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心花怒放,果然是徒弟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既然沒聽到寺院裏麵有人嚎叫,就說明悟空和悟緣並沒有動手打人,而是隨隨便便展示了一些神通,唬住了他們,因此才開門請我進去。
敕建寶林寺的和尚們把唐僧從門外請進去之後,又是開火做飯又是喂馬,恭敬得不得了。就連唐僧去方便,也有一群和尚在後邊跟著。
經過詢問,唐僧才知道為什麽敕建寶林寺不歡迎雲遊的行腳僧人。
原來,這敕建寶林寺是烏雞國國王冷落的皇家寺院。在多年前,敕建寶林寺來了一群行腳僧人,寺院的方丈和主持見這群行腳僧人衣衫襤褸,光頭赤腳,一時善心大發,便將他們請進了寺院,款待了齋飯,有給了他們一些舊的僧袍,留他們在寺院住了幾日。卻沒想到,這群行腳僧人貪圖寺院裏麵的衣食,便不再雲遊,一住就是七八年。
如果隻是在寺院住下就算了,可是那幫和尚偏偏在寺院裏麵胡鬧。沒事的時候就沿牆拋瓦,壁上扳釘。夏天赤著身子躺在門前托門攔徑,冬天就把寺院內手能拿到的東西燒火取暖。又把幡布撕下裹腳,又把琉璃盞內的香油倒個幹淨。最可惡的是,他們居然拿著廚房裏的鍋碗來賭錢......
說完,方丈和主持連連歎息。
唐僧這才算明白,為什麽自己剛進門來請求留宿的時候,方丈和主持的態度會那麽惡劣了。
敕建寶林寺的眾僧見唐僧並不是那般撒潑無賴的遊方僧人,便和他閑話家常再到講經論道,一直到了二更時分才離去。
寺院的方丈主持和眾僧離去之後,唐僧看見兩個徒弟正睡得香甜,就幫他們把被子蓋緊一點,免得著了風寒。
幫兩個徒弟蓋好被子之後,唐僧又想起自從離開了長安之後,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時候所念的經書恐怕生疏了,今夜住在烏雞國的皇家寺院,月明星稀,又得了空閑,拿出來溫習溫習也好。
於是,唐僧拿出了《梁皇水懺》和《孔雀真經》溫習起來,一直到三更時分才倦意漸起。想起明日還要趕路到烏雞國內倒換關文,便收起經文,意欲睡去。
此時,禪房外風吹得急,吹得禪房的門窗吱吱呀呀地響。慢慢的,外麵的風大了起來,唿嘯著吹過禪房,吹得案上的火燭忽明忽暗。唐僧怕風把火燭吹滅,趕緊用自己的袖子擋住從外麵吹進來的風。接著起身,關好禪房的門窗。
“許是晚來風急的緣故吧?”
唐僧迴到桌案邊,剛剛伏案盹睡,在朦朦朧朧之間聽見有人在喊“師父”“師父!”
唐僧猛一抬頭,隻見門口處有一個渾身濕漉漉的漢子站在那裏,滿眼垂淚,一口一聲“師父救我!師父救我!”
唐僧嚇了一跳,急忙扭頭說道:“你是何方的魑魅邪魔?膽敢在半夜尋我至此。我是個光明正大之僧,平日不做任何虧心之事,如何引來了你這鬼怪?我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奉旨西天取經的和尚,我手下有五個徒弟,個個都是降龍伏虎之英豪,掃怪除魔之壯士。若是他們見了你,必將你粉身碎骨,化作微塵。如今我大發慈悲善心,你速速離去,切莫再到我的禪房來!”
“師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亦不是魑魅魍魎。”
“你既然不是此類,為何深夜來我的禪房尋我?”唐僧的心肝砰砰直跳,緊閉雙眼。
“師父,您倒是舍眼看我一看啊!”
