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連這個詞雖然不是什麽好詞,但是用在這裏卻也正合適。
法正和龐統也不是拘泥於這些細節的人,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
法正正色道:“少主有所不知,劉璋和張魯、龐羲本就有著十分微妙的關係,隻要咱們稍稍透露出一點風聲,劉璋就會產生懷疑。一旦他產生懷疑,也許就會出昏招了!”
“哦?看來法先生已經想好了如何來傳這個“謠言”了?”
劉禪雖然是疑問的語氣,但是心裏卻是十分的肯定。
法正笑道:“難道少主會沒有想到嗎?”
他並不是一個喜歡繞彎子的人,在得知劉禪少年聰明之後,便不再把他當成小孩子看了。
而且他聽龐統說劉禪已經定了計策,更是不會在言語上搞什麽彎彎繞了。
而劉禪自然是想到了的,他甚至有馬上就可以將這個謠言傳過去的能力,隻是他在思索,是先傳謠,還是先傳告急的消息。
他正色道:“雖然我也想到了,但是卻還有一件事拿不準,不知是不是可以先將這個謠言送入成都?”
法正和龐統聞言,忽然麵麵相覷了一陣,然後法正有些驚異的問道:“少主還想逼一逼?”
在法正看來,如果謠言先進入成都,那麽等劉備迴荊州的消息傳入成都的時候,劉璋一定會產生狐疑。
這樣一來,可能會直接促成劉璋和劉備反目。
這正是法正說的逼。
這樣的結果,正是法正所期盼的,可是他卻還是有些猶豫。
他知道劉備現在手裏有多少人,而如果劉璋提前做好準備,就一定會有防備。
一旦劉璋做好了迎敵的準備,劉備一支孤軍,要想攻下成都,就變得有些艱難了。
劉禪微笑道:“我想既然本來就是要盡快動手,何不趁早?”
他所謂的趁早,是先逼一下劉備,讓劉備不要一味的等著劉璋那邊做出反應,再舉起旗子翻臉。
在他看來,那樣非但不利於主動出擊,而且是在有些做作了。
法正眉頭微皺,正色道:“少主此言,倒也並非不可,我們的確可以趁早行動。”
而他所謂的趁早行動,卻又和劉禪所說的不一樣,他想的是可以兩麵出擊,一麵挑動劉璋的神經,一麵對遠在白水關的楊懷和高沛動手。
隻要能夠將白水關的楊懷和高沛解決,那麽劉璋就算做好了準備,那也是白搭!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劉備,可以坐擁白水關的糧草,一路南下進擊。
劉禪見法正同意了他的想法,心裏十分高興,連忙轉過頭問龐統:“龐先生以為如何?”
龐統笑道:“主公本就說了,此事由少主做主,龐某以為加快步伐,並沒有什麽問題,少主可以按心中所想實施。”
劉禪笑道:“好!那就這樣,我這就讓人將這個謠言送出去。”
說罷,他興高采烈的又跳又蹦的跑了出去,找到了隨他同來的潛龍軍,來到了專門為群鳥安置的新帳篷裏。
然後他在紙上寫到:“速將左將軍營中逃散士兵流入張魯、龐羲地界,為張魯、龐羲所禮遇之事傳遍成都!”
寫完,他便將紙交給了那個潛龍軍士兵,吩咐道:“盡早送往成都。”
“是!”
那士兵正色迴了一聲,然後便將紙收了起來。
劉禪見狀,知道成都的信鳥還沒有飛來,他也不著急,便走了出去。
現在呂岱的人走了,法正帶來的人又早已成了劉備的自己人。
他已經可以在營中大膽的走了。
此時,他前進的方向,正是劉備所在的中軍大營。
在貼著營帳走的時候,他忽然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主公,如今少主已經向成都發信,相信過不了幾日,劉璋便會命令各路戒嚴,為防萬一,應當先招楊懷、高沛前來,奪了他的白水關!”
這正是法正的聲音。
劉禪聞聲,不由得一愣,心想:“誒?怎麽現在他就在鼓動父親動手了呢?”
