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奚夜妖帝體貼周到的把拉著阡苡的手放開。又改成雙手,張開懷抱似的對阡苡虛虛一扶,接著引往路邊的亭子中間來安置好,含蓄笑說,“我們妖界多湖。這天光雲影折射在水麵上時,變成白花花的亮,更是能叫人心蕩神迷。若再有風吹漣漪起,細碎得反光麵就更多,叫人眼花繚亂的,可比天上的日頭還厲害。”
奚夜妖帝這麽一說,阡苡後知後覺,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愉悅起來。又突然迴憶起自己以前每次學著自己老師執著追著太陽觀看,頭暈目眩時,老師適才難得一笑。
阡苡還想起,自己老師也從未提醒,大概因為洞若觀火,知道自己在故意滑稽取笑。
之後阡苡一時請不自己繼而迴想起來自己老師眺望太陽從未有一點不適!便道,“阡苡的老師便可目不斜視盯著日頭漸移鬥轉。”
“這樣的人便是心無雜念之人,往往自身都能代表光明。”奚夜妖帝說著又笑了。無端端笑得委婉,說辭也隱晦。
奚夜妖帝敷衍恭維說,“想來,阡苡的老師定是個世外高人。所以阡苡定然不是什麽資質平庸的泛泛之輩……”
阡苡震驚——奚夜妖帝仿佛總是能很好的附庸上話題,圓滑過人,並及時而恰當的轉達自己之立場。
阡苡聽見,“聽聞前幾日蕭幺對阡苡不禮貌時,阡苡不知使用了什麽秘法懲罰了她,還說折磨得蕭幺苦不堪言——當時,本座也曾與眾人一道探訪過,蕭幺魂靈亂顫,氣流紊亂……”
“當時事出有因,著實煩躁。說起來,小女子生平也是第一次這樣對人,實在不知有何後果。”阡苡一邊信誓旦旦解釋,一邊迴憶當日,立刻便有觸目驚心的感覺湧入……
阡苡有些詫異,突然又想到,這世間秘法太多,許是有人故意想讓她愧疚難耐。
那日阡苡也確實生氣,雖然也不是故意打算坑害蕭幺。不過是一念之間迴想起蕭幺前後矛盾的言語,便一時憤憤不平,還有些耿耿於懷,便一直替蕭幺在腦海裏想著。
然後蕭幺便不適了。
說真的,阡苡其實也太不知對方是怎麽的了。
再者要不是那日蕭幺實在聒躁,阡苡也不會不管不顧便關上門看自己的書了。
奚夜妖帝聽完,笑得高深莫測,接著有些難為情說,“那日茯旻不是告訴阡苡了嗎?路漫漫其修遠兮,但還可以或行其樂,或穿其捷徑唉。阡苡大可自己思量,行其路之前,決定這一切的是什麽?”
“意思是一切變動出在腦海中的想法之上?”
“直接告訴阡苡的話對阡苡是無益的,重點還是要阡苡自己動腦研究,如此方能爐火純青的掌握‘捫心自問’的訣竅,”奚夜妖帝想了想,又假裝八卦說:
“難道類似阡苡的老師是直接告訴阡苡的嗎?”
“對啊,”阡苡不假思索。說完之後盯著奚夜妖帝不可思議的表情,不明就裏,也分辨不出奚夜妖帝想表達什麽,就幹脆說,“老師長教導小女子說不可欺軟怕硬,因為要一視同仁……”
然而奚夜妖帝聞言似乎特別高興。他興致勃勃打斷了阡苡說話,“那為什麽要一視同仁呢?”
“老師說這世間渺渺萬象眾生互相幹涉,卻又各自堅守本分,所以能在億萬年漫長變遷的過程中安之若素的延續著,生生不息,主要還是因為這世界存在著自己的法則——這法則大可包括到星羅棋布,生存六界,小可用之衡量路邊一顆毫不起眼的野花小草。
而這法則存在的最重要的意義便是潛移默化中匡扶正義,牽引平衡。”
阡苡氣喘籲籲,稍微停頓,不苟言笑又補充:
“老師還說,說白了,其實是‘公道自在人心’。人的一生一世如曇花一現,但其實都是忙碌的,忙著合群,又忙著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所以是既碌碌無為,又爭強好勝,於是那法則隻能代表一個群體中人心所向,人心便是那個法則……接著後來又誕生了‘天道輪迴’這個說法,而這個說法,用以度化,就像泥土孕育了花兒,而花兒零落成泥時碾作塵埃得以滋養泥土,這便是一個相對公平的輪迴。固而,因為阡苡和老師存在於世,身上便都背負了這一法則,所以也要一視同仁。”
奚夜妖帝依舊還是嬉笑在麵。打趣說,“阡苡隻放眼望去,光我們上三界,尤其邊境地帶總鬧得個雞犬不寧——若如此,阡苡所說的公平公正又何以體現呢?”
