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望著散落在地上的書信,突然發起了愣。
他的思緒已經離開了此時此地,一下子穿越到了很久以前。
那是他剛剛從潁川出門的時候,他和荀諶一起,意氣風發的奔向了袁紹所在的冀州。
在那裏,他們備受尊敬,但是袁紹卻野心勃勃,並不是他心中的“扶漢”人選。
所以他將目光聚焦到了曹操的身上,而在荀諶的悄悄安排下,他也得以輕鬆離開冀州,投奔到了曹操的身邊。
然後,就是他與曹操相遇、相交、相知的二十餘年。
那無數的過往,如同一幅幅畫卷一樣,從他的腦海裏掠過。
有喜悅,有激動,有振奮,有緊張,更有悔恨!
過了好一陣,他的思緒終於迴到了現實,望著眼前火盆上炙熱的火焰,他的心忽然顫抖了一下。
“是到了一切都結束的時候了!”
他失落的歎息了一聲,然後從地上撿起一封書信,將信封拆開,親手將裏麵的每一頁紙放入火盆。
他要將這些東西都燒毀,然後人看不到他曾做過的這些事。
這些書信,本是他“晚年的驕傲”,現如今卻成了“恥辱的象征”。
這些書信裏麵記載的,不止有他和曹操的親密交談,更有他為曹操出謀劃策的“證據”。
曹操已經背棄了曾經的理想,不願再做漢臣。
但是他卻不一樣,他就算死,也隻能以漢臣的身份去死。
而這些東西流傳下去,隻會對他的清名有所玷汙。
所以,這些東西決不能存留於世。
而這一盆火,自然就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火燒了一夜,荀彧坐在火盆旁,身體雖然感受到了溫暖,但是他的心卻越來越冷。
……
一夜過後,他竟然病了,而且還是風寒。
自古以來,中醫就有一個說法,叫做“風是萬病之源”,而風寒,更是直接因風而起。
不過這“風寒”,向來是因為外界的風侵害身體所致。
可是荀彧一夜未出書房,書房的房門緊閉,他還有火盆在前。
入冬的夜盡管十分的寒冷,但是卻也不至於侵害他的身體。
他的“風寒”並不來自外界,而來自於內。
一個人的心一旦死了,沒有了求生的欲望,那麽邪氣才真的會從四處蜂擁而來。
荀彧的病,與其說是風寒,倒不如說是“心寒”。
不過他的病卻是真的……
而今天,已到了曹操之前所說的大軍開拔之日,曹操已經與大軍一道,一大早就朝合肥趕去。
而荀彧,不僅沒有收到一點點的通知,甚至還被曹操預有先知般的“賜留壽春養兵”。
曹操是如何知道荀彧病了的,荀彧並不知道。
他隻知道,曹操已經在實施一個計劃了。
……
又是夜色降臨,荀彧躺在軟榻上,等待著他心中所想的事情到來。
他已等了一天,沒想到直到夜間,還遲遲沒有人過來找他。
他本以為他心中所想或許將等到明天才會到來,但是他還是錯了。
當然,說錯也不對,他本是對的。
兩個燈籠,閃著微弱的光。
有如兩個螢火蟲,緩緩的在荀彧的眼中越變越大。
然後他就看到了兩個人,兩個陌生的人。
其中一人身穿官服,另一人穿著布衣。
隨著那穿官服的人將手中的燈籠遞給穿布衣的人,他就提著一個盒子,朝屋裏走了進去。
而那身穿布衣之人,則恭敬的在房門外等候。
那是一個食盒,足足有四層。
若是裏麵裝著滿滿的飯菜,想來他們兩個是肯定吃不完的。
不過那個人想來也並沒有和荀彧一起享用的意思。
那人輕輕將食盒放下,十分恭敬的拱手為禮道:“屬下拜見荀令君。”
荀彧眉頭不由得一皺,他哪裏會有這樣的一個屬下。
不過,到了現在這個時候,他也沒有什麽心情去追究什麽稱唿上的問題了。
“你來了。有什麽話,你說,我聽著。”
他像是看破了一切,說罷,就閉上了眼睛。
“是。”
那人微微迴了一聲,然後又道:“得知荀令君身體染恙,丞相十分關懷,但無奈大軍行進在即,戰事要緊,無暇前來看望荀令君,故令屬下代為致歉。”
“……”
荀彧聞言,並沒有說話。
而那人卻等了很久,直到確認荀彧似乎連客套一下的想法都沒有之後,又繼續說道:“同時,丞相知道人一生病,最重要的就是要養好身體,而這養好身體,就需要好的胃口,好的胃口,自然要美味佳肴來幫忙。所以,特命屬下送來了這一個食盒。”
說罷,那人便站直了身子,望著荀彧,等著迴答。
“……”
荀彧依然沒有說話,似乎也在等著那人把話說完。
可是等了很久,卻都沒有聽到動靜。
他微微抬頭,望著眼前的“陌生人”,皺眉道:“你的話說完了?”
