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許久,胤禟才緩緩的說道:“既然掌教有法諭,那便罷了,不過這帝釋天若是再來生事,又當如何?”


    鴻鈞暗暗瞪了帝釋天一眼,這帝釋天是個有根骨的,可就是有一條,太好色,這毛病怎麽都改不了,要不是看在帝釋天聽話的份上,鴻鈞也不會保住他,帝釋天已經到了鴻鈞的跟前,低著頭一言不發,認錯態度極為誠懇。鴻鈞看向胤禟笑道:“本尊向龍神保證,帝釋天絕不會再胡亂生事。”


    胤禟唇角上揚,勾起一道略帶譏諷的笑意,鴻鈞在這裏下了個暗扣,他豈會不知,不過想到底下還有一家老小要保護,若是真和鴻鈞翻了臉,他和黛玉固然能全身而退,可是家人們卻沒有這個能力。想到這一節,胤禟淡笑道:“如此最好。”


    鴻鈞帶著帝釋天離開了,一天的劫雲散去,夜幕之下的止園也隻剩下了玲瓏塔保護下的一間屋子。黛玉輕輕飛至胤禟的身邊,胤禟拉著黛玉的手笑道:“玉兒,我全都想起來了。”


    黛玉含笑,水袖輕揚,拉著胤禟在止園上空飛舞起來,兩人飛舞過處,灑下點點甘露,止園廢墟也以著肉眼無法捕捉的速度恢複原狀,一舞終了,止園又變迴了原來的止園。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胤禟癡癡的看著黛玉,兩個人落到地麵上,手拉著手兒向著親人們所在的房間走去,他們兩個雖然是上古真神,可是卻和一般的真神不一樣,他們沒有斬斷一切凡俗塵緣,反而將人間的親情看的更重!對胤禟和黛玉來說,一家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幸福!


    圓滿之現實版大結局


    歲月如梭,不知不覺中,弘毅和淨筠已經五歲了。他們兩人雖然是雙生兄妹,可是到了五歲上,相貌卻不再那麽一模一樣了。


    弘毅生得極象胤禟,比胤禟還多了幾分靈秀,不必說也知道,那份靈秀是遺傳自黛玉的,如今大清的第一帥哥可再也不是忠毅親王胤禟了,而是他的兒子愛新覺羅弘毅。所以家裏有閨女的八旗親貴,都想將自家的閨女嫁給弘毅,忠毅王府從來都是門庭若市,很難有安靜的時候。從三歲開始,弘毅被相親的次數便不可勝數,以至於弘毅一看到那些滿臉堆笑的八旗命婦,他那張小臉便冷了下來,渾身上下散發著生人勿近的冷冽氣息,和他的四叔,當今皇上雍正有的一拚。


    所有愛新覺羅家的人都覺得奇怪,這孩子明明是胤禟和黛玉生的,怎麽偏和他四大爺一個脾氣稟性,這爺倆兒往一起一站,那就是活脫脫的兩座超級大冰山,就算是三伏天,有這爺倆兒在跟前,連冰塊兒都省了。


    淨筠的性子卻與弘毅截然相反,淨筠平日裏最是愛笑,一雙可愛秀眉彎彎的籠著那雙如水晶一般純淨的雙眸,粉嫩的小臉兒比最極品的羊脂白玉還瑩潤,秀氣的瓊鼻下那張嫣紅的小嘴兒總是嘴角向上翹起露出甜美的笑容,似乎小淨筠不隻自己笑,還要替哥哥弘毅的笑一般。


    如果說弘毅是所有八旗親貴們心中最好的女婿人選,那麽淨筠就是所有在旗人家夢想中的媳婦人選,雖然這兩個孩子今年才五歲。雖然他們心裏也清楚,弘毅和淨筠,都不是隨便能攀的上的,不過想想,總不會犯著誰不是。


    日子如流水一般的過著,這一日弘毅照著規矩寅時三刻便起身,由胤禟親自將他送到宮中,跟著他的皇帝四伯上朝。這是打從弘毅兩歲開始便立下的規矩。雍正將弘毅帶在身邊,不論是上朝聽政還是迴南書房批折子見軍機大臣,雍正都在不遣餘力的用方傳身教來教導弘毅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君王。


