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文武百官聞言大驚失色,連忙道:“我們也快快撤走吧!”
眾人頻頻點頭,整頓了下衣服,抬起腳就要往外走。
柳隨風大叫道:“諸位大人留步!現在國之無主,要盡快另立新君,這才是最重要的!”
眾文武百官聞言停住了腳步,扭迴頭來看著他。
於謙道:“柳黃門所言不虛,若不另立新君,我們便如同一盤散沙,不久便會成為也先的階下囚,到時悔之晚矣!”
眾文武百官略思片刻,連連點頭道:“不錯,我們手裏若沒有皇帝,到哪都沒人聽,若是有不軌之徒乘機起勢——”眾人眉毛全擰了起來,倒吸口氣道:“後果不堪設想!”
說到這裏,他們全撤迴大殿,連連振臂高唿道:“另立新君!另立新君!”說著說著,淚流滿麵,摔倒在地道:“這也是為江山社稷!”
現場的眾紅衣太監鼻頭一酸,全低下了頭,抽搐道:“諸位大人為國為民之心,實在是太令人感動了!”眼淚“叭叭嗒”往下掉。
柳隨風長出口氣,“這下好了。”
眾文武深知立起新君的重要,不再想著撤離,而是圍上來,七嘴八舌道:“立誰為君好呢?”
有人道:“陛下雖去,但是尚有皇子,不如立他為君!”
柳隨風眉毛倒豎:“真是豈有此理,換湯不換藥!若立皇子,和之前的皇帝有何區別?”想到這兒,他咬了咬牙,上前步道:“皇子年幼,尚不知事,現在形勢如此緊張,他怎能控製局麵?”
有文官上前道:“不是他還是誰?還是快快請他出來,恭坐寶座,即刻稱帝!”
眾文武百官頻頻點頭道:“對!對!皇子稱帝,皇後升為皇太後,臨朝攝政如何?”
眾人均舉手讚同,有名太監答應了聲“唉!”,便飛似向外跑。
柳隨風眼中射出道寒光,盯著那名紅衣太監的背影,突然大喝聲:“著!”大鳥般飛身而起,直飛向那名太監,飛到他背後時,長劍揮出,“卟”地聲刺穿了他的後背。
那名太監“啊”地慘叫聲,雙臂搖了搖,倒在地上,血流滿地。
眾文武百官大驚失色,紛紛指著柳隨風道:“柳黃門,你這是幹什麽?”
柳隨風拔出寶劍,麵色冷冷道:“諸位大人真是糊塗了,也先大軍最多不消半日就到,京師危在旦夕,當請個英明之主,方能扭轉局勢,若是請個尚不能開口說話的小娃娃,柳某絕對不服,立馬走人,浪跡江湖!”
眾文武倒吸口氣,臉由紅變綠,又變成白色,像萬花筒似的變來變去,甩開袖子道:“你走便走,大明江山人才濟濟,不缺你一個!”
又有人道:“諸位大人莫要忘了,眼下我們麵臨的可是前線大敗,敵軍眼看就要兵臨城下,正需要凝聚人心,多一個人多份力量!”
眾文武攤開手道:“話雖如此,可這廝竟不立皇子,要立別人,這是人說的話嗎?”
他們是連連搖頭歎息,目光全轉向了於謙。
於謙長歎聲,點頭道:“柳黃門所說,亦有道理。眼下形勢危急,急需英明果敢之人來領導,但是陛下已有皇子,又豈可視而不見?”
眾文武頻頻點頭,直咂牙花。
柳隨風點頭道:“既然諸位大人認為需立英明之主,那就夠了!至於皇子,可封為王,終身安享榮華富貴,豈不美哉?”
“哇呀!呸!”眾文武眼珠瞪圓了,連連搖頭,“使不得!使不得!”
英王晃晃悠悠站起身來道:“諸位大人莫要爭吵,皇兄雖被俘,但尚在人間,立皇子為帝,似有不妥,可否先立他為攝政王,統領全國,以觀局勢變化如何?”
有人頻頻點頭,皇後也悠悠醒轉過來,點頭道:“對啊!”
於謙連連擺手:“攝政王不足以服眾,而且陛下在也先手上,他若乘機用陛下要挾大夥,大家夥將何以應付?”
