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他的幾番掃視下,卻還是沒有如願,並沒有找到他想要看的東西。
他忽然抬起頭,有些“傻氣”的摳著後腦勺,朝關羽問道:“關二叔,咱們的馬廄在哪裏?我怎麽沒看到?”
他到這個軍營來,一是想看看經過這段日子的訓練,他們的軍事素養到了什麽程度。
而這一點,他剛才已經有所了解了。
而第二是想看一下當初和關羽說過的一個設想,建一個“馬場”。
雖然說他們現在還沒有條件去建造一個足夠大的“馬場”,但是在軍營之中,還是有馬可養的。
要想建一個足夠供應大軍需求的“馬場”,自然需要良好的產馬源頭,以及完善優越的飼養技術。
雖然說“產馬源頭”十分重要,但是飼養技術的好壞,卻更加讓劉禪在意。
畢竟不同品種的馬,天生就存在著差距。
而一個足夠稱職的養馬人,應該能夠根據馬的不同,發揮它們最大的用處。
所以,這一次難得有機會,他也想看一下這些馬到底養得如何,是不是可以達到開馬場的水平。
關羽正色道:“馬廄在那邊。”
他說話的時候,用手為劉禪指著方向。
順著關羽的手指看去,劉禪發現那是左邊營帳的方向。
想來馬廄應該就在營帳的後麵了。
“那我們過去看看吧。”
隨著劉禪的話音落下,他二人便踏上了前往馬廄的路。
數百座營帳,依次隔著差不多半丈的距離。
這一段路,還是走了一會兒。
等從最後一排營帳中間穿過,劉禪終於看到了他想了一路的馬廄。
他放眼望去,隻見這馬廄建的也不大,馬廄裏麵的馬匹,也就有不過幾百匹的樣子。
“關二叔,咱們軍營裏的馬都在這裏了嗎?”
在他看來,一個五千人的軍營,隻有幾百匹馬,實在是太少了些。
不待關羽迴答,他就看到了一個士兵牽著赤兔馬從另一條道路走進了馬廄。
然後他的心裏便開始嘀咕了起來:“看來果然隻有這些馬了!”
關羽眉頭微皺道:“難道這些還不夠嗎?”
他和劉禪不同,劉禪隻不過看了些古代的電視劇,而電視劇裏動不動就是行駛百萬,步騎數十萬。
劉禪並不知道電視劇和實際其實有著巨大的差別。
在這個時代,騎兵雖然說已經得到了普及,但是卻還是以步兵為主。
其中的理由,也並不是因為騎兵相對於步兵的優勢不夠明顯,而是因為騎兵對馬匹的士兵的要求太高。
往往一個騎兵,就要配三匹馬,但是馬匹的稀缺,對於處在荊州的他們,簡直就是災難性的問題。
所以一個五千人的軍營裏,能有五百匹戰馬,就已經算是條件十分優越了。
更何況,他們這個軍營還是剛剛以流民建立起來的。
劉禪聞言,心裏不由得稍稍一驚,但是他卻沒有多說,而是快步朝馬廄走了過去,因為他已經明白了關羽的意思。
關羽看到劉禪的樣子,微微歎息一聲,便跟了上去。
隻見劉禪進入馬廄,也不看馬,就直接找到了孫立。
“小的拜見少主、關將軍。”
正在喂養著馬匹的孫立看到劉禪和關羽走了過來,連忙放下手上的草料,朝兩人行禮。
“不必如此多禮。你這是在做什麽?”
劉禪看著孫立手上的幹草,不禁露出了一臉的好奇之色。
孫立正色道:“迴少主,這些馬我才遛過了,給它們補充點吃食。”
劉禪雖然不知道具體該怎麽養馬,但是他卻也能夠想到,要養出好馬,自然得時常出去遛一遛。
這馬廄裏的馬雖然隻有幾百匹,但是要想遛馬,卻也隻能分批來遛。
而遛了馬之後,自然要補充一些已經消耗的能量。
這些道理,劉禪在聽到孫立說完之後,便在腦海裏想通了。
他又問道:“這馬廄裏有多少人管馬?”
他放眼望去,卻也見不到幾個人,心裏也就好奇的問了起來。
孫立道:“有差不多十五人的樣子。”
他也沒有仔細數過,隻在腦海裏憑記憶給了個數字。
劉禪接著問道:“那馬廄裏有多少匹馬?”