唐僧慢慢扭過頭,再慢慢睜開一隻眼睛。隻是路小幫教他的,說看見什麽不確定或者害怕的東西的時候,不要一次性睜開雙眼,要慢慢睜開眼看,給自己留一點緩衝的時間。
唐僧定眼細細看看了之後,隻見他頭上戴著一頂衝天觀,腰束一條碧玉帶,身穿飛龍舞鳳赭黃袍,手裏拿著一柄金廂白玉圭。發現這一身裝扮倒像是一朝的國王,隻是不知為何淪落至此。
唐僧趕緊將這個漢子請進了禪房,問道:“您是哪一國的國王?何邦帝主?想必是國土不寧,饞臣欺虐,半夜逃生至此。”
這人才是開口說他是前方四十裏處的烏雞國國王。
“您既是烏雞國的國王陛下,為何這般落魄半夜至此?”唐僧問道。
於是,烏雞國國王就把事情的前因後果細說了一遍。
“五年前烏雞國兩年幹旱,寸草不生,餓死了不少百姓。即使朕停了文武百官的俸祿,齋戒沐浴,葷腥不沾,仿效禹王治水,與萬民同受甘苦,晝夜焚香祈禱,也求不來一滴雨,隻能眼見著河枯井幹。
就在朕的烏雞國就要亡國了。這時,一個全真道人來到了烏雞國,自稱是來自終南山,能夠唿風喚雨,點石成金。朕便請他祈禱降雨,隻見他令牌響處。頃刻間便是滂沱大雨,解了久旱之劫,救了烏雞國所有的臣民。
於是,朕就與他八拜結交,稱兄道弟。到了第二年,朕與全真道人在禦花園賞花之時,被他哄騙到了禦花園的八角琉璃井旁邊,一把將朕推進了井裏,至今已經三年了!”
唐僧一聽,原來坐在自己麵前的不是人,是個鬼魂,嚇得毛骨悚然。
國王看見唐僧嚇到了,便說:“師父莫怕!朕隻是來求師父救朕一救。”
“陛下,您已經失蹤了三年,為何文武百官和三宮六院不尋你呢?”唐僧不解。一個國王失蹤,按道理早就應該傾全國之力尋找了。
“師父,您不知道,全真道人將朕推下井中之後,便變作了朕的模樣,占了朕的江山,侵占了朕的國土。”
“陛下,為何你不去陰司閻王那裏去告他呢?”唐僧想來這個國王也是懦弱。既已成了冤魂,便到陰司告那個全真道人即可。
“師父,您是不知道,那個全真道人神通廣大,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結交兄弟,如此這般,朕也是投靠無門啊!”說著,國王淚水連連,甚是淒慘。
“既然陰間都沒本事告他,來我陽間做甚?”唐僧問道。
於是,國王將他被夜遊神一陣風吹到這裏的來的經過告訴了唐僧,並且百般請求唐僧相救,最後留下了手裏的金廂白玉圭最為信物,便化作一陣風而去。
唐僧驚醒,滿額冷汗,原以為隻是做了一個夢。可是,當他見到金廂白玉圭就經案上和濕漉漉的地麵的時候,他不得不相信那個烏雞國的國王確實來過。
敕建寶林寺的和尚們把唐僧從門外請進去之後,又是開火做飯又是喂馬,恭敬得不得了。就連唐僧去方便,也有一群和尚在後邊跟著。
經過詢問,唐僧才知道為什麽敕建寶林寺不歡迎雲遊的行腳僧人。
原來,這敕建寶林寺是烏雞國國王冷落的皇家寺院。在多年前,敕建寶林寺來了一群行腳僧人,寺院的方丈和主持見這群行腳僧人衣衫襤褸,光頭赤腳,一時善心大發,便將他們請進了寺院,款待了齋飯,有給了他們一些舊的僧袍,留他們在寺院住了幾日。卻沒想到,這群行腳僧人貪圖寺院裏麵的衣食,便不再雲遊,一住就是七八年。
如果隻是在寺院住下就算了,可是那幫和尚偏偏在寺院裏麵胡鬧。沒事的時候就沿牆拋瓦,壁上扳釘。夏天赤著身子躺在門前托門攔徑,冬天就把寺院內手能拿到的東西燒火取暖。又把幡布撕下裹腳,又把琉璃盞內的香油倒個幹淨。最可惡的是,他們居然拿著廚房裏的鍋碗來賭錢......
說完,方丈和主持連連歎息。
唐僧這才算明白,為什麽自己剛進門來請求留宿的時候,方丈和主持的態度會那麽惡劣了。
敕建寶林寺的眾僧見唐僧並不是那般撒潑無賴的遊方僧人,便和他閑話家常再到講經論道,一直到了二更時分才離去。
寺院的方丈主持和眾僧離去之後,唐僧看見兩個徒弟正睡得香甜,就幫他們把被子蓋緊一點,免得著了風寒。
幫兩個徒弟蓋好被子之後,唐僧又想起自從離開了長安之後,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時候所念的經書恐怕生疏了,今夜住在烏雞國的皇家寺院,月明星稀,又得了空閑,拿出來溫習溫習也好。
於是,唐僧拿出了《梁皇水懺》和《孔雀真經》溫習起來,一直到三更時分才倦意漸起。想起明日還要趕路到烏雞國內倒換關文,便收起經文,意欲睡去。
此時,禪房外風吹得急,吹得禪房的門窗吱吱呀呀地響。慢慢的,外麵的風大了起來,唿嘯著吹過禪房,吹得案上的火燭忽明忽暗。唐僧怕風把火燭吹滅,趕緊用自己的袖子擋住從外麵吹進來的風。接著起身,關好禪房的門窗。
“許是晚來風急的緣故吧?”
