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晉抬眼一看,見大阿哥已經被脫得隻剩下淡黃中衣,正眉頭緊皺著,額上有汗珠子,顯然是難受的很,大福晉冷聲道:“將側福晉打了的東西撿起來送去驗看,看她到底要給爺喝什麽。”一個伶俐的丫環忙拿出幹淨的帕子,將灑在地上的藥汁子吸幹,然後又將那破碎的碗收了起來便往外走,側福晉一見大驚失色,也顧不得自己身上沒穿多少衣服,隻撲上前去搶,大福晉眼色一橫,兩個嬤嬤便將側福晉架住,拿著濕帕子和碎碗碴子的丫環便急急的走了出去。張佳氏氣紅了眼,衝著大福晉叫道:“放開我,我是皇上賜的側福晉。”
大福晉彎腰替大阿哥擦了額上的汗,許是大福晉的手涼絲絲的讓大阿哥很舒服,大阿哥一把抓住大福晉的手貼到自己的臉上,神色明顯舒緩了許多。大福晉抬頭掃了側福晉一眼,半是得意半是譏誚的笑了一下,淡淡說道:“本福晉是皇上親自指的嫡福晉,是爺遠赴草原親自迎娶,乘著三十二抬鳳輦嫁進皇家的。”
大福晉每個字都象重錘一般砸在側福晉的心上,嫡福晉,親自迎娶,三十二抬鳳輦,這一切原本都應該屬於她!可是……皇上的一道旨意,一切都改變了!
張佳氏的臉色頓時一片灰白,隻一雙眼睛閃爍著憤恨的目光。她知道大阿哥原本便不怎麽喜歡她,嫁入大阿哥府三年,她隻伺候過大阿哥兩三次,因此張佳氏找人算了日子,隻要在今日能和大阿哥同房,她就一定能懷上孩子,所以她才會做出這等事情,可是,在她就要得手的時候,偏被大福晉撞破,張侍氏知道自己再沒有機會了。她緊咬著下唇,暗自積蓄力量,想掙脫兩個架住她的嬤嬤,要一頭撞死,隻要她這一撞死,大福晉便會被扣上妒婦的罪名,自己的娘家再鬧上一鬧,大福晉便也討不了好。隻是張佳氏想得雖好,可那兩個架著她的嬤嬤來自蒙古,力氣極大的,隻憑張佳氏這單薄的身子,壓根兒掙不脫。
沒過多會兒剛才出去的丫環便紅著臉走出迴來,她拿著一張紙,紙上寫了側福晉服侍大阿哥用的是什麽藥,大福晉展開一瞧,立刻氣黃了臉,她走到側福晉麵前,揚手便重重的扇了張佳氏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得側福晉唇角見血,“賤人,你好狠的心,生要毀了爺的身子。”原來那藥是催情助興之藥,雖可得一時之歡,卻對男子的身體傷害極大,是絕不許用的禁藥。
“來人,將這賤人捆結實關到柴房,小心看著,不許她自盡,等爺明天醒了親自發落。若有半點閃失,等著爺要你們的命!”大福晉怒喝一聲,嬤嬤們立刻將側福晉五花大綁起來,因怕她咬舌自盡,還在口裏塞了鐵核桃。
大福晉命人備了軟兜將大阿哥接迴房中,一夜精心伺候著,到了黎明時分大阿哥才散了酒意清醒過來。大福晉將張佳氏所為原原本本說了一迴,氣得大阿哥跳下床,從牆上抽出寶劍便要去此房結果了側福晉。大福晉忙攔著他道:“爺,她是上了玉碟的,總要迴過皇阿瑪,否則……”
大阿哥恨恨的點點頭,將劍重重的摔在地上,大福晉跪下道:“到底是我沒有照顧好爺,爺若有氣,隻罰我吧。”
大阿哥歎了口氣將大福晉拉了起來,若有所悟的說道:“怪不得二叔總說能得一個知心人便是天大的福份,妻妾成群未必是好事,我以前總不明白,現在才知道了。以後我隻和你好好過日子,把後院那些人都打發了。”
大福晉再沒想到大阿哥會這樣說,真真是意外之喜,可是又念著祖宗規矩,猶豫道:“爺,這樣行的通麽?”
