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造船的目的,並不是急於與孫權撕破臉皮,在江上對壘。
所以就算無法製造出如江東那樣能容納三千人的大樓船,也沒有關係。
隻不過因為劉禪提的新想法,可能會改變一下船艙和甲板的高度,造一種新式的船。
因此,關羽也就必須去交待一下。
隻見他拿起劉禪畫的那張草稿紙,就和那四位工匠匆匆離開了。
而諸葛亮和荀諶,卻並沒有跟過去,而是往一旁的茅草棚走去,看看劉禪到哪裏去了。
……
“咱們的少主,現在這個樣子,倒才真像個小孩子。”
“是啊……不過我倒寧願他真的是個大人……”
“嗯……孔明說的是,以少主的資質,必能為主公分憂。”
“若是那樣,少主或許就能入蜀了……”
諸葛亮和荀諶遠遠的看著劉禪的背影,小聲的議論了兩句,然後便緩緩走了過去。
劉禪此時正蹲在江水岸邊,手裏時不時的朝水裏扔一兩顆小石子,似乎正在享受著玩水的樂趣。
忽然,荀諶上前兩步,蹲在了劉禪的旁邊,輕聲問道:“少主,還在生氣呢?”
劉禪微微迴過頭,看著荀諶微笑的臉,喃喃道:“我生什麽氣,反正這件事又不是現在就定了!”
“哦?少主難道還能說動關將軍嗎?”荀諶有些疑惑,不知劉禪心裏打的是什麽算盤。
劉禪撿起一塊石頭,猛地扔在了水麵上,在水麵上打了幾個浮漂,“咚”的一聲沉在了水底。
劉禪指著水麵仍舊蕩漾的餘波,微微笑道:“荀先生,你看這石頭,一旦出手,想要收迴來,還可能嗎?”
“這……”
荀諶忽然一驚,心想:“難道少主想要先斬後奏?”
“可是他一個小孩,又如何能做到呢?”
“難道他還有其他的辦法?”
這時,諸葛亮也悄悄蹲在了劉禪的另一邊,他輕搖羽扇道:“俗話說‘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覆水必然難收’,少主可不要把這兩句話給迴錯了意。”
劉禪聞言,眉頭微皺,心想:“唉……你們的心思,我又豈會不知!但是我的想法,卻又能如何告訴你們呢?”
“我總不能像荀諶那樣,說我夜觀天象,要去救龐統一命吧!”
“我更不可能說我有一顆能救人於死命的靈藥,那樣你們還不知道會怎麽想呢!”
“算了,反正說了也沒有用,還不如不說呢!”
“免得到時候越說越多,我就更走不了了!”
想到這裏,劉禪忽然指著水岸邊的一群白色的水鳥道:“先生,你的羽扇是不是用這些鳥的羽毛做的?”
諸葛亮雖然明顯的感覺到劉禪這是在顧左右而言他,但是他卻也不在意。
他微笑道:“少主指的那些鳥,名作白鷺。而我這個羽扇上的羽毛卻是取自白鵝,雖然顏色相同,但卻也有一些差別。”
“白鷺?難道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白鷺?倒不知它們飛在天上,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劉禪心裏閃過一絲遐想,然後問道:“今天還有其他別的事嗎?”
諸葛亮聞言,眉頭微皺,正色道:“少主就沒有什麽還想說的嗎?”
劉禪轉過頭,望著開闊的江麵,喃喃道:“沒有了,我想單獨呆一會兒,想些事情。”
話音剛落,諸葛亮和荀諶不約而同的對望一眼,眼神交流片刻,都朝著對方微微點頭。
荀諶忽然站了起來,輕聲向劉禪交代道:“既然如此,那麽我們就先告辭了,少主玩一會兒,記得和守在外麵的人一道迴城。”
劉禪聞言,迴過頭,望著已經站起身,準備離開的諸葛亮和荀諶,他不禁奇怪了起來。
“今天他們怎麽倒如此依著我了?”
“難道他們就不怕我就這麽溜了?”
就在他這麽想著的時候,諸葛亮忽然轉過身,叫住了一個人,輕聲吩咐著什麽。
“誒?他們是在說什麽?”
