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趕忙吃完了自己手裏握著的幹糧,叫上另外一個都尉趙峰,兩個人一起去了邊軍的議事大帳。宋亮和趙峰兩個人是同鄉,參軍的時候是一起的,之後又是在一個爐灶內吃飯的好兄弟,兩個人一起出生入死,最後一起因為戰功卓著晉升為了都尉,他們兩個的好交情在整個邊軍大營裏都是有名的。
趙峰膝下兩個兒子,宋亮當時是聽兩個算命先生算的,宋亮的兒子起了個名字叫宋忠、女兒叫宋薇,趙峰的兒子大的起名叫趙雨、二兒子叫趙雲,兩個孩子都還,尤其是二兒子趙雲,生出來才三個月,不過家夥明顯比他那個哥哥精神,看起來將來會很強壯,至於自己那兩個孩子,哎,為人父母,不奢望他們能怎麽樣,隻求他們在這個混亂的邊疆,能夠好好地活下去就好。
因為最近邊關將士逃跑現象嚴重,邊軍的孫大帥下了個命令,主要的軍官和重要崗位上的士卒全都要把家屬帶到離邊軍大營最近的縣城裏麵,讓他們來這居住也是為了栓住邊關將士的心,這裏的人都有專門的人員看管,以防止他們的家屬逃跑,不過這個地方是並州的邊緣。(並州的最北方按照劃界來都已經到了如今的內蒙古境內,沒有人煙的地方很多,擅自跑出去很難生存下來。)現在並州的人員因為長期的被匈奴的掠奪,已經剩下的不多了,正好把這些邊軍家屬拉過來充充人數,要不然的話連最基本的補給供應都沒有人,邊軍衣服破了想找個裁縫都找不著,這樣子可不行,對不對。
兩個人來到了邊軍大帳,發現這裏的人已經到的差不多了,有不少熟人,兩個人在屬於自己的位置站好,和身邊熟悉的同袍們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之後就用嚴肅的表情等候著大帥的到來。隨著一聲響亮的喊聲:“大帥到!!!眾軍官肅立。”所有人站直身子等待著大帥的檢閱。
此時,有士兵一挑簾,從大帳外麵走進來一個矮胖的中年人,這個人穿戴著一身裝飾華麗的盔甲,外麵還罩著一身火紅的披風,留著兩撇黑色的胡子,胡子油光鋥亮的,嘴唇上還有好像永遠洗不下去的醬汁,明明今年隻有45歲,但是那一腦袋花白的頭發卻是像六十歲的人,整個人都給人一種很頹廢的感覺,像是遲暮的老人,他這個人隻是縱欲過度罷了。
孫大帥看了看肅立兩旁的軍官,咳了兩聲,之後就走到了屬於自己的大帥座位:這個時候還沒有正經的座位兒,都是來自於別的地方叫做胡床的東西,不過孫大帥的胡床的腿是很高的,而且還出現了一點兒椅背兒的樣子,有一些後世椅子的雛形了,這個體重超標的孫大帥坐在這張胡床上倒也是四平八穩,不過還是有些搖晃。
這個孫大帥摸了摸自己的兩撇胡子,之後清了清嗓子道:“諸位同袍,今日召集大家來此,不為別的。近日那些匈奴人長期在我們邊關轉悠,顯然是有預謀的挑釁行為,因此,召集大家過來是為了商量對策,看看我們應該如何對付這群匈奴人,大家有什麽想法,盡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拘束。”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四下耳語了一番,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孫大帥對此很不滿意,平時養著你們這夥吃幹飯的,到了關鍵時刻居然一個都不管用。雖然自己這個邊軍的大帥是花錢買過來的,但是他好歹也是個大帥啊,這些人怎麽能這麽不給自己麵子那,孫大帥非常的不滿,難過的心情都寫在臉上了,他用眼神一瞥站在自己右手邊的一個校尉,這個人姓高,叫高明,是個並州上黨人,人長得魁梧彪悍,而且善使一把開山大斧,英勇異常,而且因為常年在塞外拚殺的緣故,馬上功夫也是十分聊,來這裏劫掠的匈奴人都非常畏懼這位大將。
孫大帥來這裏自然知道自己擠掉了原來威望很高的盧大帥的位置,這裏的軍官肯定都不會服自己這個空降過來的大帥,因此自己要想在這裏混的下去,自己必須培植一下自己親信,要不然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會被匈奴人摘掉腦袋,也因此,孫大帥對於這位遠近聞名的大將高明是禮遇有加,三一宴、五一大宴,最後還送了他一段姻緣,把自己和家裏侍女生下的私生女嫁給了高明,還時不時的給些賞錢,也因此高明對於這位不能透漏的老丈人一直是尊敬有加,誰讓人家對自己有知遇之恩那。
