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身披鎧甲,腰佩利劍,昂首挺胸,舉目眺遠,那威嚴的姿態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這座塑像不僅是南安的主要地標之一,更成為了南安人民心中的“守護者”。
對於在外漂泊的南安遊子而言,見到這尊雕像,就意味著離家不遠了,那是一份深深的眷戀和歸屬。
說話間,出租車緩緩停在了林悅家的小區門口。這是一座老小區,從外觀來看,大約建於2000年前後。
我依照林悅提供的樓棟號和戶號,來到了她家門口輕輕地敲了敲入戶門,屋內很快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房門隨之被打開。
站在麵前的是一位大概60歲出頭的阿姨,身材略微有點胖,她的身後是一位個頭與我相仿、挺壯實的男人。想必,這就是林悅的父母親。
我連忙點頭向兩位問好:“叔叔阿姨,你們好,我是林悅的朋友,我叫淩飛。林悅姐她工作忙最近也沒辦法迴來看望你們,我從西安來福建辦點事情,正好過來看看你們。”
林悅可能剛剛和我通完話後給她的父母打了招唿,兩位老人很熱情地將我邀請進門。
阿姨慈祥的說道:“孩子啊,你可真有心,謝謝你,悅悅她在西安還好嗎?她都快一年沒有迴家了,上次迴來還是去年的11月份。”
我點點頭,笑言道:“叔叔阿姨,你們放心吧,林悅姐她在西安生意做的不錯,就是每天工作比較忙碌,所以才沒辦法迴來看你們。前些天我還見她了,她說她很想你們,等過段時間不忙的時候就迴來看望你們。”
阿姨聽了,臉上的擔憂稍稍減輕了些,喃喃說道:“那就好,我和悅悅的爸爸上了年紀,也幫不了悅悅什麽忙,她一個女孩子在離家那麽遠的地方,我們真是不放心。”
“阿姨,您就別操林悅姐的心了,她很好的,隻要您和叔叔好好照顧自己,身體能夠健健康康的,就是對林悅姐最大的欣慰。”我趕忙安慰道。
林悅的父親是個不太講話的男人,隻是一個勁吩咐我吃水果,那沉默中的關切,讓我感受到了父愛如山的深沉。
中午,在林悅父母強硬挽留下,我在她家裏吃了個午飯。
飯桌上,滿是家常的美味和濃濃的親情,阿姨不停地給我夾菜,叔叔則默默地看著我們,偶爾露出憨厚的笑容。
午飯後,我向叔叔阿姨詢問了林悅所愛的那位男人的家庭地址,就和她的父母告了別。
出門的時候,林悅的父母緊緊拉著我的手,還叮囑我幫忙勸勸林悅,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讓林悅要振作起來,是時候麵對新的生活、新的感情。
我鄭重地點點頭,帶著這份沉甸甸的囑托離開了。
踏出林悅家的小區,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又去超市買了些禮品,前往林悅已故男朋友許誌友父母所住的地方。
他家位於南安城區邊上一個叫做帽山的村子,一路詢問,幾經波折,我終於來到了他家門口。
這是一個二層的自建房,院子不大卻收拾得幹淨整潔。
我踏進院子,大聲喊道:“您好,有人嗎?”
話音剛落,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從屋內緩緩走了出來,嘴裏說著一口閩南語,我竟一句也沒能聽懂。
我趕忙又對這位老人說道:“叔叔,您會講普通話嗎?”
老人看著我,用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問道:“小夥子,你找誰?”
“叔叔,您是許誌友的父親嗎?我是許誌友的朋友淩飛。”
當我提起許誌友這個名字時,老人的眼眶瞬間濕潤了,嘴唇顫抖著迴道:“我是誌友的爸爸。”
“叔叔,我是從西安來的,誌友和林悅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正好來福建這邊辦事,林悅吩咐我來看看您。”
老人微微點頭,接過我手裏的禮品,說道:“進來坐吧。”
我跟隨許叔叔走進了屋內,看到簡陋的裝修讓人心酸,這才知道他家的條件並不是很好。
許誌友的父親給我倒了杯茶,親切地問道:“悅悅那丫頭還好吧?”
