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靜坐戰爭
竊漢:從種田養豬開始 作者:傻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著袁龍的冷嘲熱諷,張歸元感悟到了寧惹君子,不惹小人的真諦,見眾人的目光看向自己,他開口道:
“不錯,我張歸元能從宗門佃戶到現在的北海王,受先皇大恩,封王拜將,理應興義師,共泄公憤,匡扶王室,拯救黎民。”
“讓北海出兵,沒有問題。”
見張歸元上當,袁龍心中暗自得意,臉上沒有露出興奮的神色,平淡地說道:
“既如此,王爺可以派兵從北路攻打並州,王爺和孫將軍兩個方向進攻,必然能驅逐董賊。”
張歸元道:“我從北路出兵沒有問題,但我不會攻打並州。”
袁龍一愣,沉吟道:“王爺出兵攻打涼州也行,涼州的馬遂是老董的幫兇,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如果王爺能牽製住涼州軍團,東方的進攻會省力許多。”
張歸元笑道:“翦除幫兇當然可以,但目標不是涼州軍團,而是西域長史府。”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誰也沒想到張歸元的目標竟然是西域。
此時正值東漢末年,東漢皇廷對西域長史府的掌控能力最弱。
西域有大小幾十個國家,較大的國家如烏孫,占據的土地比幽州全境還要大,較小的國家如精絕,隻剩下一座精絕古城。
這些國家在名義上是東漢的屬國,實際根本不受東漢皇廷約束,相互征討,肆意妄為。
和中原篤信煉氣士不同,西域是正邪十三宗都無法滲透的佛修聖地,茫茫大漠之中,到處都是佛塔,佛陀無數。
各個老狐狸都猜不到張歸元究竟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議論紛紛。
袁虎不解道“王爺,攻陷雒陽的是並州軍團和涼州軍團,你為何舍近求遠,進攻西域?”
張歸元來到沙盤前,用教杆點指雒陽,開口道“諸位,如果我們攻破雒陽,涼並敗軍往哪裏撤退?”
“退迴函穀關,據守長安。”
張歸元繼續問道:“如果我們攻破函穀關,占據長安呢?”
“自然是退出關中,占據涼州。”
“好,如果我們占據涼州呢?”
眾人的眼睛亮起,袁狼開口道:“老董一定會退守玉門關,逃竄到西域長史府。”
張歸元環顧左右,見眾人似懂非懂,輕聲解釋道:
“進可攻,退可守,這就是董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行軍事冒險,政治豪賭,攻陷雒陽的底氣。”
“如果不對西域長史府動手,即使一路打到玉門關,又有什麽意義?”
“老董隻需在西域長史府招兵買馬,蟄伏幾年,有朝一日,必然卷土重來。”
“諸位大人,你們想想,此次雒陽之難,西域的佛修出了多少力?”
“西北豪族看似有兩州之地,其實是三州之地。”
聽張歸元這麽說,眾人想起了和老董同夥的阿裏木,巴圖爾,耍蛇人歐陽青等人,不禁頻頻點頭。
“張王爺所言非虛,此次雒陽之變,金剛門和萬佛寺出力不少,幫助老董助紂為虐,倒把這些胡僧忘了。”
“如果張王爺真能攻下西域長史府,董穎退往西域的大門關死,此乃關門打狗之計。”
“不錯不錯,張王爺能出兵西域,絕對是忠臣良將。”
眾人紛紛認可了張歸元的關門打狗之法。
袁龍一計不成,心中又生一計,開口道:“張王爺,還有一件事。”
“據我所知,您現在還在向涼並軍團出售糧食,丹藥,火器和草藥,這會極大地影響我們在東線推進的速度。”
張歸元詭辯道:“袁公子,這可不是我能決定的,農戶和參農們在豐收之後,賣掉手中多餘的糧食和草藥盈利,古而有之,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誰給價高,農戶和參農們就會賣給誰,這種事我可決定不了。”
見眾人議論紛紛,張歸元開口道:“如果在座的各位允許我們北海的糧食在幽州,關東,西南,荊楚,江東,關中一帶銷售,我可以斷絕和西北豪族之間的貿易。”