也因此,這個時候高明需要搶先站出來為孫大帥解圍,才算對的起他往日那麽看得起自己。高明抱拳出列,單膝跪倒在地:“大帥,卑職有話要。”孫大帥大喜,心想這個高明不枉費自己那麽對他,這個關鍵的時候果然能給自己掙迴一點臉麵來。“孫大帥笑臉盈盈的看著高明:”高將軍啊,本帥剛才也了,你要是有什麽建議想的話,但無妨,不必拘束了,啊,哈哈哈。“高明迴了聲是,於是就站直了身子,朗聲道:”稟大帥,卑職認為,雖然這些匈奴人挑釁我大漢,實屬囂張之舉,但如今朝廷新立,不想有大的戰事,因此,卑職認為,我們不應該搶先動手。這點我們已經失去了先機,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要是想要變被動為主動,就應該加強防禦,嚴守重要的隘口,再組織一支精兵,由一名大將率領,再多派斥候,時刻注意匈奴饒動向。萬一那些匈奴人敢動手,我們的這隻精兵就可以直接摧毀敵軍的中心,從而一舉擊潰匈奴人。“
孫大帥這個外行都能聽出一絲道理來,連忙拍手叫好:”好!好,好,好,高將軍真不愧為我邊軍的一員大將啊,這個方案依本帥愚見確實可行,不知道在場的諸位同袍意下如何啊?“在場的這些人交流了一下眼神,都覺著這個方案可行,而且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另一個牙門將崔化站出來到:”大帥,高將軍所言甚是。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加固城防,多打造一些守城器械,再向朝廷催促一下,讓朝廷早發糧草。這樣我們的邊軍將士們就有了打下去的決心。“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孫大帥一聽也是有理,大肆誇獎了一番高明和崔化兩個人,然後就直接分配了一下任務:高明和崔化兩個人分別擔任主官和副官,親自去挑選一批能征善戰之士,總計一千人,盡量是出色的騎兵,由他們兩個人帶著嚴加訓練,有突發情況的時候這支精兵就能發揮大作用。另外有一個校尉帶著兩個都尉拿著孫大帥的親筆信去朝廷催糧,另外有一個校尉姓張,叫張鈍,他負責帶著宋亮和趙峰兩個人修繕城牆,打造攻城器械。任務分配下去以後,所有人接了任務以後就想離開了,孫大帥看出了眾饒意思,於是借機宣布散會,然後賞賜了高明和崔化兩個人,二人連聲稱謝以後告退,孫大帥也不阻攔,他今還要好好陪陪昨買到的那個胡姬那,自己來這兒不就是為了這種生活的嗎?孫大帥甩了甩胡子,一臉淫笑的迴家去了。
漢這一邊已經定了,那匈奴那邊那?還是,你們真的以為那邊是匈奴?
(本章完)
趙峰膝下兩個兒子,宋亮當時是聽兩個算命先生算的,宋亮的兒子起了個名字叫宋忠、女兒叫宋薇,趙峰的兒子大的起名叫趙雨、二兒子叫趙雲,兩個孩子都還,尤其是二兒子趙雲,生出來才三個月,不過家夥明顯比他那個哥哥精神,看起來將來會很強壯,至於自己那兩個孩子,哎,為人父母,不奢望他們能怎麽樣,隻求他們在這個混亂的邊疆,能夠好好地活下去就好。
因為最近邊關將士逃跑現象嚴重,邊軍的孫大帥下了個命令,主要的軍官和重要崗位上的士卒全都要把家屬帶到離邊軍大營最近的縣城裏麵,讓他們來這居住也是為了栓住邊關將士的心,這裏的人都有專門的人員看管,以防止他們的家屬逃跑,不過這個地方是並州的邊緣。(並州的最北方按照劃界來都已經到了如今的內蒙古境內,沒有人煙的地方很多,擅自跑出去很難生存下來。)現在並州的人員因為長期的被匈奴的掠奪,已經剩下的不多了,正好把這些邊軍家屬拉過來充充人數,要不然的話連最基本的補給供應都沒有人,邊軍衣服破了想找個裁縫都找不著,這樣子可不行,對不對。
兩個人來到了邊軍大帳,發現這裏的人已經到的差不多了,有不少熟人,兩個人在屬於自己的位置站好,和身邊熟悉的同袍們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之後就用嚴肅的表情等候著大帥的到來。隨著一聲響亮的喊聲:“大帥到!!!眾軍官肅立。”所有人站直身子等待著大帥的檢閱。
此時,有士兵一挑簾,從大帳外麵走進來一個矮胖的中年人,這個人穿戴著一身裝飾華麗的盔甲,外麵還罩著一身火紅的披風,留著兩撇黑色的胡子,胡子油光鋥亮的,嘴唇上還有好像永遠洗不下去的醬汁,明明今年隻有45歲,但是那一腦袋花白的頭發卻是像六十歲的人,整個人都給人一種很頹廢的感覺,像是遲暮的老人,他這個人隻是縱欲過度罷了。
孫大帥看了看肅立兩旁的軍官,咳了兩聲,之後就走到了屬於自己的大帥座位:這個時候還沒有正經的座位兒,都是來自於別的地方叫做胡床的東西,不過孫大帥的胡床的腿是很高的,而且還出現了一點兒椅背兒的樣子,有一些後世椅子的雛形了,這個體重超標的孫大帥坐在這張胡床上倒也是四平八穩,不過還是有些搖晃。