“公平公正自然不一定會實現,所以才有弱肉強食一說。隻是若都強盛過頭了,如同神明在世……未必不會在某天麵臨動蕩,接著迎來最後覆滅。”
阡苡通篇長論還未說完。便聽奚夜妖帝驚唿,“這是阡苡自己的感觀嗎?”
“不。小女子不過班門弄斧罷了,”阡苡誠實,“這些道理全是老師告訴小女子的,佼佼者易濁,驍驍著易折,小女子雖然不懂,然而老師說的煞有其事便銘記於心中了。”
說完氣氛又沉默了一會。阡苡恍神正盯著湖水中的漩渦發呆。
過了良久……
奚夜妖帝突然開口,似笑非笑迴答說,“這麽說的話本座便知道了。如此,本座也便直接告訴阡苡——有道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話,本座覺得對或不對。或者說不能說是不對,隻是不夠完全,因該還有一句,‘始於足下,馭行於念’。
不管是生存,還是修煉確實要有想法呢。畢竟生存包括修煉,修煉代表一種生存。二者息息相關,然而這種想法首先便是‘我一定要抵達一個什麽樣的地方’,適才開始慢慢計算這中路途遙遠,緊接著該怎麽前行……”
奚夜妖帝耐心說,迴頭看著阡苡一邊正認真聽著,一邊若有所思。便問,“阡苡可是聽懂了?”
“小女子想奚夜妖帝大約想告訴小女子,生而為人,一定要有目的,有了目的才會有動機。
若沒目標,必然一事無成。
而這追尋目標的過程,便比作人生必經的道路一般,而追尋中的過程也是行走的過程。”阡苡深思熟慮了好一番,適才將信將疑的迴答。
“對的。至於為何有些人窮盡一生也走不完一段路,”奚夜妖帝做好自問自答的準備,同時給足了阡苡動腦的時間。
見阡苡冥思苦想,正煩惱,才自己主動解釋說,“他們那些人呢,有些半途而廢——念想不夠堅定,或不能吃苦受累或受不了外界的誘惑,或者沒能挺過挫折……總有各種原因而放棄。
還有些呢,是死腦筋……非要鑽牛角尖,死活不肯變通,固而一頭撞死南牆。
還有種便是像阡苡這般真的笨,看不懂,想不明白。且還不像阡苡這般得萬眾矚目,也沒個好的機遇……”
“關於笨不笨這種事,小女子沒定義,並不自知,不過奚夜妖帝教誨小女子自會銘記於心,不辜負妖帝好意便是。”阡苡有些垂頭喪氣,嘀咕說,“隻是不知為何小女子會突然被‘萬眾矚目’。
小女子曾經在老師收錄的閑文中看過‘槍打出頭鳥’一詞。所以我聽妖帝這般說,想著阡苡何德何能?這萬眾矚目定然擔當不起。所以,後果未必不是‘眾矢之的’。”
“這便是阡苡悲觀了。”奚夜妖帝笑容和藹可親,像極了位真誠的長輩似的。笑罷,他客觀的對阡苡陳述了一個事實:
“這六界中誰人不想光鮮照人?不過就是大多數人礙於各種因由不會說出來,加之上三界風雲詭變,英雄輩出,他們宣之於口說出來了未必不是大言不慚——所以做臥薪嚐膽般似的忍著。
甚至還有些人表麵喊著高風亮節慣了,私底下修為又難以精進,所以,這些人提及此事時,怕還得隱忍著小心藏起自己那隻在乎功名利祿的心緒來,對外宣稱——無謂是否功臣名就。可其實啊,這中心酸隻有他們知道,不過是……”
“是什麽?”阡苡好奇。
“大約是所謂的人以群分,物理類聚。誌趣相合,臭味相投。還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那是什麽?”
