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二月,趁著曹操與袁紹大戰剛畢之時,劉備發兵荊州。


    二月中旬,秦瑱先聲奪人,帶著麾下兵馬殺入荊南,奪取了武陵郡,而後大敗劉磐。


    同月,劉備集結兵馬殺向了江夏郡,在龐統和黃祖助力之下,大敗文聘,奪取了江夏郡。


    這兩則消息一傳出,荊州震動,劉表聽聞黃氏背叛便一病不起。


    隨著劉表倒下,劉備兵鋒所向,各地望風而降,至四月,章陵徹底陷落。


    到了此處,劉備麾下領土成功連成一片,與豫州關羽所在的汝南郡連通。


    得到了優勢之後,劉備持續進軍,以主力兵馬殺入了南郡境內。


    相繼奪取了鄀國、邔國、宜城、編縣,從地理位置上切斷了襄陽和江陵的聯係。


    而在這途中,秦瑱繞過了劉磐駐守的孱陵郡,對江陵發起奇襲。


    僅僅一日時間,便奪取了這一座南郡堅城,擊敗南郡太守蔡瑁。


    隨著蔡瑁兵敗,劉磐又中了秦瑱偽書之計,導致最終兵敗當陽。


    這個消息一傳入襄陽,對劉表無異於致命打擊,差點沒把劉表氣死。


    而劉備見秦瑱解決了荊南的問題,便直接帶兵來到了襄陽城下。


    此時,襄陽城,劉表的鎮南將軍府內,隻見劉表臥病在床,其妻蔡夫人帶著幼子坐在床前不禁抹淚。


    長子劉琦則是帶著蒯良、蒯越、劉先、龐季、張允、劉虎等人開會。


    府內的氣氛極為凝重,似蒯越劉先等人皆一言不發,獨有蒯良不斷咳嗽。


    劉琦二十餘歲,唇紅齒白,容貌頗為俊朗,眼見眾人如此,便皺眉道:


    “諸位皆是我荊州賢良之士,眼下吾父不能主事,劉備又已兵臨城下。”


    “形勢如此,已危機萬分,務需快做決斷,不知諸位可有何計教我破得此局?”


    他這人雖然年長,但不像劉表能壓服眾人,輕聲細語,像個女子毫無威嚴。


    如此一番言罷,眾人皆是低頭不語,就像是沒聽到了劉琦的話語一般。


    劉琦見之自是一陣皺眉,想要再問,卻聽蒯良一陣咳嗽,他便忙問道:


    “子柔先生今日帶病而來,定是知國事要緊,可有良策教我?”


    蒯良此時臉色有些蒼白,聞此就是再度咳嗽,許久方才止住道:


    “老夫已然年邁,能有何策,今日前來乃為探望使君,並無計策!”


    言罷他便又是一陣咳嗽,蒯越見之,連忙起身上前拍起背部,龐季也關切道:


    “蒯公既是身體不適,便當好生將養,何必特地前來此地操勞啊!”


    蒯良聽得此言,便是邊咳邊擺手,直到氣息被理順後,方才擠出一抹笑道:


    “多謝龐公關切,我蒯氏深受使君之恩,使君如此,自當前來探望。”


    “不過既是使君無法理事,老夫也當先迴府內,來日再來拜會!”


    說著,他便在蒯越的攙扶之下起身,朝著劉琦費力的一彎腰拱手道:


    “雖說劉備陳兵於外,然則老夫病體有恙,實無妙策,先行告退,還望公子應允。”


    劉琦看他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樣,也知蒯良很難獻計,隻得點頭應諾。


    但蒯良得到應諾之後,蒯越卻也起身拱手,扶著蒯良便朝府外行去。


    龐季見得此狀,猶豫片刻,也即起身朝著劉琦一拜,神色哀傷道:


    “老夫也是前來探望使君,既是使君難以主事,老夫改日再來便罷!”


    眼見龐季也要隨之離去,劉琦頓時就慌了,急忙起身挽留道:


    “蒯公因病無策,蒯異度要送蒯公便罷,龐公定有計策,何不教我?”


    但龐季聞之,卻搖了搖頭表示自己無計可施,隨之拱手便即離去。


    隨著三人一走,堂內空了一半,張允劉虎見之,也即起身推說尚有軍務未曾處置。


    不等劉琦反應,二人便像是著瘟一般匆匆而去,獨有劉先還坐在原位上。


    劉琦看著眾人皆去,獨有劉先不去,不由升起了一絲希望,忙道;


    “別駕博文強記,學識淵博,現在尚留於此,定有良策破敵!”


    然則他一說罷,劉先便有些不忍的看了他一眼,起身搖頭一歎道:


    “劉備軍強,我軍兵弱,豈可相抗,降之方可保住公子性命。”


    “如若不然,待來日城破之時,使君、夫人與公子皆難保性命。”


    要說劉先也是個明白人,他很清楚眾人現在為什麽一言不發。


    因為劉備攻下襄陽是遲早的事情,現在獻計勝了劉備沒功,敗了劉備反而受責。


    眼見荊州劉表就像是一艘即將沉沒的大船,水已經淹到脖子了,又有誰還會盡力?


    而不幫助劉表,幫助劉備也不行,畢竟城內還是劉表掌握權力。


    現在勸劉表投降,萬一劉表以為你通敵,趁著劉備還未入城將你一刀兩段怎麽辦?


