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宮嶺。
朝陽峰。
朝陽是這座山峰一個新的名字,此前山峰無名,後來鍾賜加入了玖宮嶺,就選了這座無名山作為落腳地,然後就取名為朝陽。
從此之後。
這座朝陽峰就成了鍾賜這一脈的駐定。
此時朝陽峰上,一棵大樹之下,五名少男少女各自站立,俱都麵容肅穆的看向了眼前,端坐在一塊青石上的人影。
在有些沉重的氛圍中,坐在青石上的鍾賜收迴了看向他處的視線,把目光看向了生前的五位弟子,緩緩說道:“金木水火土,你們跟著為師有幾年了?”
前方五人相互對視一眼,最後還是排行最大的金說道:“迴稟師尊,已經有十三年了。”
鍾賜微微點頭:“十三年了啊,這十三年來,為師教導你們俠嵐之道,你們也一直在悉心學習。
但一直待在山上總是不好,年輕人總要出去曆練一下,才能開闊眼界。”
說到這裏,他微微頓了頓,含笑看著眼前的五位弟子。
弟子中性格最為跳脫的火聽後,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忍不住問道:“師尊的意思是那我們下山去曆練?”
其餘幾人聽了,也是眼中露出的期待之色。
鍾賜笑著點了點頭:“不錯,一直苦修是不行的。正好山下如今羅刹作亂,荼毒蒼生。
你們身為俠嵐,正該挺身而出,拯救蒼生於水火之中,如此方不負我教你們的一生本事。”
說到這裏,鍾賜的語氣變得嚴厲起來:“金木水火土,為師且問你們,是否願意秉持俠嵐之道,為天下蒼生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五個弟子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齊聲迴道:“弟子願意!”
鍾賜的臉色舒緩了下來,讚許的點頭說道:“既如此,那你們收拾一下東西,即刻就下山吧。”
五人再度應道:“是,弟子遵命。”
目送著五位弟子漸漸遠去,鍾賜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心裏也愈發的平靜起來。
這金木水火土五人,是十三年前,他遍尋天下,才找到的五個具有俠嵐血脈,資質非凡的苗子。
擁有俠嵐血脈的人,能夠修煉出一種名為元氣的力量,元氣有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這是通用和基礎的屬性。
當然,也有例外。
就如朗明體內的風之血脈,能夠修行出風屬性的元氣。
但這種特異血脈極其罕見,目前為止也隻有風之血脈一種出現過。
所以鍾賜找到這五個弟子之後,就按照他們各自血脈屬性的不同,分別給他們起名為金木水火土。
雖然名字簡單,但很實用,辨識度極高。
“金木水火土的資質經過我的培養,和朗明相差不大,他們出去曆練,隻要兩三年的時間,應該就可以突破到尊者境界。”
鍾賜在心裏麵暗自計較。
“到時候等他們六人全都完善了自身的血脈法則,我再將這六種法則掠奪過來,然後把法則融合到我的神府世界,神府世界應該會變得更加穩固一些。”
神府世界煉假成真。
說上去很玄妙很高大上,但說白了,其實就是領悟一道道法則,完善世界的基礎規則,最終把虛幻的世界變成真實世界。
而鍾賜之所以如此重視金木水火土,其實也就是看中了對方身體內的五行法則。
對於一個世界而言。
五行的力量是極其重要的,是一切的基礎,一個缺少的五行規則的世界,是不完整的,是不健康的。
所以如果能夠從金木水火土身上得到五行法則,哪怕是血脈法則,但對於他自身的神府世界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完善。
因此。
不是他心狠手辣,連自己的弟子都不放過。
而是麵對一個世界的大造化,麵對一個世界的存亡,區區一個人的私情又算得了什麽?