孫立當即道:“四百一十二匹。”
劉禪聞言,不由得覺得有些好笑,心想:“這人倒有些奇怪,記不住人的數量,倒是對馬匹的數量記得如此清楚。”
他哪裏知道,孫立每天都要幹的一件事,那就是清點馬匹。
他微笑著問道:“我之前和你說的養馬場的事,你有頭緒了嗎?”
孫立道:“少主有所不知,除這四百匹馬外,還有幾十匹是從各地求購來的。而我已經和兄弟們在不遠處搭建了一個養馬場,將這幾十匹馬單獨放養在那裏。”
劉禪聞言,心裏一陣驚喜,心想:“沒想到他們的動作還挺快,就是不知道現在的效果怎麽樣!”
他連忙道:“可以帶我們去看看嗎?”
孫立笑道:“這是當然。少主、關將軍,請隨我來。”
說罷,他便放下手裏的幹草,朝馬廄的門口走去,而劉禪和關羽也緊跟其後。
關羽對孫立的那個馬場其實並不怎麽感興趣,他已經去過幾次了。
但是他這一次之所以跟去,卻是因為對劉禪產生了些興趣。
心裏想著劉禪是不是又會給他一些驚喜。
在孫立的帶領下,他們走出了軍營,穿過了一條小河流,然後才來到一塊開闊的地帶。
荊州,有長江穿流而過,更有無數的湖泊,其中的分支河流,更是遍布各處。
這馬場旁的這一條,便是長江的一條小支流。
而養馬,最終要的一點,就是要能逐水草而居,可以隨時得到補給。
“少主,就是這裏了。”
孫立指著一塊十分開闊的地方,雖然隔得遠遠的,但是他們還是能看見規模幾乎和軍營駐地差不多大的馬場。
而在馬場之上,還搭建了成片的草棚。
想來那就是給馬遮風擋雨的馬廄。
然而劉禪卻並沒有看到奔走的駿馬,也沒有聽到群馬的嘶鳴。
這裏隻有一個馬場,一個空蕩蕩的“大馬場”。
他忽然抬起頭,有些“傻氣”的摳著後腦勺,朝關羽問道:“關二叔,咱們的馬廄在哪裏?我怎麽沒看到?”
他到這個軍營來,一是想看看經過這段日子的訓練,他們的軍事素養到了什麽程度。
而這一點,他剛才已經有所了解了。
而第二是想看一下當初和關羽說過的一個設想,建一個“馬場”。
雖然說他們現在還沒有條件去建造一個足夠大的“馬場”,但是在軍營之中,還是有馬可養的。
要想建一個足夠供應大軍需求的“馬場”,自然需要良好的產馬源頭,以及完善優越的飼養技術。
雖然說“產馬源頭”十分重要,但是飼養技術的好壞,卻更加讓劉禪在意。
畢竟不同品種的馬,天生就存在著差距。
而一個足夠稱職的養馬人,應該能夠根據馬的不同,發揮它們最大的用處。
所以,這一次難得有機會,他也想看一下這些馬到底養得如何,是不是可以達到開馬場的水平。
關羽正色道:“馬廄在那邊。”
他說話的時候,用手為劉禪指著方向。
順著關羽的手指看去,劉禪發現那是左邊營帳的方向。
想來馬廄應該就在營帳的後麵了。
“那我們過去看看吧。”
隨著劉禪的話音落下,他二人便踏上了前往馬廄的路。
數百座營帳,依次隔著差不多半丈的距離。
這一段路,還是走了一會兒。
等從最後一排營帳中間穿過,劉禪終於看到了他想了一路的馬廄。
他放眼望去,隻見這馬廄建的也不大,馬廄裏麵的馬匹,也就有不過幾百匹的樣子。
“關二叔,咱們軍營裏的馬都在這裏了嗎?”
在他看來,一個五千人的軍營,隻有幾百匹馬,實在是太少了些。
不待關羽迴答,他就看到了一個士兵牽著赤兔馬從另一條道路走進了馬廄。
然後他的心裏便開始嘀咕了起來:“看來果然隻有這些馬了!”
關羽眉頭微皺道:“難道這些還不夠嗎?”
