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連劉備都沒有想要帶上劉禪,那自然說明劉禪現在上戰場還是危險要多一些。
劉禪卻並沒有多想,隻以為吳運是想要表現自己,他正色道:“不行,這一次,一定要我親自去!”
其實真正想要表現自己的人,正是他自己。
吳運連忙阻攔道:“少主有所不知,我看主公這一次前去白水關,說不定要動幹戈,著實危險得很,還請少主就呆在營帳,由我等前去便可。”
在吳運看來,反正他們是劉禪的人,他們如果有幸立了功,也應該算在劉禪的身上。
他這樣做,也是好心。
“怎麽!剛才我說的話,你沒聽明白嗎?我說我要去!你們帶上火—藥跟著就可以了!”劉禪厲聲道。
他一臉嚴肅的樣子,看起來還頗有些威嚴的樣子,讓吳運和吳三林都愣住了。
“好!你們不去是吧!那我一個人去!”劉禪見二人不動,更是大惱道。
吳運聞言,心裏一驚,連忙道:“少主莫要生氣,我等這就去準備。”
他這時忽然想起了火—藥的威力,一時間想通了,也就不再阻攔劉禪了。
“快去!”劉禪一臉嚴肅的命令道。
吳運和吳三林聞言快步離去,趕緊將他們從荊州帶來專門運送和保護火—藥的幾個兄弟叫了過來。
然後讓他們一人背了一包火—藥,就牽著馬,朝劉禪走來。
“嗯……不錯,動作還算麻利!”劉禪十分高興的讚賞道。
然後他認真的檢查了一下幾個人背上的火—藥包,詢問道:“引線都帶齊了吧!”
吳運微笑道:“這個少主放心,我們都準備好了。”
劉禪聞言,心裏暗喜道:“這一次,恐怕再也不能找理由來阻止我了吧。”
“走!我們快去白水關!”
隨著劉禪的一聲令下,他們當即騎上了已備好的馬,朝軍營外走去。
而他們出營的時候,那些帶著輜重和攻城重武器的步兵,還沒有出動。
不過他雖然比這些人快,比之劉備,卻又差得遠了。
劉備此時已經跑出了一兩裏路,早就不見了蹤影。
而此時,高群派出來的哨騎,已經半路折迴,在劉備即將趕到白水關下的時候,匆匆跑進了關內。
“稟將軍,法校尉所言不假,劉備正率軍趕來!”
那士兵將探知的軍情稟報之後,便退到了一邊。
“如何?現在二位將軍總該相信我的話了吧!”法正在一旁從容的道。
他剛才被高群派兵圍住,但是卻並沒有多加抵抗。
他知道差距懸殊,若是真的抵抗起來,他的生命就真的危險了。
而且還有可能導致劉備因此發怒,大舉進攻白水關。
這樣不僅白水關沒有順利拿下,還損失了劉備的大軍。
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法正又怎麽會去做呢。
高群還是自信道:“哼!就算他來了又如何?就能攻破我關頭了嗎?”
“唉……難道你就真的不願意相信是楊將軍和高將軍勸你們歸降的?”法正忽然歎息道。
高群道:“我看楊將軍和高將軍被你們害了才是真!你這不忠不義之徒,事到如今,竟還敢妄想欺瞞於我。”
“既然如此,那就看看你有沒有守城的把握吧!”法正微微歎息道,然後雙目微閉,不再說話。
不一會兒,就聽楊力道:“高將軍,你快看,劉備來了!”
隻見劉備親自率領五百白毦兵,騎著戰馬,轟隆隆來到白水關下。
“今天就要你看看,我是怎麽擊敗劉備的!”高群一聲大喝,便準備帶兵出戰。
然而楊力卻一下子拉住了高群,正色道:“高將軍不可!”
“你為何攔我?難道你已動了歸降之心?”高群瞪著眼睛看著楊力,臉上已經漸漸呈現怒容。
“這是哪裏的話,高將軍誤會我了!這劉備素有梟雄之名,作戰甚是勇猛!如今又是帶兵初來,兵法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現在正是劉備銳氣最強之時,高將軍此時前去應戰,恐正中了劉備的下懷!”
