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三國袁術,從不稱帝開始 作者:剛二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收服了太史慈,袁術也不再遲疑。
“飯要一口一口吃,地盤要一塊一塊的搶,本將已經決定,暫時撤兵,離開江東,前往豫章,支援劉正禮,諸將可有異議?”
袁術威嚴的看了重新趕來的眾將一眼,沒人有意見,就算有意見,麵對袁術威嚴的目光也不敢說出來。
因為在淮南,袁術的話就是聖旨!
諸將早就習慣了聽命行事!
“對了,順便向諸位介紹一下,以後太史慈將歸入本將麾下,與眾位乃是同僚!”袁術又介紹了太史慈。
眾將再次一驚,但很快就狂喜起來。
這段時間每次孫策衝鋒,都是靠著太史慈的武勇才能攔下,甚至太史慈的勇猛還在紀靈之上。
這樣的猛將加入淮南,眾人都心服口服。
祖郎更是高興的直咧嘴,他與太史慈交情極好,自然更希望與太史慈一直並肩戰鬥下去。
但有人高興也有人憂愁。
比如張勳,本是淮南第二大將,僅次於紀靈,但隨著潘璋,高順,還有太史慈的加入,張勳明顯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巨大衝擊。
想到這裏的張勳終於忍不住,起身大聲問道:“主公若要退兵,敢問宣城涇縣這邊該當如何,是舍棄還是保留?”
這番話再次讓眾將議論起來。
是啊。
涇縣還無所謂,本來就是劉繇的,但宣城可是大家拚命才拿下的,若是放棄,別說眾將,袁術自己就不會甘心。
“軍師以為呢?”袁術詢問劉曄。
“主公,宣城不能棄!”
劉曄的態度很堅決,“此乃丹陽之半,更是直插江東核心的一柄利劍,此時若放棄,以後再想奪迴,將會千難萬難!”
袁術聞言也情不自禁的握住劉曄的手,“軍師所言,深知吾心!”
“主公過譽了。”
到底是二十出頭的小年輕,被袁術這樣當眾拉手誇獎,劉曄也趕忙謙虛,免得別人以為他恃才傲物。
看著這君臣和諧的一幕,旁邊的孫邵猛然一臉悔恨,拍著大腿哎呀一聲,引的太史慈疑惑詢問,“長緒先生,可是有什麽不妥?”
“子義呀,何止是不妥啊!”
我們這是上當了啊!
上了袁術和劉曄狼狽為奸的惡當!
偏偏這種話孫邵又不好直接說出來。
他總不能說,自己被袁術劉曄連哄帶騙給忽悠,不小心把太史慈這個小老鄉給提前賣了吧?
袁術多詐,劉曄多謀,如今這兩人勾搭在一起,孫邵想想都不禁暗中捏著一把冷汗。
無奈太史慈歸順木已成舟,彭澤也急需袁術救援,孫邵盡管醒悟,卻也隻能揣著明白裝糊塗,假裝什麽也沒發生。
帳中眾將也為如何防守宣城發生激烈的爭論。
其中張勳尤為激動,“自從主公與呂布聯姻,紀靈,潘璋,高順,乃至陳蘭雷薄皆立戰功!唯有末將武藝低微,身為淮南第二大將竟無尺寸之功,若主公還看的起我,就留末將來守宣城,宣城在則末將在,宣城若破,末將以死贖罪!”
話落,張勳起身離席,朝著袁術雙膝跪下,碰碰磕頭。
周圍還在爭論的眾將都是一驚,然後紛紛閉嘴,到底張勳乃是第二大將,位高權重,人緣也好。
眼看張勳請命,眾人都不好意思在爭。
袁術見狀也沒拒絕,畢竟張勳乃是自己心腹,忠誠足夠,其次張勳自從跟隨自己,打的敗仗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偏偏每次敗仗張勳都能全身而退,乃至墊後防守!
單論防守和打敗仗的經驗,自己軍中,無出其右,讓張勳留守宣城,也確實不錯。
考慮到張勳的武藝。
袁術很是認真的想了想,“張勳你留下守城可以,但必須要配能戰的武將,誰願意為張將軍副手,留下守城?”
“末將願意!”
起身的是梁剛。
他與張勳關係不錯,眼見張勳留下,梁剛也做出決定。
曆史上,梁剛也正是為袁術守城而死,無論忠誠還是武藝都信的過。
不過為了防止出現意外,袁術又直接點名道:“這樣吧,本將離開後,以張勳為主將,梁剛祖郎為副將防守宣城,記住,麵對孫策,隻能守,不能戰,然後等待本將再次渡江,爾等可有信心?”
