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一看見孫大娘就笑著擺手:“幹娘,我帶朋友們來了,給我準備點酒。”孫大娘一臉慈祥的道:“你們現在不能多喝,你們這這麽多人,我就給你們準備一壇就好了,千萬不能多喝。”孫堅雖然今想要逞能多喝點兒,但是他也知道幹娘肯定不讓,於是就隨著幹娘的性子了。


    一群年輕吵吵鬧鬧的圍坐在一起(千萬不要忘了這個時候沒有凳子),吵吵鬧鬧的,孫大娘搬來了個桌子,孫堅趕忙接過來,孫大娘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也很高興,“平時健兒多虧大家照顧,想必是惹了不少麻煩,給大家添麻煩了啊,今這頓酒就算我請大家喝的吧。”朱治站起來道:“大娘,堅哥平時幫我們大家夥的多了去了,添麻煩反而是我們大家啊(一群人應和道:的對啊),所以什麽我們也不能白喝這頓酒,大家是不是(對啊對啊的對啊)。”孫堅一見這樣就站出來打了個圓場。


    “幹娘,既然你不願意收我們錢,我們又都不願意白喝,那這樣吧,我們在這兒幫你幹活兒,算是抵過酒錢,您看這樣行吧。”孫堅這邊的年輕們都表示同意,孫大娘一見這邊都同意了,也就不再堅持了。“這樣吧,我後院的水缸已經空了,你們幫我挑水吧。”


    (這個時候水井上麵那個叫做轆轤的東西已經出現了,轆轤是提取井水的起重裝置。井上豎立井架,上裝可用手柄搖轉的軸,軸上繞繩索,繩索一端係水桶。搖轉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轆轤也是從杠杆演變來的汲水工具。據《物原》記載:“史佚始作轆轤“。史佚是周代初期的史官。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前中國已經發明了轆轤。到春秋時期,轆轤就已經流校轆轤的製造和應用,在古代是和農業的發展緊密結合的,它廣泛地應用在農業灌溉上。轆轤的應用在我國時間較長,雖經改進,但大體保持了原形,明在3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設計了結構很合理的轆轤。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地方。)


    大家一看現在的情況也同意了,畢竟孫大娘自己一個人,像這種純粹的體力活一個女人確實挺難做的,而且再推脫下去就顯得見外了,大家同意了以後喝酒的事情就算是正式開始了,先是上了幾個下酒菜。孫堅一看就興奮了”欸,水煮花生,這玩意兒我平時想吃也不會給的啊,炸的金黃的這是,哇塞,魚餅(魚餅是一道中華傳統名菜,曆來以浙江溫州魚餅、江西贛州魚餅和廣東順德魚餅最為有名。順德均安魚餅肉質鮮嫩、鮮而不腥、低脂肪,營養極為豐富。魚餅色澤金黃,具有香、滑、爽、嫩、鮮的特色,是下酒下飯之佳肴,令人“食過番(再)尋味”。魚餅這道菜漢朝就有了,所以這裏可以放心食用。),這東西可是最好吃的。“其餘的幾個夥伴看著這一盆水煮花生米和那一盤油炸的金黃的魚餅直咽口水。


    等到大家的胃口都被吊的差不多聊時候,孫大娘終於把酒拿了出來:”你們這群年輕啊,不能多喝,這還有一壇黃酒,你們這十多個人,就喝這一壇吧,來。“酒壇子上還蓋著十幾個陶碗(這個時候瓷器隻有青瓷,而且產量還低,所以民間用的生活器皿還是以陶器為主),給每個人放了一個以後,孫大娘又去後麵的廚房做些菜了。孫堅給每個人都把酒倒上:”空著肚子可不能喝酒,雖然剛才咱們吃了些魚,不過還是給再吃點東西,這不是還有魚餅嗎,來大家分著吃了吧。來,阿茂,老朱。“


    眾人一人一塊兒魚餅,這東西就算是逢年過節都不一定會吃得到,畢竟油這種東西也是挺貴的,這裏大家都不是什麽特別顯貴的人家,啊,朱治現在可以算了,隻不過他明就要走了,像是孫堅,他們家隻是農民,這點上貌似還比不過劉備,劉備他父親好歹是一個官,雖然英年早逝了,(這個轉折好像有幾分微妙)。不過現在大家很開心就好了。


