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朵公主醒來,觀察著密室。
不遠處,有一道亮光。
阿朵公主朝著亮光走去,原來是一個出口,那道亮光就是通過那個洞照下來的。
這裏是一個天然石洞,阿朵公主也不知道她身在何處,要想出去,洞是唯一出口。
隻是,那洞高達上百米,阿朵公主算算日子,明天過後她武功一恢複,就可離開。
阿朵公主知道暫時離開無門,又迴到密室。
像是知道阿朵公主明天之後就可離開一樣,密室裏,已經為阿朵公主準備好兩天的食物和水。
“算算日子,父王此刻應該收到我們的密函了吧。”阿朵公主坐下來,歎了一口氣。
南詔,姚安督府外。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牽動著閣羅鳳和眾人的心弦。
閣羅鳳知道,這個時間點,應該是長安城聯絡點發迴的密函到了。
“希望是好消息。”閣羅鳳看著馬匹,還心存最後一絲幻想。
他從驛使手裏接過密函的時候,手都是顫抖的。
這封密函,即將決定大唐和南詔,是和還是戰!
和,家國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戰,山河飄搖,民不聊生。
閣羅鳳手之所以顫抖,是因為他真心不希望戰爭。
閣羅鳳打開密函,最終,他沒能等來好消息。
“賈奏詔反。”
那四個字,猶如一記晴天霹靂,直接把閣羅鳳所有的幻想打碎。
閣羅鳳悲憤的看著集結的軍隊,說道:
“大唐皇帝果真隻顧貪圖享樂昏庸無比?
還是,奸相治國,朝廷已經腐敗至此?
又或者,大唐早已起了滅詔之心?”
哀老茶堅看到密函,這麽多天的等待和煎熬,終究是徒勞。
這時,又有士兵來報,說道:
“大王,剛剛有消息來報,羅漢合夥唐兵反了,在利智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羅漢?是何人?”閣羅鳳問哀老茶堅,“有多少人馬?”
哀老茶堅迴答道:“迴大王,羅漢是利智部落的武裝首領,手裏應該有五千左右的軍隊。
他是我們南詔獨立部落武裝裏,比較驍勇善戰的一個部落武裝。”
“他為何會反?”閣羅鳳這邊還沒攻城,後院就起火。
進來稟報的士兵道:“張太守的副將,許以羅漢新南詔王為誘餌,鼓動他造反了。”
閣羅鳳知道,這肯定是張虔陀搞的鬼,想通過這種手段,瓦解南詔國的兵力。
他毫不猶豫,命令道:
“傳本王軍令,讓離利智部落最近的武裝盡快結集,討伐叛軍羅漢部落。
如叛軍冥頑不化,負隅頑抗,格殺勿論。”
“大王,我們攻城吧?”哀老茶堅道:
“大勢已定,看來隻有戰爭一條路可走了。”
閣羅鳳的臉顯得愈發滄桑,“雖然已經知道結果,但還是要等唐臣到達。
這是最基本的禮儀。
等唐臣宣布我們造反之際,就是攻城之時。
將軍,做好最後戰爭準備,隨時準備戰鬥。”
“大王,我軍已萬事俱備,就等您一聲令下。”哀老茶堅握緊南詔劍,
“等我攻破姚州城,定要挖出那張虔陀的心看看,他的心是不是黑色的。”
城內的張虔陀,也已經收到他的副將成功策反羅漢部落的消息。
“使臣何時到?”張虔陀今天難得沒喝醉,問他的手下。
“迴大人,明日即可抵達姚安城。”
張虔陀一臉得意:
“小小南夷,不知天高地厚,你們就等著亡國吧。
本太守,終是要等到一個滅國軍功了。
這滅國軍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那是要被史學家們載進史冊,被後世世代相傳的。”
“大人,不過,沒聽說長安那邊還未派軍隊來支援。”張虔陀手下提醒道:
“如今,南詔五萬軍隊就在城外,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我和你打個賭吧。”張虔陀傲慢的說道:
“我賭他們,明天接到賈大人上奏他們造反的消息後,仍舊不敢攻城。
他們呀,還得求我,求我在陛下那裏,為他們說好話。”
“他們不攻城,那大人的滅國軍功,如何能得?”