在大義和小義麵前,鍾賜選擇了大義。
“想來五個徒兒知道我的想法,也能理解我的苦衷,會原諒我這個當師傅的。”鍾賜心中一歎。
世間事就是如此。
魚和熊掌從來不可兼得。
但他是一個意誌堅定的人,既然選擇了大義,那他就會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因此心裏麵的感傷隻是一瞬間,很快就被他鎮壓到了心底。
鍾賜開始計算著五個徒兒和朗明的曆練之旅。
“雖然金木水火土和朗明的資質非凡,所有人幾乎不出意外的話,最後都能夠順利達到尊者的境界。
不過這個順利,是以數十上百年的時間來計算的。
現在我想要將這個時間壓縮到短短的兩三年,那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磨礪以及刺激。
換而言之。
就是需要有足夠的羅刹,以及其他的一些敵人,用來給他們六人試刀,在戰鬥中快速突破。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鍾賜皺起了眉頭。
雖然手握饕餮元神,轉化一些羅刹出來並不是什麽難事。
但那些羅刹最強的,也沒有超過築基。
一些築基羅刹雖然數量上去了,對於金丹強者也能帶來一些壓力,但這個壓力隨著朗明他們慢慢在金丹之境上深入下去,也會慢慢的減少,直至於無。
所以到了曆練的後麵,就必須準備一些擁有足夠分量的敵人,也就是相當於金丹修士的一些對手,用來給六人施加壓力。
而金丹實力的炮灰,在這個世界可不怎麽好找。
“頭痛啊!”
鍾賜揉了揉額頭,有些苦惱起來。
……
正當鍾賜為了如何尋找那些金丹炮灰而絞盡腦汁的時候,另一處,朗明也開始了他出道的第一次曆練。
清源鎮郊。
此時一隻隊伍正在緩緩而行。
朗明騎在他的大紅馬上,周圍一陣被馬蹄濺起的塵霧揚起,可是吹到他身周之後,卻又被一股無形之風給隔斷開來,一身青衣纖塵不染,端得一個翩翩佳公子。
他這種異象更是引得周圍的人敬畏。
隊伍行到了一處山林邊緣,眾人打馬止步,這時領頭的一個清源鎮壯漢,便指著前方深林說道:
“朗明公子,前方就是那些羅刹的躲藏之地了。”
朗明聞言皺眉看去,隻見前方幽林深邃,不見陽光,不時一股陰風吹來,果真是一個險地。
朝陽峰。
朝陽是這座山峰一個新的名字,此前山峰無名,後來鍾賜加入了玖宮嶺,就選了這座無名山作為落腳地,然後就取名為朝陽。
從此之後。
這座朝陽峰就成了鍾賜這一脈的駐定。
此時朝陽峰上,一棵大樹之下,五名少男少女各自站立,俱都麵容肅穆的看向了眼前,端坐在一塊青石上的人影。
在有些沉重的氛圍中,坐在青石上的鍾賜收迴了看向他處的視線,把目光看向了生前的五位弟子,緩緩說道:“金木水火土,你們跟著為師有幾年了?”
前方五人相互對視一眼,最後還是排行最大的金說道:“迴稟師尊,已經有十三年了。”
鍾賜微微點頭:“十三年了啊,這十三年來,為師教導你們俠嵐之道,你們也一直在悉心學習。
但一直待在山上總是不好,年輕人總要出去曆練一下,才能開闊眼界。”
說到這裏,他微微頓了頓,含笑看著眼前的五位弟子。
弟子中性格最為跳脫的火聽後,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忍不住問道:“師尊的意思是那我們下山去曆練?”
其餘幾人聽了,也是眼中露出的期待之色。
鍾賜笑著點了點頭:“不錯,一直苦修是不行的。正好山下如今羅刹作亂,荼毒蒼生。
你們身為俠嵐,正該挺身而出,拯救蒼生於水火之中,如此方不負我教你們的一生本事。”
說到這裏,鍾賜的語氣變得嚴厲起來:“金木水火土,為師且問你們,是否願意秉持俠嵐之道,為天下蒼生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五個弟子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齊聲迴道:“弟子願意!”
