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行進了如此之久,一下子停頓下來,也需要好好的安頓一番。
所以當天,各軍都在安頓部下的將士,曹操也並沒有召集眾將商議什麽,也就沒有發生什麽其他的事。
在壽春的第一晚,過的平靜而暗流湧動。
不過卻沒有人注意這平靜下的暗流,隻靜靜的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到了第二天,曹操突然下令,讓軍中所有的將軍,以及營中的謀士一齊商討軍情。
等到眾將和謀士聚齊,曹操便開門見山的道:“如今征討孫權,眾位有什麽破敵良策,盡可一一道來。”
說罷,他便開始用目光緩緩掃視著在場的人。
在場的人,除了荀攸和荀彧,都在思考著曹操的問題,而他二人卻有些心不在焉,似乎都在想著什麽其他的心事。
一陣沉寂之後,忽然從列中走出一人,拱手道:“稟丞相,據前方哨騎迴報,如今孫權據濡須口而守,似欲阻止我軍進入長江。在下以為,孫權此舉,必是料定我軍必經巢湖進濡須口,而我們若是反其道而行之,或可取得奇效。”
說話的人,正是右軍師毛玠。
現如今曹操已經行至壽春,前方的觀察哨騎,早就已經深入孫權的防區了。
曹操聞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問道:“反其道而行之,如何反其道?”
毛玠解釋道:“孫權主力,必然是在巢湖和濡須口中布置,而在濡須口周圍,必定疏於防範。而且就算有防範,隻要不是在江湖之上,他也並不一定就能防住我們。”
說到這裏,他稍稍一頓,又道:“所以我們不如揚長避短,舍水戰而用陸戰。隻要能夠將濡須口周圍的孫權勢力消滅殆盡,那麽濡須口的守軍也就不攻自破了。”
說罷,他不再說話,緩緩的退了迴去,等曹操自己吸收他提出來的建議。
曹操聞言,心中不由得一喜,他忽然大笑道:“毛軍師此言,可真是切中了孫權的要害,此計可行。”
孫權大軍的水戰水平,在赤壁一戰之中,已經得到了曹操的充分認可。
所以曹操並不懷疑他的水軍在巢湖和濡須口是打不過孫權的,畢竟當初獲得了荊州水戰經驗豐富的水軍,他都輸了個一敗塗地,而如今訓練的新軍,更是難以敵對,
而水戰打不過,這一次征討之路便像是輸了一半。
畢竟過不了長江,就難以對孫權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但是毛玠的這個計策,卻讓曹操一下子感覺到了希望。
隻要能奪下濡須口周圍的地盤,那麽孫權在濡須口和巢湖便無法立足,孫權就必須選擇退迴長江。
隻要孫權從濡須口撤走,那麽曹操這一次南下的戰略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以後他就可以隨時從濡須口出軍,侵擾孫權長江的防守。
一旦某一天找到了機會,他就可以越過長江,成功的找到登岸的突破口。
隻要能成功登岸,那麽孫權的揚州,也就在他曹操的囊中了。
對毛玠的提議表示了讚許之後,曹操又道:“除此之外,諸將還有其他計策嗎?”
話音落後不久,又一人上前道:“據前方哨騎迴報,江麵上看到了劉備的水軍,末將以為,當知會樂進和文聘,使其出兵襲擾荊州,讓劉備騰不出手來支援孫權。”
說話的這人,正是曹操帳下的猛將張遼。
曹操聞言,不由得皺眉道:“上次南下荊州之時,沒有將劉備擒住,致使遺禍至今,真是讓人悔恨無比啊!”