眾文武一愣,低頭沉思起來。
柳隨風頓時滿麵開花,眉毛向上飛了起來,連聲道:“於大人所言極是,這正是柳某擔心的地方!所以非得請位深孚眾望、英明果敢的賢人為君不可!”
眾人全倒吸口氣,頻頻點頭,“攝政王太小了!而且也先若用陛下要挾眾位,隻怕皇子也難以應付,還是找個英明之人為君!”說到這裏,他們齊揚聲道:“對!對!我們支持柳黃門的!”
柳隨風眉毛飛起,轉向皇後彎腰拱手道:“啟稟皇後殿下,非是吾等不立皇子為君,而是眼下形勢特別危急,為江山社稷計,隻好權且行此權宜之計,不知皇後殿下以為如何?”
皇後倒吸口氣,麵色蒼白,她看了看階下的文武百官,他們全圍在起看著自己;又看看周圍的宮女、太監,全低著頭,垂著手,眼觀鼻、鼻問口、口問心,站在原地紋絲不動。
她歎了口氣道:“為大明江山社稷計,哀家也無話可說,由諸位大人作主好了。隻是有一條,無論如何要保護好皇兒見深!”
柳隨風上前步道:“這是自然!皇後如此深明大義,我等感激不盡,若有人敢動皇子一根毫毛,定誅他九族!”
眾文武百官齊聲道:“不錯!不錯!皇後殿下隻管放心好了!”
皇後點了點頭,“好好!既然如此,哀家也就放心了。這大明江山,就委托諸位了,哀家告退!”說完,起身向殿外走去。
眾文武百官看她走了出去,又轉迴頭來,轉來轉去道:“皇子不可,那麽立誰為新君呢?”
他們攤開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連連搖頭,像熱鍋上的螞蟻。
柳隨風抿了抿嘴,兩眼閃出亮光,嘴角掛出絲笑,上前道:“諸位大人,何必找來找去,苦苦思索?那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說完,他指了指英王道:“英王殿下英明神武,袖有乾坤,可當大事!”
“啊?”眾人一愣,目光全轉向了英王,滿臉是疑惑、不解。
英王“撲通”聲跌倒在地,雙腿篩糠似的抖,連連擺手道:“萬萬不可,本王才疏學淺,能力低微,哪能擔當如此重任?諸位大人還是另找它人!”
眾人頻頻點頭,整頓了下衣服,抬起腳就要往外走。
柳隨風大叫道:“諸位大人留步!現在國之無主,要盡快另立新君,這才是最重要的!”
眾文武百官聞言停住了腳步,扭迴頭來看著他。
於謙道:“柳黃門所言不虛,若不另立新君,我們便如同一盤散沙,不久便會成為也先的階下囚,到時悔之晚矣!”
眾文武百官略思片刻,連連點頭道:“不錯,我們手裏若沒有皇帝,到哪都沒人聽,若是有不軌之徒乘機起勢——”眾人眉毛全擰了起來,倒吸口氣道:“後果不堪設想!”
說到這裏,他們全撤迴大殿,連連振臂高唿道:“另立新君!另立新君!”說著說著,淚流滿麵,摔倒在地道:“這也是為江山社稷!”
現場的眾紅衣太監鼻頭一酸,全低下了頭,抽搐道:“諸位大人為國為民之心,實在是太令人感動了!”眼淚“叭叭嗒”往下掉。
柳隨風長出口氣,“這下好了。”
眾文武深知立起新君的重要,不再想著撤離,而是圍上來,七嘴八舌道:“立誰為君好呢?”
有人道:“陛下雖去,但是尚有皇子,不如立他為君!”
柳隨風眉毛倒豎:“真是豈有此理,換湯不換藥!若立皇子,和之前的皇帝有何區別?”想到這兒,他咬了咬牙,上前步道:“皇子年幼,尚不知事,現在形勢如此緊張,他怎能控製局麵?”
有文官上前道:“不是他還是誰?還是快快請他出來,恭坐寶座,即刻稱帝!”
眾文武百官頻頻點頭道:“對!對!皇子稱帝,皇後升為皇太後,臨朝攝政如何?”
眾人均舉手讚同,有名太監答應了聲“唉!”,便飛似向外跑。
柳隨風眼中射出道寒光,盯著那名紅衣太監的背影,突然大喝聲:“著!”大鳥般飛身而起,直飛向那名太監,飛到他背後時,長劍揮出,“卟”地聲刺穿了他的後背。
那名太監“啊”地慘叫聲,雙臂搖了搖,倒在地上,血流滿地。
眾文武百官大驚失色,紛紛指著柳隨風道:“柳黃門,你這是幹什麽?”
