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沈笑夫打開《汽車的故事》,翻看一篇《燃油車何以超越電動車?》:
*********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電動車與燃油車幾乎是同時起步的,都誕生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動車還要早一點。
甚至早在1863年,比利時人étiennelenoir就發明了氫能源汽車,比奔馳汽油車早25年。
我們知道,工業革命其實就是能源效率革命。
人類很早就使用了煤炭、石油,但是能源使用效率是一個技術問題。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內燃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將工業經濟推入兩條不同的賽道,引發了一場關於能源效率革命的競賽。
換言之,電動車和燃油車,起步的時間差不多,但結局卻完全不同。
1900年時,蒸汽車比重最多,其次就是電動車,然後才是汽油車。這時就已經出現了我們今天感覺很酷的電動平衡車。
迴到120年前,若讓當時的政府製定汽車產業政策,說不準會選擇電動車。
若將時間再往前推一百年(1800年),我想,若要製定產業政策,一定會選擇馬車而不是蒸汽車。
因為當時的道路上,馬車縱橫,馬糞遍地,蒸汽機車行駛的速度還不如馬車。
事實上,1801年,英國人才製造了第一輛在道路上行駛的載人蒸汽車,時速為9.6公裏。到了19世紀中期,歐洲很多城市開始流行蒸汽車。
但是,1865年,英國政府通過了臭名昭著的《道路(蒸汽)機動車法》(“紅旗法案”),將蒸汽車在鄉下和城市的速度分別限製在每小時3公裏和6公裏,而馬車並無任何限速。
該法案還要求,蒸汽車在行使時,必須有人手持紅旗在車前方60碼開路,以避免驚嚇到行人和牲畜(馬車)。
英國政府在當時選擇了馬車,而不是蒸汽車。這一法案很大程度上限製了英國蒸汽車的發展,蒸汽車後來轉移到了法國。
我們再來看看,過去一百多年,人類為何選擇了燃油車,而不是電動車。
燃油車的發明經曆了非常曲折漫長的過程,其關鍵在於內燃機技術。
活塞式內燃機的原理最早來源於17世紀的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1794年英國人斯特裏特才提出從燃料燃燒中獲取動力的設想。
1833年,英國人賴特提出了直接利用燃料壓力推動活塞作功的設計。
直到1860年,法國人勒努瓦模仿蒸汽機的結構,設計製造出第一台實用的煤氣機。這台煤氣機車將熱效率提升到4%左右。
兩年後,法國人羅沙提出了四衝程工作循環原理,提高了內燃機效率。
1876年,德國發明家奧托在羅沙的基礎上,創製成功第一台往複活塞式、單缸、臥式、3.2千瓦(4.4馬力)的四衝程內燃機。
這是一台煤氣燃料的火焰點火式的內燃機,熱效率提升至14%。
這時,石油逐漸被開發出來,燃燒汽油、柴油的內燃機逐漸被開發出來。
1883年,德國人戴姆勒創製成功第一台立式汽油機。它的轉速高達800轉分,當時煤氣機的轉速不到200轉分。這台汽油機,極大地推動了汽車產業發展。
1897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研製了第一台壓縮點火式內燃機(柴油機)。
這台柴油機將熱效率提升到26%。這個水平已經相當高了,現在的發動機,如本田、豐田以及馬自達熱效率不過40%。這是一項革命性的發明,人們稱之為狄塞爾引擎。
狄塞爾引擎問世後,刺激了世界機械業的神經。
1898年,柴油機用於固定式發電機組,1903年用作商船動力,1904年用於艦艇。
即便如此,若當時政府製定產業政策,依然可能不會選擇燃油車。
要知道,從內燃機原理提出到柴油機的問世,人類經過了200多年的漫長探索。而德國人卡爾·本茨在1886年造出第一台可以上路的汽油車時,電動車已經大行其道。
德國人戴姆勒、邁巴赫也在1889年才開始製造汽油車。
米國人福特更是在1901年才建立第一個汽油車製造廠。直到1913年,第一台以柴油機為動力的內燃機車才出現。
這個時候,另外一個賽道上,電力革命正在領跑。
塞爾維亞裔美籍科學家特斯拉在1893年製造出了100萬伏的高電壓,並贏得了與愛迪生之間的“電流大戰”。從此,人類進入電氣時代,電力革命席卷工業領域。
而內燃機崛起,是1920年代之後的事情。這時,歐美世界有兩大因素發生了變化,促使內燃機在汽車上優勢要明顯強於電動車:
一是大油田的發現,石油價格大幅度下跌,汽油車成本快速下跌,內燃機開始大規模推廣到工業領域;
二是歐美國家逐漸形成了公路網絡,汽油車的續航能力要遠遠高於電動車。
三是電子凱特琳發明了汽車電子啟動器,讓燃油車啟動遠離了危險和肮髒。