他忽然感歎一聲,猛然想起了當年南下征討劉表的時候,讓劉備幾次逃脫,現如今還幫著孫權對付他,心裏實在有些不舒服。
他沉默了片刻,又道:“不過這一次,隻要能讓孫權退舍,就可以逐步收拾劉備了!文遠說的不錯,要讓劉備自顧不及,不能讓他的手伸得太遠,日子過得太舒服。”
他之前忙於在關中征討馬超和韓遂,迴到鄴城之後更是忙著謀劃他“封公”的大業,緊接著又開始尋思著對付孫權。
一直沒有怎麽關注隻占據著荊州五郡的劉備,甚至都不知道劉備現如今已經帶著數萬大軍進了益州。
如果他對於這件事已經有了了解,那麽他肯定會分出大量的兵力進攻荊州。
而劉備在蜀中,甚至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同時,他一旦在荊州取得優勢,那麽對進攻孫權來說,也是一大助益。
隻不過這樣重大的消息,曹操並不知道,就連荊州,也隻有最核心的一部分人知道這個消息,軍中的將士,大多都不知道劉備已經走了。
至於江東,雖然孫權和許多將軍、幕僚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但是他們卻並沒有私通曹操,不會主動的將這個消息散播到曹軍那裏去。
張遼聞言,也不再多說,緩緩的退了迴去。
不一會兒,又一人上前道:“稟丞相,雖然方才毛軍師所言不錯,但是若在水戰中不能與孫權勢均力敵,恐怕孫權會乘勢進取,則我後方危矣!”
說這話的是賈詡,他一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點。
曹操看到賈詡,不由得想起了當初在赤壁之時曾不聽賈詡的勸告,急於求成,導致最終大敗,心裏不由得有些愧疚。
這時聽到賈詡的話,他忽然陷入了沉思:“兵法向來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若一味的瞻前顧後,恐難以取勝。”
“再說我這一次若是再不能逼退孫權,攻下濡須口,有生之年,恐怕真的難以攻下江東了!”
“可是這個險,是不是該冒呢!”
……
他沉思良久,終於道:“文和所言也是有理,不過孫權後方遭受攻擊,必然會迴防,隻要我們時機把握得恰當,孫權此次必敗無疑。”
賈詡聞言,心裏暗暗歎息一聲,然後拱手道:“丞相說的是。”
他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也知道曹操這一次又和當年赤壁一樣,有些急於求成了。
所以他不再說,隻有像赤壁那樣,等著用事實來驗證誰才是對的。
曹操又如何看不出來賈詡的口是心非,但是他卻隻有賭,賭這一次孫權沒了周瑜,不會打仗!
所以當天,各軍都在安頓部下的將士,曹操也並沒有召集眾將商議什麽,也就沒有發生什麽其他的事。
在壽春的第一晚,過的平靜而暗流湧動。
不過卻沒有人注意這平靜下的暗流,隻靜靜的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到了第二天,曹操突然下令,讓軍中所有的將軍,以及營中的謀士一齊商討軍情。
等到眾將和謀士聚齊,曹操便開門見山的道:“如今征討孫權,眾位有什麽破敵良策,盡可一一道來。”
說罷,他便開始用目光緩緩掃視著在場的人。
在場的人,除了荀攸和荀彧,都在思考著曹操的問題,而他二人卻有些心不在焉,似乎都在想著什麽其他的心事。
一陣沉寂之後,忽然從列中走出一人,拱手道:“稟丞相,據前方哨騎迴報,如今孫權據濡須口而守,似欲阻止我軍進入長江。在下以為,孫權此舉,必是料定我軍必經巢湖進濡須口,而我們若是反其道而行之,或可取得奇效。”
說話的人,正是右軍師毛玠。
現如今曹操已經行至壽春,前方的觀察哨騎,早就已經深入孫權的防區了。
曹操聞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問道:“反其道而行之,如何反其道?”