唐僧迴到桌案邊,剛剛伏案盹睡,在朦朦朧朧之間聽見有人在喊“師父”“師父!”
唐僧猛一抬頭,隻見門口處有一個渾身濕漉漉的漢子站在那裏,滿眼垂淚,一口一聲“師父救我!師父救我!”
唐僧嚇了一跳,急忙扭頭說道:“你是何方的魑魅邪魔?膽敢在半夜尋我至此。我是個光明正大之僧,平日不做任何虧心之事,如何引來了你這鬼怪?我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奉旨西天取經的和尚,我手下有五個徒弟,個個都是降龍伏虎之英豪,掃怪除魔之壯士。若是他們見了你,必將你粉身碎骨,化作微塵。如今我大發慈悲善心,你速速離去,切莫再到我的禪房來!”
“師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亦不是魑魅魍魎。”
“你既然不是此類,為何深夜來我的禪房尋我?”唐僧的心肝砰砰直跳,緊閉雙眼。
“師父,您倒是舍眼看我一看啊!”
唐僧慢慢扭過頭,再慢慢睜開一隻眼睛。隻是路小幫教他的,說看見什麽不確定或者害怕的東西的時候,不要一次性睜開雙眼,要慢慢睜開眼看,給自己留一點緩衝的時間。
唐僧定眼細細看看了之後,隻見他頭上戴著一頂衝天觀,腰束一條碧玉帶,身穿飛龍舞鳳赭黃袍,手裏拿著一柄金廂白玉圭。發現這一身裝扮倒像是一朝的國王,隻是不知為何淪落至此。
唐僧趕緊將這個漢子請進了禪房,問道:“您是哪一國的國王?何邦帝主?想必是國土不寧,饞臣欺虐,半夜逃生至此。”
這人才是開口說他是前方四十裏處的烏雞國國王。
“您既是烏雞國的國王陛下,為何這般落魄半夜至此?”唐僧問道。
於是,烏雞國國王就把事情的前因後果細說了一遍。
“五年前烏雞國兩年幹旱,寸草不生,餓死了不少百姓。即使朕停了文武百官的俸祿,齋戒沐浴,葷腥不沾,仿效禹王治水,與萬民同受甘苦,晝夜焚香祈禱,也求不來一滴雨,隻能眼見著河枯井幹。
就在朕的烏雞國就要亡國了。這時,一個全真道人來到了烏雞國,自稱是來自終南山,能夠唿風喚雨,點石成金。朕便請他祈禱降雨,隻見他令牌響處。頃刻間便是滂沱大雨,解了久旱之劫,救了烏雞國所有的臣民。
於是,朕就與他八拜結交,稱兄道弟。到了第二年,朕與全真道人在禦花園賞花之時,被他哄騙到了禦花園的八角琉璃井旁邊,一把將朕推進了井裏,至今已經三年了!”
唐僧一聽,原來坐在自己麵前的不是人,是個鬼魂,嚇得毛骨悚然。
國王看見唐僧嚇到了,便說:“師父莫怕!朕隻是來求師父救朕一救。”
“陛下,您已經失蹤了三年,為何文武百官和三宮六院不尋你呢?”唐僧不解。一個國王失蹤,按道理早就應該傾全國之力尋找了。
“師父,您不知道,全真道人將朕推下井中之後,便變作了朕的模樣,占了朕的江山,侵占了朕的國土。”
“陛下,為何你不去陰司閻王那裏去告他呢?”唐僧想來這個國王也是懦弱。既已成了冤魂,便到陰司告那個全真道人即可。
“師父,您是不知道,那個全真道人神通廣大,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結交兄弟,如此這般,朕也是投靠無門啊!”說著,國王淚水連連,甚是淒慘。
“既然陰間都沒本事告他,來我陽間做甚?”唐僧問道。
於是,國王將他被夜遊神一陣風吹到這裏的來的經過告訴了唐僧,並且百般請求唐僧相救,最後留下了手裏的金廂白玉圭最為信物,便化作一陣風而去。
唐僧驚醒,滿額冷汗,原以為隻是做了一個夢。可是,當他見到金廂白玉圭就經案上和濕漉漉的地麵的時候,他不得不相信那個烏雞國的國王確實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