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聞言,心裏也不禁充滿了期待,希望看看他們四人的傑作如何。
而此時,趙統等四人也從屏風後走了出來,手裏拿著四張答卷,神情嚴肅的站成了一排。
劉禪才注意到剛才他們說話是不是太大聲了一點,是不是影響到了他們答題。
諸葛亮提議道:“三位將軍,咱們一人看一份,然後再輪流看一遍,最後做出評判如何?”
三人齊聲迴道:“就依軍師所言。”
“你們把答卷拿過來吧!”
諸葛亮話音一落,趙統等四人上前一步,將手中答卷交到了四人手中。
諸葛亮他們也就開始靜靜的看了起來。
“阿鬥,你過來一下!”
就在這時,關平忽然朝劉禪招了招手。
“難道他剛才都聽到了?”
“也是,說得那麽大聲,要是聽不見才怪呢!”
“要不要過去呢?”
劉禪心裏嘀咕著,卻還是慢慢走了過去。
“關大哥,什麽事?”
關平微笑道:“我記得你說你想學武藝的,對嗎?”
“誒?他怎麽突然想起問這個?難道他準備親自教我?”
想到這裏,劉禪連忙點頭如搗蒜道:“對啊!對啊!”
關平笑道:“我今天可給你找到了兩個好師父!你是不是要謝謝我啊?”
劉禪一臉疑惑的問道:“嗯?兩個好師父?是誰啊?”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關平微笑道。
“呃……那是不是有你啊?關大哥!”劉禪沒想到關平竟還跟他賣起了關子。
關平笑道:“不是我,也不是你趙大哥!”
劉禪聞言,心裏一驚,心想:“難道呂越和曲楓竟願意當我的師父?”
“真的?”
關平一臉玩味的笑道:“你說呢?”
話到這一步,劉禪哪裏還會不明白,當即拱手為禮,躬身拜道:“承蒙二位師父不棄,請收我為徒!”
呂越和曲楓就站在一旁,聽到關平和劉禪的對話,心裏都一陣吃驚,不知道為什麽關平會這麽說。
此時再見劉禪忽然躬身拜他們兩個,一時竟有些不知所措了!
“少主快快請起,如此大禮,呂越如何受得!”
“少主,別折煞小的了!”
兩人連忙俯下身子,一人抬著一邊,將劉禪給扶著站直了。
“難道二位師父是嫌棄徒兒資質愚鈍,不能傳承師父的一身武藝嗎?”劉禪望著二人,一臉的失落,眼眶中竟也溢出了些淚水。
趙統和關平見狀,不由得相視一笑,似乎他們早就商量好了一樣。
呂越和曲楓見狀,頓時慌了,連忙道:“少主誤會了,少主天資聰穎,是我等身份低微,不配當少主的師父。”
劉禪聞言,連忙道:“俗話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哪裏跟身份有什麽關係了!還請二位師父不要嫌棄徒兒笨拙,收我為徒,授我武藝!”
“這……”
呂越和曲楓見劉禪又拜了下來,都不禁有些猶豫了!
關平道:“呂兄、曲兄,你們就看在阿鬥如此誠心的份上,收下他這個徒弟吧!”
趙統也勸道:“是啊!阿鬥不僅心誠,而且還有上天護佑,呂兄、曲兄,可不要錯過了這大好的機會!”
二人聞言,心中一震,突然間想起了剛才劉禪和諸葛亮他們說話的場景。
心想:“以少主的身份,就算是拜關、張、趙三位將軍為師,想必也絕對不會受到拒絕!現在卻來拜我,那可是無上的尊榮,而且少主心誠如此,我怎能再加拒絕!”
呂越再次伸手扶道:“少主既如此看得起呂某,那呂某就鬥膽在少主麵前獻醜,將這一身功夫傳授給少主。”
曲楓也伸手扶道:“承蒙少主不棄,看得起曲某這微末的武藝!少主願學,曲某也願教,隻是有一點,望少主思慮清楚。”
劉禪見二人都答應了下來,心中大喜道:“二位師父有什麽顧慮,盡可講出來,徒兒一定一一釋疑!”
曲楓道:“練武一道,不比學文,須得寒暑不斷,忍受艱苦才可有所成就,不知少主能否堅持得下來?”
劉禪望著呂越道:“想必呂師父也有這個顧慮吧!”
