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沈笑夫翻看《汽車的故事》,忽然看到了一篇文章——《奧迪之父:奧古斯特·霍希》:
“奧古斯特·霍希((augusehorch,1868年-1952年),德國汽車工業重要先驅者之一,奧迪之父。
1868年10月12日,霍希出生於科布倫茨一個鐵匠之家。後來,霍希畢業於薩克森州米特韋達技術學院。
十九世紀末的汽車,就像二十世紀末的網絡一樣如日中天。
在德國,沿著奧托、戴姆勒、本茨、狄塞爾等先驅者開創的道路,無數年輕人滿懷雄心和熱情地投入一個全新的屬於發動機和汽車的新時代。霍希就是其中一員。
1896年,霍希進入了鼎鼎大名的奔馳公司。
3年後,在霍希31歲時,他辭去了在卡爾·本茨開設的奔馳公司擔任生產負責人之職,邁出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在萊茵河畔建立了自己的汽車製造公司——奧古斯特·霍希公司。這一年,1899年,成了奧迪元年。
奧古斯特·霍希是汽車工程方麵的先驅者,他在自己創辦公司之前,在曼海姆(mannheim)的卡爾·奔馳公司擔任了三年汽車製造部經理的職務。
雖然霍希把公司設在了科隆,但他始終希望能迴到他曾求學過的薩克森,因為那裏才是當時德國工商業最活躍的地方。
1902年,他終於把霍希公司遷移到了薩克森。
1904年最終落腳茨維考市。這裏是音樂家舒曼的故鄉,由於豐富的褐煤礦藏,在20世紀之初發展成新興的工業城。
也許真的‘人挪活,樹挪死’,搬家之後霍希公司的連續推出裝備3.5馬力發動機的三輪汽車和裝備了4缸10馬力發動機的4輪汽車。
就在公司業績穩中有升的時候,霍希和他的投資商們卻翻臉了。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霍希這位工程師出身的經理人桀驁不馴,對技術本身有著狂熱的個人追求,非常煩反感投資商們幹涉具體工作,雙方自然不相上下。
1909年6月一次發動機試驗的失敗,導致了霍希和霍希公司其他投資者的激烈爭吵,生性桀驁的霍希一努之下離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
不到一個月,即1909年7月16人,又一家奧古斯特·霍希汽車公司居然在原來的奧古斯特·霍希汽車公司馬路對麵開張了。
這當然是霍希本人另起的爐灶,準備和昔日的夥伴打擂台。
可沒等他的公司正式開業,就被一紙訴狀告上法庭,法院最終判決霍希不得使用自己的名字作為新公司的名稱。
一想到自己丟了公司,連名字都成了別人的戰利品,霍希心中的懊惱可想而知,不過也正是這段曲折的經曆讓奧迪正式出世。
1910年4月,當霍希得知自己的公司必須改名時,急忙到他的鐵杆追隨者菲肯徹爾家中,與自己的人馬開會商量起名。
由於霍希公司先下手為強地注冊了一大堆與‘霍希(horch)’相近或相似的名字,他們討論了半天仍沒有找到能用的名字。
這時,一直在角落寫拉丁文作業的菲肯徹爾正在上學的兒子突然喊出來:‘爸爸,audi!為什麽不叫''霍希·奧迪''呢?’