我搖搖頭,歎息道:“自從誌友離開後,她一直就這個樣子,這麽多年過去了,每提到誌友,她依然會流淚,我想她很難從這份感情裏麵走出來了。”
我說的都是實話,現在這個社會,像林悅這種重情重義的女孩子真的很少了。
許誌友的父親也歎息一聲,緩緩說道:“誌友這孩子沒福氣啊,悅悅是個好女孩,每次迴來都會來看望我和誌友的媽媽,這麽多年了,我也經常勸她該忘記誌友,可她每次迴來都依舊是一個人,不知道悅悅現在有沒有交往男朋友?”
我搖搖頭,堅定地說道:“沒有,她還是單身。”
老人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無奈與心疼:“孩子,有空幫我勸勸悅悅,是時候該放下誌友了。”
作為一個長輩,他自然不希望看到林悅為了已故的兒子而蹉跎了自己的人生,更何況林悅還是個女人,沒有什麽依靠大家都不會放心。
我應承著老人的囑托,緊接著,我隨口問道:“怎麽沒有看見阿姨,她出門了嗎?”
老人的目光黯淡了下來,說道:“你阿姨她在三月份的時候就去世了,我也沒有告訴悅悅,不想讓她傷心難過。”
聽到這個消息,我心裏“咯噔”一下,望著眼前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前些年送走了自己的兒子,今年又送走了自己的老伴,這該是經曆了多麽巨大的痛苦啊,可他此刻卻還強裝著淡定。
“對不起,叔叔,您節哀。”那一刻,我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麽來安慰他。
隨後,我和許誌友的父親又聊了一會兒。那些話語裏,有對過去的懷念,有對生活的無奈,也有對未來的迷茫。
走出那扇門,我的心情無比複雜,仿佛有一塊巨石壓在心頭,這份親情與愛情的交織,讓人感慨萬千。
然而,我還沒有走,因為看到許誌友家簡陋的環境和他年邁父親那蹣跚的身影,我深知這個家庭的艱難,所以我去了附近的銀行取了一萬塊錢的現金,又迴到了許誌友的家裏。
對於在外漂泊的南安遊子而言,見到這尊雕像,就意味著離家不遠了,那是一份深深的眷戀和歸屬。
說話間,出租車緩緩停在了林悅家的小區門口。這是一座老小區,從外觀來看,大約建於2000年前後。
我依照林悅提供的樓棟號和戶號,來到了她家門口輕輕地敲了敲入戶門,屋內很快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房門隨之被打開。
站在麵前的是一位大概60歲出頭的阿姨,身材略微有點胖,她的身後是一位個頭與我相仿、挺壯實的男人。想必,這就是林悅的父母親。
我連忙點頭向兩位問好:“叔叔阿姨,你們好,我是林悅的朋友,我叫淩飛。林悅姐她工作忙最近也沒辦法迴來看望你們,我從西安來福建辦點事情,正好過來看看你們。”
林悅可能剛剛和我通完話後給她的父母打了招唿,兩位老人很熱情地將我邀請進門。
阿姨慈祥的說道:“孩子啊,你可真有心,謝謝你,悅悅她在西安還好嗎?她都快一年沒有迴家了,上次迴來還是去年的11月份。”
我點點頭,笑言道:“叔叔阿姨,你們放心吧,林悅姐她在西安生意做的不錯,就是每天工作比較忙碌,所以才沒辦法迴來看你們。前些天我還見她了,她說她很想你們,等過段時間不忙的時候就迴來看望你們。”
阿姨聽了,臉上的擔憂稍稍減輕了些,喃喃說道:“那就好,我和悅悅的爸爸上了年紀,也幫不了悅悅什麽忙,她一個女孩子在離家那麽遠的地方,我們真是不放心。”
“阿姨,您就別操林悅姐的心了,她很好的,隻要您和叔叔好好照顧自己,身體能夠健健康康的,就是對林悅姐最大的欣慰。”我趕忙安慰道。
林悅的父親是個不太講話的男人,隻是一個勁吩咐我吃水果,那沉默中的關切,讓我感受到了父愛如山的深沉。
中午,在林悅父母強硬挽留下,我在她家裏吃了個午飯。
飯桌上,滿是家常的美味和濃濃的親情,阿姨不停地給我夾菜,叔叔則默默地看著我們,偶爾露出憨厚的笑容。
午飯後,我向叔叔阿姨詢問了林悅所愛的那位男人的家庭地址,就和她的父母告了別。
出門的時候,林悅的父母緊緊拉著我的手,還叮囑我幫忙勸勸林悅,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讓林悅要振作起來,是時候麵對新的生活、新的感情。
我鄭重地點點頭,帶著這份沉甸甸的囑托離開了。
踏出林悅家的小區,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又去超市買了些禮品,前往林悅已故男朋友許誌友父母所住的地方。
他家位於南安城區邊上一個叫做帽山的村子,一路詢問,幾經波折,我終於來到了他家門口。
這是一個二層的自建房,院子不大卻收拾得幹淨整潔。
我踏進院子,大聲喊道:“您好,有人嗎?”