他和劉禪不同,劉禪隻不過看了些古代的電視劇,而電視劇裏動不動就是行駛百萬,步騎數十萬。
劉禪並不知道電視劇和實際其實有著巨大的差別。
在這個時代,騎兵雖然說已經得到了普及,但是卻還是以步兵為主。
其中的理由,也並不是因為騎兵相對於步兵的優勢不夠明顯,而是因為騎兵對馬匹的士兵的要求太高。
往往一個騎兵,就要配三匹馬,但是馬匹的稀缺,對於處在荊州的他們,簡直就是災難性的問題。
所以一個五千人的軍營裏,能有五百匹戰馬,就已經算是條件十分優越了。
更何況,他們這個軍營還是剛剛以流民建立起來的。
劉禪聞言,心裏不由得稍稍一驚,但是他卻沒有多說,而是快步朝馬廄走了過去,因為他已經明白了關羽的意思。
關羽看到劉禪的樣子,微微歎息一聲,便跟了上去。
隻見劉禪進入馬廄,也不看馬,就直接找到了孫立。
“小的拜見少主、關將軍。”
正在喂養著馬匹的孫立看到劉禪和關羽走了過來,連忙放下手上的草料,朝兩人行禮。
“不必如此多禮。你這是在做什麽?”
劉禪看著孫立手上的幹草,不禁露出了一臉的好奇之色。
孫立正色道:“迴少主,這些馬我才遛過了,給它們補充點吃食。”
劉禪雖然不知道具體該怎麽養馬,但是他卻也能夠想到,要養出好馬,自然得時常出去遛一遛。
這馬廄裏的馬雖然隻有幾百匹,但是要想遛馬,卻也隻能分批來遛。
而遛了馬之後,自然要補充一些已經消耗的能量。
這些道理,劉禪在聽到孫立說完之後,便在腦海裏想通了。
他又問道:“這馬廄裏有多少人管馬?”
他放眼望去,卻也見不到幾個人,心裏也就好奇的問了起來。
孫立道:“有差不多十五人的樣子。”
他也沒有仔細數過,隻在腦海裏憑記憶給了個數字。
劉禪接著問道:“那馬廄裏有多少匹馬?”
孫立當即道:“四百一十二匹。”
劉禪聞言,不由得覺得有些好笑,心想:“這人倒有些奇怪,記不住人的數量,倒是對馬匹的數量記得如此清楚。”
他哪裏知道,孫立每天都要幹的一件事,那就是清點馬匹。
他微笑著問道:“我之前和你說的養馬場的事,你有頭緒了嗎?”
孫立道:“少主有所不知,除這四百匹馬外,還有幾十匹是從各地求購來的。而我已經和兄弟們在不遠處搭建了一個養馬場,將這幾十匹馬單獨放養在那裏。”
劉禪聞言,心裏一陣驚喜,心想:“沒想到他們的動作還挺快,就是不知道現在的效果怎麽樣!”
他連忙道:“可以帶我們去看看嗎?”
孫立笑道:“這是當然。少主、關將軍,請隨我來。”
說罷,他便放下手裏的幹草,朝馬廄的門口走去,而劉禪和關羽也緊跟其後。
關羽對孫立的那個馬場其實並不怎麽感興趣,他已經去過幾次了。
但是他這一次之所以跟去,卻是因為對劉禪產生了些興趣。
心裏想著劉禪是不是又會給他一些驚喜。
在孫立的帶領下,他們走出了軍營,穿過了一條小河流,然後才來到一塊開闊的地帶。
荊州,有長江穿流而過,更有無數的湖泊,其中的分支河流,更是遍布各處。
這馬場旁的這一條,便是長江的一條小支流。
而養馬,最終要的一點,就是要能逐水草而居,可以隨時得到補給。
“少主,就是這裏了。”
孫立指著一塊十分開闊的地方,雖然隔得遠遠的,但是他們還是能看見規模幾乎和軍營駐地差不多大的馬場。
而在馬場之上,還搭建了成片的草棚。
想來那就是給馬遮風擋雨的馬廄。
然而劉禪卻並沒有看到奔走的駿馬,也沒有聽到群馬的嘶鳴。
這裏隻有一個馬場,一個空蕩蕩的“大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