在座諸人立時茅塞頓開。
原來,霍希(horch)德文本身的意思是‘聽’,而拉丁文的‘聽’則念作‘奧迪(audi)’。二者實際意思是一樣的,但奧迪更響亮更幹脆。
鼎鼎大名的奧迪居然出自一個孩子之口,也算是件逸事了。
從此,霍希公司和奧迪公司各自走上了自己的路,直到1932年合並。
奧迪成立之初風頭很盛,曾經連續3年獲得當時世界上水平最高拉力汽車賽——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國際拉力汽車賽的總冠軍,其中尤以霍希本人親自駕駛參賽的c型車著名。
奧迪d型車則從一戰時斯開始,就被指定為薩克森國王和政府用車,而其日產量到一戰爆發前也趕上了競爭對手霍希公司。
1910年,由霍希創辦的新公司——奧迪公司生產了第一輛奧迪牌汽車。
1921年,由霍希技術上的接班人、總設計師朗格設計的奧迪k型車是世界上第一輛方向盤和操作係統左置的轎車。
1923年,奧迪又推出了德國第一輛裝備6缸發動機的轎車。1927年奧迪的r型車‘執政官’是德國當時技術最先進的豪華轎車。
霍希公司則在霍希本人離開後,由塞德爾和保羅曼共同接替霍希的空缺。他們倒不愧與霍希師徒一場,基本繼承了霍希本人的設計思想,將霍希牌汽車定位在馬力強勁,質量優異,裝飾豪華的形象上。
霍希33型屬於這種實踐最早的成果。德國的第一輛卡車也是霍希公司製造的。
一戰以後,霍希公司在製造和檢測技術上的優勢,逐漸確立了霍希品牌在豪華車市場上的牢固地位。
而傑出汽車工程師保羅·戴姆勒在20年代初的到來,更使霍希汽車如虎添翼。
戴姆勒不僅設計出8缸和12缸發動機,而且開風氣之先,聘請柏林藝術學院的伯姆教授和哈丹克教授專門設計車身。
前者設計的670型和後者設計的375型極盡奢華之能事,都曾轟動一時。即使到今天,也屬於古典車收藏的珍品。
同時著名的還有480型、780型。到30年代初,霍希公司在德國各項豪華車的保量占據的份額高達44%,而同時在德國豪華車的品牌不下10個。
1932年6月29日,奧迪公司與霍希、漫遊者以及dkw三家公司合並,成立了‘聯合汽車公司’。這些公司曾經是自行車、摩托車、小客車、轎車的生產廠家。
奧迪開始采用四環徽標,其中每一個圓環代表一家合並公司。四個圓環同樣大小,並列相扣,代表四家公司地位平等,團結緊密整個聯盟牢不可破。
從1932年開始,無論奧迪公司的組織結構如何變動,四環車標都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奧古斯特·霍希被任命為汽車聯盟監事會成員,並繼續以專家的身份參與公司的技術開發。
1944年,奧古斯特·霍希離開柏林,在上法蘭哥尼亞的瑪琪博格度過了他最後的歲月。
1951年2月3日,奧古斯特·霍希去世,享年83歲。”
看完這篇文章,沈笑夫查閱了相關資料,原來奧迪(audi)現在是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子公司奧迪汽車公司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
沈笑夫還看到了這樣一個橋段:
在奔馳公司,奧古斯特·霍希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氣質。
霍希是一個對技術追求近乎瘋狂的人,尤其對於動力的超高追求讓身邊的人根本無法理解。
霍希是個天才,他知道怎麽做才能造出擁有更強勁動力的發動機,他知道怎樣做才能把汽車應該有的速度告訴全世界。
於是他通知了眾多媒體和官員以及上層名流來觀看一場表演,表演的內容很刺激——汽車與火車飆車。
霍希親自駕駛著自己研發出來的奔馳汽車跑贏了火車,從此霍希就火了。
之後他便開始參加各類賽車比賽,在享受速度與激情的同時也引來了奔馳公司內部高層們的不滿,於是他們找了個時間叫來霍希開了個會……
領導說:
“小霍啊(麵帶微笑),這個汽車跑贏火車的宣傳效果做得是很好的,咱奔馳汽車也跟著你好好火了一把,作為領導,我們是很滿意的(收起笑臉)。
但是!你這成天跑出去飆車是不是應該收斂一點?
我們是賣車的,不是賽車的,你這樣成天在外麵飆,會引起消費者誤會的,咱們公司要的是業績,不是戰績!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霍希迴答:“明白了,領導。”
領導說:“明白就好,年輕人就應該踏踏實實幹好本職工作,在咱們奔馳遲早會有你出人頭地的一天。”
霍希答:“好的領導,那我可以離開了嗎?”