大阿哥拉著她的手說道:“你隻瞧著吧,但凡是拜二叔為師的,將來定然都會如此行事。你沒見太子二弟先前對太子妃也沒那麽上心,自從跟著二叔曆練一陣子,如今變多了。”
大福晉想了想,點頭笑道:“可不是麽,我們妯娌們可是要好好感激二叔的恩德了。說實話,任是哪個女子,也不喜歡和別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隻是礙著規矩不得不違心行事罷了。”大福晉原是蒙古公主,性子本就直爽,因此大阿哥一和她掏心窩子,她便什麽話都說了。
大阿哥攬著大福晉說道:“你放心,與其讓那麽多女人在家裏雞爭鵝鬥的,還不如隻要你一個,清清淨淨的多好。”大阿哥本來就不怎麽熱衷於女色,又因著張佳氏的舉動,便徹底扭了性子,隻往林海那一路走了。
大福晉覺得自己的心象是浸在蜜裏一般,一抹春色飛上臉龐,因顧慮著大阿哥的身子,她反將大阿哥推開,隻笑道:“天色尚早,爺再歇一會兒吧。我去瞧瞧太子二弟的朝服可曾送來了,迴頭你們兄弟好一起上朝去。”
大阿哥看著大福晉走出去,便上床躺下,卻沒有睡覺,隻想著今天散了朝要如何向他皇阿瑪提出遣散府裏的妾室。
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身在大阿哥府,卻不知道府裏發生了下藥事件,天色未亮胤礽便醒了酒,他的貼身太監忙上前伺候著,胤礽這也不是頭一迴在大阿哥府上吃醉了酒,隻隨意的問道:“是誰去迴宮裏的?”
小太監忙迴道:“迴太子爺,是雍郡王爺替您迴了萬歲爺,還去知會了福晉,萬歲爺派秦公公來看了您和八貝勒一迴,說是讓您好好歇著,若是早上沒睡醒,便免了您今兒的朝會。福晉想著爺一向起的早,便命人送來您的朝服,免得誤了爺的事。”
胤礽淡笑道:“知道了,去瞧瞧大爺怎麽樣了,我記得昨晚他喝的也不少,若是沒起便算了,若是起了便與爺一同上朝。”
小太監忙笑著迴道:“迴爺,直郡王爺已經起身了,大福晉方才還來問過一迴。”
胤礽笑道:“倒是我起晚了。”
小太監忙說道:“爺不晚,爺,您不知道,昨兒夜裏郡王爺的側福晉生了些事故,王爺想來也沒怎麽歇著。”
胤礽眼神一暗,沉聲道:“出了什麽事?”
