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茶葉隻是一個程序,而與人們接觸的過程就非常的微妙。


    後來到廣東做生意了,這些“門路”就告別了,頭幾年常常有人找張偉賣茶葉,因為張偉確實比較實誠,隻要自己能夠銷售出去的,都盡量的幫忙收完。


    而且中間有很多的品茶體會,有時候品一杯茶,就相當於品一輩子人生,因為那茶裏泡著某些人一輩子的精華理念。


    ……


    沐春山莊,背依八仙坪,八仙坪又分上坪、中坪、下坪,而下坪之下又是風孔。


    所謂道生一、一生三、三生萬物。


    一山三坪下風孔,五龍八仙總沐春。


    ……


    隨著背後竹子裏、樹木上的鳥叫,天也蒙蒙亮了。


    廖宅村子裏的人有已經出發采茶去,有炊煙嫋嫋的,有剛剛起床的,太陽光在山上灑下金色的光,而且是越來越多。


    想起小時候姐姐她們常常唱著采茶歌,那是“一顆嫩一顆心”,“片片采來片片新”。


    今天終於又有了那種心情,不過張偉與別人的心態有區別,對張偉來說,那是一種享受的夢境。


    媽媽早就去辛家山了,張偉與老婆7點多才出發,路線是小墳山,因為就在屋背後。


    分田到戶時期,爺爺與爸爸就把小墳山開了出來,種上了栗子樹,而在一些空地上放了茶樹,加上本來有的一點茶山,就是一片規模不小的寶山了。


    以前沒有在廖宅住的時候,山有堂兄奎雲打理的,而現在他們家在外麵承包了很多山,放著香榧苗,而張偉又剛剛迴廖宅住了,時間也剛剛好,山還是熟山,沒有荒蕪掉。


    茶葉山的整枝,去年媽媽有請人整理過。


    因為自己家人手少,茶山多,茶葉都來不及采,有點偏大了,於是就挑小的采。


    附近都是采茶的,老婆就與她們聊天說地,張偉會去湊幾句。


    於是一些情況有就一清二楚了,而張偉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


    對於張偉來說,茶葉就是雲霧的精華所在,那是一種天地之精。


    一片茶,就是等待中的山重水複,那是一種詩情畫意,想想就可以柳暗花明,那簡直是在夢境裏仙化環境。


    仿佛置身與仙境裏,於是又一個任性,就把仙境搬到了自己家的後花園。


    采茶采茶,就是采摘春天!


    春天應該是把茶葉派出來當使者了,而這個使者就不想迴天上了,於是就在東白山“傳宗接代”了。


    現在張偉采茶,就如怦然心動的那種衝動,想告訴世界,你是我的茶。


    看那茶,是春風吹又生的綠,一芽就是一個春天。


    又仿佛天地間的笑,一芽就可以笑傲江湖!


    那是雲霧中的靈,就是想把人身體裏的那些汙染物統統洗滌去。


    采茶是收獲天地間的靈氣,采茶是清理身體裏的那些汙垢,采茶就是把春天給的禮物帶迴家。


    茶香就如書香,可以陶醉心靈,那是一種意境。


    一片茶葉在乎手,天上人間唯有醉。


    ……


    時間很快,快中午了,張偉就與老婆迴家了。


    別人都是帶著飯的,因為對於農民來說,迴家吃飯就是浪費錢,因為來去要化很多時間的,而現在的時間有多寶貴,一般的人一天可以采到茶錢300上下,不濟的也可以有個200來塊,而手腳快的還不止這個數,可是那個工作時間是早上天亮到天黑。


    不管太陽暴曬,不管大雨傾盆,這個季節的農民就是那麽的專注,因為那是一年中的黃金時間,采茶就等於采黃金。


    這就是農民,沒有選擇天時的權利,卻有那份一心一意的勤勞。


    ……


    迴到家,張偉就馬上去對麵挖筍,這就是農民的本質。


    反正老婆要做飯,這個時間就是多餘出來的。


    茶葉打旺時節,鮮有人去看那些筍的,因為茶葉更加值錢。


    可是張偉不一樣,不是因為錢才迴家的,如果用錢來衡量,那麽迴家采茶就不知道虧到什麽地方了,來迴的機票錢,打車錢等等,重要的是張偉又不是采茶的料。


    清明時節挖筍,其實就是挖一些退堂筍了,很多筍已經是毛竹的半成品了,而一些力弱的長大的可能性就小了,所以張偉去挖筍就是尋找一些剛剛露頭,或者還沒有露頭的。


    可以是說背一蛇皮袋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而已。


    不過癮就再去,哈哈!


    挖筍就是挖個興頭,那是一種喜悅的噴發,那是一種感覺的升華。


    人就需要沉浸在這樣的刺激中,一種天地任遨遊,一手握宇宙的心態,那是一種意境的爆發。


    ……


    央行13日公布的最新金融數據和社會融資增量統計數據顯示,6月實現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高達1.84萬億元,不過,當月m2增速僅為8%,再創曆史新低,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1.1個百分點。


    說明錢荒到了一個嚴重的地步了,因為廣義貨幣的增長速度是1990年有統計以來最低,這是曆史新低,這是一種“淪落”,與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淪落人”一樣,各行各業都是“同病相憐”。


    而網上又傳了,米國總統又想啟動與華夏的談判,就如六月的雨一樣多變,為什麽?


    因為氣不順嗎?其實米國的債務問題是由來已久,而偏偏到現在,手上可以用的牌的分量是越來越輕,甚至是微不足道了,所以才會如此鬧心!


    世界有多少問題?華夏的地方債務有多少,那是山一樣的存在!


    我們作為一個普通農民,應該如何做?


    ……


    股市之我見,股票作為一個投資品種,我們需要冷靜!


    大趨勢不好,那是一種無奈!


    每個人都想有機會,所以需要多做功課!


    我們是弱者,需要保護自己,保護自己背後的人!


    誰也不知道米國的債務能不能一直不崩潰,誰也不知道華夏的地方債的水有多深!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麵對不確定的時候,不能孤注一擲這樣的道理吧!


    時時刻刻把風險列舉出來,然後對比曆史,尋找突破點。


    希望大家一切安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白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白山始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白山始悟並收藏東白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