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收到請貼的各家家主心懷鬼胎的來到了太守府舉辦的這場宴會當中,理由嗎,李汾過壽誕,然而事實上現在離李汾的壽誕還有六個月那(別問我是距離前一個壽誕還是後一個壽誕,因為是一樣的),但是總歸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和借口,而且這次請各家來也是個幌子,陳逸真正想要見見的人是張家家主,也就是商人之家的家主,陳逸這些天的努力就是為了今天這一哆嗦。
李汾坐在主位,因為今天是李汾的主角。之後就是林家家主林楓,胡家家主胡光,孫家家主孫重,龐家家主龐信以及張家家主張平,還有別的小的地主家也送去了請柬,隻不過他們坐的位置就很靠後了,因為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太守府就有大型宴會的地方,所以就選擇了太守府舉辦宴會,太守府也有很多丫鬟仆人在,隻不過陳逸的日常起居除了自己負責的之外,那就是齊虎潘悅他們護衛連,吃飯的話就是每天陳吉送飯,飯是有府裏的廚師做的,隻不過在陳逸做過一次飯以後廚子就給跪了,實在是比不上啊。之前陳逸吃完飯每迴的評價都是——可以吃,直到昨天陳逸的迴應才變成了——還可以,可把廚師感動壞了,感動的熱淚盈眶啊,廚師為了獲得一句陳逸的稱讚不眠不休的研究菜譜,終於得到了一句還可以的評價,陳逸都不知道自己一句評價讓這位主廚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在做菜上,不過真正打擊主廚的是今天,宴會上所有的菜都是出自陳逸一人之手,這個主廚還是隻能在旁邊幫廚,但是後來這個廚師想到能夠最近距離的觀摩陳逸那精湛的做菜手法之後,就滿臉興奮的在旁邊幫廚,因為這次人多的問題,所以陳逸今天起了個大早,差不多早上六點就開始忙活了,因為是冬天所以宴會的時間就定在了中午十二點,陳逸就在廚房開始忙碌起來,當然了,很多需要醃製的食材陳逸前幾天就準備好了,不過因為這次宴會的人還挺多的,所以陳逸也是準備了很長時間,之後的收尾工作陳逸就交給了太守府的主廚,讓主廚受寵若驚,其實陳逸隻是累了,要不然的的話收尾工作都不會交給他,而且一身油煙味也不好見客,他還給去好好收拾一番洗個澡,熏香的話就算了,說要沐浴熏香一般都是上廁所的借口,就和說去補個妝一樣(別打我),不過聽著很好而已,而且也能夠照顧雙方情緒,這就是叫說話的藝術。
除了李汾的最主要的主座之外,其餘的各家家主就注意到了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李汾的主座後麵有一個巨大的八扇屏風,上麵是梅蘭竹菊鬆泉星月八樣美景,這個屏風不僅非常漂亮,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瓷的屏風!這個屏風整個就是白瓷的而且還有著如此精美的圖案,估計帝王家也不一定有這樣新穎獨特的屏風,這個就是這些天陳逸和一眾陶瓷匠人們的心血,也是目前的最高傑作,陳逸畫的畫,這個畫畫的本事是陳逸跟自己母親學的(是這具身體的原主人,和他的母親白氏夫人學的畫畫),陳逸不得不承認,要說古典文化的話,自己全部得益於原來陳逸的九年勤學苦練,像原陳逸這樣的文采和天賦,以及遠超乎常人的努力,他要是到了一個和平的太平盛世一定會是才傾一時的大文豪,名垂青史也是不成問題的,可惜的是到了這個亂世裏麵,他的才學毫無用處,不過在陳逸這裏倒是可以成為非常美麗的藝術品,也是陳逸最愛的節奏,沒有之一。