呂越聞言,卻是不答。
劉禪又道:“徒兒既然選擇拜二位為師,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二位師父但可將徒兒當作兒子一樣來管教,若是做的不對,該打該罵,徒兒絕無怨言!”
“少主言重了!”
曲楓和呂越聞言,不禁一下子嚇得俯下了身子。
這裏有諸葛亮,還有關羽、張飛,他們如何敢真的將劉禪當成他們的兒子一樣管教!
劉禪連忙道:“如今我既拜二位師父為師,還請二位師父叫我劉禪或者阿鬥,至於少主這個身份,就暫時拋在一邊吧!”
“這如何使得,我等不敢!”
呂越和曲楓連忙拒絕道。
“咳咳……”
劉禪正想說話,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咳嗽聲,心裏有些奇怪,歎息道:“也罷!此事容後再議!”
關羽正色道:“軍師,他們四人的策論,各有特色,還請軍師來做評判!”
諸葛亮道:“那我就來評一評。”
“若說以兩軍對戰之策,要論勝負之數,則關平之論為優。其決漢水以引曹軍水戰之策,實為奇策。”
“隻是兩軍相臨,要決漢水,豈能以一百人之力而成功!”
“所以在我看來,關平之論雖然不錯,但卻有些偏題了。三位將軍以為如何?”
關羽道:“軍師所言正是,平兒的確是有些偏題了。”
諸葛亮又道:“而趙統之論,有喬裝、劫糧、擾敵、襲城之說,與少主所言,無不契合,我以為當屬最佳。三位將軍以為如何?”
關羽上前道:“軍師說的是,元之所作策論,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張飛也道:“方才聽阿鬥說,倒還覺得有些不切實際,但是讀了元之策論,我竟豁然開朗,頓悟用兵之道。”
趙雲上前道:“軍師,二位兄長,趙統初出牛犢,如何當得起這般誇獎。”
諸葛亮道:“子龍何必過謙,所謂將門有將,你該高興才是。”
“這……”
“子龍,軍師說的對,潛龍軍交到元之手上,我們也放心!你要理解我們的苦心啊!”
關羽和張飛把趙雲拉到一旁,在他耳邊輕聲說道。
而此時,趙統等四人也從屏風後走了出來,手裏拿著四張答卷,神情嚴肅的站成了一排。
劉禪才注意到剛才他們說話是不是太大聲了一點,是不是影響到了他們答題。
諸葛亮提議道:“三位將軍,咱們一人看一份,然後再輪流看一遍,最後做出評判如何?”
三人齊聲迴道:“就依軍師所言。”
“你們把答卷拿過來吧!”
諸葛亮話音一落,趙統等四人上前一步,將手中答卷交到了四人手中。
諸葛亮他們也就開始靜靜的看了起來。
“阿鬥,你過來一下!”
就在這時,關平忽然朝劉禪招了招手。
“難道他剛才都聽到了?”
“也是,說得那麽大聲,要是聽不見才怪呢!”
“要不要過去呢?”
劉禪心裏嘀咕著,卻還是慢慢走了過去。
“關大哥,什麽事?”
關平微笑道:“我記得你說你想學武藝的,對嗎?”
“誒?他怎麽突然想起問這個?難道他準備親自教我?”
想到這裏,劉禪連忙點頭如搗蒜道:“對啊!對啊!”
關平笑道:“我今天可給你找到了兩個好師父!你是不是要謝謝我啊?”
劉禪一臉疑惑的問道:“嗯?兩個好師父?是誰啊?”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關平微笑道。
“呃……那是不是有你啊?關大哥!”劉禪沒想到關平竟還跟他賣起了關子。
關平笑道:“不是我,也不是你趙大哥!”
劉禪聞言,心裏一驚,心想:“難道呂越和曲楓竟願意當我的師父?”
“真的?”
關平一臉玩味的笑道:“你說呢?”
話到這一步,劉禪哪裏還會不明白,當即拱手為禮,躬身拜道:“承蒙二位師父不棄,請收我為徒!”
呂越和曲楓就站在一旁,聽到關平和劉禪的對話,心裏都一陣吃驚,不知道為什麽關平會這麽說。
此時再見劉禪忽然躬身拜他們兩個,一時竟有些不知所措了!
“少主快快請起,如此大禮,呂越如何受得!”