話音剛落,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從屋內緩緩走了出來,嘴裏說著一口閩南語,我竟一句也沒能聽懂。
我趕忙又對這位老人說道:“叔叔,您會講普通話嗎?”
老人看著我,用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問道:“小夥子,你找誰?”
“叔叔,您是許誌友的父親嗎?我是許誌友的朋友淩飛。”
當我提起許誌友這個名字時,老人的眼眶瞬間濕潤了,嘴唇顫抖著迴道:“我是誌友的爸爸。”
“叔叔,我是從西安來的,誌友和林悅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正好來福建這邊辦事,林悅吩咐我來看看您。”
老人微微點頭,接過我手裏的禮品,說道:“進來坐吧。”
我跟隨許叔叔走進了屋內,看到簡陋的裝修讓人心酸,這才知道他家的條件並不是很好。
許誌友的父親給我倒了杯茶,親切地問道:“悅悅那丫頭還好吧?”
我搖搖頭,歎息道:“自從誌友離開後,她一直就這個樣子,這麽多年過去了,每提到誌友,她依然會流淚,我想她很難從這份感情裏麵走出來了。”
我說的都是實話,現在這個社會,像林悅這種重情重義的女孩子真的很少了。
許誌友的父親也歎息一聲,緩緩說道:“誌友這孩子沒福氣啊,悅悅是個好女孩,每次迴來都會來看望我和誌友的媽媽,這麽多年了,我也經常勸她該忘記誌友,可她每次迴來都依舊是一個人,不知道悅悅現在有沒有交往男朋友?”
我搖搖頭,堅定地說道:“沒有,她還是單身。”
老人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無奈與心疼:“孩子,有空幫我勸勸悅悅,是時候該放下誌友了。”
作為一個長輩,他自然不希望看到林悅為了已故的兒子而蹉跎了自己的人生,更何況林悅還是個女人,沒有什麽依靠大家都不會放心。
我應承著老人的囑托,緊接著,我隨口問道:“怎麽沒有看見阿姨,她出門了嗎?”
老人的目光黯淡了下來,說道:“你阿姨她在三月份的時候就去世了,我也沒有告訴悅悅,不想讓她傷心難過。”
聽到這個消息,我心裏“咯噔”一下,望著眼前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前些年送走了自己的兒子,今年又送走了自己的老伴,這該是經曆了多麽巨大的痛苦啊,可他此刻卻還強裝著淡定。
“對不起,叔叔,您節哀。”那一刻,我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麽來安慰他。
隨後,我和許誌友的父親又聊了一會兒。那些話語裏,有對過去的懷念,有對生活的無奈,也有對未來的迷茫。
走出那扇門,我的心情無比複雜,仿佛有一塊巨石壓在心頭,這份親情與愛情的交織,讓人感慨萬千。
然而,我還沒有走,因為看到許誌友家簡陋的環境和他年邁父親那蹣跚的身影,我深知這個家庭的艱難,所以我去了附近的銀行取了一萬塊錢的現金,又迴到了許誌友的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