    胤禟和黛玉在得知了弘毅的來曆之後,心中雖然不願,可還是決定順勢而行,並沒有阻攔他們四哥的做法。因為他們兩個知道,弘毅代表的是順天承運的天命。而且很明顯的,弘毅對這樣的安排很滿意,一直樂在其中。


    大朝會後,雍正帶著弘毅在南書房裏接見大臣,看過了自東瀛傳來的八百裏加急密折,又聽了兵部尚書馬文的奏報,他並沒有立刻做出決定,反而看向弘毅,眼中略含了一絲笑意的問道:“弘毅以為如何?”


    “弘毅以為倭人對我大清絕無忠心可言,近藤家族這幾年一直在偷偷向英吉利購買火器,分七次以三十萬兩黃金購得火槍四百枝,子彈三千發,重炮三門,炮彈三百發,都藏在八義大神廟的地下密室之中。在富士山的山腹之中,有一個秘密兵工廠,正日夜趕製槍炮子彈,可見倭人所圖非小。此次海督師遇襲身亡,從堪驗結果上來看,海督師身體裏的子彈,正是倭人仿製的。弘毅以為,倭人是有意刺殺海督師,以達到觸怒大清,將引我大清水師出征,倭人早早設下埋伏,意欲在登陸口重創我大清水師,以奪迴倭人對東瀛的控製權。”


    弘毅將手背到身後侃侃而談,說的兵部尚書馬文大驚不已,不禁喃喃說道:“這怎麽可能?我們大清水軍天下無敵,那倭人現在連艘象樣的戰船都沒有,他們憑什麽與我們大清水師做戰?”


    弘毅淡淡一笑,稚嫩的小臉上偏有著成熟的,一切盡在掌握的神情。雍正淡淡說道:“弘毅,你細細說來聽聽。”


    弘毅應了一聲,鎮靜自若的說道:“東瀛有許多倭人以采珠為生,他們的水性極為精湛,深入大海之中就如遊魚一般,而在半年之前,倭人的深海珍珠產量逐月遞減,到了兩個月之前,東瀛的深海珍珠產量幾乎為零,我們大清每年所需的珍珠數量極為龐大,倭人為了應付獻貢品之事,偷偷派人扮做商人到南洋采購珍珠,這三個月裏,南洋的珍珠價格長上漲了兩成。而這半年之中,東瀛並沒有發生什麽災難,也沒有采珠人大批死亡的消息,由此可見,這些采珠人都做別的事情去了。”


    雍正讚許的點點頭,他知道這些都是弘毅自己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並沒有誰教他這樣說。兵部尚書背上的冷汗都下來了,誰說眼前這小主子隻有五歲的,隻看他那縝密的思維,便是在成年人也望塵莫及。


    “來人,詔怡親王勤親王見朕。”事涉出兵之事,雍正自是要詔集現在他使著最順手的十三弟十四弟過來商議,弘毅再有頭腦,也隻是個五歲的孩子,橫不能讓個小孩子出兵打仗吧,那豈不是要臊死大清滿朝武將了。


    怡親王胤祥和勤親王胤禎奉詔,兩人急匆匆趕到南書房,雍正讓弘毅把折子交兩胤祥胤禎傳閱,兩人看過之後相視一眼,胤祥立刻說道:“皇上,臣弟請旨出征,平定東瀛。”


    雍正也沒說同意也沒不同意,隻看向胤禎問道:“十四弟的意思呢?”


    胤禎皺眉想了想,沉穩的問道:“那東瀛人如何突然長了膽子,竟敢對我大清官員下毒手,難道是他們有什麽我們不知道的倚仗?”