“少主,別折煞小的了!”
兩人連忙俯下身子,一人抬著一邊,將劉禪給扶著站直了。
“難道二位師父是嫌棄徒兒資質愚鈍,不能傳承師父的一身武藝嗎?”劉禪望著二人,一臉的失落,眼眶中竟也溢出了些淚水。
趙統和關平見狀,不由得相視一笑,似乎他們早就商量好了一樣。
呂越和曲楓見狀,頓時慌了,連忙道:“少主誤會了,少主天資聰穎,是我等身份低微,不配當少主的師父。”
劉禪聞言,連忙道:“俗話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哪裏跟身份有什麽關係了!還請二位師父不要嫌棄徒兒笨拙,收我為徒,授我武藝!”
“這……”
呂越和曲楓見劉禪又拜了下來,都不禁有些猶豫了!
關平道:“呂兄、曲兄,你們就看在阿鬥如此誠心的份上,收下他這個徒弟吧!”
趙統也勸道:“是啊!阿鬥不僅心誠,而且還有上天護佑,呂兄、曲兄,可不要錯過了這大好的機會!”
二人聞言,心中一震,突然間想起了剛才劉禪和諸葛亮他們說話的場景。
心想:“以少主的身份,就算是拜關、張、趙三位將軍為師,想必也絕對不會受到拒絕!現在卻來拜我,那可是無上的尊榮,而且少主心誠如此,我怎能再加拒絕!”
呂越再次伸手扶道:“少主既如此看得起呂某,那呂某就鬥膽在少主麵前獻醜,將這一身功夫傳授給少主。”
曲楓也伸手扶道:“承蒙少主不棄,看得起曲某這微末的武藝!少主願學,曲某也願教,隻是有一點,望少主思慮清楚。”
劉禪見二人都答應了下來,心中大喜道:“二位師父有什麽顧慮,盡可講出來,徒兒一定一一釋疑!”
曲楓道:“練武一道,不比學文,須得寒暑不斷,忍受艱苦才可有所成就,不知少主能否堅持得下來?”
劉禪望著呂越道:“想必呂師父也有這個顧慮吧!”
呂越聞言,卻是不答。
劉禪又道:“徒兒既然選擇拜二位為師,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二位師父但可將徒兒當作兒子一樣來管教,若是做的不對,該打該罵,徒兒絕無怨言!”
“少主言重了!”
曲楓和呂越聞言,不禁一下子嚇得俯下了身子。
這裏有諸葛亮,還有關羽、張飛,他們如何敢真的將劉禪當成他們的兒子一樣管教!
劉禪連忙道:“如今我既拜二位師父為師,還請二位師父叫我劉禪或者阿鬥,至於少主這個身份,就暫時拋在一邊吧!”
“這如何使得,我等不敢!”
呂越和曲楓連忙拒絕道。
“咳咳……”
劉禪正想說話,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咳嗽聲,心裏有些奇怪,歎息道:“也罷!此事容後再議!”
關羽正色道:“軍師,他們四人的策論,各有特色,還請軍師來做評判!”
諸葛亮道:“那我就來評一評。”
“若說以兩軍對戰之策,要論勝負之數,則關平之論為優。其決漢水以引曹軍水戰之策,實為奇策。”
“隻是兩軍相臨,要決漢水,豈能以一百人之力而成功!”
“所以在我看來,關平之論雖然不錯,但卻有些偏題了。三位將軍以為如何?”
關羽道:“軍師所言正是,平兒的確是有些偏題了。”
諸葛亮又道:“而趙統之論,有喬裝、劫糧、擾敵、襲城之說,與少主所言,無不契合,我以為當屬最佳。三位將軍以為如何?”
關羽上前道:“軍師說的是,元之所作策論,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張飛也道:“方才聽阿鬥說,倒還覺得有些不切實際,但是讀了元之策論,我竟豁然開朗,頓悟用兵之道。”
趙雲上前道:“軍師,二位兄長,趙統初出牛犢,如何當得起這般誇獎。”
諸葛亮道:“子龍何必過謙,所謂將門有將,你該高興才是。”
“這……”
“子龍,軍師說的對,潛龍軍交到元之手上,我們也放心!你要理解我們的苦心啊!”
關羽和張飛把趙雲拉到一旁,在他耳邊輕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