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聽這幾人說是東林快訊網的記者,微微一愣:
“東林市有這樣一個網站?”
那幾個記者都是一頭黑線。
不帶這樣打擊人的啊。
為首那記者尷尬地笑了兩聲,說道:
“當然,我們現在隻能算是一家小網站。不過我們有信心,將東林快訊網做大做強。我能采訪您嗎?”
王哲想了想,迴答道:
“可以。”
那記者道:“那現在就開始吧。”
王哲點頭。
攝像小哥當即架起了攝像機。
那記者開場:“各位觀眾,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今天網絡上流傳的,老師兩箭製服持刀歹徒的視頻。那麽我現在就來到了東林體育大學,有幸找到了這位王哲老師。”
隨後,鏡頭對準了王哲。
記者問道:“王老師,請問您當時射出那兩箭時,心裏是怎麽想的?”
王哲生平第一次麵對鏡頭,略微有點不自然。
揉了揉鼻子,迴答道:
“當時歹徒正要砍向一個學生,情況危急,哪有時間去想?”
記者點了點頭:
“確實,那種情況下,如果還要經過思考才會行動,恐怕已經晚了。那麽現在已經製服了歹徒,您心裏又是怎樣想的,”
王哲迴答道:“這種人,就該死!”
記者一愣。
這王哲老師也太耿直了吧。
別的人麵對鏡頭,都是盡量說一些高大上的,正能量的話。
結果王哲老師直接來一句“這種人,就該死”。
不過不可否認,他說的確實是大眾的心聲。
持刀進入校園,一頓亂砍。
這種人要不該死,世界上就沒有該死的人了。
當然,這隻是記者心裏的想法。
像這種飽含負能量的話,他可不能再在上麵繼續糾纏。
他改變話題道:
“王老師,聽說您以前還用30枝箭,射出了三個字,6不6。所以學生們都叫您六老師。這是真的嗎?”
王哲神秘一笑,迴答道:
“很多事情,你信它就是真的,你不信它就是假的。”
記者苦笑一聲。
這算個什麽迴答嘛。
聽起來很有哲理的樣子,可一細想,完全就是沒有任何營養啊。
他接著問道:
“王老師,那您射箭這麽準,請問是怎樣練的?”
王哲迴答道:
“射箭,其實沒有什麽訣竅。就一個字:練!往死裏練。剛開始是每天1000箭。後來是2000、5000。最高紀錄是每天箭。”
“當然,現在工作比較忙,也沒那麽多時間練箭了。所以箭術退步很大。年輕人可要以我為誡,萬萬不可懈怠。無論幹什麽事,都如逆水行舟,你一天不練,就會退步。”
……
本來王哲是打算當天下午再次進入遊戲的。
可是由於突然來了采訪,後來又來了很多上頭教育局的領導們過來慰問之類的,每個人都要見王哲。
所以他隻能等晚上了。
當天下午,東林快訊網便將對王哲的采訪發布到了網上。
標題就叫《兩箭救人英雄教師專訪》。
這個視頻一出,下麵評論頓時就炸了。
“我來瞻仰一下英雄!”
“瞻仰+1。”
“‘這種人,就該死’,霸氣!我喜歡!”
“接受采訪時,還說出這麽負能量的話,英雄都是這麽耿直的嗎?”
“你隻看到負能量,沒看到他最後那一段話。滿滿的正能量。”
“是啊,每天練箭,想想都恐怖。”
“做任何事,都隻有一個字:練。往死裏練。說得太對了。其實隻要你往死裏練,堅持下去,即便最後不能成為第一,但也絕不會差。隻可惜我們太多人,根本就堅持不下去。”
同時,在網絡上,王哲說的兩句話,竟然有了成為網絡流行語的趨勢。
一個就是“這種人,就該死”。
很多網友將這句話玩出了花來。
比如:
今天公交車上一個漂亮小姐姐竟然不給我讓座,這種人,就該死!
剛才買雞蛋灌餅,讓老板便宜5毛都不肯,這種人,就該死!
剛才給我女兒輔導作業,2+3等於8。講了幾百遍還是講不會,這種人,就該死!
