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他為了你,差點兒把小命都搭上,你的嫂子們,玉兒姐姐,誰不是為你哭紅了雙眼?胤禎,這些人都是真情實意,你怎麽死不開竅!”


    胤禎被康熙罵得無顏以對,隻跪伏在地上,這時李德全悄悄去給胤禛胤禟報了信,這兩人匆忙趕來,胤禟忙對胤禎說道:“十四弟,烏雅氏犯下的罪行與你何幹,那些事都是在你出生之前做下的,該報的仇我們都報了,你還有什麽不安心的,說起來我和四哥還是你的殺母仇人,你心裏過不去,是不是還要殺了我們替她報仇?”


    胤禎泣道:“她若不害先皇後和宜額娘,又豈會有今日之禍,胤禎不是不明事理之人,自不會有報仇之心。”


    胤禟拍拍胤禎的肩說道:“這不就結了,十四弟,這場恩怨已經了結,我們都放下吧,隻做好兄弟,共同輔佐皇阿瑪,將我大清揚威天下,你說好不好?”


    胤禎被胤禟的話說動,抬頭看著胤禟道:“胤禎明白了。”


    因果


    康熙走下來淡笑說道:“這才是我們愛新覺羅家的好男兒,胤禎,你這幾年不能習武,就好好跟著你們林二叔念書學道理,得身子骨徹底好了再習武也使得,反正有你這幾個哥哥頂著,你還有幾年自在日子可過。”


    胤禎忙應道:“兒子謹遵皇阿瑪的吩咐。”


    胤禛走到胤禎麵前,拍著他的肩說道:“十四弟,從前四哥總遠著你,是四哥不對,以後不會了。”胤禎此時並沒有真正理解他家四哥這句話的意思,等他徹底明白過來的時候,才大唿上當,沒見過騙人當苦力都能騙得象他家四哥這樣光明正大的,再看看逍遙天下的九哥九嫂,放馬草原的十哥十嫂,滿世界行俠仗義的十三哥,倒黴到家的十四阿哥不禁仰天長歎,為什麽他是愛新覺羅家最不狐狸的那一個,生生被他的哥哥們壓榨了一輩子。


    現在的小胤禎還想不到那麽遠,隻去了林府休養身心兼用心讀書,三四年下來,林海生把一個隻知道舞刀弄劍的十四阿哥變成吟風弄月的小才子,當然,治國方略林海也沒少教胤禎,他是照著培養宰輔之材的方向培養十四阿哥的。四年之後,十四阿哥胤禎重新修習武功,教胤禎武功的人是青玉,青玉傾囊相授,十四阿哥打熬了十年筋骨,一位文武雙全的少年英才閃亮出場,當然,這也是十四阿哥悲催命運的開始,他生被忙得連談情說愛的功夫都沒有,不比他的哥哥們,都是先談戀愛再成親,再不濟婚前也要多見幾麵相互了解一下,而胤禎生生忙到成親那天才見了他的新娘第一麵……呃,扯遠了,收住,還是要將視線帶迴到十四年之前……


    處理完了烏雅氏,便輪到處置前明逆黨謀反案。前明公主,薛蝌,薛寶琴都被押入天牢。前明治平公主也就是玉羅刹被無嗔大師廢了一身的功力,又被鎖了琵琶骨釘在牆上,從此不能興風作浪,薛寶琴和冶平公主關在一起,好讓她平日照顧著治平公主吃喝拉撒諸般瑣事。薛蝌被單獨關在另一間囚室裏,隻能聽到他母親和妹妹的聲音,卻看不到那間囚室。


    在治平公主母女的隔壁,關著的是對冒牌賈史氏,治平公主忠心不二侍婢翠英。她明知道隔壁關押的是她的舊主子治平公主,可是她被打折了雙臂雙腿,又被製住啞穴,用鐵鏈吊在牆上,每日牢婆子都會進來塞點吃了,以保餓不死她,所以翠英根本沒有辦法和治平公主聯係上。