這個孫大帥摸了摸自己的兩撇胡子,之後清了清嗓子道:“諸位同袍,今日召集大家來此,不為別的。近日那些匈奴人長期在我們邊關轉悠,顯然是有預謀的挑釁行為,因此,召集大家過來是為了商量對策,看看我們應該如何對付這群匈奴人,大家有什麽想法,盡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拘束。”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四下耳語了一番,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孫大帥對此很不滿意,平時養著你們這夥吃幹飯的,到了關鍵時刻居然一個都不管用。雖然自己這個邊軍的大帥是花錢買過來的,但是他好歹也是個大帥啊,這些人怎麽能這麽不給自己麵子那,孫大帥非常的不滿,難過的心情都寫在臉上了,他用眼神一瞥站在自己右手邊的一個校尉,這個人姓高,叫高明,是個並州上黨人,人長得魁梧彪悍,而且善使一把開山大斧,英勇異常,而且因為常年在塞外拚殺的緣故,馬上功夫也是十分聊,來這裏劫掠的匈奴人都非常畏懼這位大將。
孫大帥來這裏自然知道自己擠掉了原來威望很高的盧大帥的位置,這裏的軍官肯定都不會服自己這個空降過來的大帥,因此自己要想在這裏混的下去,自己必須培植一下自己親信,要不然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會被匈奴人摘掉腦袋,也因此,孫大帥對於這位遠近聞名的大將高明是禮遇有加,三一宴、五一大宴,最後還送了他一段姻緣,把自己和家裏侍女生下的私生女嫁給了高明,還時不時的給些賞錢,也因此高明對於這位不能透漏的老丈人一直是尊敬有加,誰讓人家對自己有知遇之恩那。
也因此,這個時候高明需要搶先站出來為孫大帥解圍,才算對的起他往日那麽看得起自己。高明抱拳出列,單膝跪倒在地:“大帥,卑職有話要。”孫大帥大喜,心想這個高明不枉費自己那麽對他,這個關鍵的時候果然能給自己掙迴一點臉麵來。“孫大帥笑臉盈盈的看著高明:”高將軍啊,本帥剛才也了,你要是有什麽建議想的話,但無妨,不必拘束了,啊,哈哈哈。“高明迴了聲是,於是就站直了身子,朗聲道:”稟大帥,卑職認為,雖然這些匈奴人挑釁我大漢,實屬囂張之舉,但如今朝廷新立,不想有大的戰事,因此,卑職認為,我們不應該搶先動手。這點我們已經失去了先機,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要是想要變被動為主動,就應該加強防禦,嚴守重要的隘口,再組織一支精兵,由一名大將率領,再多派斥候,時刻注意匈奴饒動向。萬一那些匈奴人敢動手,我們的這隻精兵就可以直接摧毀敵軍的中心,從而一舉擊潰匈奴人。“
孫大帥這個外行都能聽出一絲道理來,連忙拍手叫好:”好!好,好,好,高將軍真不愧為我邊軍的一員大將啊,這個方案依本帥愚見確實可行,不知道在場的諸位同袍意下如何啊?“在場的這些人交流了一下眼神,都覺著這個方案可行,而且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另一個牙門將崔化站出來到:”大帥,高將軍所言甚是。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加固城防,多打造一些守城器械,再向朝廷催促一下,讓朝廷早發糧草。這樣我們的邊軍將士們就有了打下去的決心。“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孫大帥一聽也是有理,大肆誇獎了一番高明和崔化兩個人,然後就直接分配了一下任務:高明和崔化兩個人分別擔任主官和副官,親自去挑選一批能征善戰之士,總計一千人,盡量是出色的騎兵,由他們兩個人帶著嚴加訓練,有突發情況的時候這支精兵就能發揮大作用。另外有一個校尉帶著兩個都尉拿著孫大帥的親筆信去朝廷催糧,另外有一個校尉姓張,叫張鈍,他負責帶著宋亮和趙峰兩個人修繕城牆,打造攻城器械。任務分配下去以後,所有人接了任務以後就想離開了,孫大帥看出了眾饒意思,於是借機宣布散會,然後賞賜了高明和崔化兩個人,二人連聲稱謝以後告退,孫大帥也不阻攔,他今還要好好陪陪昨買到的那個胡姬那,自己來這兒不就是為了這種生活的嗎?孫大帥甩了甩胡子,一臉淫笑的迴家去了。
漢這一邊已經定了,那匈奴那邊那?還是,你們真的以為那邊是匈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