從1920年到現在,這100年間,汽油車占據了絕對統治地位,電動車則被邊緣化。
但其實,電力革命與內燃機革命是並駕齊驅的,在很多領域,電力取代了煤炭、石油。比如家電,冰箱早期是燒煤氣的,用煤氣加熱使濃氨水沸騰。
後來,煤氣冰箱被更高效的電力冰箱取代,變成了我們現在的“電冰箱”。
所以,迴顧這幾百年的能源革命曆史,個人、企業家及fu確實很難判斷未來產業及技術變革的方向。
即使電力或內燃機都具有效率,但運用到不同產業中效果是不同的。
政fu沒有辦法掌握所有的信息來判斷,汽油車或電動車未來哪個更有優勢。
同是交通領域,有軌電車的效率比燃油車更高,如城市早期的有軌電車和高鐵。
但是,在普通汽車中,汽油車的效率則更加明顯。主要原因是汽油、柴油的壓縮密度和燃燒效率遠遠高於電池動力。
在電動車與汽油車的百年競賽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出兩個啟示:
一是如內燃機重大技術革命,是受市場驅動的,往往是多個國家的技術人才、企業家共同交流、協作與競爭的結果。
若實施“幼稚產業保護”政策,隻會形成信息孤島,減緩技術創新的步伐。
二是曆史長河中,我們會發現,人類是渺小的,很多眼前認為是正確的方向,但曆史的走向卻完全不同。
正如人在浩如煙海的圖書館、變幻無常的股票市場中,我們無法掌握所有人的信息,更難以判斷未來的走向。
百年之前,汽油車超越電動車的原因,除了內燃機革命之外,還包括大油田的發現以及公路網的建設、電啟動器的發明。
在當時,這些信息(知識)是政fu或個人難以完全掌控的,更無法預料大油田及公路網對汽油車的影響。
時至今日,我們也難以判斷,電動車一定優於汽油車,或者汽油車優於電動車。從熱效率的角度來看,如今的純電動車不如汽油車,混合電動車則強於汽油車。
有媒體說:
“電動汽車的能量來自於電網,我國80%的電力是靠熱力電站(燒煤、燒油)提供的。
如果我們將電廠發電的熱效率、向各個用戶輸送電能的效率、電瓶充電效率、電瓶充電-放電循環效率以及電動機和控製器的效率連乘起來,再將電網上的電轉變成車輪動力的總效率,即使每項都按最高效率值考慮,其結果也比普通內燃機的熱效率至少低5%。”
金融投資家維諾德·科斯拉認為,電動汽車實際上是煤炭驅動的汽車。它的碳排放比汽油驅動的車更差。
我們現在將電力稱之為新能源,不論從曆史、效率及清潔度來看都是不準確的。從經濟學角度,新能源應該由能源效率來定義。
*********
捧讀這篇文章,沈笑夫沉思起來。
*********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電動車與燃油車幾乎是同時起步的,都誕生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動車還要早一點。
甚至早在1863年,比利時人étiennelenoir就發明了氫能源汽車,比奔馳汽油車早25年。
我們知道,工業革命其實就是能源效率革命。
人類很早就使用了煤炭、石油,但是能源使用效率是一個技術問題。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內燃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將工業經濟推入兩條不同的賽道,引發了一場關於能源效率革命的競賽。
換言之,電動車和燃油車,起步的時間差不多,但結局卻完全不同。
1900年時,蒸汽車比重最多,其次就是電動車,然後才是汽油車。這時就已經出現了我們今天感覺很酷的電動平衡車。
迴到120年前,若讓當時的政府製定汽車產業政策,說不準會選擇電動車。
若將時間再往前推一百年(1800年),我想,若要製定產業政策,一定會選擇馬車而不是蒸汽車。
因為當時的道路上,馬車縱橫,馬糞遍地,蒸汽機車行駛的速度還不如馬車。
事實上,1801年,英國人才製造了第一輛在道路上行駛的載人蒸汽車,時速為9.6公裏。到了19世紀中期,歐洲很多城市開始流行蒸汽車。
但是,1865年,英國政府通過了臭名昭著的《道路(蒸汽)機動車法》(“紅旗法案”),將蒸汽車在鄉下和城市的速度分別限製在每小時3公裏和6公裏,而馬車並無任何限速。
該法案還要求,蒸汽車在行使時,必須有人手持紅旗在車前方60碼開路,以避免驚嚇到行人和牲畜(馬車)。
英國政府在當時選擇了馬車,而不是蒸汽車。這一法案很大程度上限製了英國蒸汽車的發展,蒸汽車後來轉移到了法國。
我們再來看看,過去一百多年,人類為何選擇了燃油車,而不是電動車。
燃油車的發明經曆了非常曲折漫長的過程,其關鍵在於內燃機技術。
活塞式內燃機的原理最早來源於17世紀的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1794年英國人斯特裏特才提出從燃料燃燒中獲取動力的設想。
1833年,英國人賴特提出了直接利用燃料壓力推動活塞作功的設計。