眾人除了驚訝於這個白瓷屏風的精美,還有一個最大疑問,就是為什麽這個地方會出現一個白瓷的屏風?為了顯示李汾的威風?可是李汾一直以來都是低調做人,沒這麽高調過,在場的眾家家主對此百思不得其解,隻有張家家主一個人若有所思,看著這個屏風把玩著手裏的一對兒镔鐵球,眼神中有一絲了然之色。他好像有點明白今天是什麽局了,執掌了三十年家業的老家主此時也不得不多盤算一步,張家雖然一直經商,但是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政治地位都是統統沒有的,想要在官場上謀求個地位那都是難於登天的,自己這幾個縣的家族勢力圈裏麵根本沒有自己說話的餘地,所有的舉薦的名額全部都被其他幾個家族握在手裏,說穿了,要不是因為張家還有點臭錢,人家都不稀得跟你玩兒。在封建時代裏麵,權力永遠比金錢要有用,商人在富有也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張家在西河郡這麽多年,都沒能得到一個正經的官職,因此一直都得不到好的社會地位,一直忍氣吞聲。之所以還在這個家族圈裏麵,主要是因為匈奴人那邊不想要去,西河郡的官府勢力那邊,年年都在喊口號,到了每年匈奴人開始搶東西的時候什麽用都沒有,那麽大幾個縣被人搶個幹幹淨淨,本以為來了個新的太守就能有所改觀,可是李汾到任半年,毫無作為,反而被屬下官吏處處掣肘,張平本來都已經失望以後把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張世,但是自從接到情報一支大隊人馬進入西河郡郡城之後,張平就發現了官府勢力這一方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鐵官工坊開始運營,木匠工坊開始生產新型的車輛,原來的田地的位置突然被軍隊圈了起來,大家隻能知道每天都有一些滿載著大桶的車開入郡城之後就會離奇消失,還有就是突然出現的陳家莊每天都有煙飄出,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些煙是在幹什麽,很多家族派去的偵察員沒有一個能迴來的,全都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因此原來已經是一個一腳就能踹到的破屋子的官府,一夜之間仿佛變成了密不透風的要塞一般,而且雲霧繚繞,沒有人能知道現在的真麵目,就像眼前這道屏風一樣,就是為了遮擋住什麽東西似的,讓人捉摸不透。
最關鍵的是大家發現屏風旁邊還有著一排一共十個穿著同樣衣服的佩刀的武士(跟日本沒有關係,這個詞最早是中國人創造形容有武力而且有組織之人的,也就是對於戰士之外的另一個稱唿,用以區別專職於軍隊的人,常常對家族私兵用這個詞語稱唿。),這些武士麵容嚴肅,但是看這些人的陣型和眼神來說,他們保護的目標反而不是太守李汾,而是坐在屏風後麵的人,之後又過了一會兒,屏風後多了一個身影,看上去身高不高,可能是個小孩子?因為有人遮擋住所以大家並未見過這個人的麵容,隻是在屏風中進進出出的端菜送菜的丫鬟仆人們證明了屏風後麵確實有個人,而且身份也不會低,要不然就不會有這麽多護衛武士保護了,他們的存在給這個宴會增添了一絲緊張的氣氛。
各家家主都就坐之後,李汾這個宴會的主人才姍姍來遲,就座後先向大家賠罪,之後罰酒三杯,之後宴會正式開始,樂隊上場表演音樂,連陳逸都不知道李汾從哪兒請來這麽一支樂隊,不過這個地方不愧是接近塞外,就連音樂都有著很明顯的塞外風格,不過對於這裏的人來說這些都不重要了,有音樂就比沒有音樂強,而且更讓這些人吃驚的是這次宴會上的菜肴,好吃的令人熱淚盈眶。
