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的死對大漢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幾乎等於宣告大漢解除周邊異族威脅、對外開疆擴土的時代結束了。
漢帝劉徹是一位擁有雄才大略地勇武帝王,他顯然不願意接受這一點,從對霍去病這件事的處理上就能窺到一斑。
在漢帝劉徹的授意之下,所有朝內史官對霍去病的記載都隻能是得疫病去世,對於其西征樓蘭失利, 以及得病的過程,大漢數千鐵騎的損失等,隻字不得提及,其他官員士族更是心如明鏡,不敢多言半句,普通百姓的口口相傳,也就隻是坐實了霍去病得疫病去世的事實。
為了表達自己對這位給大漢立下汗馬功勞年輕將領的厚愛,彰顯君主對國家有功之臣的重視和尊重,漢帝劉徹特賜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諡號“景桓”, 陪葬於茂陵。
茂陵是漢帝劉徹給自己準備的福地,能讓霍去病在自己百年之後也能陪在身邊,這足顯劉徹對霍去病的不舍,當然也是一個莫大的榮譽,對當朝眾多雄心勃勃的年輕將領是一個極大的鼓勵。
霍去病的葬禮非常的隆重,由於有了漢帝劉徹的特別關照,各種準備也被推向了極高的規製,萬眾矚目,萬民敬仰,成為霍去病留在世間的最後一道耀眼的閃光。
走在殯葬隊伍最前列的,是一千名排列整齊、盔甲鮮明的騎兵軍士,頂孝執劍,戰旗獵獵,號聲震天,這是曾經跟隨霍去病征戰過無數戰場的一支千人鐵騎,以勇武之勢在前開路, 就像曾經的一次次遠赴沙場,表達對這位曾經主將的愛戴。
在千人鐵騎隊之後, 是龐大的儀仗號角金鼓之隊,金鼓緩緩鳴響,號角悠悠低垂,悲切、雄壯,數裏之外都能聽到,使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低首哀思。
儀仗隊後是一輛由五匹馬拉著的大車,車上高高豎起的直杆之上,是一頂碩大的白色天帳,隨著大車的行進隨風飄蕩,成為整個殯葬隊伍矚目的中心,也成了所有人看到的人心中霍去病的魂歸之所。
在天帳車馬之後,就是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的靈柩,棺槨置於一輛三十五匹馬拉的大車之上,一排五匹,足有七排之多,陣勢宏大,白色帳幔挽成的花朵覆蓋在棺槨頂部, 棺槨四周被黑紗白花簇擁, 莊嚴、肅穆、悲壯!
在靈柩車後, 跟著的是裝載陪葬物品的車輛和送葬的人群, 霍去病唯一的兒子霍嬗年僅三歲,著重孝被人抱著坐在車中。
隨後跟著的是霍去病其他的至親家人,衛家霍家的人都有,還有朝廷執掌禮儀的官員,文武百官,曾經的屬下將士,以及他的江湖親朋和無數的仰慕者,熙熙攘攘綿延十裏。
在天帳和靈柩車輛以及送葬人群兩側,是數列貫孝執帳武士,一條條白底金邊挽幛高高挑起,上麵是漢帝劉徹至文武百官以及生前友好對霍去病的哀悼之詞,一眼望去,迎風獵獵,遮天蔽日。
從長安到茂陵不下百裏,漢帝劉徹為了悼念霍去病,調集邊境五郡的鐵甲守軍,在沿途兩邊列陣為他送行,沿途官宦百姓自發簇擁到送葬道路兩側,搭台跪地焚香,一路香煙飄渺,哭聲慟地,悲緒紛飛,感懷天地。
衛青走在送葬人群的最前列,他是大司馬大將軍,位比丞相,還手握軍政大權,幾乎就是百官之首,同時他還是霍去病的親舅舅,也是家人的首腦。
今天給霍去病送葬的這個陣勢,衛青也是承受著極大的壓力,陛下想怎麽做,他現在連大氣都不敢喘,全部遵照執行,但這樣下來,除了規製禮儀,其他的已經和一個帝王出殯相差無幾,就算是皇家的普通成員也很難企及。
他非常明白霍去病的死對陛下劉徹造成的打擊,不光是在軍事上,還在臉麵上,更在心裏麵,這是一種說不出的痛,並且是與自己有關的痛,他從來都沒想過敢把這種痛加在給了自己無數機會和榮譽的當今陛下身上。
