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蜀道難”就是困擾巴蜀人和其他地方的人的一個大難題。
甚至在後世著名的大詩人走出蜀地的時候,還發出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感歎。
而正是因為蜀道難,所以巴蜀便成了有天險包圍的天府之國。
同樣,也因為蜀道難,巴蜀成了出不去的“井中之國”。
諸葛亮當時隆中的對策,雖然是在當時的天下形勢下,做出的明智的判斷。
而且也是劉備唯一的最佳選擇,但是他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進巴蜀,也許並沒有出巴蜀難。
當龐統到了蜀中之後,卻慢慢的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已經在思考從巴蜀走出去的辦法了。
劉禪點點頭道:“先生這一點,學生十分認同,蜀中天險易守難攻,但是卻也同樣難以從蜀中突破,這一點,我在荊州的時候,便已經對諸葛先生說過了。”
龐統聞言,不由得一驚,他正色道:“少主也曾想到這一層?”
劉禪聽出了龐統語氣中的讚歎之情,心裏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整理了一下情緒,然後才道:“當初在荊州的時候,曾說起過,但是我雖然知道這一層,卻也隻想到了聯合馬超這一點,其他的就不知道該怎麽做了。”
他當時是提出了這個想法,而且也正是在收到馬超在關中戰敗的消息之後,他為了聯合馬超,給出諸葛亮等人的理由。
如今雖然馬超是成功占據了隴上四郡,但是卻並沒有完全歸附劉備。
而且他不知道曆史改變之後,馬超是不是也會發生改變,不會再像曆史上走向那樣,投向劉備的陣營。
同時,就算是馬超還是投向了劉備,但是如今擋在麵前的漢中,還有曹操重兵把守的關中。
這都是阻止他們出蜀的重要關口。
龐統微笑道:“少主能想到聯合馬超,已經算是少有人能比得上的了。這馬超雖然在關中一敗,但是他如今能穩居隴上,也說明他確有可值得聯合之處。”
他稍稍一頓,又道:“而且涼州戰馬健碩,民風彪悍,若能得涼州,則天下可圖!”
在他看來,得了馬超的相助,那就相當於得到了涼州。
而涼州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卻是天下少有的產馬勝地,最重要的是這裏產出的馬,還是天下最優良的馬匹。
有了馬,就有了和曹操在關中、中原乃至冀州爭雄的資本。
這一點,劉禪也是十分清楚的。
他高興道:“龐先生又和我想到一塊去了。”
能和鳳雛想到一塊,這實在是可以讓他吹噓一陣的榮耀了。
龐統微笑道:“哦?少主此話怎講?”
他倒不是認為劉禪說的話是假話,而是好奇劉禪是不是已經做了什麽。
畢竟今天在營帳之中,他已經聽到劉禪說了太多讓他驚奇的事了。
劉禪微笑道:“今天忘了告訴先生,我在荊州還做了一件小事,那就是讓人建立了一個馬場,現如今那個馬場裏已經有四五百匹可供使用的戰馬了。”
在他離開荊州的時候,荊州的馬場已經有了豐富的收獲。
龐統聞言,笑道:“原來少主一切都想到了前麵,那我們這些人,就放心了。”
劉禪笑道:“先生過譽了,我隻不過是在孔明先生的教導下,學會了多考慮些罷了。”
他雖然的確是抱著為未來減少些麻煩的初衷,才向諸葛亮等人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但是這也是他知道一些曆史走向的原因,並不是他自己獨立的思考。
這種占便宜的事,雖然心裏很舒服,但是他的嘴上卻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龐統笑道:“怪不得孔明的信中老是催促我們盡快拿下益州,想必這其中,也有少主的一份力吧。”
他忽然想起了之前諸葛亮送來的信,再聯係到劉禪千裏迢迢的來到益州推著劉備往前走,一下子就想到了這背後的原因。
劉禪微笑道:“其實沒有我們的催促,父親和先生想必都在謀劃著奪取益州,隻不過我們得到了一個催化劑,可以讓父親少等一段時間。”
他稍稍一頓,望了望龐統那有些疑惑的眼神,又道:“不過這都算不得什麽,拿下益州是早晚的事,要怎麽出去,才是真的事關重大。”
龐統聞言,不由得一愣,他心裏還不停的想著“催化劑是什麽東西?”