張勳梁剛祖郎聞言全部單膝跪下,“主公,我等有信心!”
“好,從現在起,張勳你就是本將麾下的丹陽太守了!”袁術當場下令,以宣城為據點,任命張勳為丹陽太守。
祖郎梁剛為左右郡將,統領一萬淮南兵,八千山越營,還有兩千劉繇的涇縣殘兵,一起防守宣城。
為了防止撤退被孫策發現,袁術還命張勳多設疑兵,故意外出伐木,做出打造攻城器械,準備攻打牛渚的樣子,以吸引孫策注意。
暗中其餘大軍則是眾將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開始撤退。
大約兩天後。
跟隨袁術渡江的兩萬淮南大軍還有高順的重甲陷陣營已經來到臨時渡口,得到命令的潘璋早就帶著戰船前來迎接。
“主公,運送大軍的船隻已經準備好了,隻是時間匆忙,末將尋找的大多是商船破船,還請主公見諒。”
獨立領兵血戰數十日,潘璋變得成熟了許多,渾身散發肅殺之氣。
袁術也急忙把潘璋扶起,“橫渡長江,獨自阻擋江東水軍,文珪和廬江上甲皆是首功也,傳令,大軍上船,前往彭澤!”
袁術一聲令下,全軍陸續開始登船,退出丹陽,也朝著彭澤而去,這時,天空也灑下淅淅瀝瀝的小雨,氣候格外宜人。
眾人都是喜笑顏開,唯有劉曄,整個人如遭雷擊,臉色都變慘白,身體更是搖搖欲墜了。
袁術嚇了一跳,“子揚不要嚇我,快傳軍醫!”
袁術緊張壞了,畢竟劉曄可是他的最強謀士,這要是有個好歹,但劉曄馬上阻止,“主公,我不是病,而是驚嚇,主公,我們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若不是主公一念之仁,及時撤兵,恐怕我等皆要困守江東,死無葬地也!”
劉曄一臉的後怕,趕忙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袁術。
聽到這話的袁術整個人也是瞬間冷汗直流,嚇的雙腿都一陣發軟,“險,太險了,但凡本將有那麽一絲貪婪,本將瞬間就有全軍覆沒的風險,最好的結局,就是放棄大軍,隻身逃迴壽春!”
這才是真正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飯要一口一口吃,地盤要一塊一塊的搶,本將已經決定,暫時撤兵,離開江東,前往豫章,支援劉正禮,諸將可有異議?”
袁術威嚴的看了重新趕來的眾將一眼,沒人有意見,就算有意見,麵對袁術威嚴的目光也不敢說出來。
因為在淮南,袁術的話就是聖旨!
諸將早就習慣了聽命行事!
“對了,順便向諸位介紹一下,以後太史慈將歸入本將麾下,與眾位乃是同僚!”袁術又介紹了太史慈。
眾將再次一驚,但很快就狂喜起來。
這段時間每次孫策衝鋒,都是靠著太史慈的武勇才能攔下,甚至太史慈的勇猛還在紀靈之上。
這樣的猛將加入淮南,眾人都心服口服。
祖郎更是高興的直咧嘴,他與太史慈交情極好,自然更希望與太史慈一直並肩戰鬥下去。
但有人高興也有人憂愁。
比如張勳,本是淮南第二大將,僅次於紀靈,但隨著潘璋,高順,還有太史慈的加入,張勳明顯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巨大衝擊。
想到這裏的張勳終於忍不住,起身大聲問道:“主公若要退兵,敢問宣城涇縣這邊該當如何,是舍棄還是保留?”
這番話再次讓眾將議論起來。
是啊。
涇縣還無所謂,本來就是劉繇的,但宣城可是大家拚命才拿下的,若是放棄,別說眾將,袁術自己就不會甘心。
“軍師以為呢?”袁術詢問劉曄。
“主公,宣城不能棄!”
劉曄的態度很堅決,“此乃丹陽之半,更是直插江東核心的一柄利劍,此時若放棄,以後再想奪迴,將會千難萬難!”
袁術聞言也情不自禁的握住劉曄的手,“軍師所言,深知吾心!”
“主公過譽了。”
到底是二十出頭的小年輕,被袁術這樣當眾拉手誇獎,劉曄也趕忙謙虛,免得別人以為他恃才傲物。
看著這君臣和諧的一幕,旁邊的孫邵猛然一臉悔恨,拍著大腿哎呀一聲,引的太史慈疑惑詢問,“長緒先生,可是有什麽不妥?”
