚且有一點打算爭奪仙界的心思,想必,白屹大帝的臣子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幫助赤池魔帝。因為,白嶴帝君……”
“他確實可惡,可是,所作所為本座完全可以理解,一些都在合理範圍內,”阡苡盡量麵不改色的提醒。
奚夜妖帝聞言也不在疑神疑鬼的模樣,隻是,一派公平公正的模樣,仿佛宣讀,“當年白嶴帝君與赤池魔帝宣布奸惡,雙方戒嚴對方。
且為此雙方大費周章,首先據說是赤池魔帝先行派探子過來刺探仙界內閣的一些小道消息。
而不久之後,白嶴帝君發現事情所在,震怒。隨即,明裏暗裏以牙還牙。白嶴帝君明裏派出使臣邪影,親自去魔界問責。
同時為了達到未雨綢繆的效果,白嶴帝君又派出了清弄來到妖界——來之前,也不知道為何,白嶴帝君舉辦了清談會,便是那時起本座機緣巧合初見妗荷,同時本座應邀博覽仙界時也無意間看到了清弄。
清弄與邪影不說形跡可疑——但是這二人枉顧規則,仗著清邪的將軍身份,有幾分沾沾自喜。其實就是愚昧罷了,置法度與談笑之間然而二人未曾有什麽大是大非的過錯。
但白嶴帝君怎麽可能讓這二人繼續在仙界待著?
所以,白嶴帝君便指派這二人去別界,可說好聽點,這二人叫任重而道遠的隻身去別界潛伏留意別界一舉一動,但說直白點便是含蓄的驅逐了。
這是上三界都存在的現象,是乃不爭的事實。其實有些人就是因為沒有招惹什麽大是大非,所以,不可直接驅逐,包括魔界,魔界也無外乎人情,隻是都沒有沒妖界那麽誇張,而仙界呢,素來是為了名聲,所以不可直接驅逐流放的便會被派遣別界。
這些被派遣過去的人,有些人呢,得到別的帝君的賞識。例如邪影,赤池魔帝看上了他不畏強權我行我素的做事風格,找到弱點功克其心將他馴服,如今已是自己的得力幹將。
至於清弄便沒那麽幸運了,這人本座有心提防,且知道赤池魔帝格外垂青邪影——所以直接名正言順的洛清依讓洛清依收入冰心堂。
本座承認,洛清依其實不僅僅掌管什麽冰心堂。
奚夜妖帝直言不諱,“本座無妨直接與你透露,其實妖界的法術沒有那麽複雜,稍微正統的全在丹心閣,而剩下兩閣也確實各司其事,但學的不過都隻是皮毛,也就是說你學會丹心閣的法術便會發現另外兩界的壓根沒用。而設立這兩閣不過掩人耳目……我妖界層層遞進,隻為了防備別界的探子罷了。
至於蘇眉與樂瑤,若非聖恩主指明,又怎麽掌管清心坊與丹心閣呢?
