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脈,老太太還特意尋了枝百年老山參,以供姑媽補身之用。”
林海點點頭道:“老太太有心了,辛苦璉兒了,你先陪太醫去下去休息吧,你姑媽這會正睡著,迴頭她醒了再診脈不遲。”
賈璉隻得應下,來了揚州幾次,他可是知道這表麵上看著溫和的姑丈絕不是個好相與的,自己每次看到姑丈,便沒由來的心裏發虛,總有種怯怯的感覺。賈璉起身上前,躬身呈上老太太的親筆書信,然後恭敬的告退,竟比在賈府的禮數規矩還周全些。
林海看了賈母的信,眉頭皺了起來,這老太太還真是個不死心的,都已經拒絕了幾迴,她還要提出兩府聯姻之事,就算她的寶玉是鳳凰蛋兒,林家也不稀罕。林海不想給賈敏添堵,便拿著信去了書房,將信放到書架上才去看望妻子。
“老爺,娘又打發璉兒來了?”賈敏看到林海,柔柔的問道。
“老太太請了王太醫為你診脈,敏兒,你想見麽?”林海看著妻子溫柔的問道。
“葉伯伯的醫術天下無數,大伯伯都想請他去做禦醫,難道這個王太醫還能比葉伯伯厲害?怎麽連個禦醫都不是?何況咱們家還有一位禦醫,那就論著他了?”黛玉撇撇小嘴不屑的說道。
這也不怪黛玉,自從康熙他們離開林家之後,黛玉每過一兩個月便會寫封信附在父親呈的密折裏送到京城,她無非就是寫些好玩有趣的事情與康熙分享,或者送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給康熙,這一年多下來,康熙非但沒有因為時空和黛玉生疏,反而更覺親近了,這一老一小儼然成了忘年之交,康熙每個月都會給黛玉寫一封親筆信,這信自然是不許別人看的,隻有小黛玉才能拆開,林海隻看著女兒看康熙的信,時常笑的前仰後合,卻不知道他那高高在上的大哥到底寫了些什麽。康熙惦著黛玉身子弱,特特打發一位精通兒科的禦醫長駐林家,每三日給黛玉請一次平安脈,還得將脈案快馬送往京城,康熙要親自過目,林海起初著實擔心了一陣子,需知三日一次平安脈是皇貴妃的待遇,皇帝到底存了什麽心思。冷眼旁觀了一段時間,他發現康熙是真心寵著黛玉,還真沒有其他什麽心思,黛玉自賈敏病後,也隻有接到康熙的信才能開心的笑上一陣子,林海便也放下了。
“玉兒,到底是老太太的一番心意,不許胡說。”林海微微沉下臉來斥道。
黛玉吐了吐小舌頭,鑽到賈敏懷裏,撒著嬌的告狀道:“娘,爹爹欺負我!”賈敏被黛玉逗樂了,林海也無法再板著臉,隻搖頭笑道:“玉兒,這兩年你的性子變多了,恁的刁鑽古怪,看來爹爹得養你一輩子了!”
賈敏聽了不僅沒笑,反而輕歎了一聲,撫著黛玉細嫩的小臉歎道:“玉兒,你是姑娘家,日後總要嫁人的,你有性子是好事,可是得學著藏著自己的性子,在自己家裏是無礙的,可是出了閣,再不能的。”
黛玉拉著娘親的手不依的叫道:“娘,人家才六歲,您和爹現在就嫌人家啦!”
林海笑著說道:“不嫌不嫌,玉兒你比一般孩子都靈慧,又有座靠山,就憑你大伯伯那般的寵你,爹娘也不用擔心。玉兒,你一直和皇上通信,可不是就打著這個主意?”
黛玉淘氣的笑著,歪著頭看見娘親,眨眨眼道:“哎呀,娘,這可怎麽辦,全讓爹爹看透了!”
