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劉禪見狀,不由得一陣尷尬。
但是他沉思片刻,正色道:“這東西雖然微不足道,但是難道你不承認這確實是神奇的嗎?”
荀諶沉聲道:“憑空造物,這的確神奇,但是要想爭奪天下,隻有這個,卻遠遠不夠!”
“哦?那先生以為要怎樣才足夠?”劉禪一臉好奇的望著荀諶,希望他能夠對得起關羽對他表現出來的吃驚態度。
荀諶笑道:“今天我來,隻帶了耳朵和眼睛,我是來看,來聽的,卻還沒到發表意見的時候。”
“……”
劉禪聞言,不禁感到十分無語。
關羽卻主動上前,問道:“友若想看什麽?想聽什麽?”
荀諶道:“我想看你們憑什麽和曹操爭,聽你們如何與曹操鬥!至於什麽劉皇叔心懷仁義,天下歸心的話,我卻隻會當做充耳不聞。”
劉禪道:“你真的想聽?”
荀諶正色道:“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
“那麽你們呢?”
劉禪忽然轉過身子,望向荀諶身旁的另外三人。
那三人道:“我等以友若先生馬首是瞻。”
劉禪聞言,頓時一驚,迴過頭望著荀諶,問道:“他們是?”
荀諶笑道:“他們是我的友人。”
而這個時候,諸葛亮忽然走了過來,高聲道:“少主,你的事還沒有辦完嗎?”
在看到吳運帶來的這些人都聽從劉禪的指揮,各自站好隊形之後,諸葛亮便從城牆上走了下來。
隻不過走過來聽到劉禪和荀諶的談話,有些感興趣,就多聽了一會兒,這時才走了過來。
“先生來得正好,我這裏遇到一個大才,乃是荀彧的弟弟,當初袁紹的謀士,荀友若。”劉禪一臉高興的介紹道。
諸葛亮聞言,上前兩步,盯著荀諶的眼睛,問道:“先生此來,有何見教?”
荀諶笑道:“素聞諸葛孔明有臥龍之名,如今正想看看臥龍先生將有何計以匡扶天下!”
“先生果真想看?”諸葛亮眉頭微皺。
荀諶笑道:“若非如此,我又何必攜家資而來!”
劉禪聞言,不禁在心裏想到:“家資?剛才他可不是這麽說的!”
“這些計謀之士,肚子裏的彎彎繞可真是多!”
諸葛亮道:“若先生真有誌於匡扶天下,我想請先生縣在荊州待一段時間,自然就可以看到!”
荀諶道:“除了看,我也想聽!”
諸葛亮笑道:“若要聽,那就請先生移步,到城中我與先生詳談。”
諸葛亮是多麽高傲的人,何曾對待一個剛見麵的人如此客氣。
從這一點上,劉禪就足以看出這荀諶是個多麽厲害的人物!
荀諶道:“那就謹遵臥龍先生之命了。”
說罷,諸葛亮就帶著荀諶朝城中走去,隻留下關羽和劉禪以及其他的人一臉好奇的神情。
劉禪見狀,心裏也十分好奇,想要馬上跟上去看看。
於是他轉身對關羽道:“關二叔,這六十路首領的部眾,還請你領迴軍營安置,然後再按照剛才的分類讓他們進行訓練,一個月後,我就要來驗看他們訓練的成果如何。”
剛才劉禪分類的時候,關羽就站在旁邊,劉禪這時交代的事,在他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麽,他也就很愉快的答應了。
不過關羽卻有其他的問題,他問道:“那這六個人以及他們手下的部眾如何處置?”
關羽指著剛才那三個擅長養馬的人和與荀諶一路的三個人。
劉禪沉思片刻,說道:“他們六個,先隨二叔把部眾帶到軍營安置,待安置妥當之後,再請二叔將他們帶到城裏來!”
關羽聞言,並沒有異議,也就當即答應了下來。
就在關羽準備離開的時候,劉禪又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轉身道:“關二叔,我希望在原有的軍營旁另外選一塊駐地,將兩支軍隊營帳分開。”
“分開?為什麽?”
關羽心裏正高興劉禪短時間內就招撫了五千士兵來,但是卻被劉禪的這一句話給弄得有些疑惑了!
劉禪笑道:“其實我想看看我今年能招撫多少將士,而且我招撫來的將士,與關二叔手下的將士有多大區別。這要是一開始就給弄混了,以後要區分出來,可就不那麽容易了!”