小太監也不知道具體的內情,隻迴稟著,說是聽說側福晉張佳氏被綁著關進柴房了。胤礽皺眉沉聲道:“道聽途說的東西豈可亂傳,爺是太縱著你了,迴宮後你自去高全處領罰。”
小太監嚇得撲通跪倒,也不敢求饒,隻是一個勁兒的認錯。可是胤礽卻不容他,隻一腳將他踢開,又喚了別人進來伺候,可歎這小太監原以為自己得了個巧宗,誰知剛伺候了太子爺不到三天,便犯了大錯,想來日後也不會有什麽好前程了。
草草用了點早膳,太子和大阿哥便上朝去了,太子瞧著大阿哥好似有心事的樣子,便問了幾句,大阿哥卻也不瞞著太子,隻將張佳氏給自己下藥未遂之事和盤托出,聽得胤礽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他想起自己有時去自己的側福晉庶福晉格格的房中,興致往往比和太子妃要好,難道……胤礽不敢往下想了,暗自決定在下迴太醫來請平安脈的時候,要細細的問上一問。
太子和大阿哥在上朝的路上正好遇到了明珠,自從索額圖致仕之後,莊靖王爺深知朝中不能讓兩位宰輔同時倒台,便以查無實據為由,將明珠被參的案子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過經此一事,明珠也收斂了許多,他深知索額圖的下場便是他的前車之鑒,在朝中處處小心,色色順著萬歲爺的口風,因他又有一定的能力,因此康熙便繼續用著。
明珠聽長隨說太子爺和大阿哥騎馬在前麵,他忙下轎上馬追了過去,大阿哥想著張佳氏家裏和明珠的關係,便不高興的說道:“明相,張佳氏品行有虧,我今日便要奏請皇阿瑪將其逐出直郡王府,玉碟除名。在這裏知會一聲。”
明珠嚇了一大跳,慌忙說道:“郡王爺切莫意氣用事,內眷有錯,隻在府裏罰一罰也就是了,何苦要鬧到這般田地,這樣於王爺福晉的名聲有損呀!王爺務必三思而後行。”
原來那張佳氏的父親與明珠關係非同一般,張佳氏姐妹二人更是在暗中拜明珠為義父,今年又是大選之年,而張佳氏之妹妹正在應選秀女之冊,若是張佳氏在此時出事,張佳氏之妹必將被奪去秀女的資格,如此一來,明珠籠絡四阿哥的算盤可就要落空了,所以明珠絕不能讓張佳氏在此時被逐出直郡王府。
太子聽了明珠的話,眉頭皺了起來,淡淡道:“依著明相之意,寧可讓直郡王委屈著,也不能將那張佳氏逐出府了?”
明珠心裏咯噔一下子,忙陪笑道:“太子殿下誤會了,有道是家和萬事興,老臣也是為了郡王爺好。”
胤礽哼了一聲,對大阿哥說道:“大哥,時候不早了,咱們快些。”說完雙腿用力一夾馬腹,便向前衝了出去,大阿哥迴頭看了明珠一眼,眼中含著不滿,他沒再說什麽,隻一抖馬韁催馬向前跑了。明珠手拉馬韁坐於馬背上,看著大阿哥的背影,心中一陣酸楚,這到底是怎麽了,以前大阿哥從來不會這樣對他,他為何要和太子如此親近,難道他完全沒了那種心思?這怎麽可能呢?
明珠一路走一路想著,卻是百思而不得其解,不解已經到了午門外,明珠下馬步行進入朝房,還沒和同僚們說上幾句話,便該上殿了。
這一日的朝會倒也太平,並沒有什麽要緊的事情,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退朝之後,康熙將阿哥們叫到南書房,眾朝臣一見,便各自在心裏敲起了小鼓,近來萬歲爺對阿哥們可真是不一般的器重呀!
“兄弟們聚一聚是好事,可也不能迴迴都吃的大醉,你們幾個,除了老四老九好些,其他的都好酒,以後必得收著些性子,免得酒多誤事傷身。”康熙臉色雖沉,可是說出來的話卻透著一股慈父的關愛,幾個阿哥聽了,心裏既暖溶溶的,又深感慚愧。便是四阿哥被表揚了,也低著頭暗自反省。
“兒臣謹遵皇阿瑪教誨。”眾阿哥們齊聲說道。
康熙擺了擺手,又說道:“老四昨兒已將你們議的事擬了條陳送來,朕也看過了,很好。你們也知道老九已經去了金陵,朕想著他到底年紀小,曆練也不足,到底有些個不放心,你們誰願意去金陵和老九一起辦差?”
所有的阿哥們立刻異口同聲的說道:“迴皇阿瑪,兒臣願往金陵去。”
康熙聽了不禁嗬嗬笑了起來,“你們兄弟幾個倒是心齊,可你們都走了,誰來替朕辦差?”