林海笑道:“你個小人精兒!快去前麵吧,快到管家們迴事的時間了。”黛玉看看對麵牆上的西洋自行鍾,忙跳起來叫道:“可不是,爹爹娘親,玉兒告退!”黛玉在下麵行了個完美無缺的萬福禮,才忙忙的出了屋子。
林海拉著賈敏的手,微笑道:“敏兒,我們的玉兒集天地之靈秀,你為我養了個好孩子!”
賈敏淺淺道:“玉兒的確是個小孩子,別的孩子象她這麽大,都還在娘親懷裏撒嬌,可玉兒裏裏外外都擔了起來,這一大家子全是她的管理,著實難為她了。”林海點頭道:“玉兒是個省心的,這一年多有葉兄和孫禦醫看著,她身子也好了許多,我們倒也不用擔心。”
賈敏拉著林海的手輕聲問道:“如海,老太太又捎信來要求玉兒了吧?”
林海輕歎一聲,點點頭道:“敏兒,這事我們不能答應。”
賈敏點點頭說道:“嗯,我也是這個意思。”
林海笑笑,轉開話題道:“既然老太太請了王太醫,就讓他來瞧瞧吧。”
賈敏苦笑道:“瞧不瞧的也就那麽迴事,玉兒說的沒錯,葉兄和孫禦醫都是大國手……”
林海掩住賈敏的口輕聲說道:“敏兒,別胡思亂想,還是瞧瞧吧。”
賈敏輕輕點頭,林海命丫環們放了帳子設好脈枕,這才命人去請王太醫。
王太醫未進屋子便聞到濃濃的藥氣,走到近前一診脈,他心裏一沉,這賈敏果然是油盡燈枯,已經是死脈了,不過是靠著靈藥吊著口氣罷了。王太醫退出屋子,向守在外麵的賈璉搖了搖頭,賈璉心裏便明白了。
林海跟出來問道:“王太醫,內子的情形如何?”
王太醫搖了搖頭,拱手道:“林大人,下官醫術微淺,以下官所見,林夫人也就這幾日了!”
林海黯然道:“看了多少大夫,都是這麽說,唉……有勞王太醫,請去休息吧。”
賈璉垂手侍立一旁,小心翼翼的問道:“姑丈,姑媽的事情都準備好了麽?”
林海看了看賈璉,賈璉背上不由得滲了汗,林海點頭道:“都備下了,你既來了,便住下吧。”
賈璉行了禮退出來,忙迴房寫信,他寫了三封信,封給老太太,一封給二太太,還有一封給他新婚妻子王熙鳳。收到賈璉的信,榮國府裏不免暗流湧動。賈璉很快收到迴信,老太太的意思是讓賈璉留在林家,等辦完喪事,讓他將黛玉和林家小少爺接迴京城,若是林家不肯放兩個孩子,至少也得將黛玉接迴去,二太太的迴信簡單多了,隻讓賈璉仔細看著林家收了多少的禮,打聽清楚林家的家底子,而王熙鳳的信讓賈璉感受到了幾分溫情,鳳姐隻叮囑賈璉保重身子,又說林姑丈位高權重,讓他小心不要得罪了。
晚間,賈敏忽然昏了過去,葉天士和孫禦醫都來診了脈,兩人一齊搖頭,出了屋子方對林海說道:“賢弟,準備後事吧,就在今天晚上了。”
林海雖然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可是真來了,他還覺得不能承受,黛玉眼圈兒紅紅跑開了,很快,她牽著一歲多的弟弟走了迴來,帶著哭意說道:“爹爹,我們一家陪著娘親。”
林海無言的點了點頭,他抱著兒子,牽著黛玉的手走進內室。丫環們陸續從內室走了出來,屋裏隻剩下林家一家四口。賈敏迷迷糊糊的醒來,看到丈夫兒子女兒圍著自己,賈敏麵上浮起笑容,她伸出手摸了摸兒子女兒的小臉,然後拉著丈夫的手,輕輕道:“如海,我不能陪你了!”
林海緊緊拉著賈敏的手,含淚道:“敏兒,等我,別喝孟婆湯!”
賈敏含笑點頭,盍然而逝!
