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同學們聽得認真、討論熱烈、興致盎然,王老師頗有成就感,繼續說道:


    “大文豪巴爾紮克有一次和波蘭某伯爵的太太韓思卡夫人相約一起去維也納遠遊。


    為了不掉價,巴爾紮克沒有照常搭車前往約會地點,而是自己花大價錢買了一輛貝爾利努(berline)馬車。


    可是第一次買車沒經驗,他忘了計算在中途換馬的費用,到了維也納的時候窘迫到連飯店服務員的小費都付不起。


    另一個作家司湯達也犯了和巴爾紮克一樣的錯誤。


    為了環遊法國全境,他也買了一輛卡拉施(csh)馬車,結果在半路上實在花費不起,隻好把馬車賣了,搭乘公共郵政馬車繼續他的旅程。”


    聽到大文豪巴爾紮克、司湯達的花邊消息,同學們嗬嗬的笑了起來。


    看來,文豪就是文豪,天生的情.種啊!


    見童鞋們對大文豪的趣聞軼事很感興趣,王老師繼續說道:


    “巴爾紮克是一個花錢大手大腳的家夥,而且喜歡女人。


    19世紀那個時候,像巴爾紮克這種自持身份的大作家,追求的對象得和他的地位相稱,所以經常花錢如流水。


    巴爾紮克耗資不菲購買下的馬車,是專門跑長途用的四輪四座的貝爾利努(berline)。這種馬車不僅需要四匹馬拉動,而且在車廂後麵還有專供仆人站立服侍的位置。


    最重要的是,貝爾利努馬車廂是非常私密的硬頂封閉車廂,裏麵的位置是對坐的兩排長椅,升級款甚至可以平躺著。


    巴爾紮克買這種馬車去和情人私會,真可謂用心良苦。”


    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端著脖子,睜大眼睛盯著王老師。


    哪知道王老師卻話鋒一轉,不再說大文豪的桃色新聞了,而是繼續將馬車與汽車的鬥爭:


    “這個時期,汽車還是一個靠邊站的小不點,活得挺沒尊嚴的。


    如果你穿越到19世紀末的倫敦街頭,會看到這樣一幅奇景:


    一輛樣式難看、尾部冒著黑煙的鐵家夥,在街上以每小時不足兩英裏的速度‘爬行''著,輕巧便捷的馬車不時從它旁邊擦肩而過,用優雅的‘嘚嘚''馬蹄聲嘲笑這個怪物發出的隆隆轟鳴。


    在這個鐵家夥前方不到幾米的距離,一個成年男子手持紅旗,那鐵家夥每‘挪動''一段距離,前麵的這個旗手就也前進一段距離;


    每到路口,旗手還要東張西望一番,在確認‘不會妨礙馬車行駛''後,才會揮動一下旗幟,示意那鐵家夥可以繼續前進。”


    聽到這裏,沈笑夫忽然想起汽車曆史上著名的《紅旗法案》!那是中考之前在《汽車的故事》上麵看到。


    曆史,有時候真是搞笑至極!


    這時,美女王雪冰舉手問道:“王老師,為什麽汽車這麽落後、差勁啊?”


    這個問題,問出了大家的心聲。同學們紛紛點頭。


    王老師笑眯眯地說:


    “是什麽導致了汽車如此寒酸呢?


    是當時汽車的技術條件不行嗎?


    不,它是被逼的。


    汽車技術的成熟,比我們想象中要早得多。


    1820年,以蒸汽機驅動的汽車就在英國誕生了。


    1886年德國人卡爾·本茨獲得內燃機汽車專利,開始麵向公眾生產現代意義上的汽車。


    但是,在技術條件成熟後,汽車卻沒有立刻被推廣。


    究其原因,當然有公眾需要適應的緣故,但更重要的是,汽車當時有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馬車。


    在當時的倫敦、紐約等大都市,馬車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套龐大的產業體係。


    據統計,當時僅倫敦一地就養了30萬匹馬,供應私人馬車、出租馬車、公交馬車、有軌馬車等各類交通工具之用。


    馬車行業的雇員,除了車夫,還有馬夫、馬車生產商、馬廄管理員、馬糞清理工等許多工作,這些人再加上他們的家人,倫敦靠此吃飯的人口就將近10萬。


    倫敦當時雖號稱世界第一大都市,但全城也不過200萬人。要用汽車替換馬車,就要砸掉全城百分之五的人口的飯碗。


    更何況,汽車對於馬車來說可不隻搶生意。


    汽車雖然速度快,噪聲也很大,外形還很古怪,它從路上駛過,經常會讓拉車的馬受驚,進而引發交通事故,所以乘慣了馬車的市民都視汽車為洪水猛獸。


    為了迎合民眾的心理,當時的媒體也跟著起哄,米國報紙把汽車稱為‘魔鬼的車'',歐洲報紙則刊登描繪汽車爆炸場麵的漫畫,坐車的人血肉橫飛,令人慘不忍睹,以此恫嚇人們不要乘坐汽車。


    在此種情況下,任何一個政府似乎都不會貿然引入汽車。


    套用當時倫敦市議會一位議員的話說:‘我們為什麽要用這種吵鬧、危險的工具為我們可愛的城市招惹一堆麻煩呢?''


    於是,從1858年開始,英國率先實行道路交通法規——《紅旗法案》:


    汽車‘在郊外需限速4英裏小時以下,市內限速在2英裏小時以下,而且在蒸汽汽車前方幾米遠的地方要有一手持紅旗的男人先行,以使人們知道將有危險物接近。''


    之後,德、法等國紛紛跟進。如此苛刻的規定,幾乎就是禁止了汽車的存在。”


    說到這裏,王老師指著一張《紅旗法案》的圖片,讓大家感受著當時搞笑的一幕。


    同學們不禁唏噓不已!


    這時,有個同學問道:“王老師,既然馬車這麽厲害,為什麽還是敗給了汽車呢?”


    對呀,既然馬車如此厲害,為什麽還是敗給了汽車呢?


    這是同學們都關注的問題,也是王老師今天講課的重點。


    王老師笑著說道:“說起來搞笑,汽車翻身的機會竟然是因為馬糞!”


    同學們一陣驚訝:


    “啊——!”


    “什麽鬼?馬糞——?”


    “王老師真搞笑!”


    “不是講相聲吧?”


    王老師看到大家疑惑不解,於是娓娓道來:


    “汽車的這段憋屈曆史,為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


    創新是很難被自動推廣的,因為它注定要觸犯很多人的利益。而最終說服人們接受創新的,也往往不是新事物有多便利,而是老事物的麻煩——尤其是在與新事物對比之下凸顯出的麻煩!


    令人想不到的是,最後拯救了汽車的竟然是馬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人駕駛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人車來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人車來也並收藏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