大阿哥忙說道:“迴皇阿瑪,太子妃臨盆在既,太子不宜遠行,四弟身上又有皇阿瑪派的差使,也走不開,八弟他們還小,因此兒臣去最合適。”八阿哥聽了大阿哥的話,眼神不禁一暗,胤禟的年紀比他的還小,如何皇阿瑪便能派他去金陵辦差,到了自己這裏便是年紀小,真太偏心了。
康熙笑道:“你倒是想的清楚。不過此去金陵是查案子不是上陣殺敵,靠的是腦子不是力氣,你素來好武,卻不愛動腦筋,朕怕你去了金陵有勁無處使。”
大阿哥忙笑道:“皇阿瑪聖明,若隻是兒臣一人,自是不行的,可是九弟心細主意多,況且還有玉兒妹妹,玉兒妹妹聰明過人,兒臣去了金陵,隻不過是幫襯著,動腦子的事情便由他們兩個去辦,到了要動手的時候,便是兒臣的事情。”
太子聽了笑道:“大哥說的極是,若論聰明心細,咱們兄弟當中就數著九弟了,玉兒還在九弟之上,若說是缺什麽,還真就缺個能出力氣的,大哥去了正好補上這一塊。”
康熙聽太子也這麽說了,便點頭道:“既然胤礽也覺得老大去合適,那便去吧。早早辦了差,也好把小九小十和玉兒帶迴來,對了,胤褆你到了金陵,先替朕狠狠揍胤俄一頓,這小混蛋越發膽大包天,連離家出走這種事情都敢做出來。”想到胤俄留書出走,康熙便氣不打一處來,這股風若不狠狠的刹住,以後十三十四他們也有樣學樣,大清皇室的尊嚴非徹底毀在這些小子們的身上不可。
眾阿哥們都板著臉沒敢笑出來,胤俄也真是個楞頭青,身為皇家阿哥卻離家出走,他可是大清的頭一份兒。胤褆忙躬身道:“兒臣謹遵皇阿瑪之命,到了金陵定然狠狠教訓十弟。”
康熙點了點頭,陰沉的臉色和緩了一些,又分派了其他阿哥的差使,便讓阿哥們跪安。胤褆有意落在最後,等其他的阿哥們都走出門,他方轉身向著康熙跪倒,將張佳氏所作所為一一說出,並請求將張佳氏玉碟除名。逐出王府發迴本家。康熙聽得張佳氏敢用如此陰招殘害自己的兒子,氣得雙眼冒火,怒吼道:“還費那些事做甚,似這等毒婦,隻一條白綾結果了便是。”康熙吼完便向李德全說道:“傳朕旨意,直郡王側福晉張佳氏婦德有虧,著玉碟除名,賜白綾自盡。”
大阿哥臉色微暗,他雖然生氣張佳氏的所為,可是看在他舅舅明珠的份上,原想留張佳氏一命,可是天顏震怒,此時也不能替張佳氏求情。稟筆太監寫了旨意,康熙用了璽,李德全便拿著旨意帶著白綾去了直郡王府,宣旨後張佳氏大叫冤枉,李德全自然不會理會,隻讓兩個太監送張佳氏上了路。
因張佳氏是罪人,所以也不會如何發送,隻用一領破席裹了丟到了亂墳崗子,等明珠得了消息後趕過去,張佳氏的屍體已經被野狗分食,可歎張佳氏隻因著一點野心,卻將自己徹底葬送了。
明珠迴府後,一個相貌甚美的少女哭著迎上來,她就是張佳氏的妹妹,現在正在明珠府上學規矩,準備參加大選,小張佳氏哭著問道:“義父,姐姐她……”明珠搖了搖頭哀聲道:“沒了,找不到了!”小張佳氏一聽這消息便眼前一黑昏了過去。明珠忙命人救醒小張佳氏,她一醒來便淚如雨下,直說姐姐被奸人所害,她要為姐姐雪洗沉冤。明珠忙喝止了小張佳氏,隻搖頭道:“你姐姐若是本分,必不會有此下場,素雲,你當以你姐姐為鑒。義父還得去替你活動,免得讓你受了你姐姐的連累。”
小張佳氏哭著點頭,她自恃貌美,還想著選上後一定要替姐姐報仇。可是明珠走了沒多久,內務府便將小張佳氏的牌子退了迴來,除了
大福晉彎腰替大阿哥擦了額上的汗,許是大福晉的手涼絲絲的讓大阿哥很舒服,大阿哥一把抓住大福晉的手貼到自己的臉上,神色明顯舒緩了許多。大福晉抬頭掃了側福晉一眼,半是得意半是譏誚的笑了一下,淡淡說道:“本福晉是皇上親自指的嫡福晉,是爺遠赴草原親自迎娶,乘著三十二抬鳳輦嫁進皇家的。”
大福晉每個字都象重錘一般砸在側福晉的心上,嫡福晉,親自迎娶,三十二抬鳳輦,這一切原本都應該屬於她!可是……皇上的一道旨意,一切都改變了!