領導滿意地說:“恩,你可以出去了。”
數分鍾後……
“不好了領導,剛才霍希收拾完東西從辦公室走了!”有員工慌慌張張地報告。
“你說什麽?!”領導急了。
………
“奧古斯特·霍希((augusehorch,1868年-1952年),德國汽車工業重要先驅者之一,奧迪之父。
1868年10月12日,霍希出生於科布倫茨一個鐵匠之家。後來,霍希畢業於薩克森州米特韋達技術學院。
十九世紀末的汽車,就像二十世紀末的網絡一樣如日中天。
在德國,沿著奧托、戴姆勒、本茨、狄塞爾等先驅者開創的道路,無數年輕人滿懷雄心和熱情地投入一個全新的屬於發動機和汽車的新時代。霍希就是其中一員。
1896年,霍希進入了鼎鼎大名的奔馳公司。
3年後,在霍希31歲時,他辭去了在卡爾·本茨開設的奔馳公司擔任生產負責人之職,邁出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在萊茵河畔建立了自己的汽車製造公司——奧古斯特·霍希公司。這一年,1899年,成了奧迪元年。
奧古斯特·霍希是汽車工程方麵的先驅者,他在自己創辦公司之前,在曼海姆(mannheim)的卡爾·奔馳公司擔任了三年汽車製造部經理的職務。
雖然霍希把公司設在了科隆,但他始終希望能迴到他曾求學過的薩克森,因為那裏才是當時德國工商業最活躍的地方。
1902年,他終於把霍希公司遷移到了薩克森。
1904年最終落腳茨維考市。這裏是音樂家舒曼的故鄉,由於豐富的褐煤礦藏,在20世紀之初發展成新興的工業城。
也許真的‘人挪活,樹挪死’,搬家之後霍希公司的連續推出裝備3.5馬力發動機的三輪汽車和裝備了4缸10馬力發動機的4輪汽車。
就在公司業績穩中有升的時候,霍希和他的投資商們卻翻臉了。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霍希這位工程師出身的經理人桀驁不馴,對技術本身有著狂熱的個人追求,非常煩反感投資商們幹涉具體工作,雙方自然不相上下。
1909年6月一次發動機試驗的失敗,導致了霍希和霍希公司其他投資者的激烈爭吵,生性桀驁的霍希一努之下離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
不到一個月,即1909年7月16人,又一家奧古斯特·霍希汽車公司居然在原來的奧古斯特·霍希汽車公司馬路對麵開張了。
這當然是霍希本人另起的爐灶,準備和昔日的夥伴打擂台。
可沒等他的公司正式開業,就被一紙訴狀告上法庭,法院最終判決霍希不得使用自己的名字作為新公司的名稱。
一想到自己丟了公司,連名字都成了別人的戰利品,霍希心中的懊惱可想而知,不過也正是這段曲折的經曆讓奧迪正式出世。
1910年4月,當霍希得知自己的公司必須改名時,急忙到他的鐵杆追隨者菲肯徹爾家中,與自己的人馬開會商量起名。
由於霍希公司先下手為強地注冊了一大堆與‘霍希(horch)’相近或相似的名字,他們討論了半天仍沒有找到能用的名字。
這時,一直在角落寫拉丁文作業的菲肯徹爾正在上學的兒子突然喊出來:‘爸爸,audi!為什麽不叫''霍希·奧迪''呢?’