其實聖恩主自己也感覺出來了。所以一開始一開始對洛清依避之不及。”
阡苡確實知道冰心堂的定義本來就是初級學堂,而裏麵那幾位勤學苦練的高手不過是丹心閣調遣過去做榜樣的。清心坊雖然為進階學堂,但也如是。
這兩個閣一開始設立的目的便是摸查人心,忠於妖界且資質不凡的便提到丹心閣去栽培。若是非黑白不明有不肯走那些混子之徒,便永遠留在這兩閣勤勤懇懇的做事,直到有朝一日抓到把柄一舉將其或就地正法,或流放,或驅逐。
隨即阡苡徹底病懨懨的趴在雲上一動不動。其實阡苡想感歎的是那一句——“當年仙界之事,怎麽可能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而,奚夜妖帝僅僅隻是說個大概都錯綜複雜,還別說往細了去追究。
——雖然天下沒有密不透風的牆,但天下有無數的透風牆。因為過份盤根錯節才會叫人剪不斷理還亂。果真仙界當真如同霧裏探花,水中撈月,名不虛傳。”
“本來沒有這般烏煙瘴氣,主要。還是因為白嶴帝君對白屹大帝殘留下來的勢力的態度不清不楚,堪稱曖昧。”奚夜妖帝直言不諱的說,“雖然無可厚非,沒有辦法,但事實上因為白嶴帝君對白屹大帝留下來的勢力,也就是蘇眉與墨江等等人都有依賴。關於這點,想必就算是墨江與蘇眉他們不主動給白嶴帝君壓力,但是,如果不是他們內部給白嶴帝君壓力——便合該本座親自給他壓力了。反正,白嶴帝君的處境就是,要不自立為王?要不重新慢慢的帶領仙界一點一點重返強盛,畢竟當年與白屹大帝一戰仙界首當其衝,固而,傷亡最是慘重——或者,白嶴帝君也可以依賴墨江與蘇眉他們直接掌控先機。反正不與墨江合作,等同於與這些人對立為敵,孰輕孰重,白嶴帝君自己會權衡就是了。
另外,當年叫人啼笑皆非的本是白嶴帝君與白屹大帝的關係,至於,白嶴帝君的父母所作所為,與白屹大帝種種牽連也是神秘莫測,叫人無法想象的。”
阡苡感慨,“這天界時局複雜,並不是一句人心難測就可以說明問題,反而,因為盤根錯節環環相扣,固而容易錯一步而步步錯,是了,當年的局勢看似雲裏霧裏已經足夠叫人捉摸不透了。事實上,白屹大帝與白嶴帝君跨越兩輩人的恩怨情仇,實在更加神乎其神。”
“是的,誠如聖恩主所言,當年白嶴帝君與白屹大帝二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當真是最牽動人心的話題才對。”奚夜妖帝說著掩麵托腮,一派不夠冷靜的模樣,猶豫不決的說,“當年也是認為,這仙府的兄弟實在是……
按照傳說,白嶴帝君的父親對白屹大帝的母親‘始亂終棄’。
並且當年流言蜚語不僅如此,豈止是人心難測,見利忘義?
——據說白嶴帝君的父親利用了自己的感情,逐漸騙取了世代守護軒轅劍的鎮劍者的信任。隨後,此人又驚世駭俗的偷了軒轅寶劍,這些本來都不算什麽。重要的是,此人得道升天後非常俗套的靠著寶劍平步青雲,娶得公主為妻,更妙不可言的是,同時此人本來隻是初來乍到的普通人士罷了,結果仗著軒轅劍在手竟成為了仙界的帝王。可不是?這種經曆,放在任何一個時期都足夠驚世駭俗一次呢。
固而一開始世人說白屹大帝的出現在是尋仇罷了,接著,白嶴帝君的父母也都死於非命。
原本這件事到此合該有個完美的句號,且,就算不是句號,也絕對不會是感歎號——不想白屹大帝突然稱帝,稱帝倒也罷了,白屹大帝稱帝之後撫養照顧了年幼無知的兄弟——當時便有人說白屹大帝此舉是‘養虎為患’,事實證明,白屹大帝不止‘養虎為患’,甚至還親自‘放虎歸山’了才對。
固而,古今白嶴帝君如今登帝也是叫世人對他有無限的猜忌。仿佛白嶴帝君就是合該一無是處,不然,他與白屹大帝的恩怨情仇將一直流傳,各種荒誕,反正這兄弟兩人之間堪稱精彩絕倫不可不看。
而本座若非是聖恩主提前告知白屹大帝真實身份,隻怕,未必不是那個翹首以盼看熱鬧的。
而聖恩主既然告知了白屹大帝的真實身份,其實許多事便看得清楚了。但是看清楚一些,卻也難以掌控全局,仿佛這就是人心難測的其中一點。”
“並非人心難測,”阡苡對此並不認同,隨即盤腿而坐,與奚夜妖帝氣定神閑的說,“神隻之所以可以洞若觀火,奚夜妖帝以為憑什麽?”