參加酸棗之盟的許多封疆大吏,世家大族代表對北海農作物產量沒有概念,對於糧食戰爭,傾銷和反傾銷也沒有概念。
張歸元的解釋合情合理,北海多餘的糧食和資源得賣出去。
不和西北豪族做生意,就得和關東豪族做生意,總不能讓多餘的糧食爛在倉庫裏。
眾人討論了半天,一致同意,解開對北海的貿易限製,允許北海的商隊在中原大地出售商品。
“諸位,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我們組建討董聯盟,必要立一個盟主。”
“袁家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理應為盟軍之主。”
經過眾人的一致推選,推了袁家嫡長子袁龍為盟軍之首,袁龍再三推辭,最後推辭不過,成為反董聯盟的盟主。
士兵們建立三層土台,插滿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取出矯詔,讓袁龍整衣佩劍,焚香上表,眾人歃血為盟,約定共討董賊。
隨後,在東線戰場就開始了長達半年的靜坐戰爭。
反董聯軍們盤踞在酸棗,長時間靜坐,整日喝酒打獵,喝茶論道,甚至每月開一次詩會,相互鬥詩鬥賦,平時比武鬥狠,誰也不肯向西前進一步。
明明雒陽城就在幾百裏外,明明誅殺老董的機會就在眼前,偏偏所有人都無動於衷。
誰都害怕出兵後消耗自己的實力,在即將到來的中原大戰時戰敗,因此都選擇按兵不動。
先鋒孫台在魯陽之戰中拚光了本部人馬,被迫敗走,投靠了袁狼,成為了袁狼的部將。
老董聽信賈文的毒計,通過皇帝的手諭任命大量鬱鬱不得誌的中底層官員,擔任州府郡縣的封疆大吏,替代了討董聯軍中的絕大多數首領。
反董聯軍因此而崩潰,各位封疆大吏,家族族長紛紛帶領兵馬離去,防止這些新任的封疆大吏篡權奪權。
長達六七個月的時間,反董聯軍們宣而不戰,一箭未發,一刀未出,隻在酸棗武裝威懾雒陽,種種行為可恥且可悲。
與此同時,鮮於丹遊遍西域,他歸來之時,已經定下武裝奪取西域長史府的戰略方針。
“不錯,我張歸元能從宗門佃戶到現在的北海王,受先皇大恩,封王拜將,理應興義師,共泄公憤,匡扶王室,拯救黎民。”
“讓北海出兵,沒有問題。”
見張歸元上當,袁龍心中暗自得意,臉上沒有露出興奮的神色,平淡地說道:
“既如此,王爺可以派兵從北路攻打並州,王爺和孫將軍兩個方向進攻,必然能驅逐董賊。”
張歸元道:“我從北路出兵沒有問題,但我不會攻打並州。”
袁龍一愣,沉吟道:“王爺出兵攻打涼州也行,涼州的馬遂是老董的幫兇,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如果王爺能牽製住涼州軍團,東方的進攻會省力許多。”
張歸元笑道:“翦除幫兇當然可以,但目標不是涼州軍團,而是西域長史府。”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誰也沒想到張歸元的目標竟然是西域。
此時正值東漢末年,東漢皇廷對西域長史府的掌控能力最弱。
西域有大小幾十個國家,較大的國家如烏孫,占據的土地比幽州全境還要大,較小的國家如精絕,隻剩下一座精絕古城。
這些國家在名義上是東漢的屬國,實際根本不受東漢皇廷約束,相互征討,肆意妄為。
和中原篤信煉氣士不同,西域是正邪十三宗都無法滲透的佛修聖地,茫茫大漠之中,到處都是佛塔,佛陀無數。
各個老狐狸都猜不到張歸元究竟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議論紛紛。
袁虎不解道“王爺,攻陷雒陽的是並州軍團和涼州軍團,你為何舍近求遠,進攻西域?”
張歸元來到沙盤前,用教杆點指雒陽,開口道“諸位,如果我們攻破雒陽,涼並敗軍往哪裏撤退?”
“退迴函穀關,據守長安。”
張歸元繼續問道:“如果我們攻破函穀關,占據長安呢?”
“自然是退出關中,占據涼州。”
“好,如果我們占據涼州呢?”