    雍正點點頭,胤禎這幾年的曆練沒有白費,胤祥和他比起來,倒顯得勇武有餘而智計不足了。“弘毅,把聽風樓傳來的消息說給十三叔十四叔聽。”雍正淡淡說道。


    弘毅又說了一迴,胤祥驚出了一身白毛汗,胤禎也是倒吸一口涼氣,真沒有想到那小小的東瀛竟然有這麽大的野心,竟敢向宗主國大清叫板。兩人的麵色都凝重起來,想了一會兒,胤禎說道:“以臣弟之見,我們不妨將計就計,以空船誘敵,再以快艦聚殲之。”


    胤祥點頭道:“若無足夠的誘餌,隻怕倭人不會上當,就讓臣弟帶著空船誘敵吧。”


    雍正的眉頭皺了起來,似這等以身犯險之事,他怎麽可能讓自己的弟弟出馬,若有個什麽閃失,雍正可怎麽受的了。


    胤禎也搶著說道:“我的水性好,還是讓我帶船誘敵吧。”


    雍正眼一橫,瞪了胤禎一眼,沉聲道:“胡鬧,你的水性再好,也不能橫著遊過大海!你們兩個誰都不許去,朕自有安排。十三,你去江寧巡查水軍,記得去止園給皇阿瑪請安,迴來的時候把弘暉帶迴來,這小子以為躲到江南,朕就拿他沒轍了不成?再有……你把老八帶到江寧去吧,到底是兄弟,讓他見見老祖宗和皇阿瑪。”


    被圈在獅子園裏的胤禩如今病了,病得很重,青玉給他診了脈,胤禩得的是心病,若是心結不解,便沒有多少日子了。雍正是麵冷心熱之人,他麵上雖然不顯,心裏到底還是顧念著胤禩是兄弟,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雍正也不想揪著不放,給別人出路,自己才有路。


    說到弘暉,雍正便隻有搖頭歎氣了,弘暉竟是越大性子越疏懶,平日裏不肯好好讀書,雍正管的緊了,他便學著他十叔離宮出走,前陣子趁著雍正不備,便一個人溜去了江南,宮裏鬧翻了天之後才收到康熙打發人送迴來的信,說是弘暉到了江寧,讓雍正不用擔心。所以一提到弘暉,雍正便氣不打一處來,偏弘暉有一大幫子人護著,雍正朝政又煩忙,生被這小子鑽了空子,想教訓他都鞭長莫及。


    就在雍正咬牙切齒的說起弘暉的時候,遠在江南止園的弘暉沒同來的打了個寒顫,他疑惑的自言自語道:“天不冷啊!”


    與弘暉在一處的弘皙有些兒幸災樂禍的說道:“一定是四叔又罵你了!弘暉,你也真行,在四叔眼皮子底下你也能溜出來!皇瑪法可說了,他不替你求情的,你就擎好吧!到時候被四叔教訓的滿弟找牙,我可要帶著弟弟妹妹們看你的笑話。”


    弘暉白淨的小臉騰的漲紅了,隻生氣的白了弘皙一眼,悶悶的沒有說話。弘皙大笑不止,弘暉越發惱了,站起來便要走。這時從裏間走出來一個雪玉般的小姑娘,她走過來拉著弘暉的手,軟軟糯糯的叫道:“二哥,不許欺負五哥!”自胤褆以下,各家的孩子都按著次序論,所以弘暉雖然是雍正的長子,可論起來淨筠卻得叫他五哥。


    這小姑娘可不就是淨筠小格格,這陣子她正跟著黛玉在江寧陪太皇太後和康熙林海,小丫頭天生一副軟心腸,最看不得有人受欺負。她本來在裏屋正和淨初小姐妹兩個說話,聽到弘皙取笑弘暉,均筠的同情心發作,便出來打抱不平了。


    弘皙極疼愛裝飾筠的,隻伸手將淨筠抱了起來,笑著說道:“好,瞧在我們淨筠的麵子上,二哥不說你五哥了。”


    弘暉看著淨筠偎著弘皙,心裏泛酸了,隻伸手想將淨筠抱過來,可是弘皙仗著自己比弘暉高大有力,硬是不放手,看著兩個哥哥相爭,淨筠犯了難,讓誰抱不讓誰抱呢?


