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劉禪提出搶人的時候,荀諶和諸葛亮表示同意,他就已經有些不讚同了,現在荀諶提出的策略似乎正是為了搶人而設的。
他又如何能心中不疑惑。
荀諶微笑道:“難道將軍以為我要造船,隻是為了完成少主搶人的計劃?”
“難道不是嗎?”關羽心裏料定是這個原因,皺著眉頭反問道。
荀諶聞言,不由得一下子收起了笑容,一臉失望的歎息了一聲。
過了片刻,他才說道:“將軍難道沒有為以後的事情考慮一下?”
“以後的事?友若兄的話越說關某越糊塗了。”
關羽見荀諶忽然如此神情,心裏不由得更加奇怪了。
“難道將軍未曾想過派兵入蜀為援嗎?”荀諶終於說出了他心中的真實想法。
關羽聞言,臉色登時為之一變!
他一臉吃驚的望著荀諶:“友若兄這是什麽意思?”
劉備自入蜀之後,每隔兩個月,就有書信傳來,述說他們在蜀中的情況。
如今劉備正在葭萌,一沒有跟張魯動手,二沒有和劉璋鬧翻。
雖然他也認為劉備應該當斷則斷,先下手為強,不要一味的心存仁義。
可是若是他們派兵入蜀,豈不是促使劉備和劉璋決裂?
豈不是陷劉備於腹背受敵的境地?
所以,他才十分疑惑,不明白荀諶為什麽這個時候就提出了‘入蜀為援’的策略。
從關羽吃驚的神情裏麵,荀諶獲得了很多信息,但是他卻並沒有被這些信息改變。
他正色道:“倘若孫權和曹操真的開戰,將軍以為,孫權會不會向咱們求援?”
關羽並不明白為什麽荀諶一下子轉移了話題,但他還是當即迴答道:“這還用說,江東、荊州,唇齒相依,我們又是明裏的聯盟,他怎麽會不來求援!”
“那麽這是不是左將軍的一次機會?”
荀諶忽然一下子迴到了劉備這邊來。
“機會?什麽機會?”關羽心中雖有想法,但卻並不急著表達。
荀諶道:“一舉拿下成都的機會!”
荀諶卻不打算和關羽繞下去了。
他們要是一起裝不懂,那他們要說的事,就永遠沒有結果了。
“可是……可是大哥會做這樣的事嗎?”
關羽也說出了他心中的疑慮。
劉備的特點,可以說是天下盡知,他太注重仁義,對於同是漢室宗親的劉璋,他真的能下手突襲嗎?
荀諶笑道:“以前或許不會,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友若兄這話,我卻難以理解了!”
關羽這一次卻真的疑惑了,他不知道誰可以改變劉備的心。
荀諶笑道:“以前左將軍的確是處處以仁義為先,做起事來難免掣肘。但如今有了少主,卻不一樣了!”
“阿鬥?他能改變什麽?”
關羽雖然已經見識了劉禪的神奇,但是卻並不認為劉禪可以改變劉備一生所堅持的東西。
荀諶笑道:“少主能改變的東西很多,這就是其中一件。”
他忽然頓了一頓,又道:“就算將軍暫時不信,就當這次造船,是為了防備江東吧!”
他忽然意識到,似乎關羽對於劉禪的能力並不十分看好,僅憑這一點,不足以說服他。
當荀諶說到這裏的時候,關羽卻一下子心動了。
在他看來,所謂的‘搶人計劃’不過是試一試,而‘入蜀為援’更是不敢想的事,但防備江東,卻是始終要做的事。
雖然他向來以為‘江東多鼠輩’,但就目前的實力來看,江東的兵力,卻是要遠遠強於荊州的。
更何況現如今的荊州精銳都被劉備給帶到了葭萌。
關羽道:“先生所說的話,關某會詳加思慮的,至於造船這件事,關某明日便著手安排。”
荀諶笑道:“將軍,這一次就當作是對我的考驗吧!”
他微微一頓,笑道:“畢竟我來,還沒有貢獻一分力。”
關羽聞言,心中一驚:“難道他真的有如此把握?”