在衛青心裏甚至是有些冤枉,他反對出兵樓蘭,是因為他覺得沒這個必要,他反對霍去病作為主帥領兵,是不想他再立新功而讓陛下作難,如果他知道這會成為一件讓陛下打臉的事,他一定會設法遠遠的躲開,至少不能讓自己的話去打陛下的臉。
霍去病是走了,衛家在朝的勢力大大削弱,衛青已經表現得相當低調,決不再對朝廷的事情隨便說三道四,除非陛下親問,他不知這樣能否減少陛下對衛家的憂慮,為衛家多保存點希望。
八爺也在送葬的隊伍中,陰石就跟在身邊,自從他聽到霍去病去世的消息就匆匆從荊州趕了迴來,他非常清楚父親對這位唯一的弟子的感情,他真怕他會出事,這些天對八爺幾乎就是寸步不離。
自從八爺聽聞霍去病得疫病去世的消息,就連續好幾天沒有吃飯,就算是在別人的勸導下開始吃飯,他的話也很少,經常是默默的看著那個住滿叫花子的院子發呆,這讓陰石他們很是擔心。
在八爺的眼裏,霍去病的身影依然還在,還在這個院子裏舞動他的寶劍,還在有所獲益得意忘形之際被八爺打得雞飛狗跳,還在以將軍之身衝進叫花子群裏搶東西吃,還是坐在身邊說著好聽的話逗他開心。
八爺因為兒子陰石的事情,把自己放逐在江湖,心裏一直很苦,除了武功,他幾乎已經放棄了一切,包括他生命的意義,更不要說教徒授藝了。
翁銳幫八爺找來了兒子陰柔,八爺的生活才得到了一些改觀,雖還過著叫花子的流放生活,但兒女情長又開始在他心裏滋長,而就是在這個時候衛青把霍去病帶到了八爺身邊,做了八爺一生中唯一的一個掛名弟子。
八爺很喜歡霍去病這個孩子,似乎是在他身上看到了小時候陰石的影子,他對霍去病用心之重,幾乎就是把他當作陰石在教,也成了他晚年的一個心理寄托,其情感可想而知。
霍去病成長在當朝勢力強勁的衛家,想讓他留在八爺身邊幾乎沒有可能,有衛青的榜樣,疆場才是他最大的理想。
有了八爺在武功上的加持,霍去病一出場就光芒四射,聰明、靈活、勇猛、頑強,他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將一代將星的輝煌書寫得淋漓盡致。
但榮耀、權力、利益的欲望也開始在他心裏滋生,讓他在二十出頭的年紀裏不得不承載這麽多幾乎就是一下子突如其來的東西。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八爺看到了霍去病在這方麵的不足,他已經在想方設法開導於他,盡管他看得出來有些話霍去病已經聽不進去,但他依然還抱著希望,因為他年輕,還有很長的人生之路,他總想著經過一些戰場、生活和官場的磨礪,那些道理他一定會慢慢懂的,但上天卻沒有再給他這個機會,讓他的生命停止在了年輕的二十四歲上。
送霍去病,八爺就像是在挖自己的心,他感覺當年失去陰石的那個痛再次迴到了他的身上,以前他還有一絲殘存的希望,但這次卻直接把他打入了絕望,這不是簡單用一個詞就能形容。
當然了,以八爺的修為,外麵如何龐大的陣勢對他都不會有多大的影響,給別人的表現依舊非常沉靜,似乎他隻是想來送霍去病一程,畢竟師徒一場,最後這一段路他想陪著這名唯一的弟子一起走完。
翁銳就在八爺身邊,看著這位滿臉滄桑的老人,他也有點心疼。
對翁銳來說,霍去病的死造成的最大衝擊已經過去,久經沙場,馬革裹屍,或許是每位將軍的宿命,年輕人可能更容易想通這件事,今天這一程,他更多感受的是一種遺憾,也是對八爺的一種陪伴。
其實翁銳的心思早就不在這兒了,在沙康離開之後,他本想立即就去樓蘭,但霍去病的死和征西大軍的疫病一直伴著他,他想談的事八爺也一直沒有情緒,不得已隻好一直等著。
在霍去病的這件事上,他一直還有個疑慮,就是為什麽會染上這裏厲害的疫病,這在幹旱少雨的荒漠是比較難以見到的事,如果是人為施毒,他也一定要將這種毒弄明白,否則哪天自己遇上了,一樣也會倒下,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因為他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