一歲多的小青玉不懂得什麽是生離死別,口裏還呀呀的叫著“娘”,黛玉則撲到賈敏身上放聲大哭,隻直的肝腸寸斷,林海緊緊抱著兒子,淚如飛瀑,打濕了小青玉身上的衣衫,小青玉見爹爹姐姐都哭了,也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聽到哭聲,一直在外麵伺候著的林家下人都明白了,大家齊齊跪了下來,伏地哀哭送別女主人。賈璉聽到哭聲,忙換了素服趕了過來,先在外麵哭了一場,然後找到管家,賈璉正要說起如何辦理後事,管家便紅著眼睛恭敬的說道:“璉二爺,您是夫子的內侄,是貴客,夫人去世了,我們絕不敢怠慢您,請先迴去休息,容奴才們收拾靈堂,向親友報喪。”
賈璉未及開口便被堵了迴來,隻能閃到一旁看著,他見管家分派布置的井井有條,便知道自己插不上手了。
清晨,林府哀樂低徊,整座林府被白色淹沒,整座揚州城的人都知道,林家夫人過世了。
因夫女賈敏死後得哀榮(上)
賈敏去世的消息以八百裏加急傳迴京城,大清朝的老祖宗昭聖太皇太後即孝莊太皇太後,孝莊是死後上了諡號。聽蘇麻喇姑說了這個消息,搖頭歎息道:“竟是天妒紅顏,想不到這孩子竟先我去了,蘇麻,去請皇上,我有事吩咐他。”
“老祖宗,孫兒來了。”太皇太後話音剛落,康熙便快步走了進來。“皇上呀,你來的正好,剛才聽蘇麻說敏丫頭去了,我想著林海是你的結義兄弟,這一年來江南鹽稅又比去年多交了兩成,他必是忙得顧不了家裏,你不可涼了他的心,派去祭奠的人身份不可低了。”
康熙扶著老祖母在屋子裏緩緩散步,邊走邊說道:“孫兒打算派胤褆代表朕前去祭奠。”
太皇太後點點頭道:“嗯,胤褆是你的長子,素日裏也是個能幹的,胤礽是太子,也不能輕易出京,就定胤褆吧。可憐玉兒小小年紀就沒了娘親,我得給她多多備些東西,叫胤褆帶去,唉,孫兒呀,林海到底是個男人家,也不知道能不能照顧好玉兒,若是接玉兒接到我身邊養著,你看好不好?”這一年多以來康熙一直和太皇太後分享著黛玉送來的信和那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康熙雖然從來沒有和黛玉說過太皇太後也看信,可是他明顯發現黛玉送來的小東西裏,有好些是專給老年人用的,什麽水晶玻璃的老花眼鏡兒,極大字體的手抄佛經,醒脾開胃的江南小菜,總之太皇太後用了之後直誇小丫頭慧質蘭心,雖然還一麵兒都沒見上,太皇太後先從心裏喜歡上了。
“老祖宗,弟妹剛剛過世,如今玉兒正當著家,也虧得有她,如海才能沒有後顧之憂,江南鹽稅去年上繳不足兩成,今年就漲到五成,這裏麵也有玉兒的功勞,若是她來了京城,孫兒怕如海撐不住。”
“唉,這玉兒真是個命苦的,她倒是象你,你當年幼齡繼位,她如今以六歲之齡管理整個禦史府,不容易啊!”太皇太後長歎一聲,沒有再堅持讓黛玉入京,養在她的跟前。
