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朝堂之上,景泰帝大會文武,大殿下的文武百官烏壓壓成片,幾乎站滿了整個大殿,他們都雙手下垂,低著頭,默不作聲。


    過了小半盞茶的時間之後,景泰帝向下看了眼,道:“諸位愛卿,最近可有什麽事啊?”


    眾文武百官互相看了看,連連搖頭。


    景泰帝長出口氣,坐在金龍椅上,身子向後仰了仰,笑道:“沒事就好。眼看年關將近,朕的皇子即將誕下,爾等——”


    他話音未落,有名臥蠶眉的文官,耷拉著眉毛走了出來,他雙手揣在袖筒內道:“啟奏陛下,也先又派來了使者,與我大明和談,他在京師已等了三天——”


    話未說完,大殿頓時“轟”地聲響開了,像開水似的沸騰起來。


    眾文武紛紛道:“理他作甚?這種事也要向陛下匯報?”


    “讓他呆著!”


    眾文武議論紛紛,眉飛色舞,翹起了大指。


    景泰帝臉沉了下來,道:“你且退下,朕知道了!”


    那名文官向上躬了下身,便退迴原處,呆呆站著。


    於謙愣了下,道:“陛下,這是大事,何故不理?”


    景泰帝撩起左眼皮,看了眼他,嘴巴向上撇了撇道:“同他有什麽好和談的?他若不來,正合朕意,他若興兵來犯,我們就堅壁清野,深溝高壘把他擋在大明之外。不談!”他擺了幾下手。


    “不談!”眾文武也是上前連連擺手。


    於謙呆了呆,倒吸口氣,退了下去,也是站在原地默不作聲。


    柳隨風眉毛向上飛起,臉泛紅光道:“陛下英明!這也先,我們遲早是要討伐他的,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如何練兵備戰!”


    他上前走了幾步,衝上拱了拱手,道:“為臣苦思良久,覺得破敵不難,隻是尚須對大明軍製做些改進。”


    他抬起頭,轉向眾文武,雙手向兩邊攤開道:“原先的大明軍製,經過土木堡之變,被證明不利於我大明軍作戰,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上下都是糊裏糊塗,指揮不靈,故而吃虧。因此——”


    他退後兩步,轉向景泰帝道:“為臣建議,應將士兵交由將領帶領,由他們自行練兵,這樣就可帶出隻能征慣戰的隊伍,就可以不懼也先的騎兵了!”


    此言一出,大殿頓時沉寂下來,空氣像是凝固了般,鴉雀無聲。


    景泰帝愣了愣,睜圓了眼睛看著階下的文武。


    眾文武後退兩步,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站在原地木雕似的紋絲不動。


    過了半盞茶工夫,景泰帝方對下道:“諸位愛卿以為柳大將軍的建議如何?”


    眾文武還是雙手揣在袖筒內,低著頭,默不作聲。


    柳隨風眉毛倒豎,兩眼圓睜,厲聲道:“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諸位文武為何無動於衷?”“滋滋滋”他牙齒直咬,似乎要咬出血來。


    禮部尚書孫有禮眨了幾下綠豆眼,上前衝景泰帝彎腰道:“啟奏陛下,這於禮不合。大明軍製,乃先祖親手所定,豈可輕易廢除?”


    眾文武頻頻點頭:“是呀!是呀!”


    柳隨風跺了下腳道:“大明太祖,他也不知未來會出現土木堡之變,他若知道,絕不會定下這種軍製!”他眼睛凸出,似要睜裂眼眶,看著眾人。


    眾文武愣了下,互相看看,接著又咬著耳朵,嘰嘰咕咕說了陣,然後轉向柳隨風,撇了撇嘴,甩了下袖子道:“太祖製定這種軍製,深謀遠慮,不是柳黃門這種人能夠理解的。”


    說完,他們把頭往脖領裏縮了縮,撥郎鼓似的搖頭。


    景泰帝沉聲道:“對於柳大將軍的建議,眾位愛卿是支持還是不支持?”


    滿朝文武,幾乎全部都搖頭。


    景泰帝倒吸口氣,站起身來,看著階下,足足有兩三次喘息的工夫,見他們還是站著搖頭,不由跺了下腳,長歎聲,又坐倒在金龍椅上,右手扶著額頭,唉聲歎氣。


    柳隨風牙齒咬得“哢哢”直響,上前道:“難道你們寧可要前線打敗仗,也不肯廢除這種明顯不適宜的軍製?”


    戶部尚書胡大用連忙擺手道:“柳將軍言重了,誰希望前線打敗仗?這次敗仗,和什麽軍製無關,完全是王振胡作非為,一手造成的。”


    眾文武連聲道:“對!對!這次敗仗,王振是罪魁禍首!”


    又有人道:“柳將軍口口聲聲說軍製不妥,那麽我且問你,同樣的軍製,為什麽在於大人的指揮下,就能擊退也先精騎,保衛京師?”


    眾人雞啄米似的點頭,“對!在這種軍製下打勝仗更好!”


    他們頓時臉泛紅光,齊翹起了大指,然後轉向景泰帝道:“陛下,萬萬不可修改祖製!”


    景泰帝雙手抱著頭,臉變成了苦瓜。


    他看了看階下,最後目光落在於謙身上,便道:“於大人,您說幾句吧!”


    眾文武的目光也全落到於謙身上,柳隨風也睜大眼睛看著於謙,上前走了兩步,抬起手連聲道:“於大人請說,您的見解高明,您說本將軍說得有沒有道理?”


    於謙低頭沉思片刻,走出隊列,衝景泰帝彎腰拱手道:“啟稟陛下,柳將軍所說,有一定的道理。”


    “唿”柳隨風長出口氣,擦了擦額頭的汗,臉上泛出紅光,微微點了點頭。


    “這!這!”眾文武頓時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他們指著於謙道:“於大人,您怎麽能同意柳黃門的意見?”


    大殿內頓時像開水鍋似的,“嗡嗡”響了起來。


    “但是——”於謙清了清嗓子,接著道:“貿然執行柳將軍的建議,還是太倉促了些。老臣以為,這事還須慢慢來,待時機成熟後,自然水到渠成。”


    “哦!”景泰帝點了點頭,坐在金龍椅上,變得安閑起來。


    眾文武先是愣了下,而後連忙拍手叫道:“好!於大人說得好!這事慢慢來,以後再說!”


    眾人是滿麵紅光,興高采烈。


    柳隨風跺了下腳,咬著牙道:“真是一派胡言!對也先進行新的討伐,就在這幾年之內完成,哪裏能慢慢來?那還不拖延時間,貽誤戰機?”


    他轉向景泰帝,雙手抱拳道:“陛下,這事萬萬拖不得,必須盡快做出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憂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街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街龍並收藏無憂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