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夫人點點頭,“這種厚度,普通的弓箭無法奈何,除非是威力更大由主將使用的弓箭才能射穿。”
陸小翠舌頭吐出半個巴掌長,“教主,這盔甲重八十八斤,實在太重了,一般人根本背不動,便是我也很吃力。別說背它去打仗了。”
孔雀夫人點點頭:“若要背動這副盔甲打仗,至少兩臂要四百斤的力氣。”她轉向孔雀教護法道:“你們去稟報也先元帥,就說要選拔三百名勇士,不但作戰技術熟練,而且力氣要大,至少四百斤,越大越好!除此之外,為他們配備的馬匹也一樣!”
幾名護法彎腰拱手道:“遵命!”便出了山寨。
孔雀夫人又拿出張紙,攤在槐樹下的塊磨盤樣的石頭上,用筆在上麵寫寫畫畫。
也先坐在中軍大帳中,看著麵前叉手施禮的幾名孔雀教護法,倒吸口涼氣,點點頭:“幾位壯士請坐。聖教主的要求本帥明白了。從現在起,全軍選拔符合條件的人才,多多益善。”
有名傳令官接了令就出去了。
此時也先的中軍大帳,已不是先前的那頂,而是換了頂新的,比那頂少了一半,但依然圍坐多人,帳內火光明亮,如同白晝。
阿魯巴圖盤膝坐在也先右手邊,手拈胡須:“隻能打三百副,數量隻怕不夠!”
也先撥拉下麵前的地圖,手指在上麵劃了劃,道:“數量不足,質量頂!聖教主言說,頂上這副盔甲,至少要四百斤的力氣,依本帥之見,還要再加一百斤,五百斤的力氣才行!”
幾名孔雀教護法,倒吸口氣,互相看看,地下了頭。
阿魯巴圖打個哆嗦:“大帥!四百斤力氣,怕能勉強湊齊人數,但若五百斤,隻怕湊不夠三百之數!”
也先臉“刷”地沉下來,“怎麽?我瓦剌數萬鐵騎,連三百名五百斤力氣的勇士都挑不出?”
阿魯巴圖臉變成綠色,“五百斤,那不是小數,統率上千精銳騎兵的統兵官,他們的力氣,也不過五六百斤,我瓦剌達到這一水平的人,隻怕遠不足三百名!”
“嘶——”也先倒吸口氣,眉頭擰成疙瘩,直搓手指,他抬頭看了看孔雀教護法,道:“聖教主所提條件,本帥全部答應!隻是這重騎兵人選方麵,尚需斟酌。當然,條件越高越好!麻煩幾位壯士將本帥意思向聖教主傳達一下,看她有沒有什麽好辦法?”
幾位護法拱手道:“遵命!”便迴去了。
此時已是深更半夜,山中營寨內依然爐火熊熊,工匠的臉被爐火映得通紅,他們掄起鐵錘,“乒乒乓乓”捶打著鐵片,在黑夜中極為響亮,隔幾座山都能聽見。
孔雀夫人坐在槐樹下,凝眉思考,在羊皮紙上畫來畫去。
薛若冰、陸小翠垂手站立在她身邊,而那幾位護法,也已經迴到這兒,垂手而立。
孔雀夫人勾勒完最後一筆,點點頭:“這便是馬的盔甲了。”她將工匠負責人招來,將圖紙交與他,反複道:“按此所做,不得有誤!”
負責人雙手接過圖紙,道聲:“是!”便下去找工匠安排去了。
這事完了,孔雀夫人轉頭看向幾名護法,道:“大帥的意思我已明了。選拔自然是愈嚴格愈好,不過考慮到他可能湊不齊人手,本座決定派幾位護法率數十名教中好手,加入這支重騎兵隊,不知幾位意下如何?”
幾位護法倒吸口氣,互相看看,還未答話,陸小翠上前道:“教主不可!教中雖有好手,可不擅長作戰,而且這支重騎盔甲不全,隻怕他們難以應付!”
薛若冰同幾位護法頻頻點頭。
孔雀夫人擺擺手:“你們的心思我了解。這支重騎兵純屬臨時新建,擱誰都沒經驗。他們既然能上,你們就應該更加可以了!”