另一個就是“一個字,練!往死裏練”。
比如:
別問我為什麽吃得那麽多,一個字,練!往死裏練。
別問我手速為什麽這麽快,一個字,練!往死裏練。
你一個便秘患者別問我為什麽拉粑粑這麽通暢這麽快,一個字,練!往死裏練。
王哲也是沒想到,自己隨隨便便迴答了幾個問題,竟然出現了兩個網絡流行語。
沒辦法,哥就是這麽有才。
與此同時,因為那個采訪視頻火了,連帶著東林快訊網的瀏覽量,也直線飆升。
站長看著這快速飆升的瀏覽量,都感覺是在做夢。
今天一上午,才隻有幾百的瀏覽量。
現在下午這才幾個小時而已,瀏覽量已經達到了上萬。
而且還在繼續快速飆升著。
預計晚上十二點之前,能夠破三萬。
就這還隻是第一天的。
等這事發酵一下,到了明天後天,瀏覽量將會激增。
可以說,有了這個對王哲的采訪視頻,他們網站就又能多活幾個月了。
那站長此時心裏懷著激動,將幾個網站的記者叫了過來。
幾個記者臉上也都帶著興奮之色。
站長說道:
“這件事,必須要跟進。我們跟王哲老師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對他做一次深挖性的專訪。或者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了解一下他。比如采訪他的學生,或者他的同事。看看在他們眼裏,王哲老師是個什麽樣的人。”
一個記者說道:
“這種事,有可能侵犯別人的隱私。一般人是不會同意的。”
站長擺了擺手,說道:
“隻要錢到位,沒有幾個人會不同意。”
“站長,我們現在差的就是錢。”
站長大手一揮,說道:
“錢的事我來想辦法。而且等這次深度挖掘性的采訪做成了,做火了。讓王哲老師再爆幾句網絡流行語。我們還愁錢的事嗎?”
一眾人員工們紛紛點頭:
“站長說得對。”
“我們這就去辦。”
“不愧是站長,想得就是比我們多,看的就是比我們遠。”
“東林市有這樣一個網站?”
那幾個記者都是一頭黑線。
不帶這樣打擊人的啊。
為首那記者尷尬地笑了兩聲,說道:
“當然,我們現在隻能算是一家小網站。不過我們有信心,將東林快訊網做大做強。我能采訪您嗎?”
王哲想了想,迴答道:
“可以。”
那記者道:“那現在就開始吧。”
王哲點頭。
攝像小哥當即架起了攝像機。
那記者開場:“各位觀眾,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今天網絡上流傳的,老師兩箭製服持刀歹徒的視頻。那麽我現在就來到了東林體育大學,有幸找到了這位王哲老師。”
隨後,鏡頭對準了王哲。
記者問道:“王老師,請問您當時射出那兩箭時,心裏是怎麽想的?”
王哲生平第一次麵對鏡頭,略微有點不自然。
揉了揉鼻子,迴答道:
“當時歹徒正要砍向一個學生,情況危急,哪有時間去想?”
記者點了點頭:
“確實,那種情況下,如果還要經過思考才會行動,恐怕已經晚了。那麽現在已經製服了歹徒,您心裏又是怎樣想的,”
王哲迴答道:“這種人,就該死!”
記者一愣。
這王哲老師也太耿直了吧。
別的人麵對鏡頭,都是盡量說一些高大上的,正能量的話。
結果王哲老師直接來一句“這種人,就該死”。
不過不可否認,他說的確實是大眾的心聲。
持刀進入校園,一頓亂砍。
這種人要不該死,世界上就沒有該死的人了。
當然,這隻是記者心裏的想法。
像這種飽含負能量的話,他可不能再在上麵繼續糾纏。
他改變話題道:
“王老師,聽說您以前還用30枝箭,射出了三個字,6不6。所以學生們都叫您六老師。這是真的嗎?”
王哲神秘一笑,迴答道:
“很多事情,你信它就是真的,你不信它就是假的。”
記者苦笑一聲。
這算個什麽迴答嘛。
聽起來很有哲理的樣子,可一細想,完全就是沒有任何營養啊。
他接著問道:
“王老師,那您射箭這麽準,請問是怎樣練的?”