    就在小丫頭糾結的時候,門簾子被挑了起來,神清氣爽的林海走了進來,淨筠立刻伸手叫道:“外公抱抱……”


    林海聞言立刻快步走過來,將淨筠抱了過來,弘皙和弘暉忙給林海見禮,都以師公唿之。林海微笑說道:“暉哥兒,你皇瑪法叫你過去,皙哥兒,去你阿瑪的書房看畫。”


    弘皙一愣,弘暉倒比他先反應過來,隻衝著弘皙直樂,弘皙想了想才明白過來,他到底臉皮不厚,白淨的臉上泛起了紅暈,原來弘皙已經到了該議婚的年紀了,這陣子太皇太後親自瞧了許多姑娘的畫像,挑了十二個備選的姑娘,等著弘皙自己決定呢。


    還算弘暉聰明,隻是笑沒有說什麽,小兄弟兩個結伴出了屋子,淨筠隻摟著林海的脖子,撒嬌的叫道:“外公,淨筠也要看畫兒!”


    林海嗬嗬笑了起來,隻抱著淨筠,帶著從裏間出來的淨初,一起去止園的天水樓鑒賞書畫去了。


    在太皇太後的屋子裏,黛玉和胤禟兩口子正陪著太皇太後說笑解悶兒,如今的太皇太後已經是滿頭銀發,可是精神卻特別的矍鑠,身子骨也特別的硬朗,走起路來腰不彎背不駝氣不喘臉不紅的,真正是活成了老神仙。平日裏老太太就是心情順暢的,此時見到她最喜愛的重孫子和重孫子媳婦,便更加開懷了,直笑的合不攏嘴,拉著黛玉的手一個勁兒的搓揉著,笑著問道:“玉兒,什麽時候再給老祖宗添個玄孫孫?如今弘毅跟著老四,你們皇阿瑪和你那爹爹整日家爭著要帶淨筠,老祖宗我是沒有理會了,這可不行,說什麽也得再給老祖宗生一個出來,我自己帶著,再不許你皇阿瑪和你那爹爹粘一個手指頭。”


    果然是老小老小,太皇太後如今可是越來越象個任性的小孩子了。黛玉滿麵羞紅,隻垂頭挨著太皇太後,不依的叫了一聲:“老祖宗……”黛玉對於再生個孩子倒是沒有什麽意見,奈何胤禟心裏不樂意呀。


    太皇太後嗬嗬直笑的看向胤禟,帶笑的眼裏卻藏著一抹警告,象是再說:“臭小子,要是敢不給我再生個玄孫孫,你就別想要你媳婦了!”


    胤禟心中暗自叫苦,自從遠征東瀛歸來,胤禟便再沒和黛玉分開過,那幾個月看到見吃不著的滋味,他是再不想經曆一迴了。這幾年來,他和黛玉魚水和諧,兩個人好的如蜜裏調油一般,夫妻之間親密無間,哪裏還能容得下一個小毛頭夾進來。不過他又是知道太皇太後的性子,一年之後若是不生個孩子給她老人家,胤禟怕自己真的連媳婦都沒了,想到這一層,胤禟隻得無奈的看了黛玉一眼,悶聲應道:“小九知道了。”


    太皇太後這才真正的高興起來,直推黛玉道:“好孩子,你們迴房去吧,不用在這裏陪我這個老太婆。”太皇太後這句極為露骨的話讓胤禟和黛玉的臉都紅的幾乎要滴血,幸而屋子裏除了蘇麻喇姑之外,再沒有其他的人,要不,胤禟和黛玉可真是沒臉再在止園裏待下去了。


    太皇太後趕人,胤禟和黛玉也不好硬賴著,小夫妻二人告退,出了太皇太後的屋子,走在院子裏的石子甬道上,胤禟見左右無人,便硬拉著黛玉的手,小聲調笑道:“玉兒,咱們聽老祖宗的吩咐,迴房去吧!”


    黛玉又羞又惱,送了兩枚白果給胤禟,氣惱的小聲說道:“呸,才不理你呢,我去找二嫂子說話。”


    胤禟想著反正左右無人,便攬著黛玉不盈一握的腰肢笑道:“你閃下我一個人,可怎麽給老祖宗生個玄孫孫?”


    黛玉惱了,隻反手敲打著胤禟的胸口嗔道:“去,不許你沒正經!”


    胤禟聞著黛玉身上特有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慧玉證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色闌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色闌珊並收藏紅樓之慧玉證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