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聲令下,當即走進來兩名守衛,拱手為禮道:“軍師有何吩咐?”


    諸葛亮道:“立即派人,到臨近鄉村,買十頭活豬來,時限三日,務必完成。”


    那兩名守衛聞言,不禁覺得有些疑惑,但卻也不敢多問,連忙道:“是,小的立即去辦。”


    說完,他二人便當即退了下去。


    過了片刻,諸葛亮忽然盯著劉禪道:“少主,如今我已經按照你的提議實施了,少主是否可以告訴我,你一心想要養豬到底是為了什麽嗎?”


    劉禪聞言,不禁心想:“我養豬純粹是為了完成任務,但這個理由能說得出來嗎?!”


    劉禪腦筋一轉,迴道:“其實是我聽那次遇到的老人說:‘養豬隻要方法對了,不僅可以為農作物提供肥料,而且可以供人們宰殺吃肉。’我也是心裏好奇,想養著試一試!”


    “又是那個老人?他究竟是何方神聖?”諸葛亮忽然好奇了起來。


    劉禪聞言,心裏覺得一陣好笑,心想:“要是你知道那個‘老人’就是我這個小孩的話,不知道會是什麽表情!唉……也隻能怪我現在還沒有長大,這些事情隻能推給那個‘空氣老人’了!”


    劉禪道:“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哪裏的人,隻知道他似乎懂得很多!”


    諸葛亮忽然歎息道:“多少高人選擇隱世獨居,才導致這世間戰亂不休,不知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唉……要是這樣的奇才能為我所用就好了!”


    劉禪見狀,也不再說話,再一次拿起了剛才諸葛亮批注的文書看了起來。


    起先諸葛亮忙於處理文書,劉禪拿了文書去看,隻覺得他是因為好玩,並沒有多加注意,這時他見劉禪注目於文書之上,看得十分認真,不禁心中又是一驚。


    他忽然出聲問道:“少主,你識得那上麵的字嗎?”


    劉禪看得正認真,想也沒想的道:“當然識得,不然我看什麽!”


    幾個字說完,劉禪忽然發現不對,抬起頭看著諸葛亮驚異的眼神,問道:“先生,你怎麽了?”


    諸葛亮神色一變,微笑道:“沒什麽,少主你繼續看。”


    說完,諸葛亮便又迴到席榻上,繼續批閱著案幾上的公文……


    也不知過了多久,守在門外的守衛端著一個托盤走了進來,一臉恭敬的道:“軍師,少主,到了用膳的時間了,請歇一歇吧。”


    諸葛亮看了看案幾,見上麵已經沒有幾份公文,心裏似乎鬆了一口氣,抬頭笑道:“放在這裏吧。”


    那守衛放下托盤,轉身退了出去。


    劉禪見狀,心裏十分感動,問道:“先生,您自從跟從父親以來,都如此辛勞的嗎?”


    諸葛亮見劉禪小小年紀,竟然還知道體恤他,心裏也湧上來一股莫名的感動,說道:“主公如此信任我,我又怎敢有絲毫怠慢呢!”


    劉禪早已知道諸葛亮那高尚的品格,諸葛亮的話,沒有絲毫的水分,甚至還是很謙遜的說辭。


    他剛才一直在看諸葛亮批示的公文,其中包含了所有的荊州軍政要務,甚至還有些人員調整、管理的細枝末節的小事。


    樁樁件件,都是由諸葛亮親自著手,而他所處理的方案,又無不是恰到好處。


    有這樣的理政能手,劉禪不禁感到十分慶幸。


    劉禪道:“如今遭逢亂世,先生殫精竭慮,為父親謀劃,雖然事事需為,但還請先生注意保養身體,這樣才能享受到他日大功告成,天下統一後的太平日子。”


    他話音剛落,諸葛亮的神色卻又為之一變,感動之餘,他更多的是疑惑,他不敢相信這番話是從劉禪的嘴裏說出來的,但是他卻不得不相信。


    這是他親耳所聞,親眼所見!


    他甚至開始懷疑眼前的人根本不是劉禪,但卻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諸葛亮沉思片刻,忽然問道:“少主以為,要如何才能統一天下呢?”


    此刻他的心裏充滿了期待,也充滿了擔憂。


    他期待劉禪能夠給他一個滿意的迴答,卻也擔憂自己期望太高!


    劉禪聞言,卻也當即愣住,心想:“這是諸葛亮在考我嗎?這可是個機會,要是得到了他的認可,以後做事可就簡單容易多了!”


    劉禪思索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正色道:“世人都以為要想統一這亂世,需要的是猛將精兵,但是我卻不這樣認為。”


    諸葛亮適時地配合道:“哦?那需要的是什麽?”


    劉禪道:“無外乎民心二字!有了民心,比奪十座城,擁百萬兵更有用!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道理,相信先生肯定比我清楚吧。”


    此言一出,諸葛亮頓時心動,他當初之所以選擇跟隨實力弱小的劉備,除了劉備三顧茅廬的誠心,更重要的是他看重劉備得人心這一點。


    而如今劉禪小小年紀,竟然就有這樣的見解,讓他怎能不心生激動。


    但諸葛亮卻並沒有表現出來,他問道:“少主說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千古不變的哲理,但民心該如何得呢?”


    諸葛亮對劉禪的期待已經更深了一步。


    劉禪道:“其實要得百姓的心很簡單,他們不需要什麽天花亂墜的好話,更不需要什麽沒有用的仁義道德。他們要的,隻是吃飽,穿暖,生活太平!隻要能做到這三點,百姓就會死心塌地的擁護跟隨!自然就有了無數的精兵和猛將!”


    這句話的道理雖然簡單易懂,但是諸葛亮的內心卻受到了極大的碰撞。


    他忽然想起了曹操南下之時,荊州數萬百姓爭相歸順劉備,但卻因為劉備沒有安身之所,使得這數萬百姓盡皆被曹操擄走!


    這是多麽讓人痛心,又是多麽讓百姓寒心!


    如果當時劉備擁有荊州一郡之地,現如今,又怎會隻有這點兵力。


    可是奈何時過境遷,如今他們雖然坐擁荊州四郡之地,但百姓已經不再像曹操南下時那樣舍命追隨了。


    諸葛亮心裏忽然升起了一個想法,問道:“少主想不想跟我到軍營裏去看看?”


    劉禪聞言,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確認道:“先生說得是真的?”


    諸葛亮並沒有迴答,隻是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就端起碗,開始用膳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神級熊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閣下閑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閣下閑書並收藏三國:神級熊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