張佳氏的臉色頓時一片灰白,隻一雙眼睛閃爍著憤恨的目光。她知道大阿哥原本便不怎麽喜歡她,嫁入大阿哥府三年,她隻伺候過大阿哥兩三次,因此張佳氏找人算了日子,隻要在今日能和大阿哥同房,她就一定能懷上孩子,所以她才會做出這等事情,可是,在她就要得手的時候,偏被大福晉撞破,張侍氏知道自己再沒有機會了。她緊咬著下唇,暗自積蓄力量,想掙脫兩個架住她的嬤嬤,要一頭撞死,隻要她這一撞死,大福晉便會被扣上妒婦的罪名,自己的娘家再鬧上一鬧,大福晉便也討不了好。隻是張佳氏想得雖好,可那兩個架著她的嬤嬤來自蒙古,力氣極大的,隻憑張佳氏這單薄的身子,壓根兒掙不脫。
沒過多會兒剛才出去的丫環便紅著臉走出迴來,她拿著一張紙,紙上寫了側福晉服侍大阿哥用的是什麽藥,大福晉展開一瞧,立刻氣黃了臉,她走到側福晉麵前,揚手便重重的扇了張佳氏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得側福晉唇角見血,“賤人,你好狠的心,生要毀了爺的身子。”原來那藥是催情助興之藥,雖可得一時之歡,卻對男子的身體傷害極大,是絕不許用的禁藥。
“來人,將這賤人捆結實關到柴房,小心看著,不許她自盡,等爺明天醒了親自發落。若有半點閃失,等著爺要你們的命!”大福晉怒喝一聲,嬤嬤們立刻將側福晉五花大綁起來,因怕她咬舌自盡,還在口裏塞了鐵核桃。
大福晉命人備了軟兜將大阿哥接迴房中,一夜精心伺候著,到了黎明時分大阿哥才散了酒意清醒過來。大福晉將張佳氏所為原原本本說了一迴,氣得大阿哥跳下床,從牆上抽出寶劍便要去此房結果了側福晉。大福晉忙攔著他道:“爺,她是上了玉碟的,總要迴過皇阿瑪,否則……”
大阿哥恨恨的點點頭,將劍重重的摔在地上,大福晉跪下道:“到底是我沒有照顧好爺,爺若有氣,隻罰我吧。”
大阿哥歎了口氣將大福晉拉了起來,若有所悟的說道:“怪不得二叔總說能得一個知心人便是天大的福份,妻妾成群未必是好事,我以前總不明白,現在才知道了。以後我隻和你好好過日子,把後院那些人都打發了。”
大福晉再沒想到大阿哥會這樣說,真真是意外之喜,可是又念著祖宗規矩,猶豫道:“爺,這樣行的通麽?”