“是,請荀令君打開食盒看看。”
雖然荀彧的臉色並不好看,但是他卻還是保持著十足的禮貌。
荀彧聞言,不由得歎息道:“好了,丞相的好意,我已經領了,至於這食盒,我等會兒自然會看,你下去吧……”
“這……”
那人聞言,似乎有些猶豫,不願離去。
荀彧正色道:“怎麽?難道你還怕我不看嗎?”
“沒……沒有,荀令君誤會了,屬下這就告退!”
荀彧的言下之意,無疑讓那人心中一顫,連忙進行了解釋。
說罷,他便後退兩步,然後頭也不迴的轉身離去。
而荀彧望著那人離去的背影,喃喃道:“丞相,到了這個時候,你又何必拉人來給我墊背呢……”
隨著話音落下,他緩緩起身,來到了那個食盒麵前。
不過他卻並沒有去提,而是用手在上麵輕輕一推。
“嘭……”
食盒應聲而倒。
這顯然是一個空空如也的食盒,來人知道,荀彧也已經料到。
他忽然抬頭望向外麵的夜空,高聲道:“曹操!就算我荀彧再也不能受大漢之祿,那也不是你所能代天傳旨的!”
食盒,無異於是食祿,而空的食盒,就說明這裏已經沒有他的俸祿可拿了。
這是隱誅的一種代名詞。
他的思緒已經離開了此時此地,一下子穿越到了很久以前。
那是他剛剛從潁川出門的時候,他和荀諶一起,意氣風發的奔向了袁紹所在的冀州。
在那裏,他們備受尊敬,但是袁紹卻野心勃勃,並不是他心中的“扶漢”人選。
所以他將目光聚焦到了曹操的身上,而在荀諶的悄悄安排下,他也得以輕鬆離開冀州,投奔到了曹操的身邊。
然後,就是他與曹操相遇、相交、相知的二十餘年。
那無數的過往,如同一幅幅畫卷一樣,從他的腦海裏掠過。
有喜悅,有激動,有振奮,有緊張,更有悔恨!
過了好一陣,他的思緒終於迴到了現實,望著眼前火盆上炙熱的火焰,他的心忽然顫抖了一下。
“是到了一切都結束的時候了!”