奚夜妖帝想想。自己先在沉默中兀自笑了起來。似乎自娛自樂。
其實阡苡一直都在認真聽,認真琢磨。
對奚夜妖帝言辭中若有若無的指向性,倒不說一竅不通。也確實是有一個懵懂想法的,隻是明說未免難聽。
再有阡苡考慮到自己本不是土生土長之人。嚴格說起來隻是初來乍到的外來人員一個。
對所處的環境甚至說‘走馬觀花’般都還沒看得完整——而且不管是從禮儀人得,或為人處世這二者來講。
阡苡適才處在坐井觀天的角度,是斷斷不可站在仿佛忿忿不平的淺顯觀點,便與一位東道主大言不慚的款款而談這些有失偏頗,並且招惹爭議的言論。
於是,依舊保持沉默,直到時間一久相對無言。
奚夜妖帝這麽一說,阡苡後知後覺,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愉悅起來。又突然迴憶起自己以前每次學著自己老師執著追著太陽觀看,頭暈目眩時,老師適才難得一笑。
阡苡還想起,自己老師也從未提醒,大概因為洞若觀火,知道自己在故意滑稽取笑。
之後阡苡一時請不自己繼而迴想起來自己老師眺望太陽從未有一點不適!便道,“阡苡的老師便可目不斜視盯著日頭漸移鬥轉。”
“這樣的人便是心無雜念之人,往往自身都能代表光明。”奚夜妖帝說著又笑了。無端端笑得委婉,說辭也隱晦。
奚夜妖帝敷衍恭維說,“想來,阡苡的老師定是個世外高人。所以阡苡定然不是什麽資質平庸的泛泛之輩……”
阡苡震驚——奚夜妖帝仿佛總是能很好的附庸上話題,圓滑過人,並及時而恰當的轉達自己之立場。
阡苡聽見,“聽聞前幾日蕭幺對阡苡不禮貌時,阡苡不知使用了什麽秘法懲罰了她,還說折磨得蕭幺苦不堪言——當時,本座也曾與眾人一道探訪過,蕭幺魂靈亂顫,氣流紊亂……”
“當時事出有因,著實煩躁。說起來,小女子生平也是第一次這樣對人,實在不知有何後果。”阡苡一邊信誓旦旦解釋,一邊迴憶當日,立刻便有觸目驚心的感覺湧入……
阡苡有些詫異,突然又想到,這世間秘法太多,許是有人故意想讓她愧疚難耐。
那日阡苡也確實生氣,雖然也不是故意打算坑害蕭幺。不過是一念之間迴想起蕭幺前後矛盾的言語,便一時憤憤不平,還有些耿耿於懷,便一直替蕭幺在腦海裏想著。
然後蕭幺便不適了。
說真的,阡苡其實也太不知對方是怎麽的了。
再者要不是那日蕭幺實在聒躁,阡苡也不會不管不顧便關上門看自己的書了。
奚夜妖帝聽完,笑得高深莫測,接著有些難為情說,“那日茯旻不是告訴阡苡了嗎?路漫漫其修遠兮,但還可以或行其樂,或穿其捷徑唉。阡苡大可自己思量,行其路之前,決定這一切的是什麽?”
“意思是一切變動出在腦海中的想法之上?”
“直接告訴阡苡的話對阡苡是無益的,重點還是要阡苡自己動腦研究,如此方能爐火純青的掌握‘捫心自問’的訣竅,”奚夜妖帝想了想,又假裝八卦說:
“難道類似阡苡的老師是直接告訴阡苡的嗎?”
“對啊,”阡苡不假思索。說完之後盯著奚夜妖帝不可思議的表情,不明就裏,也分辨不出奚夜妖帝想表達什麽,就幹脆說,“老師長教導小女子說不可欺軟怕硬,因為要一視同仁……”
然而奚夜妖帝聞言似乎特別高興。他興致勃勃打斷了阡苡說話,“那為什麽要一視同仁呢?”
“老師說這世間渺渺萬象眾生互相幹涉,卻又各自堅守本分,所以能在億萬年漫長變遷的過程中安之若素的延續著,生生不息,主要還是因為這世界存在著自己的法則——這法則大可包括到星羅棋布,生存六界,小可用之衡量路邊一顆毫不起眼的野花小草。
而這法則存在的最重要的意義便是潛移默化中匡扶正義,牽引平衡。”
阡苡氣喘籲籲,稍微停頓,不苟言笑又補充:
“老師還說,說白了,其實是‘公道自在人心’。人的一生一世如曇花一現,但其實都是忙碌的,忙著合群,又忙著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所以是既碌碌無為,又爭強好勝,於是那法則隻能代表一個群體中人心所向,人心便是那個法則……接著後來又誕生了‘天道輪迴’這個說法,而這個說法,用以度化,就像泥土孕育了花兒,而花兒零落成泥時碾作塵埃得以滋養泥土,這便是一個相對公平的輪迴。固而,因為阡苡和老師存在於世,身上便都背負了這一法則,所以也要一視同仁。”
奚夜妖帝依舊還是嬉笑在麵。打趣說,“阡苡隻放眼望去,光我們上三界,尤其邊境地帶總鬧得個雞犬不寧——若如此,阡苡所說的公平公正又何以體現呢?”