    所以現在對於他們這些臣屬來說,沉默就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不說話就不會犯錯,隻要安心等到劉表咽氣,便可以從容獻上城池。


    不過劉先畢竟也姓劉,不能作視劉琦等死,故而特地留到最後出言相勸。


    而他顯然選錯了對象,劉琦一聽他準備獻降,便是一臉猶豫道:


    “可是眼下父親不能主事,琦身為人子,代父而降,是為不孝。”


    相比劉表的外寬內忌,劉琦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仁慈且孝順。


    他現在之所以會站出來,就是因為劉表病倒了,蔡家又沒表示。


    為了盡孝,隻有他這個不被重視的大兒子出來抗住眼前的局麵。


    他這般一表態,劉先便是微微一歎,拱了拱手就直接告辭而去。


    獨有劉琦留在原地長籲短歎,思慮許久也想不出辦法,可是投降他卻也不敢。


    無奈之下,隻得朝著後堂行來,然則抵達後堂,卻見之前正在照顧劉表的蔡氏已去。


    喚來下人詢問,方知是劉琮哭鬧,蔡氏心疼兒子,便帶劉琮去後院散心。


    一看父親劉表躺在榻上,繼母蔡氏又這般不管不顧,他便悲從心來,跪在劉表榻前細細抹淚。


    如此哭了不知多久,忽聞榻上劉表傳來一陣微弱唿喚之聲道:“水來,水來!”


    劉琦聞之,抬頭一看,便見劉表眯著眼睛,有氣無力的蠕動著嘴唇。


    他見此狀,急忙卻取水前來,緩緩將劉表扶起,輕輕將水灌入其口。


    飲了一口水後,劉表顯然清醒了不少,看著眼前的劉琦不由問道:


    “琦兒在此多久,不知夫人與琮兒去了何處,怎的不見其人?”


    劉琦見他如此,便即再度抹淚,心想直言相告,又怕劉表惱怒,忙道:


    “母親一直與二弟侍立於此,方才因二弟困倦,母親便帶他去矣。”


    “想是小弟還未安睡,母親未曾歸返,孩兒這就去將其喚來!”


    說罷,他抹了一把眼淚便要離去,可還未走,手就被劉表一把拉住。


    “父親這是何故,莫非還有何不適之處?孩兒這就去請醫師前來!”


    他本以為劉表是身體不舒服,不料迴頭卻見劉表望著他,一陣歎息道:


    “事到如今,汝還要瞞老夫到何時,蔡氏早已離去,獨汝一人在哭。”


    “老夫看了許久,未見其人歸返,汝又何必在此為其掩蓋此事?”


    劉琦聽得此言,生怕劉表生氣,一時不知如何迴複,隻是“孩兒,孩兒”的說個不停。


    正是知子莫若父,見他如此模樣,劉表又是一歎,很鐵不成鋼道:


    “世人皆以我重幼而輕長,豈不知汝這般秉性,如何可為人主!”


    “唉,也罷,此先不議,隻說汝方才在此哭甚,到底又生了何事?”


    麵對劉表的疑問,劉琦又怕劉表知道之後生氣,連忙左右言他。


    然則劉表見之,卻是一陣惱怒,大喝道:“豎子莫非欲氣死老夫不成?”


    說著,其人又是一陣咳嗽,驚得劉琦一陣撫其背膀,忙泣聲道:


    “非是孩兒欲瞞父親,實是怕父親知曉之後又不利於修養!”


    隨之他心知隱瞞不住,便將方才發生之事一一告知,包括眾人離去劉先勸降之事。


    說完一切,他方才又跪到了劉表榻前,直接下拜泣聲道:


    “父親放心,隻要孩兒在一日,便不會開城投降劉備。”


    “待得父親修養好身體,孩兒便起兵帶父親殺出重圍!”


    如此說罷,他便伏倒在地上,等待迎接劉表的各種反應。


    他本以為劉表聽聞劉先勸降之事會大罵劉先,但沒想到是他說完之後,劉表沉默了許久卻歎道:


    “蒯氏、龐季,便連張允、劉虎兩個孽障都已生異心!”


    “獨劉始宗至今日尚不改其心,實為誠誠君子也!”


    這樣感歎了一句,他又看向了劉琦,再度開口問道;


    “老夫且問你,既是眾人皆不願戰,汝為何不願降之?”


    劉琦此時也不知劉表何意,見他詢問自己,便低頭道:


    “因是劉備無義,侵我荊州之地,孩兒雖無長材,卻也不降。”


    不過他話音未落,便見劉表連連搖頭,直到他說完,就歎息道:


    “孺子何若豚犬爾?如使為父不在,汝日後又如何保身?”


    到了現在,劉表其實早已經不準備繼續抵抗了,看清了現在形勢。


    左右他也活不長了,堅守並不意義,唯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兩個兒子。


    可劉琮年紀雖小,卻背靠蔡氏,並無大患,唯有是大兒子劉琦孤苦無依,偏生認個死理。


    在他看來,劉備雖然可恨,終究卻也是老劉家的人,遠比外姓親近。


    再加上劉備常行仁義之事,隻要投降,多半不會害他的妻兒。


    結果到了現在這種情況,劉琦這傻孩子竟然還想著帶兵抵抗!


    這樣即便抵抗一陣,等到城破之後,劉備怎麽能不拿你開刀?


    一語說罷,眼見劉琦不解,他索性不再解釋,無力的靠在榻上道:


    “若是汝還尊汝父,現在便召集眾人開城投降,將印信獻與劉備。”


    “若劉備賜汝名爵,便即領受,若他不賜,隻管聽之任之。”


    “唯有此法,可保得汝一世榮華富貴,吾便去亦可安心矣!”


    劉琦聞此,還待再說,卻見劉表揮了揮手,直接讓他依言行事。


    劉琦無奈之下,隻得領命,又將眾人喚來言說劉表之意。


    眾人聽說劉表要降,皆是麵露哀傷之色,但還是決定依令行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二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二歌並收藏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