“本座愚昧……不知。還望聖恩主明示,”奚夜妖帝知恥下問,但隱約確實是知道阡苡會說什麽。
阡苡搖了搖頭柔聲細語,以免叫人覺得態度有任何一點責備。不對阡苡合該是,和藹可親的說:“其實奚夜妖帝知道的。世人素來也是承認奚夜妖帝足智多謀。”
阡苡風輕雲淡又笑,“奚夜妖帝不過是身在其中,一時手足無措罷了。而本座到底因為身份問題,與奚夜妖帝的立場不同,固而,本座壓根不怕‘引火燒身’,自然可以‘洞若觀火’,也大可‘煽風點火。’
但許多事因為本座缺乏經驗,所以本座願意聽奚夜妖帝這個過來人的看法——如此,奚夜妖帝何必非要如此謹慎呢?”
話雖如此,奚夜妖帝卻樂觀不起來。阡苡不怕‘引火燒身’,也有本事‘煽風點火’,可整件事的問題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奚夜妖帝怎麽可能隻盯著自己一個人的安危?
再者說奚夜妖帝一早就知道自己與阡苡豈止隻是立場不同。仿佛身份就是天差地別,無法彌補的差距。
奚夜妖帝無奈,隻好半推半就的繼續往下說,“當年白嶴帝君與赤池雖然一早就有消息放出來說是已然分道揚鑣。事實上,在邪影去到魔界之前,二人尚且未曾互相惡語相向。
反而隻是四目相對,相顧無言罷了。
至於出謀劃策的因該是赤池魔帝才對。
赤池魔帝素來喜歡邪影這樣的人才——雖然邪影因為偏愛清弄適才迷失,問題是,赤池魔帝的意思是——越是這種桀驁不馴的惡人,越是在馴服之後忠心耿耿。比如,赤池魔帝自己就是如此。
這些年赤池魔帝到底是如何對待白屹大帝的,想來,聖恩主最是清楚才對。”
“奚夜妖帝的意思——大約赤池魔帝‘由己度人’,固而,認定邪影是一個可造之材。且因為能力問題,赤池魔帝相信邪影會在將來大放異彩——這些仿佛都是事實,可奚夜妖帝又是如何認定白嶴帝君不是主動托付赤池魔帝幫忙出謀劃策的呢?”阡苡神色自若,但語氣有些意味深長的意思。
“信任的問題罷了,”奚夜妖帝一笑置之,對阡苡的疑惑不以為然。“破鏡重圓後還可能一如既往嗎?不肯定的,破了就是破了,總歸留下痕跡,擦不掉,抹不去,且就算是健忘,光陰也會記得。”
阡苡眉頭一挑,不容置喙的推測說,“也就是。赤池魔帝與白嶴帝君之間真的出現過不可修複的嫌隙。”
奚夜妖帝淡然,一本正經的說道,“毋庸置疑,赤池魔帝是怎麽被白屹大帝照顧的,養育之恩,知遇之恩,救命之恩,這些恩情個個沒齒難忘。所以,赤池魔帝最終選擇占了魔界,絕對不與白嶴帝君同流合汙。”
阡苡半信半疑——奚夜妖帝從容不迫,“聖恩主其實是有理由相信的,當年若非赤池魔帝自己主動離開仙界……”
當年迴頭,冷言冷語問,“什麽?奚夜妖帝有話就說。”
“若非赤池魔帝主動離開仙界的話,隻怕白屹大帝手下,那些四使家族組成的能人異士會直接枉顧白屹大帝的命令,推舉赤池魔帝接手仙界。”奚夜妖帝信誓旦旦,十分篤定,“當年之事,本座素來不願意多提。隻是白嶴帝君那些年來忍氣吞聲的過程中,未必不是臥薪嚐膽。且,世人皆知,白嶴帝君最後一刀捅在了白屹大帝的身上。”
阡苡冷靜得很,同樣言之鑿鑿的說,“怎麽可能?”
而奚夜妖帝聞言,半響不敢開口,開口也直說,“是奚夜魯莽,奚夜有一事好奇。便是本座都知道白屹大帝的真實身份,那麽,不知道四使家族組成的勢力,是否知道這種因果呢。”
“知道又如何,”阡苡態度嚴謹的正麵迴答說,“知道了,是否證明四使家族組成勢力中的這些人個個義憤填膺,而若他們都不知道歲辰是誰的話,是否就能代表他們有不臣之心?”