大阿哥拉著她的手說道:“你隻瞧著吧,但凡是拜二叔為師的,將來定然都會如此行事。你沒見太子二弟先前對太子妃也沒那麽上心,自從跟著二叔曆練一陣子,如今變多了。”
大福晉想了想,點頭笑道:“可不是麽,我們妯娌們可是要好好感激二叔的恩德了。說實話,任是哪個女子,也不喜歡和別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隻是礙著規矩不得不違心行事罷了。”大福晉原是蒙古公主,性子本就直爽,因此大阿哥一和她掏心窩子,她便什麽話都說了。
大阿哥攬著大福晉說道:“你放心,與其讓那麽多女人在家裏雞爭鵝鬥的,還不如隻要你一個,清清淨淨的多好。”大阿哥本來就不怎麽熱衷於女色,又因著張佳氏的舉動,便徹底扭了性子,隻往林海那一路走了。
大福晉覺得自己的心象是浸在蜜裏一般,一抹春色飛上臉龐,因顧慮著大阿哥的身子,她反將大阿哥推開,隻笑道:“天色尚早,爺再歇一會兒吧。我去瞧瞧太子二弟的朝服可曾送來了,迴頭你們兄弟好一起上朝去。”
大阿哥看著大福晉走出去,便上床躺下,卻沒有睡覺,隻想著今天散了朝要如何向他皇阿瑪提出遣散府裏的妾室。
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身在大阿哥府,卻不知道府裏發生了下藥事件,天色未亮胤礽便醒了酒,他的貼身太監忙上前伺候著,胤礽這也不是頭一迴在大阿哥府上吃醉了酒,隻隨意的問道:“是誰去迴宮裏的?”
小太監忙迴道:“迴太子爺,是雍郡王爺替您迴了萬歲爺,還去知會了福晉,萬歲爺派秦公公來看了您和八貝勒一迴,說是讓您好好歇著,若是早上沒睡醒,便免了您今兒的朝會。福晉想著爺一向起的早,便命人送來您的朝服,免得誤了爺的事。”
胤礽淡笑道:“知道了,去瞧瞧大爺怎麽樣了,我記得昨晚他喝的也不少,若是沒起便算了,若是起了便與爺一同上朝。”
小太監忙笑著迴道:“迴爺,直郡王爺已經起身了,大福晉方才還來問過一迴。”
胤礽笑道:“倒是我起晚了。”
小太監忙說道:“爺不晚,爺,您不知道,昨兒夜裏郡王爺的側福晉生了些事故,王爺想來也沒怎麽歇著。”
胤礽眼神一暗,沉聲道:“出了什麽事?”
小太監也不知道具體的內情,隻迴稟著,說是聽說側福晉張佳氏被綁著關進柴房了。胤礽皺眉沉聲道:“道聽途說的東西豈可亂傳,爺是太縱著你了,迴宮後你自去高全處領罰。”
小太監嚇得撲通跪倒,也不敢求饒,隻是一個勁兒的認錯。可是胤礽卻不容他,隻一腳將他踢開,又喚了別人進來伺候,可歎這小太監原以為自己得了個巧宗,誰知剛伺候了太子爺不到三天,便犯了大錯,想來日後也不會有什麽好前程了。
草草用了點早膳,太子和大阿哥便上朝去了,太子瞧著大阿哥好似有心事的樣子,便問了幾句,大阿哥卻也不瞞著太子,隻將張佳氏給自己下藥未遂之事和盤托出,聽得胤礽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他想起自己有時去自己的側福晉庶福晉格格的房中,興致往往比和太子妃要好,難道……胤礽不敢往下想了,暗自決定在下迴太醫來請平安脈的時候,要細細的問上一問。
