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連連擺手笑道:“大師、道長還有諸位掌門、壯士快快免禮!朕今日偶發興致,突然造訪,怕打擾了諸位練兵吧?”


    說完,他目光轉向場上的各門派弟子及江湖中人,兩眼閃閃發亮,點頭道:“這些人若是訓練完成,隻怕可頂三萬精兵!”


    龍振星拱手道:“聖上過獎了,他們倒底是凡夫俗子,怎能和聖上的天兵天將相提並論?而且他們自在散漫慣了,區區幾個月,難以大成,隻是憑借著往日苦練的內家功夫,在這充場麵罷了!”


    皇帝仰麵朝天,哈哈大笑道:“龍先鋒過謙了!”


    英王朱祁鈺走上前,衝皇帝拱手道:“皇兄,臣弟仰慕少林方丈了空大師的赫赫威名,願拜了空大師為師,習練少林絕學,不知皇兄意下如何?”


    皇帝笑道:“這莫問我,須問大師!”


    眾人目光全轉向了空大師。


    了空大師單掌合什,彎腰道:“阿彌陀佛!英王殿下貴為聖上之弟,乃金枝玉葉,貧僧是介草民,如何擔當起英王殿下師父?不敢!不敢!”他是連連後退。


    英王歎了口氣,低著頭,退了下去。


    藍光上前笑對龍振星道:“龍兄,果然演練的好陣法,藍某不才,願率三千鐵甲,與龍兄對陣番如何?”


    龍振星眼睛亮起,抬起了頭,其它如了空大師、玉虛道長、杜一平及六大門派掌門,也是精神煥發,滿麵紅光,齊看向皇帝。


    皇帝也是搓著手,直往上蹦。


    他正要開口,禮部尚書孫有禮走出隊列道:“陛下,這不合禮製。”


    皇帝的臉“刷”地沉下,額頭冒出道道黑線,扭頭看向於謙。


    於謙彎腰拱手道:“陛下,這江湖中人的武學,和朝廷大軍的鐵甲戰陣,大有不同之處!隻怕難以比較。”


    王振撇了撇嘴道:“才是咧!正因為難以比較,所以才比比咧!”


    皇帝點頭道:“準奏!那就比比!”


    藍光身披鐵甲,“嘩啦嘩啦”直響,彎腰拱手道:“遵旨!”轉身向外跑去。


    兵部尚書鄺蒙站出隊列道:“陛下,若要比試,這裏場地太小,施展不開,不如去西郊大演武場!”


    皇帝點頭道:“準奏!”


    王振揚聲道:“起駕西郊演武場!”


    眾文武百官和皇帝乘坐車馬,向西郊演武場走去,隊伍排開有兩條街長,了空大師、玉虛道長、龍振星等人帶著三千各門派弟子及江湖中人,跟在皇帝隊伍的後麵。


    玉虛道長邊走邊問龍振星:“龍莊主,與藍將軍的三千鐵甲對陣,勝算幾何?”


    龍振星眉毛擰成疙瘩,連連搖頭道:“難以預料!”


    杜一平嘴巴撇起,連連搖頭道:“三千對三千,我們勝算極大!須知各門派弟子及那些江湖中人,自小練功,人人都有十年以上的功力,個把官軍不夠打!”


    龍振星搖頭笑道:“杜兄此言差矣,那三千鐵甲軍,也絕不是臨時拉來湊數的。”


    了空大師連連點頭稱是。


    跟在後麵的各門派弟子聽了,也是交頭接耳,這個道:“我們能打贏官軍嗎?”


    那個道:“我一個人隨隨便便可打翻十個明兵!”


    又有個人撇嘴道:“你打翻的那些兵,是那位將軍帶的鐵甲精兵嗎?”


    隊伍沉默了,人人低著頭趕路,隻聽腳步踩在地上的“沙沙”聲,揚起陣半人多高的塵土。


    越過了兩盞茶工夫,丐幫幫主董振平昂首挺胸,跑到龍振星身邊,挺起胸膛道:“龍莊主,要不我們這六個老家夥,豁出去這把老骨頭,進入各自門派戰陣中,參與比試如何?”


    他指了指昆侖、峨眉等另五個門派掌門。


    龍振星愣了下,停住腳步,看向了空大師。


    了空大師倒吸口氣,喃喃自語道:“怕不厚道!”


    杜一平跺了下腳,嘴巴歪到耳後根,道:“啥不厚道?正該如此!六位掌門,也是我武林盟隊伍中的成員,不是額外添加的生力軍!”


    玉虛道長“嗬嗬”笑了兩聲。


    龍振星咬了咬牙,點頭道:“也罷!隻好如此了,有勞六位掌門了!”


    丐幫幫主董振平哈哈大笑道:“比試前,老叫花得先吃隻叫化雞,喝半斤高粱燒!”其它的五位掌門,也是眉飛色舞,滿麵紅光。


    到正午時分,隊伍趕到了西郊的演武場。


    這座演武場,有半座縣城大小,南北望不到邊,硬土地麵,周圍圍了圈半人多高的木柵欄,木樁有碗口粗細,柵欄上每隔幾輛馬車遠的距離,就立著麵旗子。


    旗竿有兩層樓高,旗幟由緞子製成,兩個門板大小,紅黃藍白各色均有,在陽光下泛著光。


    圍繞著木柵欄,站著幾排明兵,麵朝外麵,手持紅纓槍,筆直而立。


    演武場的左右兩邊,各有個兩層樓高的木台,麵積有半個籃球場大小,四角木樁有水桶粗細,左邊的木台上,立著麵紅旗,右邊的木台上,立著麵藍旗。


    兩座木台,相距有兩條大街的距離,互相望去,對方的木台像個小亭子,若隱若現。


    在演武場的北麵,則是個大木台,三層樓高,麵積有半個足球場大小,支起木台的木樁林立,左右兩邊各有個木製台階,通往木台。


    木台的左邊,立著麵金黃的大纛旗,有半個房間大小,迎風飄舞,旗竿有五六層樓高,水桶粗細,旗子的正中,寫著個磨盤大小的“明”字。


    木台的正中,擺著張金龍案和金龍椅,皇帝端坐在金龍椅上。


    王振站在皇帝身邊,眾文武百官則並排站在皇帝身後,將後麵的半個木台,站的滿滿當當,無立足之地,還有半數的文武官員,則站在木台的下麵,排成數隊。


    在木台下麵的左右兩側,還站著幾排明兵,手持紅纓槍,麵朝演武場而站,從木台邊直排道演武場的盡頭。


    站在木台上向下望去,演武場的場景盡收眼底。


    演武場左邊立有紅旗的木台上,站著龍振星,木台四周,排著各門派弟子和江湖中人,站成方陣,麵朝右邊的小木台。


    右邊立有藍旗的木台上,藍光頂盔貫甲,罩袍束帶,站在正中,手裏還舉著麵三角形藍旗,書本大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憂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街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街龍並收藏無憂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