他失落的歎息了一聲,然後從地上撿起一封書信,將信封拆開,親手將裏麵的每一頁紙放入火盆。
他要將這些東西都燒毀,然後人看不到他曾做過的這些事。
這些書信,本是他“晚年的驕傲”,現如今卻成了“恥辱的象征”。
這些書信裏麵記載的,不止有他和曹操的親密交談,更有他為曹操出謀劃策的“證據”。
曹操已經背棄了曾經的理想,不願再做漢臣。
但是他卻不一樣,他就算死,也隻能以漢臣的身份去死。
而這些東西流傳下去,隻會對他的清名有所玷汙。
所以,這些東西決不能存留於世。
而這一盆火,自然就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火燒了一夜,荀彧坐在火盆旁,身體雖然感受到了溫暖,但是他的心卻越來越冷。
……
一夜過後,他竟然病了,而且還是風寒。
自古以來,中醫就有一個說法,叫做“風是萬病之源”,而風寒,更是直接因風而起。
不過這“風寒”,向來是因為外界的風侵害身體所致。
可是荀彧一夜未出書房,書房的房門緊閉,他還有火盆在前。
入冬的夜盡管十分的寒冷,但是卻也不至於侵害他的身體。
他的“風寒”並不來自外界,而來自於內。
一個人的心一旦死了,沒有了求生的欲望,那麽邪氣才真的會從四處蜂擁而來。
荀彧的病,與其說是風寒,倒不如說是“心寒”。
不過他的病卻是真的……
而今天,已到了曹操之前所說的大軍開拔之日,曹操已經與大軍一道,一大早就朝合肥趕去。
而荀彧,不僅沒有收到一點點的通知,甚至還被曹操預有先知般的“賜留壽春養兵”。
曹操是如何知道荀彧病了的,荀彧並不知道。
他隻知道,曹操已經在實施一個計劃了。
……
又是夜色降臨,荀彧躺在軟榻上,等待著他心中所想的事情到來。
他已等了一天,沒想到直到夜間,還遲遲沒有人過來找他。
他本以為他心中所想或許將等到明天才會到來,但是他還是錯了。
當然,說錯也不對,他本是對的。
兩個燈籠,閃著微弱的光。
有如兩個螢火蟲,緩緩的在荀彧的眼中越變越大。
然後他就看到了兩個人,兩個陌生的人。
其中一人身穿官服,另一人穿著布衣。
隨著那穿官服的人將手中的燈籠遞給穿布衣的人,他就提著一個盒子,朝屋裏走了進去。
而那身穿布衣之人,則恭敬的在房門外等候。
那是一個食盒,足足有四層。
若是裏麵裝著滿滿的飯菜,想來他們兩個是肯定吃不完的。
不過那個人想來也並沒有和荀彧一起享用的意思。
那人輕輕將食盒放下,十分恭敬的拱手為禮道:“屬下拜見荀令君。”
荀彧眉頭不由得一皺,他哪裏會有這樣的一個屬下。
不過,到了現在這個時候,他也沒有什麽心情去追究什麽稱唿上的問題了。
“你來了。有什麽話,你說,我聽著。”
他像是看破了一切,說罷,就閉上了眼睛。
“是。”
那人微微迴了一聲,然後又道:“得知荀令君身體染恙,丞相十分關懷,但無奈大軍行進在即,戰事要緊,無暇前來看望荀令君,故令屬下代為致歉。”
“……”
荀彧聞言,並沒有說話。
而那人卻等了很久,直到確認荀彧似乎連客套一下的想法都沒有之後,又繼續說道:“同時,丞相知道人一生病,最重要的就是要養好身體,而這養好身體,就需要好的胃口,好的胃口,自然要美味佳肴來幫忙。所以,特命屬下送來了這一個食盒。”
說罷,那人便站直了身子,望著荀彧,等著迴答。
“……”
荀彧依然沒有說話,似乎也在等著那人把話說完。
可是等了很久,卻都沒有聽到動靜。
他微微抬頭,望著眼前的“陌生人”,皺眉道:“你的話說完了?”
“是,請荀令君打開食盒看看。”
雖然荀彧的臉色並不好看,但是他卻還是保持著十足的禮貌。
荀彧聞言,不由得歎息道:“好了,丞相的好意,我已經領了,至於這食盒,我等會兒自然會看,你下去吧……”
“這……”
那人聞言,似乎有些猶豫,不願離去。
荀彧正色道:“怎麽?難道你還怕我不看嗎?”
“沒……沒有,荀令君誤會了,屬下這就告退!”
荀彧的言下之意,無疑讓那人心中一顫,連忙進行了解釋。
說罷,他便後退兩步,然後頭也不迴的轉身離去。
而荀彧望著那人離去的背影,喃喃道:“丞相,到了這個時候,你又何必拉人來給我墊背呢……”
隨著話音落下,他緩緩起身,來到了那個食盒麵前。
不過他卻並沒有去提,而是用手在上麵輕輕一推。
“嘭……”
食盒應聲而倒。
這顯然是一個空空如也的食盒,來人知道,荀彧也已經料到。
他忽然抬頭望向外麵的夜空,高聲道:“曹操!就算我荀彧再也不能受大漢之祿,那也不是你所能代天傳旨的!”
食盒,無異於是食祿,而空的食盒,就說明這裏已經沒有他的俸祿可拿了。
這是隱誅的一種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