楊力細細的解釋了一番,而高群聽了,也一下子冷靜了下來。
他拱手道歉道:“楊將軍說得是,我差點中了這廝的計策!今日我們就堅守關頭,看他能奈我何!”
法正在一旁聽了,不禁暗暗感歎:“看來這楊力倒是個心思縝密之人,日後可以培養,這高群不過是個武夫罷了,不堪大用!”
他似乎已經料定,這二人要不了多久,就會和他在一個陣營裏麵效力,暗暗在心裏評估了起來。
而此時劉備在白水關下停下了腳步,望著關頭暗道:“那裏好像就是孝直,如今孝直在賊兵手中,我該如何是好!”
他本來就是個重視人才的人,入蜀之前,對諸葛亮、龐統這些奇士十分珍重,進了蜀中,又發現法正和龐統的能力不相上下,更是引為奇才。
現如今看到法正在白水關關頭紙上,他本來急於救人之心,此時不禁亂了起來。
“末將願領兵叫陣,前往攻破白水關!”
一小將在一旁見劉備望著關頭興歎,當即上前一步請命。
劉備當即揚起手道:“不急,待我與關中傳話之後再攻不遲!”
說罷,他上前兩步,然後有十人也緊跟著上前,排成了一排。
“關中將士,見信為何不降?反倒扣押我送信使者!”
劉備一臉正色的說罷,那十人便異口同聲的將劉備的話喊了一遍。
十人同聲,那聲音有如洪鍾,一下子就清楚的傳到了關頭之上!
俗話說,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如今法正不過是送信,就被扣押了,足以說明楊力和高群的“無恥”!
高群道:“此信不知真偽,我等須親見楊、高二位將軍!法校尉本益州之校尉,何時成了左將軍的使者?”
他說完之後,也有幾人異口同聲的喊了一遍。
劉備道:“楊、高二位將軍已至涪城,不得前來相見!我此處有其親筆書信,可以證明!”
說罷,劉備便將魏延和楊懷他們送來的書信交給了信鳥,讓它銜著飛上了關頭。
劉禪卻並沒有多想,隻以為吳運是想要表現自己,他正色道:“不行,這一次,一定要我親自去!”
其實真正想要表現自己的人,正是他自己。
吳運連忙阻攔道:“少主有所不知,我看主公這一次前去白水關,說不定要動幹戈,著實危險得很,還請少主就呆在營帳,由我等前去便可。”
在吳運看來,反正他們是劉禪的人,他們如果有幸立了功,也應該算在劉禪的身上。
他這樣做,也是好心。
“怎麽!剛才我說的話,你沒聽明白嗎?我說我要去!你們帶上火—藥跟著就可以了!”劉禪厲聲道。
他一臉嚴肅的樣子,看起來還頗有些威嚴的樣子,讓吳運和吳三林都愣住了。
“好!你們不去是吧!那我一個人去!”劉禪見二人不動,更是大惱道。
吳運聞言,心裏一驚,連忙道:“少主莫要生氣,我等這就去準備。”
他這時忽然想起了火—藥的威力,一時間想通了,也就不再阻攔劉禪了。
“快去!”劉禪一臉嚴肅的命令道。
吳運和吳三林聞言快步離去,趕緊將他們從荊州帶來專門運送和保護火—藥的幾個兄弟叫了過來。
然後讓他們一人背了一包火—藥,就牽著馬,朝劉禪走來。
“嗯……不錯,動作還算麻利!”劉禪十分高興的讚賞道。
然後他認真的檢查了一下幾個人背上的火—藥包,詢問道:“引線都帶齊了吧!”
吳運微笑道:“這個少主放心,我們都準備好了。”
劉禪聞言,心裏暗喜道:“這一次,恐怕再也不能找理由來阻止我了吧。”
“走!我們快去白水關!”