百裏相送,英雄入土,起塚高大,狀如祁連山。
漢帝劉徹是一位擁有雄才大略地勇武帝王,他顯然不願意接受這一點,從對霍去病這件事的處理上就能窺到一斑。
在漢帝劉徹的授意之下,所有朝內史官對霍去病的記載都隻能是得疫病去世,對於其西征樓蘭失利, 以及得病的過程,大漢數千鐵騎的損失等,隻字不得提及,其他官員士族更是心如明鏡,不敢多言半句,普通百姓的口口相傳,也就隻是坐實了霍去病得疫病去世的事實。
為了表達自己對這位給大漢立下汗馬功勞年輕將領的厚愛,彰顯君主對國家有功之臣的重視和尊重,漢帝劉徹特賜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諡號“景桓”, 陪葬於茂陵。
茂陵是漢帝劉徹給自己準備的福地,能讓霍去病在自己百年之後也能陪在身邊,這足顯劉徹對霍去病的不舍,當然也是一個莫大的榮譽,對當朝眾多雄心勃勃的年輕將領是一個極大的鼓勵。
霍去病的葬禮非常的隆重,由於有了漢帝劉徹的特別關照,各種準備也被推向了極高的規製,萬眾矚目,萬民敬仰,成為霍去病留在世間的最後一道耀眼的閃光。
走在殯葬隊伍最前列的,是一千名排列整齊、盔甲鮮明的騎兵軍士,頂孝執劍,戰旗獵獵,號聲震天,這是曾經跟隨霍去病征戰過無數戰場的一支千人鐵騎,以勇武之勢在前開路, 就像曾經的一次次遠赴沙場,表達對這位曾經主將的愛戴。
在千人鐵騎隊之後, 是龐大的儀仗號角金鼓之隊,金鼓緩緩鳴響,號角悠悠低垂,悲切、雄壯,數裏之外都能聽到,使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低首哀思。
儀仗隊後是一輛由五匹馬拉著的大車,車上高高豎起的直杆之上,是一頂碩大的白色天帳,隨著大車的行進隨風飄蕩,成為整個殯葬隊伍矚目的中心,也成了所有人看到的人心中霍去病的魂歸之所。
在天帳車馬之後,就是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的靈柩,棺槨置於一輛三十五匹馬拉的大車之上,一排五匹,足有七排之多,陣勢宏大,白色帳幔挽成的花朵覆蓋在棺槨頂部, 棺槨四周被黑紗白花簇擁, 莊嚴、肅穆、悲壯!
在靈柩車後, 跟著的是裝載陪葬物品的車輛和送葬的人群, 霍去病唯一的兒子霍嬗年僅三歲,著重孝被人抱著坐在車中。
隨後跟著的是霍去病其他的至親家人,衛家霍家的人都有,還有朝廷執掌禮儀的官員,文武百官,曾經的屬下將士,以及他的江湖親朋和無數的仰慕者,熙熙攘攘綿延十裏。
在天帳和靈柩車輛以及送葬人群兩側,是數列貫孝執帳武士,一條條白底金邊挽幛高高挑起,上麵是漢帝劉徹至文武百官以及生前友好對霍去病的哀悼之詞,一眼望去,迎風獵獵,遮天蔽日。
從長安到茂陵不下百裏,漢帝劉徹為了悼念霍去病,調集邊境五郡的鐵甲守軍,在沿途兩邊列陣為他送行,沿途官宦百姓自發簇擁到送葬道路兩側,搭台跪地焚香,一路香煙飄渺,哭聲慟地,悲緒紛飛,感懷天地。
衛青走在送葬人群的最前列,他是大司馬大將軍,位比丞相,還手握軍政大權,幾乎就是百官之首,同時他還是霍去病的親舅舅,也是家人的首腦。
今天給霍去病送葬的這個陣勢,衛青也是承受著極大的壓力,陛下想怎麽做,他現在連大氣都不敢喘,全部遵照執行,但這樣下來,除了規製禮儀,其他的已經和一個帝王出殯相差無幾,就算是皇家的普通成員也很難企及。
他非常明白霍去病的死對陛下劉徹造成的打擊,不光是在軍事上,還在臉麵上,更在心裏麵,這是一種說不出的痛,並且是與自己有關的痛,他從來都沒想過敢把這種痛加在給了自己無數機會和榮譽的當今陛下身上。
在衛青心裏甚至是有些冤枉,他反對出兵樓蘭,是因為他覺得沒這個必要,他反對霍去病作為主帥領兵,是不想他再立新功而讓陛下作難,如果他知道這會成為一件讓陛下打臉的事,他一定會設法遠遠的躲開,至少不能讓自己的話去打陛下的臉。