他雖然能清楚的看到諸葛亮和那人的動作,但除了能看懂那人不停點頭的意思,其他的,就一點也看不明白了。
“要是我會唇語就好了……”
然後,不待劉禪說話,諸葛亮和荀諶兩人就一起轉身離去。
他們手上的事情還很多,諸葛亮有一天的公文要處理,荀諶還有未完成的設計圖要去繼續完善。
他們自然不能陪著劉禪在這裏虛耗時間,畢竟他們的時光並沒有劉禪充足。
等他們離去,劉禪一下子就明白過來諸葛亮剛才說的是什麽。
因為那個抱著木方的工匠忽然將手裏的東西放在了地上,靜靜的站在了離他一丈外的地方。
雙眼還一直注視著他。
“要守著就守著吧,反正我也不想跑……”
他微微一瞥,轉過頭,望著白鷺玩耍的地方,心生向往,緩緩站起,朝那邊走去。
而那人也跟在他的身後,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
鳥的危機感很強,在感知到危險臨近的時候,便會展翅飛離。
白鷺也不例外。
劉禪雖然小,但是一個六歲的男孩,其體型還是要比一隻白鷺大上許多的。
所以盡管他輕手輕腳,盡量不去驚動這些白鷺的靠過去的時候。
依然激得十餘隻白鷺從水麵飛射而起。
這是鳥類的天性,沒有人能夠改變。
不過劉禪卻似乎並不在意,他望著天空,忽然發出了感歎:“這白鷺倒還真像仙鶴,隻可惜小了點,要是能坐在它的背上,遨遊天際,那可就震撼了。”
“這才片刻的時間,它們就飛到了高空之中,這速度可真快啊!”
“真想擁有一隻“巨鳥”,這樣任憑關二叔用什麽辦法,都攔不住我了!”
“可是我到哪裏去找這樣的鳥呢!”
“我又不是‘郭靖’和‘楊過’,哪有那樣的奇遇……”
天空中的白鷺漸漸消逝遠去,他的這個想法也隻有暗暗埋在心底。
他又一次蹲在了水岸旁的一塊大石頭上,看著水岸邊自在的小魚,不禁入了神。
……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一點水波漣漪朝劉禪蕩漾而來,而他的耳旁,也忽然出現了一個聲音,一個讓他再次充滿激情和活力的聲音。
所以就算無法製造出如江東那樣能容納三千人的大樓船,也沒有關係。
隻不過因為劉禪提的新想法,可能會改變一下船艙和甲板的高度,造一種新式的船。
因此,關羽也就必須去交待一下。
隻見他拿起劉禪畫的那張草稿紙,就和那四位工匠匆匆離開了。
而諸葛亮和荀諶,卻並沒有跟過去,而是往一旁的茅草棚走去,看看劉禪到哪裏去了。
……
“咱們的少主,現在這個樣子,倒才真像個小孩子。”
“是啊……不過我倒寧願他真的是個大人……”
“嗯……孔明說的是,以少主的資質,必能為主公分憂。”
“若是那樣,少主或許就能入蜀了……”
諸葛亮和荀諶遠遠的看著劉禪的背影,小聲的議論了兩句,然後便緩緩走了過去。
劉禪此時正蹲在江水岸邊,手裏時不時的朝水裏扔一兩顆小石子,似乎正在享受著玩水的樂趣。
忽然,荀諶上前兩步,蹲在了劉禪的旁邊,輕聲問道:“少主,還在生氣呢?”
劉禪微微迴過頭,看著荀諶微笑的臉,喃喃道:“我生什麽氣,反正這件事又不是現在就定了!”
“哦?少主難道還能說動關將軍嗎?”荀諶有些疑惑,不知劉禪心裏打的是什麽算盤。
劉禪撿起一塊石頭,猛地扔在了水麵上,在水麵上打了幾個浮漂,“咚”的一聲沉在了水底。
劉禪指著水麵仍舊蕩漾的餘波,微微笑道:“荀先生,你看這石頭,一旦出手,想要收迴來,還可能嗎?”
“這……”
荀諶忽然一驚,心想:“難道少主想要先斬後奏?”
“可是他一個小孩,又如何能做到呢?”
“難道他還有其他的辦法?”
這時,諸葛亮也悄悄蹲在了劉禪的另一邊,他輕搖羽扇道:“俗話說‘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覆水必然難收’,少主可不要把這兩句話給迴錯了意。”
劉禪聞言,眉頭微皺,心想:“唉……你們的心思,我又豈會不知!但是我的想法,卻又能如何告訴你們呢?”