各家的家主沒有辦法停下自己手中的筷子,好吃的讓人根本停不下來啊!眼前的菜肴綻放出萬道金光!!!(這是虛構的,來源嗎,中華小當家,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我隻想說小當家每迴做出來的菜都是萬道金光,那菜如果有人一直吃他做的菜還不給瞎了嗎!)不過所有人都驚異於今天所吃的菜肴的美味程度,這些各家的家主也不是沒吃過好吃的菜,但是沒有這麽好吃的菜而已,正當宴會上的眾人交頭接耳交口稱讚今天的菜肴的時候,而在屏風後麵我們今天的大廚陳逸,則是發表了一番不同的評論:“嗯,不行,這個菜火大了一點兒,如果我能早出鍋個一分鍾,那就好了,可惜的是我根本無法自由控製火的大小,隻能靠鐵鍋和火焰的接觸程度來控製菜的火候,屬實難受。”陳逸接著歎息道,不管是哪道菜他都不滿意,太多的菜因為缺少原材料和調味料陳逸沒有辦法把他們還原出來(比方說辣椒這種現在用得最多的調味料,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
不過陳逸這幾天泡在自家研究室裏的成果在這一刻也是完整的體現了出來,那就是食鹽!陳逸經過幾天的耐心研究和實驗,陳逸終於將從離石縣那些苦井裏麵提取出來的鹽進行提純,陳逸也是取了這個時代官方發行的最好的食鹽進行對比,事實證明,陳逸最後的提取裏麵不僅沒有了那些渾濁的不可溶物質例如泥沙之類的東西,而且連裏麵其餘的一些雜質陳逸也想方設法加以除去,最後得到了這個時代的生產技術條件下的最完美的食鹽,雖然還是沒有辦法比擬自己在21世紀吃到的食鹽就對了,這次宴會上用的鹽就是陳逸的研究成果和第一批的實驗品,但是要想走向量產就現在的提取工藝來看是不太可能的,一來是這些科學技術隻有陳逸懂,還有就是陳逸的這些實驗儀器都是水晶製成的,造假極其的高,要是投入正常生產的話成本未免也太大了,陳逸這段時間也在糾結,到底是選擇走這種高工藝但是地產量的緊俏型奢侈品的方法進行銷售,還是說降低生產工藝改用大規模製鹽,一個是單體利潤高一個是薄利多銷,不過不管是哪個陳逸都是穩賺不賠的,尤其是陳逸得知了匈奴人每年都要從他人手裏購進大宗的食鹽的時候,陳逸就明白這個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不管走那條路陳逸都能撈到最大筆的利益,尤其是如果跟匈奴人做生意,陳逸想要的可不隻是錢這麽簡單。
其餘的家主隻是注意到了這個菜肴非常的美味,紛紛要求介紹一下李汾的廚師,李汾隻是笑著蒙混過關,他哪敢介紹什麽廚師啊,陳逸要不是因為有所計劃才不會給他們做什麽飯那,就連李汾也是第二次吃陳逸做的飯,在他們這些當下屬的眼裏,能吃上陳逸親手做的飯,既是享受也是榮譽。陳逸就這樣坐在屏風後麵仔細的聽著每個人的講話,分辨著每個人的性格特征,結合著暗處的暗部成員給的訊息,陳逸也是了解了每個人的性格:林家家主林楓,那叫一個權大氣粗啊,即使是跟李汾說話那語氣也毫不客氣,就好像今天他是主人一樣,但是大家都知道林家是什麽德行,這欺男霸女,橫行鄉裏的事情林家沒少幹,林家最讓人詬病的還不僅是這些,尤其是他們和匈奴人還有著奴隸貿易,反對他們的人往往全家都被整成奴隸賣給了匈奴人,那日子簡直是生不如死,因此林家勢力雖大,風評卻極為不佳,林家這個家主也算是把林家現在爛透的樣子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胡家家主胡光,這家夥就是個莽夫,毫無禮數規矩可言,坐在那兒咋咋唿唿,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副大嗓門,胡家其實有著胡人的血統,和匈奴人的關係比林家還要親近,做事也比較粗獷,胡家出了不少武藝高強的子弟,但是基本沒幾個好東西,有著一身本事不往好地方用,真的是著實可惜;孫家家主孫重,他的性格就更有意思了,整個人給人一種嘻嘻哈哈很不正經的感覺,孫家相對來說比較低調,在各家的紛爭中一直都是一個和事佬的角色,不招災不惹禍,就像家主孫重一樣,老狐狸得很,處世圓滑左右逢源,要真說起來的話還真算是一股神奇的中立勢力,說好聽點叫中立,說難聽點就是牆頭草兩邊倒,誰勢力大就聽誰的,孫家也是在這種很詭異的環境下慢慢的成長著,這個孫家其實和陳逸手下的人還有些關係,這裏先不說,賣個關子;龐家家主龐信,那臉上的笑容叫一個諂媚啊,不管對方是誰都想拍一頓馬屁,瘋狂的抬高和吹捧對方,而事實上龐家也是這樣做的,一直都是捧林家和胡家的臭腳,才能分到一些舉薦的名額和利益上的殘羹冷炙,但是龐家還是樂在其中;這裏麵最特殊就是張家的老家主張平了,今年已經六十歲的老家主張平風風雨雨了這麽多年,很多事情早就看開了,他是這場宴會上最格格不入的人,誰也不去親近,也不去親近任何人。