緊接著他又聽到:“孝直說得不錯,如今呂岱已走,荊州亦能自守,我若再遷延不動,就會像阿鬥所說的那樣,喪失了先機。”
這是劉備的聲音,淡定而從容,像是他已經等待這一刻很久了。
劉禪猛地一驚,心裏有些駭然:“我靠!看來我還真是當了個催化劑啊!原來他一直不動手,就是擔心呂岱和荊州啊!”
然後帳內又發出了一個聲音:“主公既然如此想,那麽是不是可以讓幾位將軍將近些時間出去招兵的將士招迴來了?”
這是龐統的聲音。
“這是自然,他們出去的時間已經夠久了,是該迴來了!”
劉禪又是一愣,心裏不由得冒出來一個想法:“當時在荊州到底是誰說劉備心懷仁慈,不願和劉璋撕破臉皮的?”
他不由得苦笑了起來,暗罵道:“唉!沒事自作多情幹什麽!就算我不來,曹操南下的消息一傳到這裏,呂岱肯定會走,呂岱一走,父親就會有所動作。”
“這下好了,兩個大年度任務這下該怎麽完成,我tm……”
他本來以為,能夠幫劉備早日拿下益州,有了穩固的根據地,然後就可以和孫權曹操分庭抗禮。
這樣就算是兩個任務都完不成,也可以接受,畢竟他有了發展的資本,那些係統的獎勵以後可以再掙!
可是現在他忽然發現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劉備根本不需要他來當催化劑,真正的催化劑,不過是曹操南下的消息罷了!
現在錯誤已經鑄成,他也沒有了法子。
慢慢的邁開腳步,走到了大帳之外。
“阿鬥,你怎麽來了?”劉備一臉的微笑,對這個兒子實在很滿意。
看到劉備的笑臉,劉禪不禁心裏稍稍好受了點:“好在鞏固了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也讓這些‘猛人’高看了我一眼,可是這些如何來抵係統任務失敗的損失啊!”
劉禪無奈的堆滿笑容道:“我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就等著父親派個能說得上話的人,去告訴劉璋我們要迴荊州了!”
法正和龐統也不是拘泥於這些細節的人,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
法正正色道:“少主有所不知,劉璋和張魯、龐羲本就有著十分微妙的關係,隻要咱們稍稍透露出一點風聲,劉璋就會產生懷疑。一旦他產生懷疑,也許就會出昏招了!”
“哦?看來法先生已經想好了如何來傳這個“謠言”了?”
劉禪雖然是疑問的語氣,但是心裏卻是十分的肯定。
法正笑道:“難道少主會沒有想到嗎?”
他並不是一個喜歡繞彎子的人,在得知劉禪少年聰明之後,便不再把他當成小孩子看了。
而且他聽龐統說劉禪已經定了計策,更是不會在言語上搞什麽彎彎繞了。
而劉禪自然是想到了的,他甚至有馬上就可以將這個謠言傳過去的能力,隻是他在思索,是先傳謠,還是先傳告急的消息。
他正色道:“雖然我也想到了,但是卻還有一件事拿不準,不知是不是可以先將這個謠言送入成都?”
法正和龐統聞言,忽然麵麵相覷了一陣,然後法正有些驚異的問道:“少主還想逼一逼?”
在法正看來,如果謠言先進入成都,那麽等劉備迴荊州的消息傳入成都的時候,劉璋一定會產生狐疑。
這樣一來,可能會直接促成劉璋和劉備反目。
這正是法正說的逼。
這樣的結果,正是法正所期盼的,可是他卻還是有些猶豫。
他知道劉備現在手裏有多少人,而如果劉璋提前做好準備,就一定會有防備。
一旦劉璋做好了迎敵的準備,劉備一支孤軍,要想攻下成都,就變得有些艱難了。
劉禪微笑道:“我想既然本來就是要盡快動手,何不趁早?”