胤褆忽然發現自己府裏熱鬧了起來,八九十十三四個弟弟都抱著大包袱上門來了,一見到胤褆,老十便急吼吼的叫道:“大哥,聽說你要去揚州代祭奠林夫人,你幫弟弟帶些東西送給玉兒妹妹。”
胤褆打量著那半人高的包袱,得虧老十是個力氣大的,要不連搬都搬不動,再看看老八老九老十三手裏的包袱,胤褆不由笑道:“八弟九弟十三弟,你們也是讓大哥給小玉兒妹妹捎東西。”
老八臉上微紅,有些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老九則抱著胤褆的胳膊撒嬌道:“大哥,父皇不許我們去,求求你了大哥!”胤禟知道大哥胤褆最吃不住這個,隻要撒嬌大法一出,鐵定立馬搞定大哥,果不其然,胤褆摸摸老九的頭笑道:“好,大哥幫你們捎去。”
“哦……大哥最好了!”小十三歡唿一聲,連人帶包袱飛撲到胤褆懷中,摟著著胤褆的頸子歡唿起來。胤褆趕緊兜住胤祥,免得他手一滑掉下來再摔著了。
就這麽著,胤褆帶著滿滿的三大車禮物和儀仗趕往揚州,這裏麵有兩車是太皇太後,皇上,八九十十三阿弟送給黛玉的禮物,其實十三阿哥的禮物裏有一半是四阿哥的,不過四阿哥麵上冷,麵皮又薄,隻將東西塞到十三阿哥的包袱裏,還不許十三阿哥說出來。
帶著對黛玉的無限好奇,胤褆日夜兼程趕到林府,林海大開中門迎接胤褆,胤褆從來沒見過林海,他打眼一看,隻見一個頭發半白形容枯槁的半老頭子跪在麵前,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麽了不得之處。眼光移至一旁跪著的黛玉身上,胤褆心頭一震,他從來沒見過清靈出塵的女孩兒,那通身的重孝讓黛玉好似一枝空穀幽蘭,柔弱而倔強的獨立風中。
胤褆雙手扶起林海,聲音低沉的說道:“林大人林小姐請起,請大人和小姐節哀順變,保重身體。胤褆代皇阿瑪前來祭奠林夫人,請林大人引胤褆去靈堂吧。”胤褆接過向邊太監捧著的聖旨,將康熙手書的恩旨交於林海,賈敏被追封為一品貞靜夫人,一切的喪禮所用的儀仗全是胤褆從京城裏帶來的。管家神色哀痛的指揮著將喪禮規矩提高,林海手牽著黛玉,引著胤褆往靈堂而去。
因康熙特別吩咐了,胤褆來到賈敏靈前上了三柱清香,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黛玉跪在一旁,奶媽抱著小青玉磕頭還禮。前往林家吊喪的人見當朝大阿哥都以跪禮祭靈,越發摸不透林海的深淺,那些有心思的,也更加忌憚林海起來。
賈璉見了這種情形,心中大驚,立刻飛鴿傳書迴京,賈母收到信,也怔住了,過了片刻,她暗暗忖度道:看來政兒此去是去對了,皇家如此看重林家,這關係是萬萬不能斷了,政兒,你一定要把黛玉接迴來,養在我的身邊才能和我們賈家親近。
胤褆祭靈之後便去休息了,他前腳剛走,賈政也趕到了。賈政一向敬佩妹夫的才學,他見林海老了竟有二十歲,灑淚勸道:“敏妹無福,竟先去了,妹夫,你要保重身體啊!”