可是聽到劉禪的話,他卻不得不將那個問題拋在了腦後。
他正色道:“如今我們若南下爭奪益州,如少主所說,雖說不一定能片刻拿下,但是要想成功,也是早晚的事。可是要想出蜀爭天下,卻是難上加難了。”
話音一落,劉禪一臉吃驚的望著龐統,他本以為龐統已經在心裏有了對策,但是當聽到難上加難的時候,心裏不由得涼了半截。
“難道就算奪下了漢中,也是十分艱難嗎?”
劉禪不由得忍不住將心裏的問題問了出來。
他知道曆史上劉備奪下了漢中,而且還在漢中自立為漢中王。
可是終諸葛亮一生,從漢中出蜀北伐,都沒有取得成功。
這已經足以說明,就算得了漢中,想要進一步奪得關中,也是“難於上青天”的。
畢竟以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在整個中國的曆史長河中,也少有能和他匹敵的人。
諸葛亮都沒有完成的壯舉,劉禪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麽完成。
他唯一寄希望的,就是龐統還在,是不是還有轉機。
龐統忽然撫須沉思,片刻之後,他才緩緩道:“漢中乃是入蜀咽喉之地,若能得漢中,高祖當年陳倉故事,未必不可效仿!”
當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這個漢王,其實就是在漢中之地。
之後便有了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奪下關中。這軍事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劉禪正色道:“可是當年高祖暗度陳倉的古道,現如今曹操肯定是重兵把守,我們如何能效仿?”
龐統忽然大笑道:“少主有所不知,陳倉故事,未必就一定要走陳倉。”
如今的劉備和當年的劉邦的境遇又有所不同,前往關中的路,也不止陳倉古道那一條。
甚至在後世著名的大詩人走出蜀地的時候,還發出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感歎。
而正是因為蜀道難,所以巴蜀便成了有天險包圍的天府之國。
同樣,也因為蜀道難,巴蜀成了出不去的“井中之國”。
諸葛亮當時隆中的對策,雖然是在當時的天下形勢下,做出的明智的判斷。
而且也是劉備唯一的最佳選擇,但是他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進巴蜀,也許並沒有出巴蜀難。
當龐統到了蜀中之後,卻慢慢的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已經在思考從巴蜀走出去的辦法了。
劉禪點點頭道:“先生這一點,學生十分認同,蜀中天險易守難攻,但是卻也同樣難以從蜀中突破,這一點,我在荊州的時候,便已經對諸葛先生說過了。”
龐統聞言,不由得一驚,他正色道:“少主也曾想到這一層?”
劉禪聽出了龐統語氣中的讚歎之情,心裏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整理了一下情緒,然後才道:“當初在荊州的時候,曾說起過,但是我雖然知道這一層,卻也隻想到了聯合馬超這一點,其他的就不知道該怎麽做了。”
他當時是提出了這個想法,而且也正是在收到馬超在關中戰敗的消息之後,他為了聯合馬超,給出諸葛亮等人的理由。
如今雖然馬超是成功占據了隴上四郡,但是卻並沒有完全歸附劉備。
而且他不知道曆史改變之後,馬超是不是也會發生改變,不會再像曆史上走向那樣,投向劉備的陣營。
同時,就算是馬超還是投向了劉備,但是如今擋在麵前的漢中,還有曹操重兵把守的關中。
這都是阻止他們出蜀的重要關口。
龐統微笑道:“少主能想到聯合馬超,已經算是少有人能比得上的了。這馬超雖然在關中一敗,但是他如今能穩居隴上,也說明他確有可值得聯合之處。”
他稍稍一頓,又道:“而且涼州戰馬健碩,民風彪悍,若能得涼州,則天下可圖!”