直到1860年,法國人勒努瓦模仿蒸汽機的結構,設計製造出第一台實用的煤氣機。這台煤氣機車將熱效率提升到4%左右。
兩年後,法國人羅沙提出了四衝程工作循環原理,提高了內燃機效率。
1876年,德國發明家奧托在羅沙的基礎上,創製成功第一台往複活塞式、單缸、臥式、3.2千瓦(4.4馬力)的四衝程內燃機。
這是一台煤氣燃料的火焰點火式的內燃機,熱效率提升至14%。
這時,石油逐漸被開發出來,燃燒汽油、柴油的內燃機逐漸被開發出來。
1883年,德國人戴姆勒創製成功第一台立式汽油機。它的轉速高達800轉分,當時煤氣機的轉速不到200轉分。這台汽油機,極大地推動了汽車產業發展。
1897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研製了第一台壓縮點火式內燃機(柴油機)。
這台柴油機將熱效率提升到26%。這個水平已經相當高了,現在的發動機,如本田、豐田以及馬自達熱效率不過40%。這是一項革命性的發明,人們稱之為狄塞爾引擎。
狄塞爾引擎問世後,刺激了世界機械業的神經。
1898年,柴油機用於固定式發電機組,1903年用作商船動力,1904年用於艦艇。
即便如此,若當時政府製定產業政策,依然可能不會選擇燃油車。
要知道,從內燃機原理提出到柴油機的問世,人類經過了200多年的漫長探索。而德國人卡爾·本茨在1886年造出第一台可以上路的汽油車時,電動車已經大行其道。
德國人戴姆勒、邁巴赫也在1889年才開始製造汽油車。
米國人福特更是在1901年才建立第一個汽油車製造廠。直到1913年,第一台以柴油機為動力的內燃機車才出現。
這個時候,另外一個賽道上,電力革命正在領跑。
塞爾維亞裔美籍科學家特斯拉在1893年製造出了100萬伏的高電壓,並贏得了與愛迪生之間的“電流大戰”。從此,人類進入電氣時代,電力革命席卷工業領域。
而內燃機崛起,是1920年代之後的事情。這時,歐美世界有兩大因素發生了變化,促使內燃機在汽車上優勢要明顯強於電動車:
一是大油田的發現,石油價格大幅度下跌,汽油車成本快速下跌,內燃機開始大規模推廣到工業領域;
二是歐美國家逐漸形成了公路網絡,汽油車的續航能力要遠遠高於電動車。
三是電子凱特琳發明了汽車電子啟動器,讓燃油車啟動遠離了危險和肮髒。
從1920年到現在,這100年間,汽油車占據了絕對統治地位,電動車則被邊緣化。
但其實,電力革命與內燃機革命是並駕齊驅的,在很多領域,電力取代了煤炭、石油。比如家電,冰箱早期是燒煤氣的,用煤氣加熱使濃氨水沸騰。
後來,煤氣冰箱被更高效的電力冰箱取代,變成了我們現在的“電冰箱”。
所以,迴顧這幾百年的能源革命曆史,個人、企業家及fu確實很難判斷未來產業及技術變革的方向。
即使電力或內燃機都具有效率,但運用到不同產業中效果是不同的。
政fu沒有辦法掌握所有的信息來判斷,汽油車或電動車未來哪個更有優勢。
同是交通領域,有軌電車的效率比燃油車更高,如城市早期的有軌電車和高鐵。
但是,在普通汽車中,汽油車的效率則更加明顯。主要原因是汽油、柴油的壓縮密度和燃燒效率遠遠高於電池動力。
在電動車與汽油車的百年競賽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出兩個啟示:
一是如內燃機重大技術革命,是受市場驅動的,往往是多個國家的技術人才、企業家共同交流、協作與競爭的結果。
若實施“幼稚產業保護”政策,隻會形成信息孤島,減緩技術創新的步伐。
二是曆史長河中,我們會發現,人類是渺小的,很多眼前認為是正確的方向,但曆史的走向卻完全不同。
正如人在浩如煙海的圖書館、變幻無常的股票市場中,我們無法掌握所有人的信息,更難以判斷未來的走向。
百年之前,汽油車超越電動車的原因,除了內燃機革命之外,還包括大油田的發現以及公路網的建設、電啟動器的發明。
在當時,這些信息(知識)是政fu或個人難以完全掌控的,更無法預料大油田及公路網對汽油車的影響。
時至今日,我們也難以判斷,電動車一定優於汽油車,或者汽油車優於電動車。從熱效率的角度來看,如今的純電動車不如汽油車,混合電動車則強於汽油車。
有媒體說:
“電動汽車的能量來自於電網,我國80%的電力是靠熱力電站(燒煤、燒油)提供的。
如果我們將電廠發電的熱效率、向各個用戶輸送電能的效率、電瓶充電效率、電瓶充電-放電循環效率以及電動機和控製器的效率連乘起來,再將電網上的電轉變成車輪動力的總效率,即使每項都按最高效率值考慮,其結果也比普通內燃機的熱效率至少低5%。”
金融投資家維諾德·科斯拉認為,電動汽車實際上是煤炭驅動的汽車。它的碳排放比汽油驅動的車更差。
我們現在將電力稱之為新能源,不論從曆史、效率及清潔度來看都是不準確的。從經濟學角度,新能源應該由能源效率來定義。
*********
捧讀這篇文章,沈笑夫沉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