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徐晃沉著勸三將
三國袁術,從不稱帝開始 作者:剛二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半個時辰後,虛弱的袁渙成功進入汝陽,立刻受到了袁術的親自攙扶,“今日能退李通,救汝陽,曜卿功不可沒!”
此時袁術已經知道,是袁渙用樹枝揚塵的方式迷惑了李通,他們這支疲憊之軍才能如此順利的進入汝陽。
袁渙卻沒有驕傲,相反一臉的擔憂,“屬下所施展的,不過是雕蟲小技,如子揚這般的智謀之臣一眼就能看穿,李通素來勇猛,頗有眼界,屬下擔心這計策瞞不住他太久……”
袁術對此點點頭,又有些擔心的看著臉色慘白,話都說不出來的劉曄。
這一路日夜奔襲,最苦的就是袁渙和劉曄了。
其實袁渙還好,自從陳郡被強迫跟隨自己,一路上就和自己一起被曹操追著各種打,跑路的本事已經鍛煉出來。
劉曄卻是第一次經曆日夜馬不停蹄的急行軍,還一次就是數百裏,這對劉曄這樣的純文士來說強度已經逆天了。
盡管如此,劉曄進城稍微緩過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聲音虛弱的詢問道:“主公……白波……戰況……李通……”
袁術明白,劉曄這想要楊奉異族白波和李通的情報。
他立刻叫來太史慈和橋蕤道:“你們把知道的情況全部告訴軍師,不得有誤,尤其是子義,關於那徐晃的情報,必須要重點說說……”
袁術的臉色極度難看。
他也沒想到隻是一次簡單的奔襲救援,他居然在楊奉的白波軍中看到了徐晃。
這可是未來僅次於張遼的五子良將啊。
如此恐怖的將才,曹操得到居然沒有重用,反而讓徐晃繼續與楊奉為伍,這什麽情況?
袁術隱隱感覺哪裏不太對勁,卻又說不出來。
同時汝陽城外十裏。
一座防守嚴密的軍屯之內,李通正憤怒的抓住一個隨軍哨探,“你說什麽,你再說一遍!”
“將軍,屬下探到,那些煙塵散開後根本沒有敵軍,地上也絲毫沒有大軍通過的痕跡,僅有幾匹累死的劣馬,尾巴上還都綁著樹枝……”
說到這裏,那探子再說也不下去。
因為李通已經氣的青筋暴露的把探子丟了出去,“該死,樹枝,居然是樹枝,我李通縱橫江夏汝南十幾年,居然被樹枝揚塵的小計給騙了!”
這讓作為這次攻城主將的李通極度不爽,然後怒吼著瞪向楊奉,“楊奉,你不是說那袁術貪生怕死,絕對不敢冒險的嗎?”
“李將軍,你這就不對了,難道不是你下令的鳴金?”
楊奉也是窩火至極。
若是早知道袁術敢這麽冒險,幾千疲兵就敢來支援,楊奉發誓就是豁出去這條命,也絕不會讓袁術如此輕易進城。
李通聞言更是愕然。
是啊,最先中計的是他。
最先下令退兵的也是他。
這都是他對袁術的性情產生了誤判。
“難道傳言是真的,如今的袁術性情真的徹底改變,開始勵精圖治,還能留在袁術身邊的都是人才?”
李通被打擊的連連自語,這徹底顛覆了他認知的袁公路。
卻不想這句話卻同時得罪了三個人。
劉馥。
戚寄。
秦翊。
若留在袁術身邊的是人才,那他們三個主動背叛過來的算什麽?
劉馥三人的臉色瞬間鐵青,尷尬,羞惱,恥辱。
眼看著場中的氣氛變得微妙,忽然沉默的徐晃開口道:“不管袁術如何變,我們奉司空之命而來,自當按照司空之命行事,末將相信,對於今日之袁術,曹公那邊定有對策!”
僅僅是一句話,原本尷尬微妙的氣氛立刻消散。
李通首先反應過來說錯了話,急忙對劉馥三人表示安撫。
為了報仇的楊奉也趕忙對李通表達了歉意。
軍帳之內很快變得其樂融融,一掃剛才的爭論指責,而這全是徐晃一句話的功勞。
這也讓劉馥看清了三將的性情。
李通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容易中計。
楊奉陰狠殘忍,為了找袁術報仇更是不擇手段。
唯有徐晃沉著穩重,隱有大將之風,更兼武藝超群,這樣的大將之才,奇怪曹公為何沒有重用?
