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信物
三國袁術,從不稱帝開始 作者:剛二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罷了,既然是舒邵舉薦,那還是見一見吧。”袁術放下書信,叫來親衛。
也就半刻鍾。
一個年輕文士走了進來。
看到袁術立刻拱手,“在下沛國武周,見過左將軍。”
武周。
字伯南。
沛國竹邑人。
這些舒邵的信中都有介紹,讓袁術古怪的不是這點,他真正古怪的是,這武周曆史上好像是張遼的護軍。
結果由於呂布的嚴防死守,自己沒把張遼給挖過來,反而把張遼的護軍給提前挖過來,袁術也是無語。
不過考慮到武周能被舒邵稱讚,袁術還是含笑問道:“仲應在書信中對伯南多有誇獎,不知道伯南到此,可有教我?”
“舒相過譽了,在下不過小子,豈敢在左將軍麵前班門弄斧,然據在下觀之,左將軍麾下多用泰山家眷搬運錢糧,頗多不便,且做賊容易做民難,在下擔心這樣持續下去,這些家眷會逐漸劫掠成性,對無辜百姓下手,如此左將軍不但將失民心,更恐被軍中將士所效仿。”
武周所言,也正是袁術所擔心的。
由於江淮大旱,他就是錢糧再多,壽春的糧食也近乎快被吃空,這才迫不得已幹起老本行,帶著泰山軍家屬洗劫青州。
雖說錢糧的問題是暫時緩解了,卻也對淮南軍的軍紀造成巨大壓力,就在前不久,已經開始有淮南兵忍不住,悄悄劫掠青州普通百姓,被袁術發現,就地格殺!
但殺戮隻能震懾一時。
隻要他一天不下令停止劫掠,淮南兵的軍紀遲早有一天會開始崩壞。偏偏負責壓製的治軍從事何夔不在。
聽到武周這麽一說,袁術忽然有點明白,舒邵為何這時候要舉薦武周過來了,畢竟護軍的職責,就是負責管理流民和維持軍紀!
“舒邵舉才可謂是正當時也!伯南,本將欲以你為淮南軍正,專門負責管理淮南軍紀,包括泰山軍家屬,都歸你管,你可願意?”
袁術也沒含糊,直接封官。
武周聞言一喜。
武氏在沛國也是世家,其父武端曾為九江太守,天然與淮南親近。隻是以前的袁術驕奢無度,武端一直不敢讓武周顯露才能,就怕被袁術盯上。
直到武家親眼見到袁術對江淮大旱所做的努力,還有呂布袁術聯軍攻打小沛所展露出的強大軍力。
經過舒邵勸說,年邁的武端這才同意其子武周前來淮南麵見袁術。
更讓武周驚喜的是,袁術見麵沒有讓他當文官,而是當了軍正,而武周最擅長的,恰好也是治軍和律法。
對於袁術任命的軍正一職,武周欣然接受。
袁術也不含糊,當天上午接見武周,下午就向全軍發布了武周成為軍正的軍令,武周更不含糊。
不用一兵一卒,僅是帶著跟隨的十幾個武家仆從,就把淮南軍和泰山營家屬的情況摸的差不多。
第四天。
武周就抓住好幾個趁著洗劫府庫的混亂,偷偷劫掠城中百姓的泰山營家屬,然後依據軍令,在數百個泰山軍家屬的包圍下公開斬首!
袁術聞之都是一驚。
這才知道,武周不僅能治軍,竟然還公正無私,膽色過人,完全可以當治軍從事何夔的副手。
“區區軍正,屈才也!”
袁術對著諸將歎息。
至此淮南軍紀整肅,所有不老實的泰山營家屬全部規規矩矩,青州百姓聞之,也對袁術由驚恐變為敬畏!
在這期間。
逢紀和高覽也沒閑著。
兩人擔心袁術以袁譚為人質,真的洗劫整個青州,逢紀高覽果斷退守臨淄,東萊太守管統也進兵牟平,打算從側翼對袁術造成威脅。
袁術也果斷分兵,以東萊太史慈騎兵進盧鄉對管統。
以大將高順帶領陷陣營駐紮濟南對陣逢紀高覽。
而袁術自己,則在洗劫都昌後,又命甘寧為主將,朝著青州樂安逼近,隻要樂安一下,隔著臨濟即是高唐。
穿過高唐既是袁譚的老巢,青州平原!
