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笑夫繼續翻看《汽車的故事》,看到了一篇《安全氣囊的發明故事》:


    ……


    汽車發明一百年多來,人們在享受汽車帶來的“速度與激情”的同時,也麵臨著人身安全問題。


    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尤其是汽車發生碰撞的時候,車上的人會因為慣性,以一定的加速度向前撞擊。


    在巨大的力的作用下,乘員就容易因碰撞而受傷。


    而安全氣囊就相當於在人和物體之間放了一塊海綿,減少受到的衝擊力。


    但是安全氣囊的誕生比安全帶晚了整整半個多世紀。


    安全氣囊的發明要從一場險些發生的車禍說起:


    1952年的一天,米國賓夕法尼亞州工程師約翰·赫特裏,開著私家車,載著妻子和孩子到郊外野炊。


    汽車行至山路的一個轉彎時,赫特裏駕駛的車輛為了躲避障礙物,慌亂中緊急製動,險些發生車禍。


    這一瞬,驚出了他一身冷汗。


    迴到家裏後,他仍然心有餘悸。


    他的妻子談起這件事,依然嚇得渾身發抖,她對赫特裏說:“親愛的,你是工程師,也搞過發明,能發明個東西來保護乘車人的安全嗎?”


    赫特裏把這句話記在了心上,他開始著手研究。


    他查閱了大量資料後發現,大多車輛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主要是因為二次碰撞。


    當汽車與其它物體碰撞,稱為一次碰撞。


    一次碰撞發生後,車內人員因慣性與車內構件發生碰撞,稱為二次碰撞。


    而人們發生的傷亡,大多因為二次碰撞。


    那麽,發明一種安全裝置,防止乘員與車內構件發生二次碰撞,就可以大大減少人員傷亡了!


    赫特裏認為,這個理論應當成立。


    照著這個思路,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論證。


    最初,赫特裏想到把車內靠近乘員的構件全都設計成軟體的,即使人的身體碰上去,軟綿綿地,也不會有多大傷害。


    然而,這個路子根本行不通!


    汽車內部構建軟綿綿,如何支撐得起一個行走的空間啊?


    之後,赫特裏再次調整思路,思考如何在二次碰撞中最大限度地減輕傷痛。


    這一次,他終於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實現了突破!


    經過無數次實驗,赫特裏發現,在一次碰撞後、二次碰撞前,有一個約0.03秒的間隙。


    這是黃金0.03秒!


    這是上天賜予的0.03秒!


    如果能有一個安全裝置在這個0.03秒是間隙迅速反應,緩解碰撞,那麽事故傷亡就會減少。


    赫特裏對自己的發現激動不已!


    可是,到底添加一個什麽裝置呢?


    隻有0.03秒,貌似在這麽短的時間加個安全裝置,隻存在理論上的可能啊!


    要落到實處,談何容易?!


    很長時間,他的研究沒有進展。


    一天,赫特裏走到了一棟樓下,看到樓下圍著一群人。


    原來,樓頂上一個女孩想要跳樓。


    這時,消防救援隊來了,他們下了車,第一件事就是展開充氣墊,然後才架起消防梯。


    這本是一個救援的正常程序,可是赫特裏卻從中受到了啟發:


    如果在一次碰撞和二次碰撞之間也設置一個安全氣墊這樣的東西,那麽,乘員因慣性而移動時就會撲在“氣墊”上。


    這樣,就會緩解乘員受到的衝擊並吸收碰撞能量,減輕乘員受到的傷害!


    這個墊子並不大,如果壓力足夠,瞬間充滿氣體,是很容易實現的啊!


    赫特裏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激動地跑迴了家。


    此後,他循著這個思路開始設計樣稿。


    兩周後,他繪好了圖紙,交給了製造商,這份圖紙就是氣囊的雛形。


    其原理是,在發動機罩下裝一個盛滿壓縮空氣的儲氣筒。


    當汽車受到正麵碰撞時,慣性衝擊力促使一個滑動重塊向前移動,從而推動儲氣筒向隱藏在方向盤中央以及儀表板旁的空氣袋快速充氣,從而減緩成員受到的碰撞傷害。


    當然,關於安全氣囊的啟發,還有一種說法。


    這種說法是,赫特裏是一位離職的海軍工程師,他受到修理魚雷工作中的啟發:


    當時的魚雷表麵會覆蓋一層帆布袋,當其內部的壓縮空氣被釋放時,表麵的帆布袋會瞬間被氣體充滿,並向上發射。


    赫特裏由此完成了汽車緩衝安全裝置的設計。


    兩星期後,他將他的設計圖提交給一位專利代理人。他的設計要求是在發動機罩下有一個裝壓縮空氣的儲氣筒,為了保護前排座人員,


    不過,由於存在無法瞬間讓氣囊充氣的技術難題,赫特裏的發明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僅停留在設計圖上。


    赫特裏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進一步開發他的發明。他雖然寫信給一些大汽車公司推銷他的發明,但他的信件最終都石沉大海。


    1953年8月18日,赫特裏為這款“汽車緩衝安全裝置”申請了專利。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末期,米國橡膠公司、伊頓-湯恩公司和耶魯大學等都對安全氣囊進行了研究。


    直到1966年,米國陸軍對爆炸真空管的成功測試,為觸發氣囊提供了解決方法,安全氣囊也迎來了小範圍試水。


    之後,馬丁公司終將這些早期的“火花”匯聚成一股初具形態的“火焰”,征召了誌願試驗者,對氣囊進行了首次實車碰撞試驗。


    同時,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也開展了對氣囊設計和人體傷害生物力學的研究,並由此製定出人體頭部、胸部和腿部的傷害標準,為評價氣囊性能提供了依據。


    1971年,福特將安全氣囊裝在一批實驗車上;


    1974年,通用首次為量產車型安裝了安全氣囊。


    最後,由米國參議院通過公路死傷減少條例,才確認了安全氣囊的作用。


    規定從1995年9月1日以後製造的轎車,前排座前均應裝備安全氣囊。


    米國政府還要求1998年以後生產的轎車,都要裝備駕駛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氣囊。


    如今的安全氣囊由傳感器、氣囊、氣體發生器,以及處理器等組成,一般隱藏在車內前方(正副駕駛位),側方(車內前排和後排)和車頂三個部位。


    當汽車發生的碰撞滿足觸發條件時,氣囊就會彈出,保護乘員的安全。


    目前各國生產的中高級轎車,大多數裝備有安全氣囊。不過,所有保護措施都是輔助性的,隻有安全駕駛才是生命安全的最重要保障。


    1991年1月18日,在華盛頓,米國圖書俱樂部將“金齒輪獎”頒發給了汽車安全氣囊的最早發明人赫特裏先生。


    十分有趣的是,這位“汽車安全氣囊之父”直到獲獎時才買了一輛裝有安全氣囊的汽車。


    駕駛著裝有自己發明的安全裝置的嶄新汽車,赫特裏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看到這裏,沈笑夫嘴角微笑,合上《汽車的故事》,歪著頭,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人駕駛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人車來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人車來也並收藏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