事實上張家在很早的時候就是眾多家族的異類,靠著商業起家,不去插手黑色生意,在很多事情上雖然保持沉默但是從未參與這些奴隸買賣之類的事情上,招致了林家和胡家的不滿。幾家之中,林胡兩家世代聯姻,看似關係牢不可破,其實也是秦晉之好罷了,兩邊在舉薦名額上存在競爭,在和匈奴人做黑色生意的時候也是如此,兩邊存在很大的利益衝突,雖然有著世代聯姻的血緣關係,然而也不是鐵板一塊;孫家一直保持獨立自我的立場,設計一些黑色產業但是涉入不深,孫家一直以來都是靠著最多的佃戶而驕傲的,而且還有著一支很厲害的私兵,雖然不及勢力最大的林家和以武立家的胡家,但是依舊不可小覷;龐家沒有很強的私人武裝和地位,隻能通過討好林胡兩家才不至於敗落,林胡兩家也把一些最髒最累的活分給龐家去做,之後分一些下層利益給他們;張家不用說了,有錢至極,整個並州張家的富有都是赫赫有名的,唯一欠缺的就是相應的社會地位,張家因為一直不合作和沒有舉薦的名額,所以一直沒有很好的社會地位,不過在百姓中間口碑非常好,救濟窮人誠信經商的處世理念幫助張家獲得了很好的百姓當中的聲望,張家的商業網絡遍布大江南北,最北方自然就是本家,最南邊一直到了荊州南郡長沙郡一帶也有著不俗的產業和商業份額,在各個方麵和林胡兩家最對,被林胡兩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百姓們有一句流傳的口頭語形容幾家,叫:林家的權,胡家的拳,孫家的田,龐家的嘴,張家的金坨坨壓斷腿。
陳逸摸清了這些關係之後嗬嗬一笑,自己有了更大的把握了。
到底屏風後的陳逸有著什麽樣的計謀?咱們下迴再說。
李汾坐在主位,因為今天是李汾的主角。之後就是林家家主林楓,胡家家主胡光,孫家家主孫重,龐家家主龐信以及張家家主張平,還有別的小的地主家也送去了請柬,隻不過他們坐的位置就很靠後了,因為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太守府就有大型宴會的地方,所以就選擇了太守府舉辦宴會,太守府也有很多丫鬟仆人在,隻不過陳逸的日常起居除了自己負責的之外,那就是齊虎潘悅他們護衛連,吃飯的話就是每天陳吉送飯,飯是有府裏的廚師做的,隻不過在陳逸做過一次飯以後廚子就給跪了,實在是比不上啊。之前陳逸吃完飯每迴的評價都是——可以吃,直到昨天陳逸的迴應才變成了——還可以,可把廚師感動壞了,感動的熱淚盈眶啊,廚師為了獲得一句陳逸的稱讚不眠不休的研究菜譜,終於得到了一句還可以的評價,陳逸都不知道自己一句評價讓這位主廚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在做菜上,不過真正打擊主廚的是今天,宴會上所有的菜都是出自陳逸一人之手,這個主廚還是隻能在旁邊幫廚,但是後來這個廚師想到能夠最近距離的觀摩陳逸那精湛的做菜手法之後,就滿臉興奮的在旁邊幫廚,因為這次人多的問題,所以陳逸今天起了個大早,差不多早上六點就開始忙活了,因為是冬天所以宴會的時間就定在了中午十二點,陳逸就在廚房開始忙碌起來,當然了,很多需要醃製的食材陳逸前幾天就準備好了,不過因為這次宴會的人還挺多的,所以陳逸也是準備了很長時間,之後的收尾工作陳逸就交給了太守府的主廚,讓主廚受寵若驚,其實陳逸隻是累了,要不然的的話收尾工作都不會交給他,而且一身油煙味也不好見客,他還給去好好收拾一番洗個澡,熏香的話就算了,說要沐浴熏香一般都是上廁所的借口,就和說去補個妝一樣(別打我),不過聽著很好而已,而且也能夠照顧雙方情緒,這就是叫說話的藝術。