    孫堅發話了:”來,咱們先行一個,來,把碗舉起來。“眾人碰了次碗,之後就都喝了一口。這個時候酒精度數不高,饒酒量也不是那麽好,所以還是一個非常匹配的事情,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就好了。眾人喝了一口酒以後,又接著聊,席間,起了孫堅去應征縣吏的事情(公務員),朱治現在是所有人裏最有發言權的了,畢竟他父親的身價上去了以後,他當上官員也是遲早的事情。


    朱治:”堅哥,依我來看,你去縣裏應征縣吏還是需要一些門路,這年頭,就是單純的舉孝廉和舉賢良都不是特別有用,這樣,我今迴去以後求我老爹給你寫封推薦信,你拿著信去找縣尉,再加上我堅哥這一表人才的樣子,到時候肯定能成功當上。“孫堅很感動,朱治的父親出了名的頑固,要不然也不會過了這麽長時間才能成功升職,朱治要是能成功的話肯定那肯定是簽了不少的不平等條約,這樣的犧牲讓孫堅感覺非常的感動,眼裏眼含熱淚,和朱治碰了一次以後,把碗裏的酒一飲而盡,一切盡在不言鄭


    最後大家酒足飯飽,就迴家去了,孫堅一個人有些醉醺醺的迴家去了,到了自己那個雖然有些破舊但是還是很溫馨的家,進了家就看見父親一個人在哪兒做陶碗,雖然父親主業是種瓜的,但是還會陶碗和一些木匠活兒,畢竟瓜這種東西不可能一年四季都長,糧食也不太可能啊,因唇了冬的時候肯定要有一些別的辦法來討生活,因為父親種的甜瓜非常好,所以每次都能賣出好價錢,家裏也一直生活得不錯,母親在家就是養些雞鴨鵝之類的,他家的生活水平在全村都是數一數二的,像是孫堅的大哥孫羌,因為身體一直不好,所以當時上私塾的時候努力的就隻有孫羌一個人,現在孫羌成為了村裏的新的私塾先生,平常也給村民們幫忙寫信之類的,反正就是寫字兒的活,所以孫堅他們一家子在吳郡都是很有名的。


    孫堅見到了父親,這次拍了拍腦袋,恭恭敬敬的:”父親,孩兒有話要。“孫鍾看了看終於正經了一迴的兒子,把心裏麵那點高興壓了下去,像平常一樣板著臉道:”有什麽話就直接吧。“完也沒有停下手裏的活兒,孫堅見父親心情不錯,於是坐下以後就直接了:”我打算明去縣裏找縣尉,如果能行的話,打算在縣裏謀一個職位,我自己一個人可能年輕不懂事,所以想請父親明陪我一起去,不知道父親意下如何。“孫鍾手裏的動作停了一會兒,之後就道:”可以啊,明我就陪你去一趟縣裏吧。“孫堅在哪兒低著頭,都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了,結果老爹很輕鬆的就答應了,這讓孫堅感覺很意外。


    孫堅試探性地問道:”真的行嗎。“孫鍾看了一下自己這個兒子,笑著道:”當然行了,你能有心去縣裏找個正式的工作,做父親感到很欣慰,你能知道找我去給你幫忙,這證明你真的長大了,去縣裏找一個正經的工作,不僅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以後要是提親的話也會很方便,像你大哥,已經訂下了一門親事了,等到加冠以後就可以正式成親了,比起每帶著你那些朋友在村子裏胡鬧要好得多,你能夠邁出第一步這是你成為真正男子漢的證明,父親很高興。“


    孫堅非常高興,父子兩人算是今年正式的第一次交流,最後孫鍾的陶碗做的差不多了以後,孫鍾道:”行了,快去睡吧,明早晨一醒就要趕路了,到了縣尉那,千萬不能沒有精神。“孫堅答應了以後就去睡了。最後晚上起來解手的時候,看到了正在爐窯哪裏燒紙陶碗的父親孫鍾,在火光的映襯下,看著父親臉上的皺紋,孫堅第一次有了父親老聊感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傳奇之陳逸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炮灰大寶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炮灰大寶蛟龍並收藏三國傳奇之陳逸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