    就這樣關了十多天,總算有人來提審了,其實也沒什麽好審的,林海在金陵擒住治平公主等人之時,是人贓俱獲,就連逆黨名冊都被抄了出來,此番提審隻不過是走過場罷了。


    衙役們將一幹人犯押上大堂,大理寺丞依律一一審過,謀反乃是十惡大罪,自然不會法外施恩,況且為了免除不必要的麻煩,並沒有公開致平公主的身份,隻說是她是玉羅刹,治平公主有苦難言,此時認不認罪都一樣了,康熙親下聖旨,判了治平公主腰斬,薛蝌淩遲處死,薛寶琴絞刑,其他從犯,有確切罪證的,一概殺無赦。


    根據亂黨名冊,還牽出了金陵甄家。甄家上下一幹人等被盡數鎖拿上京,而甄恪的親生母親,因甄恪被趕出甄家而思子成疾,甄家太太一方麵向甄家老爺謊報說是梅姨娘病死,一方麵讓人將病的不行的甄恪生母趕出甄府,也不知流落何方了。


    甄家被查抄,正是甄恪帶人去的,甄家老爺太太一見甄恪,一喜一驚,隻是甄恪根本不理會他們,隻冷冷的宣讀了抄家的聖旨,甄家太太瘋了一般的衝上前,張牙舞爪的撕扯著,口中大叫道:“該天殺的狗奴才……”甄恪冷哼一聲,手臂一振便將甄太太彈飛,撞倒了一座紫檀落地大插屏,然後才重重的摔在地上,這一摔,便摔去了甄家太太的半條命。


    甄家老爺哆嗦著看向甄恪,顫聲問道:“你是甄哥兒?”旁邊一個士兵一腳踹向甄老爺的腿彎,喝罵道:“老東西,憑你也敢直唿我們大人的名諱,找死……”


    甄老爺痛哭流涕的叫道:“甄哥兒,我是你親爹呀……”


    甄恪冷冷道:“是麽,甄府的家譜中有甄哥兒這個名字麽?”甄老爺身子一凜,他撲到甄太太身邊,扯起她便掄圓了手臂扇起了耳光,甄恪也不理會,隻由著他打。過了一陣子,幾名士兵出來低低對甄恪說了幾句,甄恪臉色微變,喝道:“全都鎖了,帶走……”


    甄府的主子們被帶走了,這時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嬤嬤撲倒在甄恪麵前,低聲說道:“大人,老奴知道梅姨娘的下落。”


    甄恪心裏一緊,忙問道:“她在哪裏?”


    那個老嬤嬤細細說了一迴,原來梅姨娘被攆出府後被一個失去丈夫女兒的婦人所救,後來遇到遊走江南的名醫葉天士,便治好了梅姨娘的病。可巧那婦人平日常做針線幫補家計,梅姨娘又是個手巧的,便也幫著一起做活計,這老嬤嬤認了出來,套了那婦人的話,得到了梅姨娘的下落,梅姨娘是個極善良的女人,所以這老嬤嬤便瞞下了梅姨娘的消息,免得太太又生害人之心,老嬤嬤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時善心,倒頭來還救了她的一條命。


    甄恪將一幹人犯押到大牢之後,忙按著老嬤嬤所說,去那封家莊尋找母親,封家老爺見來了官人,忙將甄恪恭敬的迎入府中,並讓人請來他的女兒和女兒所救的婦人。


    梅姨娘一看甄恪,便怔住了,禁再不能上前一步,甄恪飛奔到母親跟前,跪下泣道:“孩兒不孝,讓母親受苦了。”


    梅姨娘和甄恪母子二人抱頭痛哭,甄恪重謝了封氏夫人,便要接母親迴家,梅姨娘知道封氏夫人在娘家的日子也不好過,便力邀封氏夫人去甄恪府上小住幾句,封氏夫人想著求甄恪替她尋找走失的丈夫和女兒,便也就答應下來。


    一進府衙後宅,甄恪便高興叫道:“菱姐姐,我找到娘親了,你快出來……”