“我總不能像荀諶那樣,說我夜觀天象,要去救龐統一命吧!”
“我更不可能說我有一顆能救人於死命的靈藥,那樣你們還不知道會怎麽想呢!”
“算了,反正說了也沒有用,還不如不說呢!”
“免得到時候越說越多,我就更走不了了!”
想到這裏,劉禪忽然指著水岸邊的一群白色的水鳥道:“先生,你的羽扇是不是用這些鳥的羽毛做的?”
諸葛亮雖然明顯的感覺到劉禪這是在顧左右而言他,但是他卻也不在意。
他微笑道:“少主指的那些鳥,名作白鷺。而我這個羽扇上的羽毛卻是取自白鵝,雖然顏色相同,但卻也有一些差別。”
“白鷺?難道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白鷺?倒不知它們飛在天上,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劉禪心裏閃過一絲遐想,然後問道:“今天還有其他別的事嗎?”
諸葛亮聞言,眉頭微皺,正色道:“少主就沒有什麽還想說的嗎?”
劉禪轉過頭,望著開闊的江麵,喃喃道:“沒有了,我想單獨呆一會兒,想些事情。”
話音剛落,諸葛亮和荀諶不約而同的對望一眼,眼神交流片刻,都朝著對方微微點頭。
荀諶忽然站了起來,輕聲向劉禪交代道:“既然如此,那麽我們就先告辭了,少主玩一會兒,記得和守在外麵的人一道迴城。”
劉禪聞言,迴過頭,望著已經站起身,準備離開的諸葛亮和荀諶,他不禁奇怪了起來。
“今天他們怎麽倒如此依著我了?”
“難道他們就不怕我就這麽溜了?”
就在他這麽想著的時候,諸葛亮忽然轉過身,叫住了一個人,輕聲吩咐著什麽。
“誒?他們是在說什麽?”
他雖然能清楚的看到諸葛亮和那人的動作,但除了能看懂那人不停點頭的意思,其他的,就一點也看不明白了。
“要是我會唇語就好了……”
然後,不待劉禪說話,諸葛亮和荀諶兩人就一起轉身離去。
他們手上的事情還很多,諸葛亮有一天的公文要處理,荀諶還有未完成的設計圖要去繼續完善。
他們自然不能陪著劉禪在這裏虛耗時間,畢竟他們的時光並沒有劉禪充足。
等他們離去,劉禪一下子就明白過來諸葛亮剛才說的是什麽。
因為那個抱著木方的工匠忽然將手裏的東西放在了地上,靜靜的站在了離他一丈外的地方。
雙眼還一直注視著他。
“要守著就守著吧,反正我也不想跑……”
他微微一瞥,轉過頭,望著白鷺玩耍的地方,心生向往,緩緩站起,朝那邊走去。
而那人也跟在他的身後,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
鳥的危機感很強,在感知到危險臨近的時候,便會展翅飛離。
白鷺也不例外。
劉禪雖然小,但是一個六歲的男孩,其體型還是要比一隻白鷺大上許多的。
所以盡管他輕手輕腳,盡量不去驚動這些白鷺的靠過去的時候。
依然激得十餘隻白鷺從水麵飛射而起。
這是鳥類的天性,沒有人能夠改變。
不過劉禪卻似乎並不在意,他望著天空,忽然發出了感歎:“這白鷺倒還真像仙鶴,隻可惜小了點,要是能坐在它的背上,遨遊天際,那可就震撼了。”
“這才片刻的時間,它們就飛到了高空之中,這速度可真快啊!”
“真想擁有一隻“巨鳥”,這樣任憑關二叔用什麽辦法,都攔不住我了!”
“可是我到哪裏去找這樣的鳥呢!”
“我又不是‘郭靖’和‘楊過’,哪有那樣的奇遇……”
天空中的白鷺漸漸消逝遠去,他的這個想法也隻有暗暗埋在心底。
他又一次蹲在了水岸旁的一塊大石頭上,看著水岸邊自在的小魚,不禁入了神。
……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一點水波漣漪朝劉禪蕩漾而來,而他的耳旁,也忽然出現了一個聲音,一個讓他再次充滿激情和活力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