霍去病是走了,衛家在朝的勢力大大削弱,衛青已經表現得相當低調,決不再對朝廷的事情隨便說三道四,除非陛下親問,他不知這樣能否減少陛下對衛家的憂慮,為衛家多保存點希望。
八爺也在送葬的隊伍中,陰石就跟在身邊,自從他聽到霍去病去世的消息就匆匆從荊州趕了迴來,他非常清楚父親對這位唯一的弟子的感情,他真怕他會出事,這些天對八爺幾乎就是寸步不離。
自從八爺聽聞霍去病得疫病去世的消息,就連續好幾天沒有吃飯,就算是在別人的勸導下開始吃飯,他的話也很少,經常是默默的看著那個住滿叫花子的院子發呆,這讓陰石他們很是擔心。
在八爺的眼裏,霍去病的身影依然還在,還在這個院子裏舞動他的寶劍,還在有所獲益得意忘形之際被八爺打得雞飛狗跳,還在以將軍之身衝進叫花子群裏搶東西吃,還是坐在身邊說著好聽的話逗他開心。
八爺因為兒子陰石的事情,把自己放逐在江湖,心裏一直很苦,除了武功,他幾乎已經放棄了一切,包括他生命的意義,更不要說教徒授藝了。
翁銳幫八爺找來了兒子陰柔,八爺的生活才得到了一些改觀,雖還過著叫花子的流放生活,但兒女情長又開始在他心裏滋長,而就是在這個時候衛青把霍去病帶到了八爺身邊,做了八爺一生中唯一的一個掛名弟子。
八爺很喜歡霍去病這個孩子,似乎是在他身上看到了小時候陰石的影子,他對霍去病用心之重,幾乎就是把他當作陰石在教,也成了他晚年的一個心理寄托,其情感可想而知。
霍去病成長在當朝勢力強勁的衛家,想讓他留在八爺身邊幾乎沒有可能,有衛青的榜樣,疆場才是他最大的理想。
有了八爺在武功上的加持,霍去病一出場就光芒四射,聰明、靈活、勇猛、頑強,他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將一代將星的輝煌書寫得淋漓盡致。
但榮耀、權力、利益的欲望也開始在他心裏滋生,讓他在二十出頭的年紀裏不得不承載這麽多幾乎就是一下子突如其來的東西。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八爺看到了霍去病在這方麵的不足,他已經在想方設法開導於他,盡管他看得出來有些話霍去病已經聽不進去,但他依然還抱著希望,因為他年輕,還有很長的人生之路,他總想著經過一些戰場、生活和官場的磨礪,那些道理他一定會慢慢懂的,但上天卻沒有再給他這個機會,讓他的生命停止在了年輕的二十四歲上。
送霍去病,八爺就像是在挖自己的心,他感覺當年失去陰石的那個痛再次迴到了他的身上,以前他還有一絲殘存的希望,但這次卻直接把他打入了絕望,這不是簡單用一個詞就能形容。
當然了,以八爺的修為,外麵如何龐大的陣勢對他都不會有多大的影響,給別人的表現依舊非常沉靜,似乎他隻是想來送霍去病一程,畢竟師徒一場,最後這一段路他想陪著這名唯一的弟子一起走完。
翁銳就在八爺身邊,看著這位滿臉滄桑的老人,他也有點心疼。
對翁銳來說,霍去病的死造成的最大衝擊已經過去,久經沙場,馬革裹屍,或許是每位將軍的宿命,年輕人可能更容易想通這件事,今天這一程,他更多感受的是一種遺憾,也是對八爺的一種陪伴。
其實翁銳的心思早就不在這兒了,在沙康離開之後,他本想立即就去樓蘭,但霍去病的死和征西大軍的疫病一直伴著他,他想談的事八爺也一直沒有情緒,不得已隻好一直等著。
在霍去病的這件事上,他一直還有個疑慮,就是為什麽會染上這裏厲害的疫病,這在幹旱少雨的荒漠是比較難以見到的事,如果是人為施毒,他也一定要將這種毒弄明白,否則哪天自己遇上了,一樣也會倒下,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因為他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
百裏相送,英雄入土,起塚高大,狀如祁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