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他皇阿瑪會橫插一杠子,跑到林家大門口來當門神,這算什麽,他家皇阿瑪萬歲爺到底算哪頭的?見過鬧的,也見過出格的,就沒見過象他家皇阿瑪這麽不靠譜的,這都是跟誰學的!難怪呢,他在忠敬王府等著接駕,一等不來二等不來的,原來皇阿瑪改行當林家門神了。


    “九哥,抓緊呀,可別錯過吉時!”胤禎小聲的催促著。胤俄胤祥路易也都隨聲附和。


    胤禟想了一會兒,將胤俄胤祥胤禎路易攏到一處,低低說了幾句,三個阿哥和路易被胤禟說的連連點頭,大家排成豎排,胤禟打頭,他走上前以極低的聲音向康熙低低說了一句什麽話,康熙愕然,騰的站了起來,就在此時胤禟一掌將向地下拍出,那金漆紫檀雕花寶座被胤禟的掌風掀起,送上半空之中,而胤俄胤祥胤禎路易則既快且又有條理的從康熙身邊飛速跑過,胤禟是最後一個跑過的人,他們五個人都被沾著康熙的一點邊兒,還從紅毯上跑了過去。胤禟扶著落下的金漆紫檀雕花寶座,對轉過身子的康熙單膝跪地,其他幾個阿哥和路易也都跪了下來,胤禟抬頭看著康熙,恭敬的說道:“皇阿瑪恕罪。”


    康熙卻一把拉起胤禟,低低問道:“小九,你剛才說的可是真的?”


    胤禟含笑道:“迴皇阿瑪,隻要你高抬貴手放兒子過關,兒子就保證那事兒會是真的。”


    康熙聽了皺眉搖頭,複又揮手笑道:“罷了,算你過關,去迎親吧!”


    胤禟開心的站起來,率眾兄弟行了禮,才向林府內宅走去,康熙向林府的執事招招手,命他們將那金漆紫檀雕花寶座抬到旁邊的車上送迴宮,然後便帶著李德全去了忠敬王府。


    三關已過,胤禟被迎入林府內堂,而黛玉也蒙上大紅龍鳳和鳴的蓋頭,由素絹繡綺彩綾雲錦雪雁雪羚霜華霜月扶著送了出來。胤禟一看到黛玉的身影,一顆心激動的狂跳起來。


    林海看著被扶出來的女兒,心跳也亂了起來,現在他就要親手把他的寶貝女兒交到另一個男人手心裏,由那個男人伴著她,一輩子不離不棄。


    清婉安好拜墊,素絹她們正要扶著黛玉拜別林海,胤禟卻出聲說道:“且慢。”大家不解的看向胤禟,胤禟走到黛玉的身邊,自然而然的執起黛玉的手,溫柔的說道:“我們一起拜別嶽父大人。”


    青玉忙拿過另一隻拜墊,胤禟扶著黛玉一起跪下,恭恭敬敬的給林海磕了三個響頭,林海強壓著心中的不舍,俯身伸手扶起胤禟和黛玉,口中說道:“賢婿,玉兒,從今以後你們倆人要互敬互愛,相互扶持,共攜白首。”


    胤禟忙說道:“是,小婿謹遵嶽父大人教誨。”黛玉聲音有些哽咽,帶著淚意說道:“女兒拜別父親,請父親多多保重……”


    林海心中百感交集,起身走到黛玉的麵前蹲下,攔住黛玉的話頭說道:“時候不早了,別誤了吉時,玉兒,爹爹背你上轎。”原本應該由黛玉的兄弟背著她上轎,可是林海想送女兒這最後一程,便要親自背,青玉自然不能反對。


    黛玉伏在父親寬厚的背上,一雙素手環著父親的脖頸,父女二人同時想起了十幾年前,那時,他們還在姑蘇,林海常背著黛玉玩耍,一轉眼,已經十幾年過去,黛玉長成婷婷玉立的大姑娘,而林海也已鬢染袁霜華,不再是當年那個英俊超逸的翩翩探花郎。


    林海走得很慢,很穩,一步,一步,似乎每一步都走在他自己的心上。黛玉終是沒有忍住眼中的淚,淚珠滴在林海的頸上,也滴在林海的心上,“玉兒,出閣是你的大喜事,不哭!”林海口裏澀聲說著,腳下的步伐卻越發沉重起來。


    來到鳳輦之前,兩個喜娘挑起轎簾,林海一步一步登輦,將黛玉穩穩的放在鳳輦中的鳳座上,看著蒙著紅蓋頭的女兒,林海故作輕鬆的說道:“玉兒,好好照顧自己!”說完,林海扭頭下了鳳輦,悄悄拭去了眼中的淚。


    胤禟看著林海,目光堅定的說道:“嶽父大人請放心,玉兒就是我的命!”