在他看來,得了馬超的相助,那就相當於得到了涼州。
而涼州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卻是天下少有的產馬勝地,最重要的是這裏產出的馬,還是天下最優良的馬匹。
有了馬,就有了和曹操在關中、中原乃至冀州爭雄的資本。
這一點,劉禪也是十分清楚的。
他高興道:“龐先生又和我想到一塊去了。”
能和鳳雛想到一塊,這實在是可以讓他吹噓一陣的榮耀了。
龐統微笑道:“哦?少主此話怎講?”
他倒不是認為劉禪說的話是假話,而是好奇劉禪是不是已經做了什麽。
畢竟今天在營帳之中,他已經聽到劉禪說了太多讓他驚奇的事了。
劉禪微笑道:“今天忘了告訴先生,我在荊州還做了一件小事,那就是讓人建立了一個馬場,現如今那個馬場裏已經有四五百匹可供使用的戰馬了。”
在他離開荊州的時候,荊州的馬場已經有了豐富的收獲。
龐統聞言,笑道:“原來少主一切都想到了前麵,那我們這些人,就放心了。”
劉禪笑道:“先生過譽了,我隻不過是在孔明先生的教導下,學會了多考慮些罷了。”
他雖然的確是抱著為未來減少些麻煩的初衷,才向諸葛亮等人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但是這也是他知道一些曆史走向的原因,並不是他自己獨立的思考。
這種占便宜的事,雖然心裏很舒服,但是他的嘴上卻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龐統笑道:“怪不得孔明的信中老是催促我們盡快拿下益州,想必這其中,也有少主的一份力吧。”
他忽然想起了之前諸葛亮送來的信,再聯係到劉禪千裏迢迢的來到益州推著劉備往前走,一下子就想到了這背後的原因。
劉禪微笑道:“其實沒有我們的催促,父親和先生想必都在謀劃著奪取益州,隻不過我們得到了一個催化劑,可以讓父親少等一段時間。”
他稍稍一頓,望了望龐統那有些疑惑的眼神,又道:“不過這都算不得什麽,拿下益州是早晚的事,要怎麽出去,才是真的事關重大。”
龐統聞言,不由得一愣,他心裏還不停的想著“催化劑是什麽東西?”
可是聽到劉禪的話,他卻不得不將那個問題拋在了腦後。
他正色道:“如今我們若南下爭奪益州,如少主所說,雖說不一定能片刻拿下,但是要想成功,也是早晚的事。可是要想出蜀爭天下,卻是難上加難了。”
話音一落,劉禪一臉吃驚的望著龐統,他本以為龐統已經在心裏有了對策,但是當聽到難上加難的時候,心裏不由得涼了半截。
“難道就算奪下了漢中,也是十分艱難嗎?”
劉禪不由得忍不住將心裏的問題問了出來。
他知道曆史上劉備奪下了漢中,而且還在漢中自立為漢中王。
可是終諸葛亮一生,從漢中出蜀北伐,都沒有取得成功。
這已經足以說明,就算得了漢中,想要進一步奪得關中,也是“難於上青天”的。
畢竟以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在整個中國的曆史長河中,也少有能和他匹敵的人。
諸葛亮都沒有完成的壯舉,劉禪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麽完成。
他唯一寄希望的,就是龐統還在,是不是還有轉機。
龐統忽然撫須沉思,片刻之後,他才緩緩道:“漢中乃是入蜀咽喉之地,若能得漢中,高祖當年陳倉故事,未必不可效仿!”
當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這個漢王,其實就是在漢中之地。
之後便有了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奪下關中。這軍事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劉禪正色道:“可是當年高祖暗度陳倉的古道,現如今曹操肯定是重兵把守,我們如何能效仿?”
龐統忽然大笑道:“少主有所不知,陳倉故事,未必就一定要走陳倉。”
如今的劉備和當年的劉邦的境遇又有所不同,前往關中的路,也不止陳倉古道那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