    “來了……”一個女子清脆婉轉的聲音傳出,封氏夫人沒由來的心頭一顫,忽然對這聲音的主人充滿了期待。


    一個嫋娜纖巧的姑娘從房中跑出來,這姑娘眉心有一點殷紅的朱砂痣,封氏夫人一看,便淚如雨上,她飛奔上前,抱住這個姑娘大哭道:“我苦命的英蓮呀,你想死為娘了……”


    這跑出來的人正是甄恪自薛家救出來的香菱,她和甄恪一直姐弟相稱,平日裏甄恪的生活起居都是香菱照顧的。香菱忽然被人抱住,忙驚慌的看向甄恪,甄恪不解的看向母親,梅姨娘忙說道:“夫人的女兒三歲上走失了,小姐的眉心也有一點朱砂痣。”


    甄恪快步走到封氏夫人和香菱的身邊,急急說道:“甄夫人,您確定菱姐就是您走失的女兒?”


    封氏夫人忙說道:“姑娘,你身上還有一顆痣,對不對?”


    香菱本能的一捂胸口,臉上漫上一層羞紅,梅姨娘忙走上前說道:“夫人,我們進屋裏說吧。”甄恪亦在一旁說道:“對,進屋再說。”


    眾人進了屋子,封氏夫人和梅姨娘要香菱帶她們兩個到她的閨房去,沒過多會兒,便從香菱的閨房傳出號淘大哭的聲音,聽了這哭聲,甄恪知道封氏夫人沒有認錯,香菱真的就是她走失的女兒。


    過了一會兒,梅姨娘走了出來,對甄恪說道:“甄哥兒,你兩年是怎麽過的,姨娘每天都好惦記你……”


    甄恪跪倒地梅姨娘的麵前,含著淚將自己被趕出甄家後的經曆說了一遍,聽得梅姨娘時而雙眉緊皺,時而麵帶笑意,時而又緊張的抓著甄恪的手,不大一會兒,將悲歡喜樂諸般心情都體會了一遍。


    說到後來,甄恪說自己奉旨查抄甄家,才知道了母親的下落,梅姨娘緊張的說道:“可你到底是甄家的孩子,老爺他是你的生身父親呀。”


    甄恪冷聲道:“他是我的生身父親,我被人欺淩的時候他在哪裏,我被從家譜中除名,是他親手勾去的,這樣的父親,我還要當他是父親麽?母親,兒子為了生存,已經賣身為奴,是死契,兒子隻聽主子的吩咐。”


    梅姨娘大驚道:“什麽,你竟賣身為奴,可是奴隸怎麽可能做官,還做了那麽大的官?”


    甄恪低聲道:“母親,兒子的主子是當今的固倫公主,是她救了兒子,還給兒子請了文武師傅,教兒子本事,兒子才有今天的出息,不要說賣身為奴,就算是為公主去死,兒子也在所不辭。”


    梅姨娘聽了半天沒說出話來,她本來隻是個性情溫馴的女子,兒子既然這麽說,她便也沒有別的話可說。這時封氏夫人和香菱前來拜謝甄恪,甄恪一番打算之後,便在府衙旁邊租了一個小宅子,讓母親和香菱母女住了,又買了兩房家人,從此便算將母親和香菱安頓下來,他再辦起差來,便不會有後顧之憂了。


    大婚在既


    這一個秋天,內務府格外繁忙,同時要操持兩位阿哥的大婚,可不是什麽輕鬆的活計。同時,這一年又是個豐收之年,在國庫空虛了數年之後,終於又堆滿了。康熙看了戶部尚書的折子,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要知道沒錢皇帝也不好當呀,他這個窮皇帝總算是能緩口氣來了。


    自此康熙越發看重林海,他很清楚,國庫收入的半數以上來自林海統轄的兩江之地。而且更難得的是,江南的賦稅比往年翻了一翻還多,可是江南百姓的日子卻比先前過的還好,幾乎稱得上家家富足。