    林海沒有說話,隻是欣慰的點點頭,揮手道:“起轎吧!”


    胤禟向林海行過禮,深深的看著重重大紅宮紗掩映下的黛玉的身影,抬手說道:“起轎!”


    鼓樂齊鳴,迎親的隊伍從林府出發,繞了四九城整整三圈,這才前往忠敬王府,在迎親隊伍後麵,是林家為黛玉準備的十裏紅妝,衣食住行用賞玩,但凡是能想到的,黛玉的嫁妝裏都有,林海和青玉恨不能將整個林家都做為陪送,要不是黛玉拚命的攔著,等辦完了黛玉的婚事,林家非得被搬空不成。


    自從胤禟和黛玉大婚之後,所以有的京城女子都盼望著自己也有能一個這樣盛大的婚禮,然而,那隻是一種盼望,除非是新皇帝迎娶元後,才能蓋過黛玉大婚的規模,然後,下一任皇帝,早就娶了嫡福晉,等到下下任皇帝娶元後,已經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鳳輦終於來到忠敬王府,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五彩的煙花映得夜空中星月無光,照亮了每一個人的笑臉。胤禟依舊古禮挽弓搭箭向著轎門連射三箭,然後大步走到轎前,他沒有象另的新郎那樣狠狠的踹轎門,給新娘子下馬威,而是用手叩門,用微有些顫抖的聲音溫柔的喚道:“玉兒,下轎了!”


    站在轎門旁邊的兩個喜娘有些不知所措,從來也沒見過這樣不守規矩的新郎,站在她們身後的喜娘反應倒快,忙輕聲說道:“快開打轎門,恭迎福晉下轎。”


    轎門被打開,一個全福喜嬤嬤要來背黛玉,可胤禟卻命她下去,對坐在轎中的黛玉說道:“玉兒,我接你下轎。”


    黛玉輕輕嗯了一聲,胤禟探身入轎,將黛玉抱了起來,黛玉伸臂環著胤禟的頸子,靠在胤禟的胸前,聽著那強勁有力的心跳,幸福的感覺在黛玉的心中流淌。胤禟抱著黛玉邁過火盆,跨過雕花馬鞍,一直將黛玉抱到喜堂,才將她輕輕放下,牽著黛玉的手,隨著司禮官的唱禮,一絲不苟的行拜堂之禮。


    一拜天地神靈,祈願上天護佑,與君永好!


    二拜高堂雙親,謹祝高堂安康,福澤百年!


    三拜貴婿嬌妻,此生和順美滿,永結同心!


    三拜過後,司禮官司一聲高唱:“送入洞房……”喜堂之上便立刻笑聲如雲,大家都擁了上來,等啊盼啊,終於讓他們等到了鬧洞房的時刻。


    胤禟並將他和黛玉之間的彩綢收到手中,不許喜娘上前攙扶黛玉,定要自己親自扶著。眾阿哥福晉們將簇擁著胤禟黛玉進了新房,將整間新房擠得滿滿當當,連伺候的喜娘都擠不進來,在外麵急的跳腳叫道:“請諸位爺福晉讓奴婢們進去伺候。”


    還是太子妃耳朵尖心細,這才拍手笑道:“大家讓一讓,總要讓九弟和九弟妹成了禮才好鬧洞房的。”


    就這麽著,喜娘們才算是擠了進來。這頭一步便是挑蓋頭,喜娘唱完了吉祥話兒,便跪著進上結著紅綢的金鑲玉的稱杆。胤禟接過來,手心不由人的冒出汗來,胤禟喉頭顫動咽下口水,胤俄便促狹的大叫道:“哦,九哥忍不住嘍……”