奚夜妖帝一早便料到了,也可以說是沒有猜測到阡苡會這般兇神惡煞。
反正奚夜妖帝一早便有種種心裏準備,所以不以為意,依舊繼續自顧自的往下說,“本座想赤池魔帝的離開,便已經是在保全白嶴帝君了。白嶴帝君與赤池魔帝到底也是從小手足親情,且,關於白屹大帝的事情沒有誰會比赤池魔帝更加了解——作為白屹大帝有名有姓的信任的人,赤池魔帝未必不知道白屹大帝有心放過白嶴帝君。但隻要赤池魔帝尚且有一點打算爭奪仙界的心思,想必,白屹大帝的臣子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幫助赤池魔帝。因為,白嶴帝君……”
“他確實可惡,可是,所作所為本座完全可以理解,一些都在合理範圍內,”阡苡盡量麵不改色的提醒。
奚夜妖帝聞言也不在疑神疑鬼的模樣,隻是,一派公平公正的模樣,仿佛宣讀,“當年白嶴帝君與赤池魔帝宣布奸惡,雙方戒嚴對方。
且為此雙方大費周章,首先據說是赤池魔帝先行派探子過來刺探仙界內閣的一些小道消息。
而不久之後,白嶴帝君發現事情所在,震怒。隨即,明裏暗裏以牙還牙。白嶴帝君明裏派出使臣邪影,親自去魔界問責。
同時為了達到未雨綢繆的效果,白嶴帝君又派出了清弄來到妖界——來之前,也不知道為何,白嶴帝君舉辦了清談會,便是那時起本座機緣巧合初見妗荷,同時本座應邀博覽仙界時也無意間看到了清弄。
清弄與邪影不說形跡可疑——但是這二人枉顧規則,仗著清邪的將軍身份,有幾分沾沾自喜。其實就是愚昧罷了,置法度與談笑之間然而二人未曾有什麽大是大非的過錯。
但白嶴帝君怎麽可能讓這二人繼續在仙界待著?
所以,白嶴帝君便指派這二人去別界,可說好聽點,這二人叫任重而道遠的隻身去別界潛伏留意別界一舉一動,但說直白點便是含蓄的驅逐了。
這是上三界都存在的現象,是乃不爭的事實。其實有些人就是因為沒有招惹什麽大是大非,所以,不可直接驅逐,包括魔界,魔界也無外乎人情,隻是都沒有沒妖界那麽誇張,而仙界呢,素來是為了名聲,所以不可直接驅逐流放的便會被派遣別界。
這些被派遣過去的人,有些人呢,得到別的帝君的賞識。例如邪影,赤池魔帝看上了他不畏強權我行我素的做事風格,找到弱點功克其心將他馴服,如今已是自己的得力幹將。
至於清弄便沒那麽幸運了,這人本座有心提防,且知道赤池魔帝格外垂青邪影——所以直接名正言順的洛清依讓洛清依收入冰心堂。
本座承認,洛清依其實不僅僅掌管什麽冰心堂。
奚夜妖帝直言不諱,“本座無妨直接與你透露,其實妖界的法術沒有那麽複雜,稍微正統的全在丹心閣,而剩下兩閣也確實各司其事,但學的不過都隻是皮毛,也就是說你學會丹心閣的法術便會發現另外兩界的壓根沒用。而設立這兩閣不過掩人耳目……我妖界層層遞進,隻為了防備別界的探子罷了。
至於蘇眉與樂瑤,若非聖恩主指明,又怎麽掌管清心坊與丹心閣呢?
其實聖恩主自己也感覺出來了。所以一開始一開始對洛清依避之不及。”
阡苡確實知道冰心堂的定義本來就是初級學堂,而裏麵那幾位勤學苦練的高手不過是丹心閣調遣過去做榜樣的。清心坊雖然為進階學堂,但也如是。
這兩個閣一開始設立的目的便是摸查人心,忠於妖界且資質不凡的便提到丹心閣去栽培。若是非黑白不明有不肯走那些混子之徒,便永遠留在這兩閣勤勤懇懇的做事,直到有朝一日抓到把柄一舉將其或就地正法,或流放,或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