“二內兄,我……我恨不能替敏兒去了……”林海抓著賈政的手,老淚直流。
來到靈前,看著黑漆漆的棺材,賈政悲從中來,那個對向拈花微笑,軟軟的叫著二哥的小姑娘仿佛昨日還曾見過,此時竟變成一副冷冰冰的棺材,天人永隔之痛,痛斷肝腸。賈政祭了靈,來到黛玉青玉的身邊,他一手抱過青玉,一手攬著黛玉,落淚道:“可憐的孩子們,娘親去了你們還有娘舅,舅舅會幫著你們爹爹照顧你們的。”
黛玉淚眼迷離的雙眼暗暗打量著賈政,見他的悲痛不似做假,黛玉便低下頭輕泣道:“多謝二舅舅。”
賈政無力的搖了搖頭,因著母親的話,他刻意仔細的瞧了黛玉,黛玉身披重孝,卻掩不住那讀書傳家四世列侯的清貴氣質,而且黛玉生得有七分象賈敏,更讓賈政心裏升出一種親近之感,賈政忽然覺得自己那隻識得脂粉的孽障根本就配不上黛玉,說什麽親上加親,簡直是玷
林海點點頭道:“老太太有心了,辛苦璉兒了,你先陪太醫去下去休息吧,你姑媽這會正睡著,迴頭她醒了再診脈不遲。”
賈璉隻得應下,來了揚州幾次,他可是知道這表麵上看著溫和的姑丈絕不是個好相與的,自己每次看到姑丈,便沒由來的心裏發虛,總有種怯怯的感覺。賈璉起身上前,躬身呈上老太太的親筆書信,然後恭敬的告退,竟比在賈府的禮數規矩還周全些。
林海看了賈母的信,眉頭皺了起來,這老太太還真是個不死心的,都已經拒絕了幾迴,她還要提出兩府聯姻之事,就算她的寶玉是鳳凰蛋兒,林家也不稀罕。林海不想給賈敏添堵,便拿著信去了書房,將信放到書架上才去看望妻子。
“老爺,娘又打發璉兒來了?”賈敏看到林海,柔柔的問道。
“老太太請了王太醫為你診脈,敏兒,你想見麽?”林海看著妻子溫柔的問道。
“葉伯伯的醫術天下無數,大伯伯都想請他去做禦醫,難道這個王太醫還能比葉伯伯厲害?怎麽連個禦醫都不是?何況咱們家還有一位禦醫,那就論著他了?”黛玉撇撇小嘴不屑的說道。
這也不怪黛玉,自從康熙他們離開林家之後,黛玉每過一兩個月便會寫封信附在父親呈的密折裏送到京城,她無非就是寫些好玩有趣的事情與康熙分享,或者送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給康熙,這一年多下來,康熙非但沒有因為時空和黛玉生疏,反而更覺親近了,這一老一小儼然成了忘年之交,康熙每個月都會給黛玉寫一封親筆信,這信自然是不許別人看的,隻有小黛玉才能拆開,林海隻看著女兒看康熙的信,時常笑的前仰後合,卻不知道他那高高在上的大哥到底寫了些什麽。康熙惦著黛玉身子弱,特特打發一位精通兒科的禦醫長駐林家,每三日給黛玉請一次平安脈,還得將脈案快馬送往京城,康熙要親自過目,林海起初著實擔心了一陣子,需知三日一次平安脈是皇貴妃的待遇,皇帝到底存了什麽心思。冷眼旁觀了一段時間,他發現康熙是真心寵著黛玉,還真沒有其他什麽心思,黛玉自賈敏病後,也隻有接到康熙的信才能開心的笑上一陣子,林海便也放下了。
“玉兒,到底是老太太的一番心意,不許胡說。”林海微微沉下臉來斥道。
黛玉吐了吐小舌頭,鑽到賈敏懷裏,撒著嬌的告狀道:“娘,爹爹欺負我!”賈敏被黛玉逗樂了,林海也無法再板著臉,隻搖頭笑道:“玉兒,這兩年你的性子變多了,恁的刁鑽古怪,看來爹爹得養你一輩子了!”
賈敏聽了不僅沒笑,反而輕歎了一聲,撫著黛玉細嫩的小臉歎道:“玉兒,你是姑娘家,日後總要嫁人的,你有性子是好事,可是得學著藏著自己的性子,在自己家裏是無礙的,可是出了閣,再不能的。”
黛玉拉著娘親的手不依的叫道:“娘,人家才六歲,您和爹現在就嫌人家啦!”
林海笑著說道:“不嫌不嫌,玉兒你比一般孩子都靈慧,又有座靠山,就憑你大伯伯那般的寵你,爹娘也不用擔心。玉兒,你一直和皇上通信,可不是就打著這個主意?”
黛玉淘氣的笑著,歪著頭看見娘親,眨眨眼道:“哎呀,娘,這可怎麽辦,全讓爹爹看透了!”
林海笑道:“你個小人精兒!快去前麵吧,快到管家們迴事的時間了。”黛玉看看對麵牆上的西洋自行鍾,忙跳起來叫道:“可不是,爹爹娘親,玉兒告退!”黛玉在下麵行了個完美無缺的萬福禮,才忙忙的出了屋子。
林海拉著賈敏的手,微笑道:“敏兒,我們的玉兒集天地之靈秀,你為我養了個好孩子!”