    胤禟瞪了胤俄一眼,可是心中的喜悅實在太強烈,因此胤禟瞪的這一眼對胤俄絲毫沒有殺傷力。


    白玉稱杆微微顫動的挑起大紅蓋頭。黛玉那張絕世無雙的麵容便一點點的顯露出來,最先看到的,是一彎紅潤嬌美的紅唇,那樣的純正的紅色,是無法調製出來的,在新房裏所有的女子都想擁有這樣的一抹胭脂。然後便是瓊管玉鼻,以及比羊脂白玉還潤澤光潔的肌膚……


    新房裏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心隨著胤禟的手一點一點往上提,都已經提到嗓子眼兒了。兩排黑鳳翎般的睫毛緩緩升起,一雙含情似喜的明眸看向胤禟,胤禟低頭對上那深情的目光,便再也移不開了……這一刹那,便是千年!


    “吧嗒……”一聲動靜驚醒了新房裏所有的人,大家齊齊憤怒的看向那聲音的始作俑者。原來是胤俄,他的手裏一直在盤著一方玉佩,剛才看到黛玉那絕世的容顏,胤俄驚得忘記手中的玉佩,玉佩便從他的手中滑落摔在地上,幸好新房裏鋪著地毯,胤俄這塊已經盤了一年多的,查木罕送給他的玉佩才沒有被摔壞,胤俄撿起玉佩心裏正慶幸著,無數嗖嗖嗖的眼刀便飛了過來。胤俄激靈靈的打了個哆嗦,縮了縮脖子幹笑了一下,去被胤褆一記眼刀飛來,胤俄趕緊灰溜溜的躲到人群後麵去了。


    玉佩掉在地上的聲音驚醒了深情凝望中的胤禟和黛玉,胤禟忙拿下替黛玉拿下大紅蓋頭,俯身輕柔的問道:“玉兒,累不累?”


    黛玉輕輕搖頭,環佩叮當輕響,聽在胤禟的耳中,便如仙樂一般。喜娘迴過神來,忙跪進合巹酒,胤禟用身子遮住大家的視線,和黛玉吃了合巹酒,激起了洞房裏的一片噓聲,胤俄又忍不住跳出來大叫道:“九哥,你也在小氣了,我們要看新娘子!”這一迴胤俄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幾個小的都跟著胤俄合著拍子有節奏的叫道:“新娘子,新娘子……”


    胤禟猛然轉身,仍然擋住眾人看向黛玉的視線,隻團團做揖說道:“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四哥四嫂……”胤禟一個不落的將洞房裏的人叫了一圈,笑著說道:“玉兒必是累壞了,請大家先出去吃酒,讓玉兒歇一歇好不好?”


    黛玉粉頸低垂,如玉的小臉上暈著美麗的紅霞,聽著胤禟毫不避諱的嗬護自己,如蜜般的幸福感湧上心頭。


    那些福晉們也知道做新娘子這一日是極辛苦的,一整日不得吃東西不說,還要頂著重重的鳳冠,最要緊的,晚上還會被鬧洞房的人折騰,最最要緊的是,晚上還要過從女孩到女人的那一關。因此福晉們便笑道:“九弟王爺說的對,讓弟妹王妃先歇歇,我們去吃喜酒。”


    大家離開新房,胤禟伸手摘下黛玉頭上的大朝冠,在黛玉額上印下輕輕一吻,溫柔的低聲說道:“玉兒,你先用些東西,我出去應付應付就迴來陪你。”


    黛玉輕輕嗯了一聲,素手輕抬放到胤禟的大掌之聲,低低道:“九哥,吃了再喝酒。”


    胤禟會心的一笑,俯身輕吻黛玉之際,便將黛玉放在他手心裏的千杯不醉服下,又抱了抱黛玉,才揚聲吩咐道:“彩綾,廚下煨著血燕羹和點心,服侍福晉用了。”說到“福晉”這兩個字的時候,胤禟臉上湧起大大的笑容,開心的不得了……


    鬧洞房


    服了黛玉給的千杯不醉,胤禟心裏可算是有底了,這千杯不醉是黛玉紅著臉兒向無嗔大師求來的,無嗔大師自然知道黛玉為什麽要千杯不醉,不過他素來寵著黛玉,自然是有求必應,憑黛玉要什麽,他都是會給的。