整個青州的糧草,也在袁術的安排下,通過橋蕤的騾子大軍源源不斷的送往淮南,也給壽春快要見底的糧倉狠狠續上一口血。
但也隻是續上而已。
“主公,以目前我們劫掠的青州糧草,最多能支撐我們江淮大軍使用一個月,若是分散到整個江淮,恐怕半個月都支撐不住,楊長史和閻主簿讓我問你,是否要把每日一粥,改為隔日一粥?”從莒城返迴壽春,又從壽春匆匆返迴的紀靈沉聲詢問道。
袁術有些心動。
隔日一粥確實能緩解江淮見底的糧倉,但那樣也必然會導致有人開始餓死。袁術想了想還是拒絕道:“不行,每日一粥已經是江淮百姓所能承受的極限,不能隔日!”
“對了紀靈,讓你帶的東西呢?”
“帶了!”
紀靈無比鄭重,甚至看著手中的盒子,簡直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恰好此時,外麵有軍卒來報:“主公,河北冀州主簿耿苞,說奉命日夜兼程,前來麵見袁譚和主公。”
耿苞?
袁術一愣,突然就反應過來此人也是袁氏故吏,更是袁紹心腹!袁紹的很多髒事爛事,都是由耿苞出麵!
頓時一股濃濃的喜色浮現在袁術臉上,“太好了,本將的計劃總算成功了,耿苞一到,我江淮終於不愁沒有糧草了,快快有請!”
但進入營中的耿苞卻沒有第一時間見袁術,而是跑去見了袁譚,也說了袁紹的死命令。袁譚頓時一臉的懵逼,“什麽隻要我點頭,我爹就同意給二叔五百萬斛軍糧,耿主簿,這究竟是什麽怎麽迴事?父親是真給啊?”
袁譚眼神迷茫。
其實耿苞也是一頭霧水。
此時袁術也剛好到了帳外,耿苞趕緊對袁譚耳語幾句,又對袁術恭敬一禮,然後火速退出,袁術也讓紀靈退出。
同時把紀靈手中的盒子拿在手中,遞給袁譚道:“大侄子,本將說過,你老老實實的配合我收集青州錢糧,我絕不讓你吃虧,一定會幫你保住世子之位,二叔說到做到,這裏麵的東西,就是我將與你爹交換糧草的信物,你且打開一看!”
也就半刻鍾。
一個年輕文士走了進來。
看到袁術立刻拱手,“在下沛國武周,見過左將軍。”
武周。
字伯南。
沛國竹邑人。
這些舒邵的信中都有介紹,讓袁術古怪的不是這點,他真正古怪的是,這武周曆史上好像是張遼的護軍。
結果由於呂布的嚴防死守,自己沒把張遼給挖過來,反而把張遼的護軍給提前挖過來,袁術也是無語。
不過考慮到武周能被舒邵稱讚,袁術還是含笑問道:“仲應在書信中對伯南多有誇獎,不知道伯南到此,可有教我?”
“舒相過譽了,在下不過小子,豈敢在左將軍麵前班門弄斧,然據在下觀之,左將軍麾下多用泰山家眷搬運錢糧,頗多不便,且做賊容易做民難,在下擔心這樣持續下去,這些家眷會逐漸劫掠成性,對無辜百姓下手,如此左將軍不但將失民心,更恐被軍中將士所效仿。”
武周所言,也正是袁術所擔心的。
由於江淮大旱,他就是錢糧再多,壽春的糧食也近乎快被吃空,這才迫不得已幹起老本行,帶著泰山軍家屬洗劫青州。
雖說錢糧的問題是暫時緩解了,卻也對淮南軍的軍紀造成巨大壓力,就在前不久,已經開始有淮南兵忍不住,悄悄劫掠青州普通百姓,被袁術發現,就地格殺!
但殺戮隻能震懾一時。
隻要他一天不下令停止劫掠,淮南兵的軍紀遲早有一天會開始崩壞。偏偏負責壓製的治軍從事何夔不在。
聽到武周這麽一說,袁術忽然有點明白,舒邵為何這時候要舉薦武周過來了,畢竟護軍的職責,就是負責管理流民和維持軍紀!
“舒邵舉才可謂是正當時也!伯南,本將欲以你為淮南軍正,專門負責管理淮南軍紀,包括泰山軍家屬,都歸你管,你可願意?”