關羽聽劉禪給出這樣一個解釋,心裏卻並不怎麽接受,不過一時之間,他也沒有再與劉禪爭辯,準備就按照劉禪說的,給兩支軍隊做一個對比。
在關羽帶著這五千新歸附的士兵離開之後,劉禪也邁開腳步,朝城門跑去。
……
“先生以為,當我主公得涼州、益州、荊州之後,是否可以與曹操一決雌雄?”
“涼州士卒勇悍,馬匹精良,益州沃野千裏,糧草豐美,荊州兵家必爭之地,可攻可守,若劉皇叔真能據有此三州,然後與曹操爭鋒中原,則天下事,確未可知也!”
“先生也這樣認為?”
“臥龍之名,的確名不虛傳!”
“先生謬讚了,這個策略卻並不是我想出來的!”
“哦?天下間還有誰能幫劉皇叔製定如此奇策?”
“正是我少主劉禪!”
“他?他不過才六歲的懵懂孩童,如何懂得這樣的事!臥龍先生莫要過於自謙了!”
“先生有所不知,當年劉皇叔請我出山之時,我的確曾經獻過一策,但其中要點,不過是取荊州、巴蜀二地而已,至於涼州,則是未敢遑論!”
“那方才先生所講的涼州平定之策,可是條條有理,策策可行,難道這是你家少主提出來的?”
“先生所言不錯,這定取涼州之策,的確出自我家少主的手筆!而且除此之外,我家少主還有一大貢獻,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哦?不知先生所言,是什麽?”
就在這個時候,劉禪忽然跑了進來,讓諸葛亮一下子停了下來。
然而荀諶卻好奇至極,追問道:“先生怎麽不說了?”
諸葛亮道:“既然正主已經來了,何不讓正主來說呢?”
荀諶順著諸葛亮的眼神望去,隻見劉禪負手而立,一本正經的樣子,倒還真有點大人的模樣!
劉禪道:“說?先生想讓我說什麽?”
諸葛亮道:“說說你那三種作物!”
“哦!你是說那個啊!”
劉禪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然後轉身問道:“不知友若先生可曾見過一畝能產千斤的穀物?”
“多少?畝產千斤?”荀諶心裏十分震驚,他整理了一下心情,正色道:“別說千斤,就連畝產五百斤都沒有見到過!”
劉禪見狀,不由得一陣尷尬。
但是他沉思片刻,正色道:“這東西雖然微不足道,但是難道你不承認這確實是神奇的嗎?”
荀諶沉聲道:“憑空造物,這的確神奇,但是要想爭奪天下,隻有這個,卻遠遠不夠!”
“哦?那先生以為要怎樣才足夠?”劉禪一臉好奇的望著荀諶,希望他能夠對得起關羽對他表現出來的吃驚態度。
荀諶笑道:“今天我來,隻帶了耳朵和眼睛,我是來看,來聽的,卻還沒到發表意見的時候。”
“……”
劉禪聞言,不禁感到十分無語。
關羽卻主動上前,問道:“友若想看什麽?想聽什麽?”
荀諶道:“我想看你們憑什麽和曹操爭,聽你們如何與曹操鬥!至於什麽劉皇叔心懷仁義,天下歸心的話,我卻隻會當做充耳不聞。”
劉禪道:“你真的想聽?”
荀諶正色道:“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
“那麽你們呢?”
劉禪忽然轉過身子,望向荀諶身旁的另外三人。
那三人道:“我等以友若先生馬首是瞻。”
劉禪聞言,頓時一驚,迴過頭望著荀諶,問道:“他們是?”
荀諶笑道:“他們是我的友人。”
而這個時候,諸葛亮忽然走了過來,高聲道:“少主,你的事還沒有辦完嗎?”
在看到吳運帶來的這些人都聽從劉禪的指揮,各自站好隊形之後,諸葛亮便從城牆上走了下來。
隻不過走過來聽到劉禪和荀諶的談話,有些感興趣,就多聽了一會兒,這時才走了過來。
“先生來得正好,我這裏遇到一個大才,乃是荀彧的弟弟,當初袁紹的謀士,荀友若。”劉禪一臉高興的介紹道。
諸葛亮聞言,上前兩步,盯著荀諶的眼睛,問道:“先生此來,有何見教?”
荀諶笑道:“素聞諸葛孔明有臥龍之名,如今正想看看臥龍先生將有何計以匡扶天下!”
“先生果真想看?”諸葛亮眉頭微皺。
荀諶笑道:“若非如此,我又何必攜家資而來!”