    當然,也有人日子不好過,那便是兩江的大鹽商們。他們以前靠著偷漏鹽稅發了橫財,自從林海到了江南,便將這條路堵的死死的,再想偷漏鹽稅,簡直比登天還難,為此,兩江大鹽商恨不得將林海寢皮食肉銼骨揚灰,這一年來衝著林海來的暗殺就沒停過,可是大清最神秘的鐵血十三衛可不是浪得虛名,每每殺手還沒到林海跟前,便已經嗝屁著涼了,可是這樣也越發激起了大鹽商們的性子,他們合起來懸賞一千萬兩白銀,要買林海的性命。江湖中的殺手為了這巨額懸賞,前仆後繼的去殺林海,卻從來沒有人成功,以至於江湖殺手死傷太多,整個江湖都幹淨了許多。可是,這隻是浮地表麵上的,沒有人知道,江湖最負勝名,卻突然消聲匿跡的得意樓,正策劃著對林海的一次大行動。


    有了錢就好辦事,皇家的事情更是如此,胤礽特意請旨,要為兩個弟弟操辦婚事,康熙自然是一口答應。胤礽趁勢又說道:“皇阿瑪,兒臣一人忙不過來,這是四弟八弟的大婚,又不好讓他們來幫著,不如您派九弟和玉兒妹妹給兒臣幫忙吧。”


    康熙聽了笑道:“胤礽,你說晚了,那兩個小家夥一早就躲了懶,繞了朕的話,跑去看你十一弟了。今天早上來請的旨,這會子應該已經出了城門。你就別把他們倆的主意了,那兩隻小泥鰍,油滑得很。”


    胤礽驚唿道:“這兩個小家夥太不仗義了,又坑我,他們兩個燒著兒臣來攬差事,自己倒先溜了。”


    康熙拍拍胤礽的肩笑道:“算了,朕都著了他們的道,你更不是他們的對手,好好辦差吧!”


    胤礽沒奈何的歎了口氣,康熙將一個玉色錦囊遞給胤礽,臉上帶著古怪的笑容說道:“這是他們兩個給你留的錦囊妙計,你看看吧。”


    胤礽打開錦囊拿出一張信紙,紙上的字不多,一眼便能看來,胤礽哭笑不得的說道:“皇阿瑪,您看……”


    康熙接過一看,忍不住笑了起來,連連點頭道:“挺好,就麽這辦吧。”原來胤禟黛玉建議讓太子二哥主導,由四哥操持八哥的婚事,八哥操持四哥的婚事。有了皇阿瑪的話,胤礽便將胤禛和胤禩找來,將皇上的意思說了,這兄弟兩個都是錯愕不已,因有聖意,隻得接旨謝恩。然後這兄弟三人便熱火朝天的忙了起來。皇家阿哥大婚,自是繁文縟節無數,也難怪胤禟黛玉要落路,這要是被抓了差,累不死也得褪半層皮去。


    很快就到了過大禮的日子,佟佳老福晉心疼胤禛,早早的便到雍郡王府坐鎮,將過禮之物一色一色親自過目,見所有禮物都是按照郡王規格準備的,比中宮嫡子的大禮檔次低,老福晉不樂意了,沉聲臉一聲吩咐,便有佟佳府上的奴才抬著老福晉早就備下的大禮過來,將八阿哥會同內務府為胤禛備的禮換了下來。佟佳老福晉備的這份禮可是不簡單,完全是當年康熙迎娶佟佳小蝶裏送的禮,當時佟佳小蝶的名份是皇貴妃,可是過禮卻是按著皇後的規格來送。這份大禮,也是佟佳老福晉拿得出送得起,還不會被人找麻煩。


    吉時到,兩列過大禮的隊伍從雍郡王府和八貝勒府魚貫而出,向未來四福晉八福晉的娘家行去。胤禛並沒有虧待胤禩,在和內務府會商之前,他便和太子胤礽請了旨,特許胤禩用郡王之禮過大禮,也免得胤禩麵子上不好看。


    隻是佟佳老福晉突然來了這麽一手,兩個過大禮的隊伍又是同時抬出來的,高下立見,周圍那些圍觀的百姓可就有話說了,這個說,“到底貝勒不如郡王,瞧瞧那大禮,明顯的寒酸了許多。”旁邊又有人說了,“真是廢話,滿京城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慧玉證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色闌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色闌珊並收藏紅樓之慧玉證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