柳隨風拔出寶劍,麵色冷冷道:“諸位大人真是糊塗了,也先大軍最多不消半日就到,京師危在旦夕,當請個英明之主,方能扭轉局勢,若是請個尚不能開口說話的小娃娃,柳某絕對不服,立馬走人,浪跡江湖!”
眾文武倒吸口氣,臉由紅變綠,又變成白色,像萬花筒似的變來變去,甩開袖子道:“你走便走,大明江山人才濟濟,不缺你一個!”
又有人道:“諸位大人莫要忘了,眼下我們麵臨的可是前線大敗,敵軍眼看就要兵臨城下,正需要凝聚人心,多一個人多份力量!”
眾文武攤開手道:“話雖如此,可這廝竟不立皇子,要立別人,這是人說的話嗎?”
他們是連連搖頭歎息,目光全轉向了於謙。
於謙長歎聲,點頭道:“柳黃門所說,亦有道理。眼下形勢危急,急需英明果敢之人來領導,但是陛下已有皇子,又豈可視而不見?”
眾文武頻頻點頭,直咂牙花。
柳隨風點頭道:“既然諸位大人認為需立英明之主,那就夠了!至於皇子,可封為王,終身安享榮華富貴,豈不美哉?”
“哇呀!呸!”眾文武眼珠瞪圓了,連連搖頭,“使不得!使不得!”
英王晃晃悠悠站起身來道:“諸位大人莫要爭吵,皇兄雖被俘,但尚在人間,立皇子為帝,似有不妥,可否先立他為攝政王,統領全國,以觀局勢變化如何?”
有人頻頻點頭,皇後也悠悠醒轉過來,點頭道:“對啊!”
於謙連連擺手:“攝政王不足以服眾,而且陛下在也先手上,他若乘機用陛下要挾大夥,大家夥將何以應付?”
眾文武一愣,低頭沉思起來。
柳隨風頓時滿麵開花,眉毛向上飛了起來,連聲道:“於大人所言極是,這正是柳某擔心的地方!所以非得請位深孚眾望、英明果敢的賢人為君不可!”
眾人全倒吸口氣,頻頻點頭,“攝政王太小了!而且也先若用陛下要挾眾位,隻怕皇子也難以應付,還是找個英明之人為君!”說到這裏,他們齊揚聲道:“對!對!我們支持柳黃門的!”
柳隨風眉毛飛起,轉向皇後彎腰拱手道:“啟稟皇後殿下,非是吾等不立皇子為君,而是眼下形勢特別危急,為江山社稷計,隻好權且行此權宜之計,不知皇後殿下以為如何?”
皇後倒吸口氣,麵色蒼白,她看了看階下的文武百官,他們全圍在起看著自己;又看看周圍的宮女、太監,全低著頭,垂著手,眼觀鼻、鼻問口、口問心,站在原地紋絲不動。
她歎了口氣道:“為大明江山社稷計,哀家也無話可說,由諸位大人作主好了。隻是有一條,無論如何要保護好皇兒見深!”
柳隨風上前步道:“這是自然!皇後如此深明大義,我等感激不盡,若有人敢動皇子一根毫毛,定誅他九族!”
眾文武百官齊聲道:“不錯!不錯!皇後殿下隻管放心好了!”
皇後點了點頭,“好好!既然如此,哀家也就放心了。這大明江山,就委托諸位了,哀家告退!”說完,起身向殿外走去。
眾文武百官看她走了出去,又轉迴頭來,轉來轉去道:“皇子不可,那麽立誰為新君呢?”
他們攤開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連連搖頭,像熱鍋上的螞蟻。
柳隨風抿了抿嘴,兩眼閃出亮光,嘴角掛出絲笑,上前道:“諸位大人,何必找來找去,苦苦思索?那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說完,他指了指英王道:“英王殿下英明神武,袖有乾坤,可當大事!”
“啊?”眾人一愣,目光全轉向了英王,滿臉是疑惑、不解。
英王“撲通”聲跌倒在地,雙腿篩糠似的抖,連連擺手道:“萬萬不可,本王才疏學淺,能力低微,哪能擔當如此重任?諸位大人還是另找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