眾人的眼睛亮起,袁狼開口道:“老董一定會退守玉門關,逃竄到西域長史府。”
張歸元環顧左右,見眾人似懂非懂,輕聲解釋道:
“進可攻,退可守,這就是董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行軍事冒險,政治豪賭,攻陷雒陽的底氣。”
“如果不對西域長史府動手,即使一路打到玉門關,又有什麽意義?”
“老董隻需在西域長史府招兵買馬,蟄伏幾年,有朝一日,必然卷土重來。”
“諸位大人,你們想想,此次雒陽之難,西域的佛修出了多少力?”
“西北豪族看似有兩州之地,其實是三州之地。”
聽張歸元這麽說,眾人想起了和老董同夥的阿裏木,巴圖爾,耍蛇人歐陽青等人,不禁頻頻點頭。
“張王爺所言非虛,此次雒陽之變,金剛門和萬佛寺出力不少,幫助老董助紂為虐,倒把這些胡僧忘了。”
“如果張王爺真能攻下西域長史府,董穎退往西域的大門關死,此乃關門打狗之計。”
“不錯不錯,張王爺能出兵西域,絕對是忠臣良將。”
眾人紛紛認可了張歸元的關門打狗之法。
袁龍一計不成,心中又生一計,開口道:“張王爺,還有一件事。”
“據我所知,您現在還在向涼並軍團出售糧食,丹藥,火器和草藥,這會極大地影響我們在東線推進的速度。”
張歸元詭辯道:“袁公子,這可不是我能決定的,農戶和參農們在豐收之後,賣掉手中多餘的糧食和草藥盈利,古而有之,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誰給價高,農戶和參農們就會賣給誰,這種事我可決定不了。”
見眾人議論紛紛,張歸元開口道:“如果在座的各位允許我們北海的糧食在幽州,關東,西南,荊楚,江東,關中一帶銷售,我可以斷絕和西北豪族之間的貿易。”
參加酸棗之盟的許多封疆大吏,世家大族代表對北海農作物產量沒有概念,對於糧食戰爭,傾銷和反傾銷也沒有概念。
張歸元的解釋合情合理,北海多餘的糧食和資源得賣出去。
不和西北豪族做生意,就得和關東豪族做生意,總不能讓多餘的糧食爛在倉庫裏。
眾人討論了半天,一致同意,解開對北海的貿易限製,允許北海的商隊在中原大地出售商品。
“諸位,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我們組建討董聯盟,必要立一個盟主。”
“袁家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理應為盟軍之主。”
經過眾人的一致推選,推了袁家嫡長子袁龍為盟軍之首,袁龍再三推辭,最後推辭不過,成為反董聯盟的盟主。
士兵們建立三層土台,插滿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取出矯詔,讓袁龍整衣佩劍,焚香上表,眾人歃血為盟,約定共討董賊。
隨後,在東線戰場就開始了長達半年的靜坐戰爭。
反董聯軍們盤踞在酸棗,長時間靜坐,整日喝酒打獵,喝茶論道,甚至每月開一次詩會,相互鬥詩鬥賦,平時比武鬥狠,誰也不肯向西前進一步。
明明雒陽城就在幾百裏外,明明誅殺老董的機會就在眼前,偏偏所有人都無動於衷。
誰都害怕出兵後消耗自己的實力,在即將到來的中原大戰時戰敗,因此都選擇按兵不動。
先鋒孫台在魯陽之戰中拚光了本部人馬,被迫敗走,投靠了袁狼,成為了袁狼的部將。
老董聽信賈文的毒計,通過皇帝的手諭任命大量鬱鬱不得誌的中底層官員,擔任州府郡縣的封疆大吏,替代了討董聯軍中的絕大多數首領。
反董聯軍因此而崩潰,各位封疆大吏,家族族長紛紛帶領兵馬離去,防止這些新任的封疆大吏篡權奪權。
長達六七個月的時間,反董聯軍們宣而不戰,一箭未發,一刀未出,隻在酸棗武裝威懾雒陽,種種行為可恥且可悲。
與此同時,鮮於丹遊遍西域,他歸來之時,已經定下武裝奪取西域長史府的戰略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