太子和大阿哥在上朝的路上正好遇到了明珠,自從索額圖致仕之後,莊靖王爺深知朝中不能讓兩位宰輔同時倒台,便以查無實據為由,將明珠被參的案子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過經此一事,明珠也收斂了許多,他深知索額圖的下場便是他的前車之鑒,在朝中處處小心,色色順著萬歲爺的口風,因他又有一定的能力,因此康熙便繼續用著。
明珠聽長隨說太子爺和大阿哥騎馬在前麵,他忙下轎上馬追了過去,大阿哥想著張佳氏家裏和明珠的關係,便不高興的說道:“明相,張佳氏品行有虧,我今日便要奏請皇阿瑪將其逐出直郡王府,玉碟除名。在這裏知會一聲。”
明珠嚇了一大跳,慌忙說道:“郡王爺切莫意氣用事,內眷有錯,隻在府裏罰一罰也就是了,何苦要鬧到這般田地,這樣於王爺福晉的名聲有損呀!王爺務必三思而後行。”
原來那張佳氏的父親與明珠關係非同一般,張佳氏姐妹二人更是在暗中拜明珠為義父,今年又是大選之年,而張佳氏之妹妹正在應選秀女之冊,若是張佳氏在此時出事,張佳氏之妹必將被奪去秀女的資格,如此一來,明珠籠絡四阿哥的算盤可就要落空了,所以明珠絕不能讓張佳氏在此時被逐出直郡王府。
太子聽了明珠的話,眉頭皺了起來,淡淡道:“依著明相之意,寧可讓直郡王委屈著,也不能將那張佳氏逐出府了?”
明珠心裏咯噔一下子,忙陪笑道:“太子殿下誤會了,有道是家和萬事興,老臣也是為了郡王爺好。”
胤礽哼了一聲,對大阿哥說道:“大哥,時候不早了,咱們快些。”說完雙腿用力一夾馬腹,便向前衝了出去,大阿哥迴頭看了明珠一眼,眼中含著不滿,他沒再說什麽,隻一抖馬韁催馬向前跑了。明珠手拉馬韁坐於馬背上,看著大阿哥的背影,心中一陣酸楚,這到底是怎麽了,以前大阿哥從來不會這樣對他,他為何要和太子如此親近,難道他完全沒了那種心思?這怎麽可能呢?
明珠一路走一路想著,卻是百思而不得其解,不解已經到了午門外,明珠下馬步行進入朝房,還沒和同僚們說上幾句話,便該上殿了。
這一日的朝會倒也太平,並沒有什麽要緊的事情,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退朝之後,康熙將阿哥們叫到南書房,眾朝臣一見,便各自在心裏敲起了小鼓,近來萬歲爺對阿哥們可真是不一般的器重呀!
“兄弟們聚一聚是好事,可也不能迴迴都吃的大醉,你們幾個,除了老四老九好些,其他的都好酒,以後必得收著些性子,免得酒多誤事傷身。”康熙臉色雖沉,可是說出來的話卻透著一股慈父的關愛,幾個阿哥聽了,心裏既暖溶溶的,又深感慚愧。便是四阿哥被表揚了,也低著頭暗自反省。
“兒臣謹遵皇阿瑪教誨。”眾阿哥們齊聲說道。
康熙擺了擺手,又說道:“老四昨兒已將你們議的事擬了條陳送來,朕也看過了,很好。你們也知道老九已經去了金陵,朕想著他到底年紀小,曆練也不足,到底有些個不放心,你們誰願意去金陵和老九一起辦差?”
所有的阿哥們立刻異口同聲的說道:“迴皇阿瑪,兒臣願往金陵去。”
康熙聽了不禁嗬嗬笑了起來,“你們兄弟幾個倒是心齊,可你們都走了,誰來替朕辦差?”