對於荀諶,關羽還是比較了解的,能讓荀諶說出這樣的話,那說明荀諶的心裏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
……
第二日,曲楓帶著荀諶的家信,再一次踏上了前往鄴城的路途。
劉禪繼續著他日複一日,不斷重複的‘無聊’日子。
關羽也下令將士,開始不斷的造船。
而荀諶卻在開始實行劉禪的‘搶人計劃’。
那搶人計劃說得雖然簡單,但是要想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是那麽簡單。
畢竟是四個郡,十餘萬戶的百姓,要想成功的搶到,需要花費的人力都是不可想象的。
但好在荀諶在這方麵是個能人,他製定了詳細的計劃。
從軍中選了四百人出來,對他們進行了專門的培訓。
讓這四百人在三個月的時間裏,讓‘曹軍驅民’的消息,悄悄傳遍四郡之地。
經過了十天的精心安排,荀諶讓這些人帶上錢糧,還有他特別準備的‘秘密武器’,踏上了做‘帶路黨’的路。
就在荀諶將這些人派出去之後三日,黃強也從江東迴到了公安城。
他本來也和曲楓一樣,準備先去拜見劉禪的,隻是因為這個時候劉禪正和諸葛亮一起。
所以他直接來到了諸葛亮所在的書房,此時正在房門外靜靜等候。
“軍師、少主,黃強校尉正在門外等候,不知是否立即召見。”
一個士兵在黃強的指示下,進到書房朝諸葛亮和劉禪請示。
此時劉禪和諸葛亮正在研究一種新式的**用法,不過因為隻是初步的想法,並沒有進行深入討論,所以那士兵一進來,他們就停了下來。
而一聽到黃強迴來的消息,二人對視一眼,連忙道:“快請他進來。”
黃強聞聲,待那士兵出門後,便走了進去,微笑著行禮道:“小的黃強,從江東歸來,特來拜見少主、軍師。”
劉禪笑道:“黃校尉不必多禮,這一次去江東,想必收獲良多吧。”
黃強站直身子,微微上前,一臉正色道:“此次小的有三件重要的事要稟報軍師和少主定奪。”
諸葛亮見狀,不由得一愣,心想:“難道江東也出了什麽大事嗎?”
他又如何能心中不疑惑。
荀諶微笑道:“難道將軍以為我要造船,隻是為了完成少主搶人的計劃?”
“難道不是嗎?”關羽心裏料定是這個原因,皺著眉頭反問道。
荀諶聞言,不由得一下子收起了笑容,一臉失望的歎息了一聲。
過了片刻,他才說道:“將軍難道沒有為以後的事情考慮一下?”
“以後的事?友若兄的話越說關某越糊塗了。”
關羽見荀諶忽然如此神情,心裏不由得更加奇怪了。
“難道將軍未曾想過派兵入蜀為援嗎?”荀諶終於說出了他心中的真實想法。
關羽聞言,臉色登時為之一變!
他一臉吃驚的望著荀諶:“友若兄這是什麽意思?”
劉備自入蜀之後,每隔兩個月,就有書信傳來,述說他們在蜀中的情況。
如今劉備正在葭萌,一沒有跟張魯動手,二沒有和劉璋鬧翻。
雖然他也認為劉備應該當斷則斷,先下手為強,不要一味的心存仁義。
可是若是他們派兵入蜀,豈不是促使劉備和劉璋決裂?
豈不是陷劉備於腹背受敵的境地?
所以,他才十分疑惑,不明白荀諶為什麽這個時候就提出了‘入蜀為援’的策略。
從關羽吃驚的神情裏麵,荀諶獲得了很多信息,但是他卻並沒有被這些信息改變。
他正色道:“倘若孫權和曹操真的開戰,將軍以為,孫權會不會向咱們求援?”
關羽並不明白為什麽荀諶一下子轉移了話題,但他還是當即迴答道:“這還用說,江東、荊州,唇齒相依,我們又是明裏的聯盟,他怎麽會不來求援!”
“那麽這是不是左將軍的一次機會?”
荀諶忽然一下子迴到了劉備這邊來。
“機會?什麽機會?”關羽心中雖有想法,但卻並不急著表達。
荀諶道:“一舉拿下成都的機會!”