“這個——”薛若冰、陸小翠、幾位護法互相看看,低下了頭。
深更半夜時,有條黑影接近阿禮不花的營寨,距寨子兩箭地遠的地方趴下,隱在山石後,探著脖子向營寨望,正是那位送信的明軍將領。
這個營寨綿延幾條街長,像條鏈子似的鎖住明軍退路。
營寨內燈火通明,不斷有騎兵隊來迴巡邏。
這明軍將領看了足兩盞茶工夫,看的脖子都酸了,然後蹲下身,嘴裏發出“唉”的聲響,搖了搖頭,貓著腰向後撤去。
第二天天光大亮時,眾人紛紛起身看著戰場,斷刀殘箭,滿地都是,屍身則被收集,堆成塊兒。
龍振星看著堆成小山似的明軍屍體,不由低下頭,眼中裹上團水霧。
宋謙走上前道:“龍將軍何必如此,戰場殺敵哪有不死人如麻?我們損失很大,對方的損失也不小!”
朱冕已醒轉過來,吃了兩塊烤馬肉,麵色紅潤了些,他和幾名明軍將領也走到龍振星身邊,衝他彎腰拱手道:“參見龍將軍!”
龍振星點點頭,道:“朱將軍身體可好?”
朱冕拍拍胸膛:“已無大礙!現在就可上陣殺敵!”
龍振星微微一笑:“不必如此著急,打仗機會多著呢!”隨後他問宋謙:“我軍損失多少人?”
宋謙拱手道:“昨日上午在大同城下,損失三千餘,下午又在陽和口損失四千多,如今隻剩兩萬兩千多了!”
另名明軍將領抱拳道:“我大同軍亦損失兩千多,如今不足八千人!”
龍振星眉頭擰成疙瘩,低頭沉思:“隻有三萬。如要萬無一失,還須大同郭敬派兵數千來接應才是!不知他那裏準備的怎樣了?”
眾人聽了這話,大眼瞪小眼,連連搖頭:“郭敬不像是扶危濟困者,將軍還需另想辦法!”
龍振星捏住拳頭,“哢叭”直響,眉頭團起道:“他若來,萬事大吉!若不來,我們隻有單獨突圍!諸位來看!”他用根木條在地上劃著,“本將軍決定,親率兩千騎兵為先導,衝擊阿禮不花大營,大同八千軍隨後,剩下兩萬餘軍,由宋謙、朱冕督導殿後,諸位以為如何?”
眾明軍將領互相看看,連連點頭。
大同明軍將領卻連連搖頭道:“如此不妥。”
眾人大吃一驚,目光全轉向他。
陸小翠舌頭吐出半個巴掌長,“教主,這盔甲重八十八斤,實在太重了,一般人根本背不動,便是我也很吃力。別說背它去打仗了。”
孔雀夫人點點頭:“若要背動這副盔甲打仗,至少兩臂要四百斤的力氣。”她轉向孔雀教護法道:“你們去稟報也先元帥,就說要選拔三百名勇士,不但作戰技術熟練,而且力氣要大,至少四百斤,越大越好!除此之外,為他們配備的馬匹也一樣!”
幾名護法彎腰拱手道:“遵命!”便出了山寨。
孔雀夫人又拿出張紙,攤在槐樹下的塊磨盤樣的石頭上,用筆在上麵寫寫畫畫。
也先坐在中軍大帳中,看著麵前叉手施禮的幾名孔雀教護法,倒吸口涼氣,點點頭:“幾位壯士請坐。聖教主的要求本帥明白了。從現在起,全軍選拔符合條件的人才,多多益善。”
有名傳令官接了令就出去了。
此時也先的中軍大帳,已不是先前的那頂,而是換了頂新的,比那頂少了一半,但依然圍坐多人,帳內火光明亮,如同白晝。
阿魯巴圖盤膝坐在也先右手邊,手拈胡須:“隻能打三百副,數量隻怕不夠!”
也先撥拉下麵前的地圖,手指在上麵劃了劃,道:“數量不足,質量頂!聖教主言說,頂上這副盔甲,至少要四百斤的力氣,依本帥之見,還要再加一百斤,五百斤的力氣才行!”
幾名孔雀教護法,倒吸口氣,互相看看,地下了頭。
阿魯巴圖打個哆嗦:“大帥!四百斤力氣,怕能勉強湊齊人數,但若五百斤,隻怕湊不夠三百之數!”
也先臉“刷”地沉下來,“怎麽?我瓦剌數萬鐵騎,連三百名五百斤力氣的勇士都挑不出?”
阿魯巴圖臉變成綠色,“五百斤,那不是小數,統率上千精銳騎兵的統兵官,他們的力氣,也不過五六百斤,我瓦剌達到這一水平的人,隻怕遠不足三百名!”