毛玠解釋道:“孫權主力,必然是在巢湖和濡須口中布置,而在濡須口周圍,必定疏於防範。而且就算有防範,隻要不是在江湖之上,他也並不一定就能防住我們。”
說到這裏,他稍稍一頓,又道:“所以我們不如揚長避短,舍水戰而用陸戰。隻要能夠將濡須口周圍的孫權勢力消滅殆盡,那麽濡須口的守軍也就不攻自破了。”
說罷,他不再說話,緩緩的退了迴去,等曹操自己吸收他提出來的建議。
曹操聞言,心中不由得一喜,他忽然大笑道:“毛軍師此言,可真是切中了孫權的要害,此計可行。”
孫權大軍的水戰水平,在赤壁一戰之中,已經得到了曹操的充分認可。
所以曹操並不懷疑他的水軍在巢湖和濡須口是打不過孫權的,畢竟當初獲得了荊州水戰經驗豐富的水軍,他都輸了個一敗塗地,而如今訓練的新軍,更是難以敵對,
而水戰打不過,這一次征討之路便像是輸了一半。
畢竟過不了長江,就難以對孫權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但是毛玠的這個計策,卻讓曹操一下子感覺到了希望。
隻要能奪下濡須口周圍的地盤,那麽孫權在濡須口和巢湖便無法立足,孫權就必須選擇退迴長江。
隻要孫權從濡須口撤走,那麽曹操這一次南下的戰略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以後他就可以隨時從濡須口出軍,侵擾孫權長江的防守。
一旦某一天找到了機會,他就可以越過長江,成功的找到登岸的突破口。
隻要能成功登岸,那麽孫權的揚州,也就在他曹操的囊中了。
對毛玠的提議表示了讚許之後,曹操又道:“除此之外,諸將還有其他計策嗎?”
話音落後不久,又一人上前道:“據前方哨騎迴報,江麵上看到了劉備的水軍,末將以為,當知會樂進和文聘,使其出兵襲擾荊州,讓劉備騰不出手來支援孫權。”
說話的這人,正是曹操帳下的猛將張遼。
曹操聞言,不由得皺眉道:“上次南下荊州之時,沒有將劉備擒住,致使遺禍至今,真是讓人悔恨無比啊!”
他忽然感歎一聲,猛然想起了當年南下征討劉表的時候,讓劉備幾次逃脫,現如今還幫著孫權對付他,心裏實在有些不舒服。
他沉默了片刻,又道:“不過這一次,隻要能讓孫權退舍,就可以逐步收拾劉備了!文遠說的不錯,要讓劉備自顧不及,不能讓他的手伸得太遠,日子過得太舒服。”
他之前忙於在關中征討馬超和韓遂,迴到鄴城之後更是忙著謀劃他“封公”的大業,緊接著又開始尋思著對付孫權。
一直沒有怎麽關注隻占據著荊州五郡的劉備,甚至都不知道劉備現如今已經帶著數萬大軍進了益州。
如果他對於這件事已經有了了解,那麽他肯定會分出大量的兵力進攻荊州。
而劉備在蜀中,甚至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同時,他一旦在荊州取得優勢,那麽對進攻孫權來說,也是一大助益。
隻不過這樣重大的消息,曹操並不知道,就連荊州,也隻有最核心的一部分人知道這個消息,軍中的將士,大多都不知道劉備已經走了。
至於江東,雖然孫權和許多將軍、幕僚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但是他們卻並沒有私通曹操,不會主動的將這個消息散播到曹軍那裏去。
張遼聞言,也不再多說,緩緩的退了迴去。
不一會兒,又一人上前道:“稟丞相,雖然方才毛軍師所言不錯,但是若在水戰中不能與孫權勢均力敵,恐怕孫權會乘勢進取,則我後方危矣!”
說這話的是賈詡,他一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點。
曹操看到賈詡,不由得想起了當初在赤壁之時曾不聽賈詡的勸告,急於求成,導致最終大敗,心裏不由得有些愧疚。
這時聽到賈詡的話,他忽然陷入了沉思:“兵法向來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若一味的瞻前顧後,恐難以取勝。”
“再說我這一次若是再不能逼退孫權,攻下濡須口,有生之年,恐怕真的難以攻下江東了!”
“可是這個險,是不是該冒呢!”
……
他沉思良久,終於道:“文和所言也是有理,不過孫權後方遭受攻擊,必然會迴防,隻要我們時機把握得恰當,孫權此次必敗無疑。”
賈詡聞言,心裏暗暗歎息一聲,然後拱手道:“丞相說的是。”
他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也知道曹操這一次又和當年赤壁一樣,有些急於求成了。
所以他不再說,隻有像赤壁那樣,等著用事實來驗證誰才是對的。
曹操又如何看不出來賈詡的口是心非,但是他卻隻有賭,賭這一次孫權沒了周瑜,不會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