是了。
肯定是徐晃出身白波,投降時間尚短,還沒來得及展示自己的才能,但劉馥有種直覺,以徐晃今日之表現,哪怕出身賊兵降將,頂多一年,必能崛起,乃至獲得曹公重用。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徐晃崛起之前提前結交,更竭力向曹公舉薦,也展現自己棄暗投明的價值!
於是劉馥不動聲色的提醒道:“對了李將軍,我記得你之前說過,你攻打汝南時,還獲得了一封曹公密信。”
“哈哈,確實有密信!元潁兄不提,我差點忘了,主公吩咐,若汝南戰事不順或者袁術來此,我當打開一看!”
李通說著,急忙命親衛拿來一個鐵盒,上麵還貼著封條,“許昌司空手令,將軍李通親啟!”
當即李通恭恭敬敬,高舉鐵盒麵朝許昌行禮完畢,這才打開鐵盒,裏麵果有密信一封。
還是曹操手書。
楊奉,劉馥,徐晃全部伸長脖子想看,卻被李通豪爽的當眾攤開,眾人一看,上麵寫著兩段話。
“袁術不至,李將軍為主,楊將軍為輔鎮守汝南!”
“袁術若至,則楊將軍領白波襲城,李將軍斷道,困袁術以逼淮南……”
寥寥數語,卻讓在場眾人眼前一亮。
自帶幹糧,主動背叛的劉馥更是滿臉都是崇拜,“這才是我期望的主公,真乃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與曹公相比,汝南袁術不過腐屍枯骨,焉能不敗!”
劉馥十分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許劭的評價,暗中的觀察,早就讓劉馥認定了袁術並非明主,哪怕最近有所改變,依然無法動搖劉馥的判斷。
“以我觀之,袁術必敗!更何況此時老賊已中曹公之計矣!”劉馥侃侃而談,毫不掩飾心中對曹操崇拜之情。
盡管現在的劉馥還沒見過曹操,但在劉馥心裏早已經死心塌地,把曹操當做了心目中最理想的主公。
同時受到劉馥的激勵,還有手中的密令,李通楊奉一掃之前被耍的陰霾,而後兩人立刻吩咐部下,迅速按照密令行動起來。
此時袁術已經知道,是袁渙用樹枝揚塵的方式迷惑了李通,他們這支疲憊之軍才能如此順利的進入汝陽。
袁渙卻沒有驕傲,相反一臉的擔憂,“屬下所施展的,不過是雕蟲小技,如子揚這般的智謀之臣一眼就能看穿,李通素來勇猛,頗有眼界,屬下擔心這計策瞞不住他太久……”
袁術對此點點頭,又有些擔心的看著臉色慘白,話都說不出來的劉曄。
這一路日夜奔襲,最苦的就是袁渙和劉曄了。
其實袁渙還好,自從陳郡被強迫跟隨自己,一路上就和自己一起被曹操追著各種打,跑路的本事已經鍛煉出來。
劉曄卻是第一次經曆日夜馬不停蹄的急行軍,還一次就是數百裏,這對劉曄這樣的純文士來說強度已經逆天了。
盡管如此,劉曄進城稍微緩過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聲音虛弱的詢問道:“主公……白波……戰況……李通……”
袁術明白,劉曄這想要楊奉異族白波和李通的情報。
他立刻叫來太史慈和橋蕤道:“你們把知道的情況全部告訴軍師,不得有誤,尤其是子義,關於那徐晃的情報,必須要重點說說……”
袁術的臉色極度難看。
他也沒想到隻是一次簡單的奔襲救援,他居然在楊奉的白波軍中看到了徐晃。
這可是未來僅次於張遼的五子良將啊。
如此恐怖的將才,曹操得到居然沒有重用,反而讓徐晃繼續與楊奉為伍,這什麽情況?
袁術隱隱感覺哪裏不太對勁,卻又說不出來。
同時汝陽城外十裏。
一座防守嚴密的軍屯之內,李通正憤怒的抓住一個隨軍哨探,“你說什麽,你再說一遍!”