賈敏淺淺道:“玉兒的確是個小孩子,別的孩子象她這麽大,都還在娘親懷裏撒嬌,可玉兒裏裏外外都擔了起來,這一大家子全是她的管理,著實難為她了。”林海點頭道:“玉兒是個省心的,這一年多有葉兄和孫禦醫看著,她身子也好了許多,我們倒也不用擔心。”
賈敏拉著林海的手輕聲問道:“如海,老太太又捎信來要求玉兒了吧?”
林海輕歎一聲,點點頭道:“敏兒,這事我們不能答應。”
賈敏點點頭說道:“嗯,我也是這個意思。”
林海笑笑,轉開話題道:“既然老太太請了王太醫,就讓他來瞧瞧吧。”
賈敏苦笑道:“瞧不瞧的也就那麽迴事,玉兒說的沒錯,葉兄和孫禦醫都是大國手……”
林海掩住賈敏的口輕聲說道:“敏兒,別胡思亂想,還是瞧瞧吧。”
賈敏輕輕點頭,林海命丫環們放了帳子設好脈枕,這才命人去請王太醫。
王太醫未進屋子便聞到濃濃的藥氣,走到近前一診脈,他心裏一沉,這賈敏果然是油盡燈枯,已經是死脈了,不過是靠著靈藥吊著口氣罷了。王太醫退出屋子,向守在外麵的賈璉搖了搖頭,賈璉心裏便明白了。
林海跟出來問道:“王太醫,內子的情形如何?”
王太醫搖了搖頭,拱手道:“林大人,下官醫術微淺,以下官所見,林夫人也就這幾日了!”
林海黯然道:“看了多少大夫,都是這麽說,唉……有勞王太醫,請去休息吧。”
賈璉垂手侍立一旁,小心翼翼的問道:“姑丈,姑媽的事情都準備好了麽?”
林海看了看賈璉,賈璉背上不由得滲了汗,林海點頭道:“都備下了,你既來了,便住下吧。”
賈璉行了禮退出來,忙迴房寫信,他寫了三封信,封給老太太,一封給二太太,還有一封給他新婚妻子王熙鳳。收到賈璉的信,榮國府裏不免暗流湧動。賈璉很快收到迴信,老太太的意思是讓賈璉留在林家,等辦完喪事,讓他將黛玉和林家小少爺接迴京城,若是林家不肯放兩個孩子,至少也得將黛玉接迴去,二太太的迴信簡單多了,隻讓賈璉仔細看著林家收了多少的禮,打聽清楚林家的家底子,而王熙鳳的信讓賈璉感受到了幾分溫情,鳳姐隻叮囑賈璉保重身子,又說林姑丈位高權重,讓他小心不要得罪了。
晚間,賈敏忽然昏了過去,葉天士和孫禦醫都來診了脈,兩人一齊搖頭,出了屋子方對林海說道:“賢弟,準備後事吧,就在今天晚上了。”
林海雖然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可是真來了,他還覺得不能承受,黛玉眼圈兒紅紅跑開了,很快,她牽著一歲多的弟弟走了迴來,帶著哭意說道:“爹爹,我們一家陪著娘親。”
林海無言的點了點頭,他抱著兒子,牽著黛玉的手走進內室。丫環們陸續從內室走了出來,屋裏隻剩下林家一家四口。賈敏迷迷糊糊的醒來,看到丈夫兒子女兒圍著自己,賈敏麵上浮起笑容,她伸出手摸了摸兒子女兒的小臉,然後拉著丈夫的手,輕輕道:“如海,我不能陪你了!”
林海緊緊拉著賈敏的手,含淚道:“敏兒,等我,別喝孟婆湯!”
賈敏含笑點頭,盍然而逝!