除了李汾的最主要的主座之外,其餘的各家家主就注意到了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李汾的主座後麵有一個巨大的八扇屏風,上麵是梅蘭竹菊鬆泉星月八樣美景,這個屏風不僅非常漂亮,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瓷的屏風!這個屏風整個就是白瓷的而且還有著如此精美的圖案,估計帝王家也不一定有這樣新穎獨特的屏風,這個就是這些天陳逸和一眾陶瓷匠人們的心血,也是目前的最高傑作,陳逸畫的畫,這個畫畫的本事是陳逸跟自己母親學的(是這具身體的原主人,和他的母親白氏夫人學的畫畫),陳逸不得不承認,要說古典文化的話,自己全部得益於原來陳逸的九年勤學苦練,像原陳逸這樣的文采和天賦,以及遠超乎常人的努力,他要是到了一個和平的太平盛世一定會是才傾一時的大文豪,名垂青史也是不成問題的,可惜的是到了這個亂世裏麵,他的才學毫無用處,不過在陳逸這裏倒是可以成為非常美麗的藝術品,也是陳逸最愛的節奏,沒有之一。
眾人除了驚訝於這個白瓷屏風的精美,還有一個最大疑問,就是為什麽這個地方會出現一個白瓷的屏風?為了顯示李汾的威風?可是李汾一直以來都是低調做人,沒這麽高調過,在場的眾家家主對此百思不得其解,隻有張家家主一個人若有所思,看著這個屏風把玩著手裏的一對兒镔鐵球,眼神中有一絲了然之色。他好像有點明白今天是什麽局了,執掌了三十年家業的老家主此時也不得不多盤算一步,張家雖然一直經商,但是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政治地位都是統統沒有的,想要在官場上謀求個地位那都是難於登天的,自己這幾個縣的家族勢力圈裏麵根本沒有自己說話的餘地,所有的舉薦的名額全部都被其他幾個家族握在手裏,說穿了,要不是因為張家還有點臭錢,人家都不稀得跟你玩兒。在封建時代裏麵,權力永遠比金錢要有用,商人在富有也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張家在西河郡這麽多年,都沒能得到一個正經的官職,因此一直都得不到好的社會地位,一直忍氣吞聲。之所以還在這個家族圈裏麵,主要是因為匈奴人那邊不想要去,西河郡的官府勢力那邊,年年都在喊口號,到了每年匈奴人開始搶東西的時候什麽用都沒有,那麽大幾個縣被人搶個幹幹淨淨,本以為來了個新的太守就能有所改觀,可是李汾到任半年,毫無作為,反而被屬下官吏處處掣肘,張平本來都已經失望以後把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張世,但是自從接到情報一支大隊人馬進入西河郡郡城之後,張平就發現了官府勢力這一方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鐵官工坊開始運營,木匠工坊開始生產新型的車輛,原來的田地的位置突然被軍隊圈了起來,大家隻能知道每天都有一些滿載著大桶的車開入郡城之後就會離奇消失,還有就是突然出現的陳家莊每天都有煙飄出,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些煙是在幹什麽,很多家族派去的偵察員沒有一個能迴來的,全都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因此原來已經是一個一腳就能踹到的破屋子的官府,一夜之間仿佛變成了密不透風的要塞一般,而且雲霧繚繞,沒有人能知道現在的真麵目,就像眼前這道屏風一樣,就是為了遮擋住什麽東西似的,讓人捉摸不透。
