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縣,屬於潁川治下,地處後世登封市境內,此地乃是洛陽門戶轘轅關所在。


    此地在東漢以前,都屬於比較荒蕪之地,直到東漢末年漢靈帝以洛陽周邊郡縣設下八關。


    因此地道路險隘,有彎道十二,迴環盤旋,將去複還,故稱轘轅關。


    而就在秦瑱進攻南陽之時,一支打著曹軍旗號的兵馬卻正在沿著山道前進。


    此時,徐庶正坐在一處巨石之上,就著水啃著麥餅,而在其周圍,士兵都在默默地進行著補給。


    忽然之間,隻見遠處的林木一動,便見鄧展從中鑽出,上前拱手道:


    “徐相,我等已經探明前路,從此往西三十裏,便可行過嵩山,抵達轘轅關。”


    “此關關上兵馬不多,防備甚為鬆懈,隻要奪取此地,我軍便可進入洛陽!”


    聽著鄧展之言,徐庶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塊手絹擦了擦嘴,灌了口水道:


    “從此往西三十裏?若皆是這等山道,我等豈不是尚需兩日才可盡關?”


    而他一問話,鄧展便笑著搖了搖頭道:“不須兩日,若是今夜趕路,明日便可抵達!”


    “因是現在天氣尚寒,林木不豐,過了此地,山間有一小河,沿河道而進頗為省力。”


    “就是我軍車馬不能行過,須得挑擔而進,不然今夜恐怕就能抵達關口!”


    麵對鄧展給出的結論,徐庶細細算了算時日,便下令進軍,如果時間趕得快的話,他們或許可以在六月之前抵達洛陽!


    沒錯,此時徐庶這一支兵馬目的地不是別處,正是曹軍的心腹之地——洛陽!


    事情如此,還得從秦瑱出兵之時說起,卻說三月中旬,秦瑱起兵,他便將自己的意圖發給了關羽。


    彼時關羽和徐庶已經來到了平輿城內,雖然兵馬未曾調動,可汝南、陳國、沛國,卻有整整十二萬大軍。


    這是因為中原之地防守困難,故而關羽、徐庶這些年來一直都在擴大軍隊。


    而這十二萬大軍,又以關羽為最,本部兵馬就有六萬之多,一直都是防備曹操的主力。


    別看劉備帶著兵馬征戰四方時後方顯得很平靜,但實際上關羽和曹仁卻是摩擦不斷。


    畢竟,之前劉備軍和曹軍在中原的領地便是犬牙交錯,形勢複雜多變。


    再加上曹操遷都之前許昌屯有重兵,戰爭一旦打響,關羽所在的汝南首當其衝。


    這就決定了關羽必須要有獨自防守曹操的能力,所以關羽的本部兵馬甚至超過壽春的常規駐軍。


    這也是為什麽之前衣帶詔時,關羽一聽天子求援,便有意直接動兵的原因。


    無他,他有這個實力直接一舉打到許昌,端了曹操的老巢,差的隻是劉備的命令。


    結果卻是事與願違,衣帶詔事件並未讓劉備下定決心和曹操開戰,關羽也隻能按兵不動。


    沒想到這一等,便又等了兩年之久,眼見秦瑱大殺四方,關羽自是看得眼熱。


    多次上書請戰,劉備皆盡不允,隻言時機未到,關羽無奈,隻得繼續操練兵馬,收納賢才。


    本來聽說劉備取了荊州,他便準備再次上表,不料這時,卻收到劉備的任命,讓他擔任淮南都督。


    關羽心想自己在汝南還有戰機,若遷至淮南坐鎮,那哪裏還有機會帶兵出征?


    於是其人執意不願,幸得秦瑱寫信相勸,關羽方才不情不願的前往接手淮南。


    而讓他沒想到是,把調到淮南,乃是秦瑱輕敵之計,他抵達淮南僅僅五個月,秦瑱就發來密信叫他準備動兵。


    收到此信之後,關羽自是大喜,直接開始籌集糧草,裝作貨物先行發往平輿。


    就這樣整整準備了半年,他終於收到秦瑱密信,言說即將全麵進攻曹操,可先行趕往平輿。


    隨後關羽便馬不停蹄,調令徐庶、闞澤、朱治、徐琨、蔣欽、朱然、潘璋、關平等人北上。


    如此在平輿等待至三月份,關羽又收到了秦瑱之信,言說他將北上吸引曹軍注意,讓其伺機而動。


    別看關羽一心求戰,可他卻知道這一戰關乎天下局勢,非同小可,不能大意。


    所以收信之後,關羽就在不斷探查敵軍動向,直到曹昂增援之時,他便知時機到來,準備出兵。


    可就在這時,徐庶卻將關羽勸住,直言道:“軍師用兵了得,非是曹昂可擋。”