袁術也沒含糊,直接封官。
武周聞言一喜。
武氏在沛國也是世家,其父武端曾為九江太守,天然與淮南親近。隻是以前的袁術驕奢無度,武端一直不敢讓武周顯露才能,就怕被袁術盯上。
直到武家親眼見到袁術對江淮大旱所做的努力,還有呂布袁術聯軍攻打小沛所展露出的強大軍力。
經過舒邵勸說,年邁的武端這才同意其子武周前來淮南麵見袁術。
更讓武周驚喜的是,袁術見麵沒有讓他當文官,而是當了軍正,而武周最擅長的,恰好也是治軍和律法。
對於袁術任命的軍正一職,武周欣然接受。
袁術也不含糊,當天上午接見武周,下午就向全軍發布了武周成為軍正的軍令,武周更不含糊。
不用一兵一卒,僅是帶著跟隨的十幾個武家仆從,就把淮南軍和泰山營家屬的情況摸的差不多。
第四天。
武周就抓住好幾個趁著洗劫府庫的混亂,偷偷劫掠城中百姓的泰山營家屬,然後依據軍令,在數百個泰山軍家屬的包圍下公開斬首!
袁術聞之都是一驚。
這才知道,武周不僅能治軍,竟然還公正無私,膽色過人,完全可以當治軍從事何夔的副手。
“區區軍正,屈才也!”
袁術對著諸將歎息。
至此淮南軍紀整肅,所有不老實的泰山營家屬全部規規矩矩,青州百姓聞之,也對袁術由驚恐變為敬畏!
在這期間。
逢紀和高覽也沒閑著。
兩人擔心袁術以袁譚為人質,真的洗劫整個青州,逢紀高覽果斷退守臨淄,東萊太守管統也進兵牟平,打算從側翼對袁術造成威脅。
袁術也果斷分兵,以東萊太史慈騎兵進盧鄉對管統。
以大將高順帶領陷陣營駐紮濟南對陣逢紀高覽。
而袁術自己,則在洗劫都昌後,又命甘寧為主將,朝著青州樂安逼近,隻要樂安一下,隔著臨濟即是高唐。
穿過高唐既是袁譚的老巢,青州平原!
整個青州的糧草,也在袁術的安排下,通過橋蕤的騾子大軍源源不斷的送往淮南,也給壽春快要見底的糧倉狠狠續上一口血。
但也隻是續上而已。
“主公,以目前我們劫掠的青州糧草,最多能支撐我們江淮大軍使用一個月,若是分散到整個江淮,恐怕半個月都支撐不住,楊長史和閻主簿讓我問你,是否要把每日一粥,改為隔日一粥?”從莒城返迴壽春,又從壽春匆匆返迴的紀靈沉聲詢問道。
袁術有些心動。
隔日一粥確實能緩解江淮見底的糧倉,但那樣也必然會導致有人開始餓死。袁術想了想還是拒絕道:“不行,每日一粥已經是江淮百姓所能承受的極限,不能隔日!”
“對了紀靈,讓你帶的東西呢?”
“帶了!”
紀靈無比鄭重,甚至看著手中的盒子,簡直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恰好此時,外麵有軍卒來報:“主公,河北冀州主簿耿苞,說奉命日夜兼程,前來麵見袁譚和主公。”
耿苞?
袁術一愣,突然就反應過來此人也是袁氏故吏,更是袁紹心腹!袁紹的很多髒事爛事,都是由耿苞出麵!
頓時一股濃濃的喜色浮現在袁術臉上,“太好了,本將的計劃總算成功了,耿苞一到,我江淮終於不愁沒有糧草了,快快有請!”
但進入營中的耿苞卻沒有第一時間見袁術,而是跑去見了袁譚,也說了袁紹的死命令。袁譚頓時一臉的懵逼,“什麽隻要我點頭,我爹就同意給二叔五百萬斛軍糧,耿主簿,這究竟是什麽怎麽迴事?父親是真給啊?”
袁譚眼神迷茫。
其實耿苞也是一頭霧水。
此時袁術也剛好到了帳外,耿苞趕緊對袁譚耳語幾句,又對袁術恭敬一禮,然後火速退出,袁術也讓紀靈退出。
同時把紀靈手中的盒子拿在手中,遞給袁譚道:“大侄子,本將說過,你老老實實的配合我收集青州錢糧,我絕不讓你吃虧,一定會幫你保住世子之位,二叔說到做到,這裏麵的東西,就是我將與你爹交換糧草的信物,你且打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