荀諶卻不打算和關羽繞下去了。
他們要是一起裝不懂,那他們要說的事,就永遠沒有結果了。
“可是……可是大哥會做這樣的事嗎?”
關羽也說出了他心中的疑慮。
劉備的特點,可以說是天下盡知,他太注重仁義,對於同是漢室宗親的劉璋,他真的能下手突襲嗎?
荀諶笑道:“以前或許不會,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友若兄這話,我卻難以理解了!”
關羽這一次卻真的疑惑了,他不知道誰可以改變劉備的心。
荀諶笑道:“以前左將軍的確是處處以仁義為先,做起事來難免掣肘。但如今有了少主,卻不一樣了!”
“阿鬥?他能改變什麽?”
關羽雖然已經見識了劉禪的神奇,但是卻並不認為劉禪可以改變劉備一生所堅持的東西。
荀諶笑道:“少主能改變的東西很多,這就是其中一件。”
他忽然頓了一頓,又道:“就算將軍暫時不信,就當這次造船,是為了防備江東吧!”
他忽然意識到,似乎關羽對於劉禪的能力並不十分看好,僅憑這一點,不足以說服他。
當荀諶說到這裏的時候,關羽卻一下子心動了。
在他看來,所謂的‘搶人計劃’不過是試一試,而‘入蜀為援’更是不敢想的事,但防備江東,卻是始終要做的事。
雖然他向來以為‘江東多鼠輩’,但就目前的實力來看,江東的兵力,卻是要遠遠強於荊州的。
更何況現如今的荊州精銳都被劉備給帶到了葭萌。
關羽道:“先生所說的話,關某會詳加思慮的,至於造船這件事,關某明日便著手安排。”
荀諶笑道:“將軍,這一次就當作是對我的考驗吧!”
他微微一頓,笑道:“畢竟我來,還沒有貢獻一分力。”
關羽聞言,心中一驚:“難道他真的有如此把握?”
對於荀諶,關羽還是比較了解的,能讓荀諶說出這樣的話,那說明荀諶的心裏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
……
第二日,曲楓帶著荀諶的家信,再一次踏上了前往鄴城的路途。
劉禪繼續著他日複一日,不斷重複的‘無聊’日子。
關羽也下令將士,開始不斷的造船。
而荀諶卻在開始實行劉禪的‘搶人計劃’。
那搶人計劃說得雖然簡單,但是要想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是那麽簡單。
畢竟是四個郡,十餘萬戶的百姓,要想成功的搶到,需要花費的人力都是不可想象的。
但好在荀諶在這方麵是個能人,他製定了詳細的計劃。
從軍中選了四百人出來,對他們進行了專門的培訓。
讓這四百人在三個月的時間裏,讓‘曹軍驅民’的消息,悄悄傳遍四郡之地。
經過了十天的精心安排,荀諶讓這些人帶上錢糧,還有他特別準備的‘秘密武器’,踏上了做‘帶路黨’的路。
就在荀諶將這些人派出去之後三日,黃強也從江東迴到了公安城。
他本來也和曲楓一樣,準備先去拜見劉禪的,隻是因為這個時候劉禪正和諸葛亮一起。
所以他直接來到了諸葛亮所在的書房,此時正在房門外靜靜等候。
“軍師、少主,黃強校尉正在門外等候,不知是否立即召見。”
一個士兵在黃強的指示下,進到書房朝諸葛亮和劉禪請示。
此時劉禪和諸葛亮正在研究一種新式的**用法,不過因為隻是初步的想法,並沒有進行深入討論,所以那士兵一進來,他們就停了下來。
而一聽到黃強迴來的消息,二人對視一眼,連忙道:“快請他進來。”
黃強聞聲,待那士兵出門後,便走了進去,微笑著行禮道:“小的黃強,從江東歸來,特來拜見少主、軍師。”
劉禪笑道:“黃校尉不必多禮,這一次去江東,想必收獲良多吧。”
黃強站直身子,微微上前,一臉正色道:“此次小的有三件重要的事要稟報軍師和少主定奪。”
諸葛亮見狀,不由得一愣,心想:“難道江東也出了什麽大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