鍾賜的臉色舒緩了下來,讚許的點頭說道:“既如此,那你們收拾一下東西,即刻就下山吧。”
五人再度應道:“是,弟子遵命。”
目送著五位弟子漸漸遠去,鍾賜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心裏也愈發的平靜起來。
這金木水火土五人,是十三年前,他遍尋天下,才找到的五個具有俠嵐血脈,資質非凡的苗子。
擁有俠嵐血脈的人,能夠修煉出一種名為元氣的力量,元氣有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這是通用和基礎的屬性。
當然,也有例外。
就如朗明體內的風之血脈,能夠修行出風屬性的元氣。
但這種特異血脈極其罕見,目前為止也隻有風之血脈一種出現過。
所以鍾賜找到這五個弟子之後,就按照他們各自血脈屬性的不同,分別給他們起名為金木水火土。
雖然名字簡單,但很實用,辨識度極高。
“金木水火土的資質經過我的培養,和朗明相差不大,他們出去曆練,隻要兩三年的時間,應該就可以突破到尊者境界。”
鍾賜在心裏麵暗自計較。
“到時候等他們六人全都完善了自身的血脈法則,我再將這六種法則掠奪過來,然後把法則融合到我的神府世界,神府世界應該會變得更加穩固一些。”
神府世界煉假成真。
說上去很玄妙很高大上,但說白了,其實就是領悟一道道法則,完善世界的基礎規則,最終把虛幻的世界變成真實世界。
而鍾賜之所以如此重視金木水火土,其實也就是看中了對方身體內的五行法則。
對於一個世界而言。
五行的力量是極其重要的,是一切的基礎,一個缺少的五行規則的世界,是不完整的,是不健康的。
所以如果能夠從金木水火土身上得到五行法則,哪怕是血脈法則,但對於他自身的神府世界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完善。
因此。
不是他心狠手辣,連自己的弟子都不放過。
而是麵對一個世界的大造化,麵對一個世界的存亡,區區一個人的私情又算得了什麽?
在大義和小義麵前,鍾賜選擇了大義。
“想來五個徒兒知道我的想法,也能理解我的苦衷,會原諒我這個當師傅的。”鍾賜心中一歎。
世間事就是如此。
魚和熊掌從來不可兼得。
但他是一個意誌堅定的人,既然選擇了大義,那他就會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因此心裏麵的感傷隻是一瞬間,很快就被他鎮壓到了心底。
鍾賜開始計算著五個徒兒和朗明的曆練之旅。
“雖然金木水火土和朗明的資質非凡,所有人幾乎不出意外的話,最後都能夠順利達到尊者的境界。
不過這個順利,是以數十上百年的時間來計算的。
現在我想要將這個時間壓縮到短短的兩三年,那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磨礪以及刺激。
換而言之。
就是需要有足夠的羅刹,以及其他的一些敵人,用來給他們六人試刀,在戰鬥中快速突破。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鍾賜皺起了眉頭。
雖然手握饕餮元神,轉化一些羅刹出來並不是什麽難事。
但那些羅刹最強的,也沒有超過築基。
一些築基羅刹雖然數量上去了,對於金丹強者也能帶來一些壓力,但這個壓力隨著朗明他們慢慢在金丹之境上深入下去,也會慢慢的減少,直至於無。
所以到了曆練的後麵,就必須準備一些擁有足夠分量的敵人,也就是相當於金丹修士的一些對手,用來給六人施加壓力。
而金丹實力的炮灰,在這個世界可不怎麽好找。
“頭痛啊!”
鍾賜揉了揉額頭,有些苦惱起來。
……
正當鍾賜為了如何尋找那些金丹炮灰而絞盡腦汁的時候,另一處,朗明也開始了他出道的第一次曆練。
清源鎮郊。
此時一隻隊伍正在緩緩而行。
朗明騎在他的大紅馬上,周圍一陣被馬蹄濺起的塵霧揚起,可是吹到他身周之後,卻又被一股無形之風給隔斷開來,一身青衣纖塵不染,端得一個翩翩佳公子。
他這種異象更是引得周圍的人敬畏。
隊伍行到了一處山林邊緣,眾人打馬止步,這時領頭的一個清源鎮壯漢,便指著前方深林說道:
“朗明公子,前方就是那些羅刹的躲藏之地了。”
朗明聞言皺眉看去,隻見前方幽林深邃,不見陽光,不時一股陰風吹來,果真是一個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