一歲多的小青玉不懂得什麽是生離死別,口裏還呀呀的叫著“娘”,黛玉則撲到賈敏身上放聲大哭,隻直的肝腸寸斷,林海緊緊抱著兒子,淚如飛瀑,打濕了小青玉身上的衣衫,小青玉見爹爹姐姐都哭了,也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聽到哭聲,一直在外麵伺候著的林家下人都明白了,大家齊齊跪了下來,伏地哀哭送別女主人。賈璉聽到哭聲,忙換了素服趕了過來,先在外麵哭了一場,然後找到管家,賈璉正要說起如何辦理後事,管家便紅著眼睛恭敬的說道:“璉二爺,您是夫子的內侄,是貴客,夫人去世了,我們絕不敢怠慢您,請先迴去休息,容奴才們收拾靈堂,向親友報喪。”
賈璉未及開口便被堵了迴來,隻能閃到一旁看著,他見管家分派布置的井井有條,便知道自己插不上手了。
清晨,林府哀樂低徊,整座林府被白色淹沒,整座揚州城的人都知道,林家夫人過世了。
因夫女賈敏死後得哀榮(上)
賈敏去世的消息以八百裏加急傳迴京城,大清朝的老祖宗昭聖太皇太後即孝莊太皇太後,孝莊是死後上了諡號。聽蘇麻喇姑說了這個消息,搖頭歎息道:“竟是天妒紅顏,想不到這孩子竟先我去了,蘇麻,去請皇上,我有事吩咐他。”
“老祖宗,孫兒來了。”太皇太後話音剛落,康熙便快步走了進來。“皇上呀,你來的正好,剛才聽蘇麻說敏丫頭去了,我想著林海是你的結義兄弟,這一年來江南鹽稅又比去年多交了兩成,他必是忙得顧不了家裏,你不可涼了他的心,派去祭奠的人身份不可低了。”
康熙扶著老祖母在屋子裏緩緩散步,邊走邊說道:“孫兒打算派胤褆代表朕前去祭奠。”
太皇太後點點頭道:“嗯,胤褆是你的長子,素日裏也是個能幹的,胤礽是太子,也不能輕易出京,就定胤褆吧。可憐玉兒小小年紀就沒了娘親,我得給她多多備些東西,叫胤褆帶去,唉,孫兒呀,林海到底是個男人家,也不知道能不能照顧好玉兒,若是接玉兒接到我身邊養著,你看好不好?”這一年多以來康熙一直和太皇太後分享著黛玉送來的信和那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康熙雖然從來沒有和黛玉說過太皇太後也看信,可是他明顯發現黛玉送來的小東西裏,有好些是專給老年人用的,什麽水晶玻璃的老花眼鏡兒,極大字體的手抄佛經,醒脾開胃的江南小菜,總之太皇太後用了之後直誇小丫頭慧質蘭心,雖然還一麵兒都沒見上,太皇太後先從心裏喜歡上了。
“老祖宗,弟妹剛剛過世,如今玉兒正當著家,也虧得有她,如海才能沒有後顧之憂,江南鹽稅去年上繳不足兩成,今年就漲到五成,這裏麵也有玉兒的功勞,若是她來了京城,孫兒怕如海撐不住。”
“唉,這玉兒真是個命苦的,她倒是象你,你當年幼齡繼位,她如今以六歲之齡管理整個禦史府,不容易啊!”太皇太後長歎一聲,沒有再堅持讓黛玉入京,養在她的跟前。
胤褆忽然發現自己府裏熱鬧了起來,八九十十三四個弟弟都抱著大包袱上門來了,一見到胤褆,老十便急吼吼的叫道:“大哥,聽說你要去揚州代祭奠林夫人,你幫弟弟帶些東西送給玉兒妹妹。”
胤褆打量著那半人高的包袱,得虧老十是個力氣大的,要不連搬都搬不動,再看看老八老九老十三手裏的包袱,胤褆不由笑道:“八弟九弟十三弟,你們也是讓大哥給小玉兒妹妹捎東西。”