    “今其人出兵兩萬增援,必不是軍師對手,吾料曹昂必敗,敵軍定還要增援。”


    “此戰君侯身負重任,能否全勝,全在君侯此處,務做奇兵,不可輕動!”


    要說徐庶也和關羽搭夥許久,對於這種創業元老的意見,關羽也不會忽視,索性繼續等待。


    如此到了四月下旬,他們便收到了消息,言說曹昂兵敗,曹仁再度增援南陽。


    得到此信之後,關羽便召集眾人前來,商議進軍之策,想要一舉奪取陳留、潁川二郡。


    眾人紛紛提出意見,諸如主力進軍,先取許昌,亦或是分兵北上先取雍丘,奪取陳留。


    但就在眾人商議之計,關羽卻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戰略,先取洛陽,斷絕曹軍南北聯係,全殲中原曹軍!


    此略一出,眾人皆是大驚,即是驚訝於關羽的胃口,也是驚訝於此計的狠辣!


    因為此時曹軍的麾下領地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南北分為關內和關外,有群山阻隔。


    洛陽就是曹操聯結南北的中心樞紐,一旦洛陽丟失,便如一根針插入了曹軍的心髒。


    不僅曹操的南北兩軍會被阻斷,潁川和陳留兩郡的曹仁、程昱也會被徹底截斷退路。


    到時候這些兵馬要想撤軍,就隻有兩條路,要麽搶迴洛陽,要麽從南陽經過武關迴軍。


    而這兩條路一邊是他們兵馬,一邊是秦瑱兵馬,兩頭堵死,直接就能困死中原的曹軍。


    眾人一經思慮,便覺此計效果斐然,可這一條計策卻極有風險,一個不慎,奇襲洛陽的兵馬便是全軍覆沒。


    然則此時關羽卻表示,這一次他親自領軍北上,奇襲洛陽,依照他的原話便是:


    “此戰乃是我軍能否迎迴天子之戰,眼下大哥正在漢中鏖戰,軍師亦戰於南陽。”


    “若某未受命便罷,今得此重任,自當竭盡全力,某豈敢不效死命以報大兄?”


    “此戰吾自北上扮做曹軍兵馬,沿路過卡,若能奪取洛陽,則大事可成矣!”


    而他話音剛落,眾人便連道不可,言說關羽主將,不能輕易涉險,徐庶亦是出列道:


    “諸位所言不差,君侯身為主將,豈可以身犯險?此戰當由庶親領兵前去。”


    “一則眼下曹仁、程昱皆懼君侯之威,有君侯在此牽製,可保彼等後方無備。”


    “二則君侯身居要職,乃為三軍之首,彼等若知君侯至洛陽,必要全力猛攻。”


    “彼時,君侯在洛陽,便如人質,我等見之豈敢不救?此乃壞大事之舉也!”


    關羽聞之,也知現在的自己今非昔比,以往他可以任意施展,但現在隨著劉備地位拔高,他和張飛也水漲船高。


    若是敵軍知道他孤軍深入其後,還真可能會直接死命進攻,想了一會兒,他索性應諾徐庶之請。


    就這樣,徐庶在得了關羽允諾之後,便帶本部兵馬九千餘,帶領鄧展、傅肜等將扮做曹軍北上。


    因為關羽這邊還未動軍,中原方向並未防備,徐庶押送糧草北進,沿路遇哨卡,皆言奉命押送軍資。


    曹仁顯然也想不到關羽會直接對洛陽動手,沿路哨卡見其皆是己軍旗號,便都放行。


    使得徐庶一路暢通無阻,竟然繞過許昌直入陽城境內,至五月初八,便進入了嵩山山道。


    又行十餘日,抵達了轘轅關前,此時聽得鄧展之報,他心知成與不成就在此處,下令繼續進軍。


    如此又行了一夜,終於抵達了轘轅關下,隻見此地立於群山峻嶺之間,關口乃是木製城寨。


    他們剛一抵達關口之下,關上便即問話,徐庶依照之前慣例,讓鄧展上前答話道:


    “乃因袁紹攻河內甚急,陳留阻道,曹仁將軍令我等由此北上增援河內。”


    關上兵馬聞之,便即下令開啟寨門,豈料寨門一開,鄧展與傅肜便揮軍殺入寨內。


    寨內僅有三百兵馬駐守,如何能是徐庶對手,不多時便被徐庶完全奪取。


    進入寨後,徐庶問及洛陽軍情,方知洛陽以曹操麾下心腹王必鎮守,僅有六千兵馬。


    聽得洛陽詳盡,徐庶即不再猶豫,繼續帶著兵馬朝著洛陽方向奔襲而來。


    卻說王必其人乃是兗州名士,亦是曹操元從之臣,雖然名聲不顯,卻深得曹操信任。


    在原本曆程中,王必一直是曹操麾下從事,呂布死前向曹操求情,就是因為王必勸阻,方才身死。


    後來曹操升任丞相,王必便是其長史,督許縣軍事,率兵護衛天子,極受信重。


    直到耿紀、吉邈叛亂,王必身受重傷而死,曹操因此遷怒,便將反賊全部斬殺。


    而在這個時間線上,隨著曹操在遷都之後,便以王必鎮守洛陽這一重鎮。


    王必自上任之後,就是兢兢業業,凡是過往兵馬皆要查看文書,不敢絲毫懈怠。


    結果就在五月二十七日這一夜,他已經睡下,卻聽城外士兵來報有兵馬至於城下。


    王必聞之,急忙起身詢問對方有沒有攜帶令書,士兵聞之,直接搖頭道:


    “彼等言說因是軍情甚急,隻有曹將軍口頭調令,未見彼等有令書。”


    王必一聽此言,暗忖就是軍情再急,難道曹仁還差寫一封令書的時間?


    “除城外兵馬之外,可見各處有異動傳來?四境可有兵馬急報?”


    士兵聽著,自是再度搖頭,莫說急報,他們這洛陽,外來兵馬都少見。


    畢竟周圍八關拱衛,敵軍要是打過來了,他們怎麽可能不知道?


    王必見狀,自是一臉疑惑,隨之繼續問其詳盡,結果卻聽這支兵馬帶著輜重。


    輜重這對判斷一支兵馬是否是來詐城,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因為一支兵馬詐城,大多數時候,是不會攜帶大量輜重作為累贅的。


    “彼等有多少輜重在城外?”王必又問了一句,想要判斷城外兵馬身份。


    “彼等輜重極多,足有上百大車,其上滿載糧草、帳篷,應該不下萬石!”


    士兵又答了一句,頓時讓王必陷入了疑惑之中,帶著萬石糧草,這顯然是隨軍軍糧。


    在洛陽周圍關口沒有陷落,曹仁沒有交戰的情況下,敵軍可能繞過這麽長的道路抵達此處?


    可為什麽這支兵馬未帶調令?想到此地,他便來到了城牆上觀察。


    一眼望去,隻見城下皆是身穿他們軍服的兵馬,旗號也是他們的旗號。


    想了片刻,王必便讓城下領軍之將出來答話,隨之便見一人出列道:


    “王先生,曹將軍麾下路招,因是北邊告急,將軍令我等北上增援。”


    “真是將軍未與令書,實非我等不欲出示,實無此物,別無他法!”


    “我兄弟一夥連日趕路,疲憊不堪,還望先生開城放我等入內歇息一夜!”


    “若是先生實在不願開城,與些酒食,讓我等兄弟解解乏也好!”


    路招乃是曹操麾下小將,王必倒也聽過此名,此時見他說得可憐,不由心生惻隱。


    又想著四處確實沒有異狀,這支兵馬從南邊來,怎麽可能是敵軍?


    於是沉思片刻,他便對城下言道:“爾等入城也可,不可叨擾百姓。”


    一番言罷,他便下令開啟城門,而隨著城門開啟,城下兵馬便即湧入了城內。


    不一會兒時間,一陣突如其來的喧鬧之聲,瞬間讓王必的臉色變得煞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二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二歌並收藏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