張虔陀胸有成竹,道:
“所以,本太守戲人妻索貢品開道,接著讓賈大人上奏他們造反,最後,讓我副將策反部落造反。
這麽多重的準備,就是為了逼閣羅鳳出兵。
我知道閣羅鳳,這幾條,他一條都不能忍。
何況,我一下就給他準備了好幾條。
他必然會攻城。
隻要他出兵,就能坐實他造反。
他造反,大唐雄獅才有理由揮師南下。”
“大人英明。”張虔陀手下還是有些不明白,問:
“不過大人,城外可是五萬軍隊,大唐雄獅還未發兵。
如果逼得閣羅鳳攻城,我們恐怕守不住啊。”
“所以,我在等我副將陣亡得消息。”張虔陀裝出一副難過的樣子,說道:
“羅漢雖然驍勇善戰,但他們才五千人馬,相信此刻,閣羅鳳已經下了格殺勿論的軍令,誅殺他們了。
斬殺我副將,也等同造反。”
張虔陀說著,拿出一封奏折,遞給手下,囑咐道:
“把這封奏折送出去,加急送往長安城,這是最後一步棋,能讓大唐雄獅即刻揮師南下。”
而軍帳內,閣羅鳳突然有所頓悟,道:
“我自認為姚州城被我們圍得鐵桶一般,張虔陀的副將,是如何出城,到了利智部落,策反羅漢的?”
哀老茶堅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道:
“看來,這個張太守,盤踞姚州城多年,還有我們不知道的通道能出城。”
“即刻起,派兵嚴格盤查各個出口,所有出城的人員,有可疑的一律暫時扣押。”閣羅鳳命令道:
“狡兔三窟,是本王大意了。”
深夜,閣羅鳳帳內燈火通明。
哀老茶堅和別的將軍,都在閣羅鳳軍帳,他們在為戰爭做萬全準備。
這時,有士兵進來稟報,道:
“大王,我們在巡邏的時候,發現一個可疑人員,他攜帶一封奏折。”
“押進來。”
閣羅鳳拿過那人手裏的奏折,一看是張虔陀再次上奏南詔造反的奏折。
張虔陀這次向唐玄宗上奏他造反的理由是:斬殺唐將。
眾人看過奏折後,也都一臉憂愁。
“大王,看來,這一切都是太守故意激怒大王的手段,為的就是逼我們出兵。”哀老茶堅道:
“我們南詔,恐怕和大唐的關係,就到此為止了。”
閣羅鳳不是不知道張虔陀這麽肆無忌憚,不可能沒有得到朝廷授意。
不過,他之所以願意等。
是因為,他不確定,這是奸臣官官相護的結果,還是大唐目前對南詔的態度。
涉及到兩國百姓安居樂業,閣羅鳳不敢冒險。
第二天黎明到來之際,唐使臣即將抵達。
而今天,阿朵公主一個月期限已滿,她的武功不知恢複了沒有?
不遠處,有一道亮光。
阿朵公主朝著亮光走去,原來是一個出口,那道亮光就是通過那個洞照下來的。
這裏是一個天然石洞,阿朵公主也不知道她身在何處,要想出去,洞是唯一出口。
隻是,那洞高達上百米,阿朵公主算算日子,明天過後她武功一恢複,就可離開。
阿朵公主知道暫時離開無門,又迴到密室。
像是知道阿朵公主明天之後就可離開一樣,密室裏,已經為阿朵公主準備好兩天的食物和水。
“算算日子,父王此刻應該收到我們的密函了吧。”阿朵公主坐下來,歎了一口氣。
南詔,姚安督府外。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牽動著閣羅鳳和眾人的心弦。
閣羅鳳知道,這個時間點,應該是長安城聯絡點發迴的密函到了。
“希望是好消息。”閣羅鳳看著馬匹,還心存最後一絲幻想。
他從驛使手裏接過密函的時候,手都是顫抖的。
這封密函,即將決定大唐和南詔,是和還是戰!
和,家國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戰,山河飄搖,民不聊生。
閣羅鳳手之所以顫抖,是因為他真心不希望戰爭。
閣羅鳳打開密函,最終,他沒能等來好消息。
“賈奏詔反。”
那四個字,猶如一記晴天霹靂,直接把閣羅鳳所有的幻想打碎。
閣羅鳳悲憤的看著集結的軍隊,說道:
“大唐皇帝果真隻顧貪圖享樂昏庸無比?
還是,奸相治國,朝廷已經腐敗至此?
又或者,大唐早已起了滅詔之心?”
哀老茶堅看到密函,這麽多天的等待和煎熬,終究是徒勞。
這時,又有士兵來報,說道:
“大王,剛剛有消息來報,羅漢合夥唐兵反了,在利智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羅漢?是何人?”閣羅鳳問哀老茶堅,“有多少人馬?”