最關鍵的是大家發現屏風旁邊還有著一排一共十個穿著同樣衣服的佩刀的武士(跟日本沒有關係,這個詞最早是中國人創造形容有武力而且有組織之人的,也就是對於戰士之外的另一個稱唿,用以區別專職於軍隊的人,常常對家族私兵用這個詞語稱唿。),這些武士麵容嚴肅,但是看這些人的陣型和眼神來說,他們保護的目標反而不是太守李汾,而是坐在屏風後麵的人,之後又過了一會兒,屏風後多了一個身影,看上去身高不高,可能是個小孩子?因為有人遮擋住所以大家並未見過這個人的麵容,隻是在屏風中進進出出的端菜送菜的丫鬟仆人們證明了屏風後麵確實有個人,而且身份也不會低,要不然就不會有這麽多護衛武士保護了,他們的存在給這個宴會增添了一絲緊張的氣氛。
各家家主都就坐之後,李汾這個宴會的主人才姍姍來遲,就座後先向大家賠罪,之後罰酒三杯,之後宴會正式開始,樂隊上場表演音樂,連陳逸都不知道李汾從哪兒請來這麽一支樂隊,不過這個地方不愧是接近塞外,就連音樂都有著很明顯的塞外風格,不過對於這裏的人來說這些都不重要了,有音樂就比沒有音樂強,而且更讓這些人吃驚的是這次宴會上的菜肴,好吃的令人熱淚盈眶。
各家的家主沒有辦法停下自己手中的筷子,好吃的讓人根本停不下來啊!眼前的菜肴綻放出萬道金光!!!(這是虛構的,來源嗎,中華小當家,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我隻想說小當家每迴做出來的菜都是萬道金光,那菜如果有人一直吃他做的菜還不給瞎了嗎!)不過所有人都驚異於今天所吃的菜肴的美味程度,這些各家的家主也不是沒吃過好吃的菜,但是沒有這麽好吃的菜而已,正當宴會上的眾人交頭接耳交口稱讚今天的菜肴的時候,而在屏風後麵我們今天的大廚陳逸,則是發表了一番不同的評論:“嗯,不行,這個菜火大了一點兒,如果我能早出鍋個一分鍾,那就好了,可惜的是我根本無法自由控製火的大小,隻能靠鐵鍋和火焰的接觸程度來控製菜的火候,屬實難受。”陳逸接著歎息道,不管是哪道菜他都不滿意,太多的菜因為缺少原材料和調味料陳逸沒有辦法把他們還原出來(比方說辣椒這種現在用得最多的調味料,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
不過陳逸這幾天泡在自家研究室裏的成果在這一刻也是完整的體現了出來,那就是食鹽!陳逸經過幾天的耐心研究和實驗,陳逸終於將從離石縣那些苦井裏麵提取出來的鹽進行提純,陳逸也是取了這個時代官方發行的最好的食鹽進行對比,事實證明,陳逸最後的提取裏麵不僅沒有了那些渾濁的不可溶物質例如泥沙之類的東西,而且連裏麵其餘的一些雜質陳逸也想方設法加以除去,最後得到了這個時代的生產技術條件下的最完美的食鹽,雖然還是沒有辦法比擬自己在21世紀吃到的食鹽就對了,這次宴會上用的鹽就是陳逸的研究成果和第一批的實驗品,但是要想走向量產就現在的提取工藝來看是不太可能的,一來是這些科學技術隻有陳逸懂,還有就是陳逸的這些實驗儀器都是水晶製成的,造假極其的高,要是投入正常生產的話成本未免也太大了,陳逸這段時間也在糾結,到底是選擇走這種高工藝但是地產量的緊俏型奢侈品的方法進行銷售,還是說降低生產工藝改用大規模製鹽,一個是單體利潤高一個是薄利多銷,不過不管是哪個陳逸都是穩賺不賠的,尤其是陳逸得知了匈奴人每年都要從他人手裏購進大宗的食鹽的時候,陳逸就明白這個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不管走那條路陳逸都能撈到最大筆的利益,尤其是如果跟匈奴人做生意,陳逸想要的可不隻是錢這麽簡單。