“將軍,屬下探到,那些煙塵散開後根本沒有敵軍,地上也絲毫沒有大軍通過的痕跡,僅有幾匹累死的劣馬,尾巴上還都綁著樹枝……”
說到這裏,那探子再說也不下去。
因為李通已經氣的青筋暴露的把探子丟了出去,“該死,樹枝,居然是樹枝,我李通縱橫江夏汝南十幾年,居然被樹枝揚塵的小計給騙了!”
這讓作為這次攻城主將的李通極度不爽,然後怒吼著瞪向楊奉,“楊奉,你不是說那袁術貪生怕死,絕對不敢冒險的嗎?”
“李將軍,你這就不對了,難道不是你下令的鳴金?”
楊奉也是窩火至極。
若是早知道袁術敢這麽冒險,幾千疲兵就敢來支援,楊奉發誓就是豁出去這條命,也絕不會讓袁術如此輕易進城。
李通聞言更是愕然。
是啊,最先中計的是他。
最先下令退兵的也是他。
這都是他對袁術的性情產生了誤判。
“難道傳言是真的,如今的袁術性情真的徹底改變,開始勵精圖治,還能留在袁術身邊的都是人才?”
李通被打擊的連連自語,這徹底顛覆了他認知的袁公路。
卻不想這句話卻同時得罪了三個人。
劉馥。
戚寄。
秦翊。
若留在袁術身邊的是人才,那他們三個主動背叛過來的算什麽?
劉馥三人的臉色瞬間鐵青,尷尬,羞惱,恥辱。
眼看著場中的氣氛變得微妙,忽然沉默的徐晃開口道:“不管袁術如何變,我們奉司空之命而來,自當按照司空之命行事,末將相信,對於今日之袁術,曹公那邊定有對策!”
僅僅是一句話,原本尷尬微妙的氣氛立刻消散。
李通首先反應過來說錯了話,急忙對劉馥三人表示安撫。
為了報仇的楊奉也趕忙對李通表達了歉意。
軍帳之內很快變得其樂融融,一掃剛才的爭論指責,而這全是徐晃一句話的功勞。
這也讓劉馥看清了三將的性情。
李通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容易中計。
楊奉陰狠殘忍,為了找袁術報仇更是不擇手段。
唯有徐晃沉著穩重,隱有大將之風,更兼武藝超群,這樣的大將之才,奇怪曹公為何沒有重用?
是了。
肯定是徐晃出身白波,投降時間尚短,還沒來得及展示自己的才能,但劉馥有種直覺,以徐晃今日之表現,哪怕出身賊兵降將,頂多一年,必能崛起,乃至獲得曹公重用。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徐晃崛起之前提前結交,更竭力向曹公舉薦,也展現自己棄暗投明的價值!
於是劉馥不動聲色的提醒道:“對了李將軍,我記得你之前說過,你攻打汝南時,還獲得了一封曹公密信。”
“哈哈,確實有密信!元潁兄不提,我差點忘了,主公吩咐,若汝南戰事不順或者袁術來此,我當打開一看!”
李通說著,急忙命親衛拿來一個鐵盒,上麵還貼著封條,“許昌司空手令,將軍李通親啟!”
當即李通恭恭敬敬,高舉鐵盒麵朝許昌行禮完畢,這才打開鐵盒,裏麵果有密信一封。
還是曹操手書。
楊奉,劉馥,徐晃全部伸長脖子想看,卻被李通豪爽的當眾攤開,眾人一看,上麵寫著兩段話。
“袁術不至,李將軍為主,楊將軍為輔鎮守汝南!”
“袁術若至,則楊將軍領白波襲城,李將軍斷道,困袁術以逼淮南……”
寥寥數語,卻讓在場眾人眼前一亮。
自帶幹糧,主動背叛的劉馥更是滿臉都是崇拜,“這才是我期望的主公,真乃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與曹公相比,汝南袁術不過腐屍枯骨,焉能不敗!”
劉馥十分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許劭的評價,暗中的觀察,早就讓劉馥認定了袁術並非明主,哪怕最近有所改變,依然無法動搖劉馥的判斷。
“以我觀之,袁術必敗!更何況此時老賊已中曹公之計矣!”劉馥侃侃而談,毫不掩飾心中對曹操崇拜之情。
盡管現在的劉馥還沒見過曹操,但在劉馥心裏早已經死心塌地,把曹操當做了心目中最理想的主公。
同時受到劉馥的激勵,還有手中的密令,李通楊奉一掃之前被耍的陰霾,而後兩人立刻吩咐部下,迅速按照密令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