隨著劉禪的一聲令下,他們當即騎上了已備好的馬,朝軍營外走去。
而他們出營的時候,那些帶著輜重和攻城重武器的步兵,還沒有出動。
不過他雖然比這些人快,比之劉備,卻又差得遠了。
劉備此時已經跑出了一兩裏路,早就不見了蹤影。
而此時,高群派出來的哨騎,已經半路折迴,在劉備即將趕到白水關下的時候,匆匆跑進了關內。
“稟將軍,法校尉所言不假,劉備正率軍趕來!”
那士兵將探知的軍情稟報之後,便退到了一邊。
“如何?現在二位將軍總該相信我的話了吧!”法正在一旁從容的道。
他剛才被高群派兵圍住,但是卻並沒有多加抵抗。
他知道差距懸殊,若是真的抵抗起來,他的生命就真的危險了。
而且還有可能導致劉備因此發怒,大舉進攻白水關。
這樣不僅白水關沒有順利拿下,還損失了劉備的大軍。
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法正又怎麽會去做呢。
高群還是自信道:“哼!就算他來了又如何?就能攻破我關頭了嗎?”
“唉……難道你就真的不願意相信是楊將軍和高將軍勸你們歸降的?”法正忽然歎息道。
高群道:“我看楊將軍和高將軍被你們害了才是真!你這不忠不義之徒,事到如今,竟還敢妄想欺瞞於我。”
“既然如此,那就看看你有沒有守城的把握吧!”法正微微歎息道,然後雙目微閉,不再說話。
不一會兒,就聽楊力道:“高將軍,你快看,劉備來了!”
隻見劉備親自率領五百白毦兵,騎著戰馬,轟隆隆來到白水關下。
“今天就要你看看,我是怎麽擊敗劉備的!”高群一聲大喝,便準備帶兵出戰。
然而楊力卻一下子拉住了高群,正色道:“高將軍不可!”
“你為何攔我?難道你已動了歸降之心?”高群瞪著眼睛看著楊力,臉上已經漸漸呈現怒容。
“這是哪裏的話,高將軍誤會我了!這劉備素有梟雄之名,作戰甚是勇猛!如今又是帶兵初來,兵法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現在正是劉備銳氣最強之時,高將軍此時前去應戰,恐正中了劉備的下懷!”
楊力細細的解釋了一番,而高群聽了,也一下子冷靜了下來。
他拱手道歉道:“楊將軍說得是,我差點中了這廝的計策!今日我們就堅守關頭,看他能奈我何!”
法正在一旁聽了,不禁暗暗感歎:“看來這楊力倒是個心思縝密之人,日後可以培養,這高群不過是個武夫罷了,不堪大用!”
他似乎已經料定,這二人要不了多久,就會和他在一個陣營裏麵效力,暗暗在心裏評估了起來。
而此時劉備在白水關下停下了腳步,望著關頭暗道:“那裏好像就是孝直,如今孝直在賊兵手中,我該如何是好!”
他本來就是個重視人才的人,入蜀之前,對諸葛亮、龐統這些奇士十分珍重,進了蜀中,又發現法正和龐統的能力不相上下,更是引為奇才。
現如今看到法正在白水關關頭紙上,他本來急於救人之心,此時不禁亂了起來。
“末將願領兵叫陣,前往攻破白水關!”
一小將在一旁見劉備望著關頭興歎,當即上前一步請命。
劉備當即揚起手道:“不急,待我與關中傳話之後再攻不遲!”
說罷,他上前兩步,然後有十人也緊跟著上前,排成了一排。
“關中將士,見信為何不降?反倒扣押我送信使者!”
劉備一臉正色的說罷,那十人便異口同聲的將劉備的話喊了一遍。
十人同聲,那聲音有如洪鍾,一下子就清楚的傳到了關頭之上!
俗話說,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如今法正不過是送信,就被扣押了,足以說明楊力和高群的“無恥”!
高群道:“此信不知真偽,我等須親見楊、高二位將軍!法校尉本益州之校尉,何時成了左將軍的使者?”
他說完之後,也有幾人異口同聲的喊了一遍。
劉備道:“楊、高二位將軍已至涪城,不得前來相見!我此處有其親筆書信,可以證明!”
說罷,劉備便將魏延和楊懷他們送來的書信交給了信鳥,讓它銜著飛上了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