“嘶——”也先倒吸口氣,眉頭擰成疙瘩,直搓手指,他抬頭看了看孔雀教護法,道:“聖教主所提條件,本帥全部答應!隻是這重騎兵人選方麵,尚需斟酌。當然,條件越高越好!麻煩幾位壯士將本帥意思向聖教主傳達一下,看她有沒有什麽好辦法?”
幾位護法拱手道:“遵命!”便迴去了。
此時已是深更半夜,山中營寨內依然爐火熊熊,工匠的臉被爐火映得通紅,他們掄起鐵錘,“乒乒乓乓”捶打著鐵片,在黑夜中極為響亮,隔幾座山都能聽見。
孔雀夫人坐在槐樹下,凝眉思考,在羊皮紙上畫來畫去。
薛若冰、陸小翠垂手站立在她身邊,而那幾位護法,也已經迴到這兒,垂手而立。
孔雀夫人勾勒完最後一筆,點點頭:“這便是馬的盔甲了。”她將工匠負責人招來,將圖紙交與他,反複道:“按此所做,不得有誤!”
負責人雙手接過圖紙,道聲:“是!”便下去找工匠安排去了。
這事完了,孔雀夫人轉頭看向幾名護法,道:“大帥的意思我已明了。選拔自然是愈嚴格愈好,不過考慮到他可能湊不齊人手,本座決定派幾位護法率數十名教中好手,加入這支重騎兵隊,不知幾位意下如何?”
幾位護法倒吸口氣,互相看看,還未答話,陸小翠上前道:“教主不可!教中雖有好手,可不擅長作戰,而且這支重騎盔甲不全,隻怕他們難以應付!”
薛若冰同幾位護法頻頻點頭。
孔雀夫人擺擺手:“你們的心思我了解。這支重騎兵純屬臨時新建,擱誰都沒經驗。他們既然能上,你們就應該更加可以了!”
“這個——”薛若冰、陸小翠、幾位護法互相看看,低下了頭。
深更半夜時,有條黑影接近阿禮不花的營寨,距寨子兩箭地遠的地方趴下,隱在山石後,探著脖子向營寨望,正是那位送信的明軍將領。
這個營寨綿延幾條街長,像條鏈子似的鎖住明軍退路。
營寨內燈火通明,不斷有騎兵隊來迴巡邏。
這明軍將領看了足兩盞茶工夫,看的脖子都酸了,然後蹲下身,嘴裏發出“唉”的聲響,搖了搖頭,貓著腰向後撤去。
第二天天光大亮時,眾人紛紛起身看著戰場,斷刀殘箭,滿地都是,屍身則被收集,堆成塊兒。
龍振星看著堆成小山似的明軍屍體,不由低下頭,眼中裹上團水霧。
宋謙走上前道:“龍將軍何必如此,戰場殺敵哪有不死人如麻?我們損失很大,對方的損失也不小!”
朱冕已醒轉過來,吃了兩塊烤馬肉,麵色紅潤了些,他和幾名明軍將領也走到龍振星身邊,衝他彎腰拱手道:“參見龍將軍!”
龍振星點點頭,道:“朱將軍身體可好?”
朱冕拍拍胸膛:“已無大礙!現在就可上陣殺敵!”
龍振星微微一笑:“不必如此著急,打仗機會多著呢!”隨後他問宋謙:“我軍損失多少人?”
宋謙拱手道:“昨日上午在大同城下,損失三千餘,下午又在陽和口損失四千多,如今隻剩兩萬兩千多了!”
另名明軍將領抱拳道:“我大同軍亦損失兩千多,如今不足八千人!”
龍振星眉頭擰成疙瘩,低頭沉思:“隻有三萬。如要萬無一失,還須大同郭敬派兵數千來接應才是!不知他那裏準備的怎樣了?”
眾人聽了這話,大眼瞪小眼,連連搖頭:“郭敬不像是扶危濟困者,將軍還需另想辦法!”
龍振星捏住拳頭,“哢叭”直響,眉頭團起道:“他若來,萬事大吉!若不來,我們隻有單獨突圍!諸位來看!”他用根木條在地上劃著,“本將軍決定,親率兩千騎兵為先導,衝擊阿禮不花大營,大同八千軍隨後,剩下兩萬餘軍,由宋謙、朱冕督導殿後,諸位以為如何?”
眾明軍將領互相看看,連連點頭。
大同明軍將領卻連連搖頭道:“如此不妥。”
眾人大吃一驚,目光全轉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