在座諸人立時茅塞頓開。
原來,霍希(horch)德文本身的意思是‘聽’,而拉丁文的‘聽’則念作‘奧迪(audi)’。二者實際意思是一樣的,但奧迪更響亮更幹脆。
鼎鼎大名的奧迪居然出自一個孩子之口,也算是件逸事了。
從此,霍希公司和奧迪公司各自走上了自己的路,直到1932年合並。
奧迪成立之初風頭很盛,曾經連續3年獲得當時世界上水平最高拉力汽車賽——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國際拉力汽車賽的總冠軍,其中尤以霍希本人親自駕駛參賽的c型車著名。
奧迪d型車則從一戰時斯開始,就被指定為薩克森國王和政府用車,而其日產量到一戰爆發前也趕上了競爭對手霍希公司。
1910年,由霍希創辦的新公司——奧迪公司生產了第一輛奧迪牌汽車。
1921年,由霍希技術上的接班人、總設計師朗格設計的奧迪k型車是世界上第一輛方向盤和操作係統左置的轎車。
1923年,奧迪又推出了德國第一輛裝備6缸發動機的轎車。1927年奧迪的r型車‘執政官’是德國當時技術最先進的豪華轎車。
霍希公司則在霍希本人離開後,由塞德爾和保羅曼共同接替霍希的空缺。他們倒不愧與霍希師徒一場,基本繼承了霍希本人的設計思想,將霍希牌汽車定位在馬力強勁,質量優異,裝飾豪華的形象上。
霍希33型屬於這種實踐最早的成果。德國的第一輛卡車也是霍希公司製造的。
一戰以後,霍希公司在製造和檢測技術上的優勢,逐漸確立了霍希品牌在豪華車市場上的牢固地位。
而傑出汽車工程師保羅·戴姆勒在20年代初的到來,更使霍希汽車如虎添翼。
戴姆勒不僅設計出8缸和12缸發動機,而且開風氣之先,聘請柏林藝術學院的伯姆教授和哈丹克教授專門設計車身。
前者設計的670型和後者設計的375型極盡奢華之能事,都曾轟動一時。即使到今天,也屬於古典車收藏的珍品。
同時著名的還有480型、780型。到30年代初,霍希公司在德國各項豪華車的保量占據的份額高達44%,而同時在德國豪華車的品牌不下10個。
1932年6月29日,奧迪公司與霍希、漫遊者以及dkw三家公司合並,成立了‘聯合汽車公司’。這些公司曾經是自行車、摩托車、小客車、轎車的生產廠家。
奧迪開始采用四環徽標,其中每一個圓環代表一家合並公司。四個圓環同樣大小,並列相扣,代表四家公司地位平等,團結緊密整個聯盟牢不可破。
從1932年開始,無論奧迪公司的組織結構如何變動,四環車標都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奧古斯特·霍希被任命為汽車聯盟監事會成員,並繼續以專家的身份參與公司的技術開發。
1944年,奧古斯特·霍希離開柏林,在上法蘭哥尼亞的瑪琪博格度過了他最後的歲月。
1951年2月3日,奧古斯特·霍希去世,享年83歲。”
看完這篇文章,沈笑夫查閱了相關資料,原來奧迪(audi)現在是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子公司奧迪汽車公司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
沈笑夫還看到了這樣一個橋段:
在奔馳公司,奧古斯特·霍希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氣質。
霍希是一個對技術追求近乎瘋狂的人,尤其對於動力的超高追求讓身邊的人根本無法理解。
霍希是個天才,他知道怎麽做才能造出擁有更強勁動力的發動機,他知道怎樣做才能把汽車應該有的速度告訴全世界。
於是他通知了眾多媒體和官員以及上層名流來觀看一場表演,表演的內容很刺激——汽車與火車飆車。
霍希親自駕駛著自己研發出來的奔馳汽車跑贏了火車,從此霍希就火了。
之後他便開始參加各類賽車比賽,在享受速度與激情的同時也引來了奔馳公司內部高層們的不滿,於是他們找了個時間叫來霍希開了個會……
領導說:
“小霍啊(麵帶微笑),這個汽車跑贏火車的宣傳效果做得是很好的,咱奔馳汽車也跟著你好好火了一把,作為領導,我們是很滿意的(收起笑臉)。
但是!你這成天跑出去飆車是不是應該收斂一點?
我們是賣車的,不是賽車的,你這樣成天在外麵飆,會引起消費者誤會的,咱們公司要的是業績,不是戰績!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霍希迴答:“明白了,領導。”
領導說:“明白就好,年輕人就應該踏踏實實幹好本職工作,在咱們奔馳遲早會有你出人頭地的一天。”
霍希答:“好的領導,那我可以離開了嗎?”
領導滿意地說:“恩,你可以出去了。”
數分鍾後……
“不好了領導,剛才霍希收拾完東西從辦公室走了!”有員工慌慌張張地報告。
“你說什麽?!”領導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