“公平公正自然不一定會實現,所以才有弱肉強食一說。隻是若都強盛過頭了,如同神明在世……未必不會在某天麵臨動蕩,接著迎來最後覆滅。”
阡苡通篇長論還未說完。便聽奚夜妖帝驚唿,“這是阡苡自己的感觀嗎?”
“不。小女子不過班門弄斧罷了,”阡苡誠實,“這些道理全是老師告訴小女子的,佼佼者易濁,驍驍著易折,小女子雖然不懂,然而老師說的煞有其事便銘記於心中了。”
說完氣氛又沉默了一會。阡苡恍神正盯著湖水中的漩渦發呆。
過了良久……
奚夜妖帝突然開口,似笑非笑迴答說,“這麽說的話本座便知道了。如此,本座也便直接告訴阡苡——有道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話,本座覺得對或不對。或者說不能說是不對,隻是不夠完全,因該還有一句,‘始於足下,馭行於念’。
不管是生存,還是修煉確實要有想法呢。畢竟生存包括修煉,修煉代表一種生存。二者息息相關,然而這種想法首先便是‘我一定要抵達一個什麽樣的地方’,適才開始慢慢計算這中路途遙遠,緊接著該怎麽前行……”
奚夜妖帝耐心說,迴頭看著阡苡一邊正認真聽著,一邊若有所思。便問,“阡苡可是聽懂了?”
“小女子想奚夜妖帝大約想告訴小女子,生而為人,一定要有目的,有了目的才會有動機。
若沒目標,必然一事無成。
而這追尋目標的過程,便比作人生必經的道路一般,而追尋中的過程也是行走的過程。”阡苡深思熟慮了好一番,適才將信將疑的迴答。
“對的。至於為何有些人窮盡一生也走不完一段路,”奚夜妖帝做好自問自答的準備,同時給足了阡苡動腦的時間。
見阡苡冥思苦想,正煩惱,才自己主動解釋說,“他們那些人呢,有些半途而廢——念想不夠堅定,或不能吃苦受累或受不了外界的誘惑,或者沒能挺過挫折……總有各種原因而放棄。
還有些呢,是死腦筋……非要鑽牛角尖,死活不肯變通,固而一頭撞死南牆。
還有種便是像阡苡這般真的笨,看不懂,想不明白。且還不像阡苡這般得萬眾矚目,也沒個好的機遇……”
“關於笨不笨這種事,小女子沒定義,並不自知,不過奚夜妖帝教誨小女子自會銘記於心,不辜負妖帝好意便是。”阡苡有些垂頭喪氣,嘀咕說,“隻是不知為何小女子會突然被‘萬眾矚目’。
小女子曾經在老師收錄的閑文中看過‘槍打出頭鳥’一詞。所以我聽妖帝這般說,想著阡苡何德何能?這萬眾矚目定然擔當不起。所以,後果未必不是‘眾矢之的’。”
“這便是阡苡悲觀了。”奚夜妖帝笑容和藹可親,像極了位真誠的長輩似的。笑罷,他客觀的對阡苡陳述了一個事實:
“這六界中誰人不想光鮮照人?不過就是大多數人礙於各種因由不會說出來,加之上三界風雲詭變,英雄輩出,他們宣之於口說出來了未必不是大言不慚——所以做臥薪嚐膽般似的忍著。
甚至還有些人表麵喊著高風亮節慣了,私底下修為又難以精進,所以,這些人提及此事時,怕還得隱忍著小心藏起自己那隻在乎功名利祿的心緒來,對外宣稱——無謂是否功臣名就。可其實啊,這中心酸隻有他們知道,不過是……”
“是什麽?”阡苡好奇。
“大約是所謂的人以群分,物理類聚。誌趣相合,臭味相投。還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那是什麽?”
奚夜妖帝想想。自己先在沉默中兀自笑了起來。似乎自娛自樂。
其實阡苡一直都在認真聽,認真琢磨。
對奚夜妖帝言辭中若有若無的指向性,倒不說一竅不通。也確實是有一個懵懂想法的,隻是明說未免難聽。
再有阡苡考慮到自己本不是土生土長之人。嚴格說起來隻是初來乍到的外來人員一個。
對所處的環境甚至說‘走馬觀花’般都還沒看得完整——而且不管是從禮儀人得,或為人處世這二者來講。
阡苡適才處在坐井觀天的角度,是斷斷不可站在仿佛忿忿不平的淺顯觀點,便與一位東道主大言不慚的款款而談這些有失偏頗,並且招惹爭議的言論。
於是,依舊保持沉默,直到時間一久相對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