大阿哥忙說道:“迴皇阿瑪,太子妃臨盆在既,太子不宜遠行,四弟身上又有皇阿瑪派的差使,也走不開,八弟他們還小,因此兒臣去最合適。”八阿哥聽了大阿哥的話,眼神不禁一暗,胤禟的年紀比他的還小,如何皇阿瑪便能派他去金陵辦差,到了自己這裏便是年紀小,真太偏心了。
康熙笑道:“你倒是想的清楚。不過此去金陵是查案子不是上陣殺敵,靠的是腦子不是力氣,你素來好武,卻不愛動腦筋,朕怕你去了金陵有勁無處使。”
大阿哥忙笑道:“皇阿瑪聖明,若隻是兒臣一人,自是不行的,可是九弟心細主意多,況且還有玉兒妹妹,玉兒妹妹聰明過人,兒臣去了金陵,隻不過是幫襯著,動腦子的事情便由他們兩個去辦,到了要動手的時候,便是兒臣的事情。”
太子聽了笑道:“大哥說的極是,若論聰明心細,咱們兄弟當中就數著九弟了,玉兒還在九弟之上,若說是缺什麽,還真就缺個能出力氣的,大哥去了正好補上這一塊。”
康熙聽太子也這麽說了,便點頭道:“既然胤礽也覺得老大去合適,那便去吧。早早辦了差,也好把小九小十和玉兒帶迴來,對了,胤褆你到了金陵,先替朕狠狠揍胤俄一頓,這小混蛋越發膽大包天,連離家出走這種事情都敢做出來。”想到胤俄留書出走,康熙便氣不打一處來,這股風若不狠狠的刹住,以後十三十四他們也有樣學樣,大清皇室的尊嚴非徹底毀在這些小子們的身上不可。
眾阿哥們都板著臉沒敢笑出來,胤俄也真是個楞頭青,身為皇家阿哥卻離家出走,他可是大清的頭一份兒。胤褆忙躬身道:“兒臣謹遵皇阿瑪之命,到了金陵定然狠狠教訓十弟。”
康熙點了點頭,陰沉的臉色和緩了一些,又分派了其他阿哥的差使,便讓阿哥們跪安。胤褆有意落在最後,等其他的阿哥們都走出門,他方轉身向著康熙跪倒,將張佳氏所作所為一一說出,並請求將張佳氏玉碟除名。逐出王府發迴本家。康熙聽得張佳氏敢用如此陰招殘害自己的兒子,氣得雙眼冒火,怒吼道:“還費那些事做甚,似這等毒婦,隻一條白綾結果了便是。”康熙吼完便向李德全說道:“傳朕旨意,直郡王側福晉張佳氏婦德有虧,著玉碟除名,賜白綾自盡。”
大阿哥臉色微暗,他雖然生氣張佳氏的所為,可是看在他舅舅明珠的份上,原想留張佳氏一命,可是天顏震怒,此時也不能替張佳氏求情。稟筆太監寫了旨意,康熙用了璽,李德全便拿著旨意帶著白綾去了直郡王府,宣旨後張佳氏大叫冤枉,李德全自然不會理會,隻讓兩個太監送張佳氏上了路。
因張佳氏是罪人,所以也不會如何發送,隻用一領破席裹了丟到了亂墳崗子,等明珠得了消息後趕過去,張佳氏的屍體已經被野狗分食,可歎張佳氏隻因著一點野心,卻將自己徹底葬送了。
明珠迴府後,一個相貌甚美的少女哭著迎上來,她就是張佳氏的妹妹,現在正在明珠府上學規矩,準備參加大選,小張佳氏哭著問道:“義父,姐姐她……”明珠搖了搖頭哀聲道:“沒了,找不到了!”小張佳氏一聽這消息便眼前一黑昏了過去。明珠忙命人救醒小張佳氏,她一醒來便淚如雨下,直說姐姐被奸人所害,她要為姐姐雪洗沉冤。明珠忙喝止了小張佳氏,隻搖頭道:“你姐姐若是本分,必不會有此下場,素雲,你當以你姐姐為鑒。義父還得去替你活動,免得讓你受了你姐姐的連累。”
小張佳氏哭著點頭,她自恃貌美,還想著選上後一定要替姐姐報仇。可是明珠走了沒多久,內務府便將小張佳氏的牌子退了迴來,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