“子義呀,何止是不妥啊!”
我們這是上當了啊!
上了袁術和劉曄狼狽為奸的惡當!
偏偏這種話孫邵又不好直接說出來。
他總不能說,自己被袁術劉曄連哄帶騙給忽悠,不小心把太史慈這個小老鄉給提前賣了吧?
袁術多詐,劉曄多謀,如今這兩人勾搭在一起,孫邵想想都不禁暗中捏著一把冷汗。
無奈太史慈歸順木已成舟,彭澤也急需袁術救援,孫邵盡管醒悟,卻也隻能揣著明白裝糊塗,假裝什麽也沒發生。
帳中眾將也為如何防守宣城發生激烈的爭論。
其中張勳尤為激動,“自從主公與呂布聯姻,紀靈,潘璋,高順,乃至陳蘭雷薄皆立戰功!唯有末將武藝低微,身為淮南第二大將竟無尺寸之功,若主公還看的起我,就留末將來守宣城,宣城在則末將在,宣城若破,末將以死贖罪!”
話落,張勳起身離席,朝著袁術雙膝跪下,碰碰磕頭。
周圍還在爭論的眾將都是一驚,然後紛紛閉嘴,到底張勳乃是第二大將,位高權重,人緣也好。
眼看張勳請命,眾人都不好意思在爭。
袁術見狀也沒拒絕,畢竟張勳乃是自己心腹,忠誠足夠,其次張勳自從跟隨自己,打的敗仗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偏偏每次敗仗張勳都能全身而退,乃至墊後防守!
單論防守和打敗仗的經驗,自己軍中,無出其右,讓張勳留守宣城,也確實不錯。
考慮到張勳的武藝。
袁術很是認真的想了想,“張勳你留下守城可以,但必須要配能戰的武將,誰願意為張將軍副手,留下守城?”
“末將願意!”
起身的是梁剛。
他與張勳關係不錯,眼見張勳留下,梁剛也做出決定。
曆史上,梁剛也正是為袁術守城而死,無論忠誠還是武藝都信的過。
不過為了防止出現意外,袁術又直接點名道:“這樣吧,本將離開後,以張勳為主將,梁剛祖郎為副將防守宣城,記住,麵對孫策,隻能守,不能戰,然後等待本將再次渡江,爾等可有信心?”
張勳梁剛祖郎聞言全部單膝跪下,“主公,我等有信心!”
“好,從現在起,張勳你就是本將麾下的丹陽太守了!”袁術當場下令,以宣城為據點,任命張勳為丹陽太守。
祖郎梁剛為左右郡將,統領一萬淮南兵,八千山越營,還有兩千劉繇的涇縣殘兵,一起防守宣城。
為了防止撤退被孫策發現,袁術還命張勳多設疑兵,故意外出伐木,做出打造攻城器械,準備攻打牛渚的樣子,以吸引孫策注意。
暗中其餘大軍則是眾將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開始撤退。
大約兩天後。
跟隨袁術渡江的兩萬淮南大軍還有高順的重甲陷陣營已經來到臨時渡口,得到命令的潘璋早就帶著戰船前來迎接。
“主公,運送大軍的船隻已經準備好了,隻是時間匆忙,末將尋找的大多是商船破船,還請主公見諒。”
獨立領兵血戰數十日,潘璋變得成熟了許多,渾身散發肅殺之氣。
袁術也急忙把潘璋扶起,“橫渡長江,獨自阻擋江東水軍,文珪和廬江上甲皆是首功也,傳令,大軍上船,前往彭澤!”
袁術一聲令下,全軍陸續開始登船,退出丹陽,也朝著彭澤而去,這時,天空也灑下淅淅瀝瀝的小雨,氣候格外宜人。
眾人都是喜笑顏開,唯有劉曄,整個人如遭雷擊,臉色都變慘白,身體更是搖搖欲墜了。
袁術嚇了一跳,“子揚不要嚇我,快傳軍醫!”
袁術緊張壞了,畢竟劉曄可是他的最強謀士,這要是有個好歹,但劉曄馬上阻止,“主公,我不是病,而是驚嚇,主公,我們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若不是主公一念之仁,及時撤兵,恐怕我等皆要困守江東,死無葬地也!”
劉曄一臉的後怕,趕忙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袁術。
聽到這話的袁術整個人也是瞬間冷汗直流,嚇的雙腿都一陣發軟,“險,太險了,但凡本將有那麽一絲貪婪,本將瞬間就有全軍覆沒的風險,最好的結局,就是放棄大軍,隻身逃迴壽春!”
這才是真正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