哀老茶堅迴答道:“迴大王,羅漢是利智部落的武裝首領,手裏應該有五千左右的軍隊。
他是我們南詔獨立部落武裝裏,比較驍勇善戰的一個部落武裝。”
“他為何會反?”閣羅鳳這邊還沒攻城,後院就起火。
進來稟報的士兵道:“張太守的副將,許以羅漢新南詔王為誘餌,鼓動他造反了。”
閣羅鳳知道,這肯定是張虔陀搞的鬼,想通過這種手段,瓦解南詔國的兵力。
他毫不猶豫,命令道:
“傳本王軍令,讓離利智部落最近的武裝盡快結集,討伐叛軍羅漢部落。
如叛軍冥頑不化,負隅頑抗,格殺勿論。”
“大王,我們攻城吧?”哀老茶堅道:
“大勢已定,看來隻有戰爭一條路可走了。”
閣羅鳳的臉顯得愈發滄桑,“雖然已經知道結果,但還是要等唐臣到達。
這是最基本的禮儀。
等唐臣宣布我們造反之際,就是攻城之時。
將軍,做好最後戰爭準備,隨時準備戰鬥。”
“大王,我軍已萬事俱備,就等您一聲令下。”哀老茶堅握緊南詔劍,
“等我攻破姚州城,定要挖出那張虔陀的心看看,他的心是不是黑色的。”
城內的張虔陀,也已經收到他的副將成功策反羅漢部落的消息。
“使臣何時到?”張虔陀今天難得沒喝醉,問他的手下。
“迴大人,明日即可抵達姚安城。”
張虔陀一臉得意:
“小小南夷,不知天高地厚,你們就等著亡國吧。
本太守,終是要等到一個滅國軍功了。
這滅國軍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那是要被史學家們載進史冊,被後世世代相傳的。”
“大人,不過,沒聽說長安那邊還未派軍隊來支援。”張虔陀手下提醒道:
“如今,南詔五萬軍隊就在城外,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我和你打個賭吧。”張虔陀傲慢的說道:
“我賭他們,明天接到賈大人上奏他們造反的消息後,仍舊不敢攻城。
他們呀,還得求我,求我在陛下那裏,為他們說好話。”
“他們不攻城,那大人的滅國軍功,如何能得?”
張虔陀胸有成竹,道:
“所以,本太守戲人妻索貢品開道,接著讓賈大人上奏他們造反,最後,讓我副將策反部落造反。
這麽多重的準備,就是為了逼閣羅鳳出兵。
我知道閣羅鳳,這幾條,他一條都不能忍。
何況,我一下就給他準備了好幾條。
他必然會攻城。
隻要他出兵,就能坐實他造反。
他造反,大唐雄獅才有理由揮師南下。”
“大人英明。”張虔陀手下還是有些不明白,問:
“不過大人,城外可是五萬軍隊,大唐雄獅還未發兵。
如果逼得閣羅鳳攻城,我們恐怕守不住啊。”
“所以,我在等我副將陣亡得消息。”張虔陀裝出一副難過的樣子,說道:
“羅漢雖然驍勇善戰,但他們才五千人馬,相信此刻,閣羅鳳已經下了格殺勿論的軍令,誅殺他們了。
斬殺我副將,也等同造反。”
張虔陀說著,拿出一封奏折,遞給手下,囑咐道:
“把這封奏折送出去,加急送往長安城,這是最後一步棋,能讓大唐雄獅即刻揮師南下。”
而軍帳內,閣羅鳳突然有所頓悟,道:
“我自認為姚州城被我們圍得鐵桶一般,張虔陀的副將,是如何出城,到了利智部落,策反羅漢的?”
哀老茶堅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道:
“看來,這個張太守,盤踞姚州城多年,還有我們不知道的通道能出城。”
“即刻起,派兵嚴格盤查各個出口,所有出城的人員,有可疑的一律暫時扣押。”閣羅鳳命令道:
“狡兔三窟,是本王大意了。”
深夜,閣羅鳳帳內燈火通明。
哀老茶堅和別的將軍,都在閣羅鳳軍帳,他們在為戰爭做萬全準備。
這時,有士兵進來稟報,道:
“大王,我們在巡邏的時候,發現一個可疑人員,他攜帶一封奏折。”
“押進來。”
閣羅鳳拿過那人手裏的奏折,一看是張虔陀再次上奏南詔造反的奏折。
張虔陀這次向唐玄宗上奏他造反的理由是:斬殺唐將。
眾人看過奏折後,也都一臉憂愁。
“大王,看來,這一切都是太守故意激怒大王的手段,為的就是逼我們出兵。”哀老茶堅道:
“我們南詔,恐怕和大唐的關係,就到此為止了。”
閣羅鳳不是不知道張虔陀這麽肆無忌憚,不可能沒有得到朝廷授意。
不過,他之所以願意等。
是因為,他不確定,這是奸臣官官相護的結果,還是大唐目前對南詔的態度。
涉及到兩國百姓安居樂業,閣羅鳳不敢冒險。
第二天黎明到來之際,唐使臣即將抵達。
而今天,阿朵公主一個月期限已滿,她的武功不知恢複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