王哲迴答道:
“射箭,其實沒有什麽訣竅。就一個字:練!往死裏練。剛開始是每天1000箭。後來是2000、5000。最高紀錄是每天箭。”
“當然,現在工作比較忙,也沒那麽多時間練箭了。所以箭術退步很大。年輕人可要以我為誡,萬萬不可懈怠。無論幹什麽事,都如逆水行舟,你一天不練,就會退步。”
……
本來王哲是打算當天下午再次進入遊戲的。
可是由於突然來了采訪,後來又來了很多上頭教育局的領導們過來慰問之類的,每個人都要見王哲。
所以他隻能等晚上了。
當天下午,東林快訊網便將對王哲的采訪發布到了網上。
標題就叫《兩箭救人英雄教師專訪》。
這個視頻一出,下麵評論頓時就炸了。
“我來瞻仰一下英雄!”
“瞻仰+1。”
“‘這種人,就該死’,霸氣!我喜歡!”
“接受采訪時,還說出這麽負能量的話,英雄都是這麽耿直的嗎?”
“你隻看到負能量,沒看到他最後那一段話。滿滿的正能量。”
“是啊,每天練箭,想想都恐怖。”
“做任何事,都隻有一個字:練。往死裏練。說得太對了。其實隻要你往死裏練,堅持下去,即便最後不能成為第一,但也絕不會差。隻可惜我們太多人,根本就堅持不下去。”
同時,在網絡上,王哲說的兩句話,竟然有了成為網絡流行語的趨勢。
一個就是“這種人,就該死”。
很多網友將這句話玩出了花來。
比如:
今天公交車上一個漂亮小姐姐竟然不給我讓座,這種人,就該死!
剛才買雞蛋灌餅,讓老板便宜5毛都不肯,這種人,就該死!
剛才給我女兒輔導作業,2+3等於8。講了幾百遍還是講不會,這種人,就該死!
另一個就是“一個字,練!往死裏練”。
比如:
別問我為什麽吃得那麽多,一個字,練!往死裏練。
別問我手速為什麽這麽快,一個字,練!往死裏練。
你一個便秘患者別問我為什麽拉粑粑這麽通暢這麽快,一個字,練!往死裏練。
王哲也是沒想到,自己隨隨便便迴答了幾個問題,竟然出現了兩個網絡流行語。
沒辦法,哥就是這麽有才。
與此同時,因為那個采訪視頻火了,連帶著東林快訊網的瀏覽量,也直線飆升。
站長看著這快速飆升的瀏覽量,都感覺是在做夢。
今天一上午,才隻有幾百的瀏覽量。
現在下午這才幾個小時而已,瀏覽量已經達到了上萬。
而且還在繼續快速飆升著。
預計晚上十二點之前,能夠破三萬。
就這還隻是第一天的。
等這事發酵一下,到了明天後天,瀏覽量將會激增。
可以說,有了這個對王哲的采訪視頻,他們網站就又能多活幾個月了。
那站長此時心裏懷著激動,將幾個網站的記者叫了過來。
幾個記者臉上也都帶著興奮之色。
站長說道:
“這件事,必須要跟進。我們跟王哲老師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對他做一次深挖性的專訪。或者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了解一下他。比如采訪他的學生,或者他的同事。看看在他們眼裏,王哲老師是個什麽樣的人。”
一個記者說道:
“這種事,有可能侵犯別人的隱私。一般人是不會同意的。”
站長擺了擺手,說道:
“隻要錢到位,沒有幾個人會不同意。”
“站長,我們現在差的就是錢。”
站長大手一揮,說道:
“錢的事我來想辦法。而且等這次深度挖掘性的采訪做成了,做火了。讓王哲老師再爆幾句網絡流行語。我們還愁錢的事嗎?”
一眾人員工們紛紛點頭:
“站長說得對。”
“我們這就去辦。”
“不愧是站長,想得就是比我們多,看的就是比我們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