其餘的家主隻是注意到了這個菜肴非常的美味,紛紛要求介紹一下李汾的廚師,李汾隻是笑著蒙混過關,他哪敢介紹什麽廚師啊,陳逸要不是因為有所計劃才不會給他們做什麽飯那,就連李汾也是第二次吃陳逸做的飯,在他們這些當下屬的眼裏,能吃上陳逸親手做的飯,既是享受也是榮譽。陳逸就這樣坐在屏風後麵仔細的聽著每個人的講話,分辨著每個人的性格特征,結合著暗處的暗部成員給的訊息,陳逸也是了解了每個人的性格:林家家主林楓,那叫一個權大氣粗啊,即使是跟李汾說話那語氣也毫不客氣,就好像今天他是主人一樣,但是大家都知道林家是什麽德行,這欺男霸女,橫行鄉裏的事情林家沒少幹,林家最讓人詬病的還不僅是這些,尤其是他們和匈奴人還有著奴隸貿易,反對他們的人往往全家都被整成奴隸賣給了匈奴人,那日子簡直是生不如死,因此林家勢力雖大,風評卻極為不佳,林家這個家主也算是把林家現在爛透的樣子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胡家家主胡光,這家夥就是個莽夫,毫無禮數規矩可言,坐在那兒咋咋唿唿,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副大嗓門,胡家其實有著胡人的血統,和匈奴人的關係比林家還要親近,做事也比較粗獷,胡家出了不少武藝高強的子弟,但是基本沒幾個好東西,有著一身本事不往好地方用,真的是著實可惜;孫家家主孫重,他的性格就更有意思了,整個人給人一種嘻嘻哈哈很不正經的感覺,孫家相對來說比較低調,在各家的紛爭中一直都是一個和事佬的角色,不招災不惹禍,就像家主孫重一樣,老狐狸得很,處世圓滑左右逢源,要真說起來的話還真算是一股神奇的中立勢力,說好聽點叫中立,說難聽點就是牆頭草兩邊倒,誰勢力大就聽誰的,孫家也是在這種很詭異的環境下慢慢的成長著,這個孫家其實和陳逸手下的人還有些關係,這裏先不說,賣個關子;龐家家主龐信,那臉上的笑容叫一個諂媚啊,不管對方是誰都想拍一頓馬屁,瘋狂的抬高和吹捧對方,而事實上龐家也是這樣做的,一直都是捧林家和胡家的臭腳,才能分到一些舉薦的名額和利益上的殘羹冷炙,但是龐家還是樂在其中;這裏麵最特殊就是張家的老家主張平了,今年已經六十歲的老家主張平風風雨雨了這麽多年,很多事情早就看開了,他是這場宴會上最格格不入的人,誰也不去親近,也不去親近任何人。
事實上張家在很早的時候就是眾多家族的異類,靠著商業起家,不去插手黑色生意,在很多事情上雖然保持沉默但是從未參與這些奴隸買賣之類的事情上,招致了林家和胡家的不滿。幾家之中,林胡兩家世代聯姻,看似關係牢不可破,其實也是秦晉之好罷了,兩邊在舉薦名額上存在競爭,在和匈奴人做黑色生意的時候也是如此,兩邊存在很大的利益衝突,雖然有著世代聯姻的血緣關係,然而也不是鐵板一塊;孫家一直保持獨立自我的立場,設計一些黑色產業但是涉入不深,孫家一直以來都是靠著最多的佃戶而驕傲的,而且還有著一支很厲害的私兵,雖然不及勢力最大的林家和以武立家的胡家,但是依舊不可小覷;龐家沒有很強的私人武裝和地位,隻能通過討好林胡兩家才不至於敗落,林胡兩家也把一些最髒最累的活分給龐家去做,之後分一些下層利益給他們;張家不用說了,有錢至極,整個並州張家的富有都是赫赫有名的,唯一欠缺的就是相應的社會地位,張家因為一直不合作和沒有舉薦的名額,所以一直沒有很好的社會地位,不過在百姓中間口碑非常好,救濟窮人誠信經商的處世理念幫助張家獲得了很好的百姓當中的聲望,張家的商業網絡遍布大江南北,最北方自然就是本家,最南邊一直到了荊州南郡長沙郡一帶也有著不俗的產業和商業份額,在各個方麵和林胡兩家最對,被林胡兩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百姓們有一句流傳的口頭語形容幾家,叫:林家的權,胡家的拳,孫家的田,龐家的嘴,張家的金坨坨壓斷腿。
陳逸摸清了這些關係之後嗬嗬一笑,自己有了更大的把握了。
到底屏風後的陳逸有著什麽樣的計謀?咱們下迴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