他所謂的趁早,是先逼一下劉備,讓劉備不要一味的等著劉璋那邊做出反應,再舉起旗子翻臉。
在他看來,那樣非但不利於主動出擊,而且是在有些做作了。
法正眉頭微皺,正色道:“少主此言,倒也並非不可,我們的確可以趁早行動。”
而他所謂的趁早行動,卻又和劉禪所說的不一樣,他想的是可以兩麵出擊,一麵挑動劉璋的神經,一麵對遠在白水關的楊懷和高沛動手。
隻要能夠將白水關的楊懷和高沛解決,那麽劉璋就算做好了準備,那也是白搭!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劉備,可以坐擁白水關的糧草,一路南下進擊。
劉禪見法正同意了他的想法,心裏十分高興,連忙轉過頭問龐統:“龐先生以為如何?”
龐統笑道:“主公本就說了,此事由少主做主,龐某以為加快步伐,並沒有什麽問題,少主可以按心中所想實施。”
劉禪笑道:“好!那就這樣,我這就讓人將這個謠言送出去。”
說罷,他興高采烈的又跳又蹦的跑了出去,找到了隨他同來的潛龍軍,來到了專門為群鳥安置的新帳篷裏。
然後他在紙上寫到:“速將左將軍營中逃散士兵流入張魯、龐羲地界,為張魯、龐羲所禮遇之事傳遍成都!”
寫完,他便將紙交給了那個潛龍軍士兵,吩咐道:“盡早送往成都。”
“是!”
那士兵正色迴了一聲,然後便將紙收了起來。
劉禪見狀,知道成都的信鳥還沒有飛來,他也不著急,便走了出去。
現在呂岱的人走了,法正帶來的人又早已成了劉備的自己人。
他已經可以在營中大膽的走了。
此時,他前進的方向,正是劉備所在的中軍大營。
在貼著營帳走的時候,他忽然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主公,如今少主已經向成都發信,相信過不了幾日,劉璋便會命令各路戒嚴,為防萬一,應當先招楊懷、高沛前來,奪了他的白水關!”
這正是法正的聲音。
劉禪聞聲,不由得一愣,心想:“誒?怎麽現在他就在鼓動父親動手了呢?”
緊接著他又聽到:“孝直說得不錯,如今呂岱已走,荊州亦能自守,我若再遷延不動,就會像阿鬥所說的那樣,喪失了先機。”
這是劉備的聲音,淡定而從容,像是他已經等待這一刻很久了。
劉禪猛地一驚,心裏有些駭然:“我靠!看來我還真是當了個催化劑啊!原來他一直不動手,就是擔心呂岱和荊州啊!”
然後帳內又發出了一個聲音:“主公既然如此想,那麽是不是可以讓幾位將軍將近些時間出去招兵的將士招迴來了?”
這是龐統的聲音。
“這是自然,他們出去的時間已經夠久了,是該迴來了!”
劉禪又是一愣,心裏不由得冒出來一個想法:“當時在荊州到底是誰說劉備心懷仁慈,不願和劉璋撕破臉皮的?”
他不由得苦笑了起來,暗罵道:“唉!沒事自作多情幹什麽!就算我不來,曹操南下的消息一傳到這裏,呂岱肯定會走,呂岱一走,父親就會有所動作。”
“這下好了,兩個大年度任務這下該怎麽完成,我tm……”
他本來以為,能夠幫劉備早日拿下益州,有了穩固的根據地,然後就可以和孫權曹操分庭抗禮。
這樣就算是兩個任務都完不成,也可以接受,畢竟他有了發展的資本,那些係統的獎勵以後可以再掙!
可是現在他忽然發現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劉備根本不需要他來當催化劑,真正的催化劑,不過是曹操南下的消息罷了!
現在錯誤已經鑄成,他也沒有了法子。
慢慢的邁開腳步,走到了大帳之外。
“阿鬥,你怎麽來了?”劉備一臉的微笑,對這個兒子實在很滿意。
看到劉備的笑臉,劉禪不禁心裏稍稍好受了點:“好在鞏固了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也讓這些‘猛人’高看了我一眼,可是這些如何來抵係統任務失敗的損失啊!”
劉禪無奈的堆滿笑容道:“我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就等著父親派個能說得上話的人,去告訴劉璋我們要迴荊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