    京城中的八旗親貴,但凡是有點兒頭臉都來忠敬王府道喜,饒是忠敬王府軒敞氣派,卻也沒有能容納近萬人的大廳,於是便將酒筵設在院子裏,隻有那些極尊貴極有來頭的人物,才能到廳中吃喜酒。


    在正廳的酒筵上,正中首座坐的正是康熙大帝,這一席,坐的是宗室親貴和八旗王爺,所有的人都在向康熙道喜,康熙大帝也一反常態,帶著滿臉的笑容,他的兒子多,給兒子辦的喜事也多,可沒有哪一迴能比得上這一次,康熙開心的簡直未飲先醉,一雙眼睛早眯了起來,臉上的線條柔和的讓人懷疑這人到底是不是康熙大帝。


    用垂花珠簾隔起的內廳,便由宜妃做主人,招待有頭有臉的女眷們。如今宜妃每年隻迴來短短的一兩個月,康熙格外的寵著她,每次宜妃迴宮,康熙就不再宣其他妃子侍寢,宜妃聖寵不衰冠絕後宮,京城之中人人都知道。當今宮中最惹不得的,就是這位宜妃娘娘。經過了天山純淨靈氣的滋潤,宜妃是越活越年輕,隻這麽看上去,宜妃就象是不到三十歲的年輕女子,這可讓後宮所有的妃嬪們羨慕嫉妒恨了。


    “娘娘可真有福氣,生了忠敬王爺這麽個好兒子,又娶了固倫公主這麽個好兒媳婦,妾身要好好敬娘娘一杯,也好借借娘娘的福氣呢。”生了十八阿哥的密嬪手舉酒杯,不無酸意的說道。


    宜妃得體的淡淡一笑,這幾年她也真的看開了,與其與源源不斷的新人爭鬥,還不如隻守著自己的本心,他在自己身邊,便愛他,他不在,便不想。退一步海闊天空,宜妃現在真的徹悟了。“十八阿哥聰明伶俐,密嬪妹妹也必是個有福氣了,其實說到底,這都是萬歲爺的福氣,我們,不過是沾了萬歲爺的光,密嬪妹妹你說是不是啊?”


    密嬪被宜妃不軟不硬的頂了迴來,隻得勉強笑道:“怪不得萬歲爺總是惦著宜妃姐姐,原來姐姐才是最伶俐的,我們和姐姐一比,都成了燒火棒子。”


    宜妃淡淡一笑並不接茬,隻對身邊的桃紅說道:“桃紅,去瞧瞧玉兒,把那煨好的雪蓮羹送過去,這一天鬧的,她必是什麽都沒吃,怪叫人心疼的。”


    密嬪不由的暗暗咬牙,若是她的十八阿哥早生幾年,說不得固倫公主這個兒媳婦就能是她的。旁邊的命婦們都笑著讚道:“可見得宜妃娘娘心疼兒媳婦了,這剛進門就巴巴兒的高高捧著,日後生了小阿哥,宜妃娘娘可不得把她供起來。”


    宜妃卻不在意的笑道:“我們玉兒,便是天下的人都疼著她護著她,也當得起,那孩子不論形容舉止行為做派,這麽說吧,我就沒見過誰家的孩子比我們玉兒更出色。”


    宜妃的話引得一桌子人的都笑了起來,隻是這笑裏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假意,便不得而知了。


    廳外傳來一陣騷動,年輕一輩的親王貝勒貝子們簇擁著胤禟走來。胤禟先到康熙跟前行禮,康熙揮手笑道:“今兒不必拘著,大家隻管鬧喜吧!”


    有了萬歲爺的金口玉言,整個忠敬王府便炸了鍋。胤禟依著規矩一一向長輩們敬了酒,然後被便簇擁著往外走。宜妃在裏麵隔著簾子瞧見,不免有些擔心,便在簾中喚道:“胤禟……”


    胤禟忙到簾外躬身道:“額娘,兒子在,您有什麽吩咐?”


    宜妃隔著簾子伸手替胤禟整了整衣服,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慧玉證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色闌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色闌珊並收藏紅樓之慧玉證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