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領著剩餘的人開始上山,在這一路上也和這些人進行了一番交流,向大家表達了一下自己的身份是一個沒落的少爺,現在正準備到並州去準備東山再起,至於自己真正的身份陳逸自然是不會告訴他們的,這裏這麽多人誰能保證自己的絕對安全啊,不過自己是一個家道中落的少爺這一點也是根本就沒有說錯啊,自己本來就是原來的太傅的兒子,隻是現在落下一個被那些太監的鷹犬追殺的命運,朝廷下麵的人對於追殺自己這件事兒其實反倒是沒有那麽的上心,真正特別上心的人其實就是那些太監們的心腹手下,因為別的人舉報或者抓了自己的話,就拿現在這麽摳的政策加上層層的撥扣,到了這些人手裏根本沒多少錢,為了這麽點錢幹這些沒良心的事兒很多人也不傻,但是如果抓住陳逸的是那些太監的鷹犬就不一樣了,因為這些人可以把陳逸直接交給那些太監們來處理,因為陳蕃原來從龍之功的緣故,朝廷對於陳蕃還多少有些優待,對於那些太監們想要挾私報複的事情是禁止的,不過對於陳逸可不同了,陳逸又沒做過什麽有利於他漢家皇帝的事情,所以對於陳逸的處置朝廷肯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因此這些太監就可以把對陳蕃的那份怒氣統統地撒到陳逸的身上,這樣也可以好好的把陳逸折磨的半死不活生不如死的,而這些太監們的手下也會因為這項功勞直接的得到自己的上司的賞識和讚賞,這樣陳逸這塊兒大肥肉就能夠徹徹底底的轉變為他們的墊腳石了,對於這些人來說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啦。網網


    陳逸在這路上跟這些人也算是聯絡感情,因為就跟戲誌才剛才跟陳逸說的一樣,這些人是要算作後來的陳逸自己的地盤的家奴的,雖然陳逸很不喜歡這些東西,不過他暫時也不得不屈服這個時代的生活習慣,有錢的富貴人家要是沒有這些家奴的話就算是低人一等的,就像打仗時將領的身邊總會有一些親兵的存在,這些人大多數都是跟將軍過命的存在,當將軍有權有勢可以自己成為一個地主的時候這些人往往就會順勢成為這家的家奴一樣的人物,舊時代卻總是保留著前一個舊時代揮之不去的印記,我們現在所稱的封建時代就是這樣保留著奴隸時代才有的這些東西,這些人平時很多時候並不從事於生產,隻是作為這個家族的一份子存在著,沒錯,在封建時代不管是這家的直係或者旁係血親才算是這個大家族的一員,這家的一些長工和比較核心的人員有時候也被視作這個家族的一員,得到認同和社會的認可,就像是現在很多歐洲封建時代的電視劇一樣,一個貴族家庭的管家也往往成為這個貴族家庭的一員,這在封建時代的中國也是差不多的,現在陳逸身邊的這位核心成員陳驤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原來陳驤的父親可不姓陳,隻是後來因為這名管家的貢獻和陳蕃的各種考量最終決定這位管家改姓正式成為這個家族的一員,如果陳逸將來當上了皇帝的話,無論是於情於理陳驤也都將以皇室血統成員的身份生活,縱使他跟陳逸其實並沒有血緣關係,這也是屬於古代宗法社會的一種在上層建築中的體現,古代一直流行命令不下村鎮,因為村鎮獨有的家族式的社會關係導致地方政權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管理這些地方,像是我們大家曾經見過的這種浸豬籠的私法措施就是一個例子,這種措施並不能被國家明麵上的規則所認可,但是卻也因為古代純粹的宗法社會的根深蒂固性所得到國家的默許,也相當於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有些大麵上的必須交由國家政權來處置的時候國家政權這時候才會出麵,這就是古代封建社會的最粗淺的一些架構問題。


    所以陳逸這次的打算就是直接帶著這些人朝著現在還亂哄哄的並州前進。趁著現在很多地方政府還沒能從上一次的遊牧民族的劫掠當中恢複過來開始正式運轉的時候強製地帶著這些人先去並州打開一些局麵,而且陳逸推測經過上一次那麽嚴重的戰爭,肯定有很多地方已經被完全銷毀,雖然有些發戰爭財的意思,不過陳逸可以用現有的人數建起一座田莊,而且可以用這個機會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利用這個機會逐漸壯大自己的力量,等待著自己角逐天下的最好時機,那就是黃巾起義朝廷允許自行募兵和陳逸的身份得到翻案的時候,那個時候陳逸自身現在的所有實力就可以充分的暴露出來,到了黃巾之亂平定之後自己才會是最大的贏家,那個時候自己估計能夠整個地吞下並州,擁有山西陝西這兩個省的絕大部分地區自己就有能跟朝廷叫板的實力了,而且並州這個地方陳逸也可以提前奪取或者說是蠶食董卓的後來的實力,因為董卓手下最有名的大將呂布原來就是並州牧丁原的部下,而且呂布本身也是個並州人,陳逸可以盡早下手,盡量提前改造這位後來一身臭毛病的人,趁著他的那些小毛病還沒有積攢成大惡習前給他好好的改正過來,方便後來自己好好利用這位孔武有餘的戰神,一個沒有腦子的武力超群的人隻能是戰神,但是有的人就能夠成為軍神和兵神,這才是差距。


    陳逸他們這一邊上山,陳逸就自己開始盤算著這次的轉移路線,鹿鳴山這個地方雖然被陳逸他們發現了這麽一條密道,但是還是個易攻難守的地方,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山上人多了山上本來的水源養不了這麽多人,那就給必須去山下的河裏取水,不過要是萬一他們這些人被人給圍困到了山上,這樣子雖然因為有一條密道的關係不至於馬上就引起內部的紛爭,不過要是對方發現了這麽一條密道就會主持人在門口的地方守著,那個時候隻需要在大門上堆一堆柴火,潑上油點上火,就這麽一條路到時候誰也出不來了,當陳逸看見那些成堆的白骨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明確地知道了這條密道並不能成為在這個地方的王牌,反而很有可能成為對手封死你最後一條路的王牌罷了,不能聰明反被聰明誤啊,因此陳逸當機立斷的決定這個地方不能久留,自己這些人飽餐休養幾天以後必須立刻轉移,千萬別讓朝廷剿匪的隊伍順帶著連自己這些人也都繳了。話說這條密道最好的地方就是他避開了很多官軍的耳目,這能夠在大家想從山上偷跑的時候避開一部分人的注意,不過是絕對不可能避開所有人的注意的,畢竟好幾百人的行動,一般一千個人都看不到盡頭,這麽大的一支隊伍陳逸也決定到了那個時候不能帶著傷員一起行動,最起碼不能帶著重傷員,現在大家處境其實都沒那麽好,要不是因為現在北邊遊牧民族還沒走的關係,估計陳逸他們早就被包圍了,這就是現在陳逸最恨的一點,內鬥不休,對於外麵人卻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對於遊牧民族的入侵漢朝廷很多時候顯得束手無策,再也不是當年漢武帝斬匈奴於漠北的時候了。這麽一想還真有點悲哀,陳逸歎了口氣,仰頭看了看天上,刮過徐徐的涼風,吹動離人的哀愁。


    欲知後事如何,咱們下迴再說。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傳奇之陳逸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炮灰大寶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炮灰大寶蛟龍並收藏三國傳奇之陳逸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