劉禪聞言,不禁在心裏想到:“家資?剛才他可不是這麽說的!”
“這些計謀之士,肚子裏的彎彎繞可真是多!”
諸葛亮道:“若先生真有誌於匡扶天下,我想請先生縣在荊州待一段時間,自然就可以看到!”
荀諶道:“除了看,我也想聽!”
諸葛亮笑道:“若要聽,那就請先生移步,到城中我與先生詳談。”
諸葛亮是多麽高傲的人,何曾對待一個剛見麵的人如此客氣。
從這一點上,劉禪就足以看出這荀諶是個多麽厲害的人物!
荀諶道:“那就謹遵臥龍先生之命了。”
說罷,諸葛亮就帶著荀諶朝城中走去,隻留下關羽和劉禪以及其他的人一臉好奇的神情。
劉禪見狀,心裏也十分好奇,想要馬上跟上去看看。
於是他轉身對關羽道:“關二叔,這六十路首領的部眾,還請你領迴軍營安置,然後再按照剛才的分類讓他們進行訓練,一個月後,我就要來驗看他們訓練的成果如何。”
剛才劉禪分類的時候,關羽就站在旁邊,劉禪這時交代的事,在他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麽,他也就很愉快的答應了。
不過關羽卻有其他的問題,他問道:“那這六個人以及他們手下的部眾如何處置?”
關羽指著剛才那三個擅長養馬的人和與荀諶一路的三個人。
劉禪沉思片刻,說道:“他們六個,先隨二叔把部眾帶到軍營安置,待安置妥當之後,再請二叔將他們帶到城裏來!”
關羽聞言,並沒有異議,也就當即答應了下來。
就在關羽準備離開的時候,劉禪又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轉身道:“關二叔,我希望在原有的軍營旁另外選一塊駐地,將兩支軍隊營帳分開。”
“分開?為什麽?”
關羽心裏正高興劉禪短時間內就招撫了五千士兵來,但是卻被劉禪的這一句話給弄得有些疑惑了!
劉禪笑道:“其實我想看看我今年能招撫多少將士,而且我招撫來的將士,與關二叔手下的將士有多大區別。這要是一開始就給弄混了,以後要區分出來,可就不那麽容易了!”
關羽聽劉禪給出這樣一個解釋,心裏卻並不怎麽接受,不過一時之間,他也沒有再與劉禪爭辯,準備就按照劉禪說的,給兩支軍隊做一個對比。
在關羽帶著這五千新歸附的士兵離開之後,劉禪也邁開腳步,朝城門跑去。
……
“先生以為,當我主公得涼州、益州、荊州之後,是否可以與曹操一決雌雄?”
“涼州士卒勇悍,馬匹精良,益州沃野千裏,糧草豐美,荊州兵家必爭之地,可攻可守,若劉皇叔真能據有此三州,然後與曹操爭鋒中原,則天下事,確未可知也!”
“先生也這樣認為?”
“臥龍之名,的確名不虛傳!”
“先生謬讚了,這個策略卻並不是我想出來的!”
“哦?天下間還有誰能幫劉皇叔製定如此奇策?”
“正是我少主劉禪!”
“他?他不過才六歲的懵懂孩童,如何懂得這樣的事!臥龍先生莫要過於自謙了!”
“先生有所不知,當年劉皇叔請我出山之時,我的確曾經獻過一策,但其中要點,不過是取荊州、巴蜀二地而已,至於涼州,則是未敢遑論!”
“那方才先生所講的涼州平定之策,可是條條有理,策策可行,難道這是你家少主提出來的?”
“先生所言不錯,這定取涼州之策,的確出自我家少主的手筆!而且除此之外,我家少主還有一大貢獻,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哦?不知先生所言,是什麽?”
就在這個時候,劉禪忽然跑了進來,讓諸葛亮一下子停了下來。
然而荀諶卻好奇至極,追問道:“先生怎麽不說了?”
諸葛亮道:“既然正主已經來了,何不讓正主來說呢?”
荀諶順著諸葛亮的眼神望去,隻見劉禪負手而立,一本正經的樣子,倒還真有點大人的模樣!
劉禪道:“說?先生想讓我說什麽?”
諸葛亮道:“說說你那三種作物!”
“哦!你是說那個啊!”
劉禪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然後轉身問道:“不知友若先生可曾見過一畝能產千斤的穀物?”
“多少?畝產千斤?”荀諶心裏十分震驚,他整理了一下心情,正色道:“別說千斤,就連畝產五百斤都沒有見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