老八臉上微紅,有些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老九則抱著胤褆的胳膊撒嬌道:“大哥,父皇不許我們去,求求你了大哥!”胤禟知道大哥胤褆最吃不住這個,隻要撒嬌大法一出,鐵定立馬搞定大哥,果不其然,胤褆摸摸老九的頭笑道:“好,大哥幫你們捎去。”
“哦……大哥最好了!”小十三歡唿一聲,連人帶包袱飛撲到胤褆懷中,摟著著胤褆的頸子歡唿起來。胤褆趕緊兜住胤祥,免得他手一滑掉下來再摔著了。
就這麽著,胤褆帶著滿滿的三大車禮物和儀仗趕往揚州,這裏麵有兩車是太皇太後,皇上,八九十十三阿弟送給黛玉的禮物,其實十三阿哥的禮物裏有一半是四阿哥的,不過四阿哥麵上冷,麵皮又薄,隻將東西塞到十三阿哥的包袱裏,還不許十三阿哥說出來。
帶著對黛玉的無限好奇,胤褆日夜兼程趕到林府,林海大開中門迎接胤褆,胤褆從來沒見過林海,他打眼一看,隻見一個頭發半白形容枯槁的半老頭子跪在麵前,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麽了不得之處。眼光移至一旁跪著的黛玉身上,胤褆心頭一震,他從來沒見過清靈出塵的女孩兒,那通身的重孝讓黛玉好似一枝空穀幽蘭,柔弱而倔強的獨立風中。
胤褆雙手扶起林海,聲音低沉的說道:“林大人林小姐請起,請大人和小姐節哀順變,保重身體。胤褆代皇阿瑪前來祭奠林夫人,請林大人引胤褆去靈堂吧。”胤褆接過向邊太監捧著的聖旨,將康熙手書的恩旨交於林海,賈敏被追封為一品貞靜夫人,一切的喪禮所用的儀仗全是胤褆從京城裏帶來的。管家神色哀痛的指揮著將喪禮規矩提高,林海手牽著黛玉,引著胤褆往靈堂而去。
因康熙特別吩咐了,胤褆來到賈敏靈前上了三柱清香,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黛玉跪在一旁,奶媽抱著小青玉磕頭還禮。前往林家吊喪的人見當朝大阿哥都以跪禮祭靈,越發摸不透林海的深淺,那些有心思的,也更加忌憚林海起來。
賈璉見了這種情形,心中大驚,立刻飛鴿傳書迴京,賈母收到信,也怔住了,過了片刻,她暗暗忖度道:看來政兒此去是去對了,皇家如此看重林家,這關係是萬萬不能斷了,政兒,你一定要把黛玉接迴來,養在我的身邊才能和我們賈家親近。
胤褆祭靈之後便去休息了,他前腳剛走,賈政也趕到了。賈政一向敬佩妹夫的才學,他見林海老了竟有二十歲,灑淚勸道:“敏妹無福,竟先去了,妹夫,你要保重身體啊!”
“二內兄,我……我恨不能替敏兒去了……”林海抓著賈政的手,老淚直流。
來到靈前,看著黑漆漆的棺材,賈政悲從中來,那個對向拈花微笑,軟軟的叫著二哥的小姑娘仿佛昨日還曾見過,此時竟變成一副冷冰冰的棺材,天人永隔之痛,痛斷肝腸。賈政祭了靈,來到黛玉青玉的身邊,他一手抱過青玉,一手攬著黛玉,落淚道:“可憐的孩子們,娘親去了你們還有娘舅,舅舅會幫著你們爹爹照顧你們的。”
黛玉淚眼迷離的雙眼暗暗打量著賈政,見他的悲痛不似做假,黛玉便低下頭輕泣道:“多謝二舅舅。”
賈政無力的搖了搖頭,因著母親的話,他刻意仔細的瞧了黛玉,黛玉身披重孝,卻掩不住那讀書傳家四世列侯的清貴氣質,而且黛玉生得有七分象賈敏,更讓賈政心裏升出一種親近之感,賈政忽然覺得自己那隻識得脂粉的孽障根本就配不上黛玉,說什麽親上加親,簡直是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