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寸兒童老師接著說:
“火車和鐵路在今天是一對分不開的‘兄弟’。
請問,有哪位同學能說一下火車和鐵路的關係嗎?”
刷拉拉,教室裏舉起一片小手。
板寸兒童老師讓上次模擬考試第七名陳俊奇同學迴答。陳俊奇朗聲答道:
“火車,即蒸汽機車是英國發明家斯蒂芬遜於1825年發明的。
說起鐵路的發明,比火車還要早哩!
早在16世紀中葉,英國的鋼鐵工業興起,到處都搞采礦。
可是,當時礦山的運輸還很落後。鐵礦石全靠馬拉、人背,勞動效率很低。
有個公司的老板,為了多運鐵礦石,想了一個法子:從山上向坡下平放兩股圓木,讓中間的距離相同,一根接一根地擺到山下。
當裝滿礦石的鬥車,順著兩股圓木下滑的時候,山上的人大聲喊叫著:‘注意,車下來啦。’
山下的人也大聲迴答道:‘車到啦,好!’這就是初期的木頭軌道。
木頭軌道製作簡單,由上向下運送重物也很省力,一時受到歡迎。
不過,如果在平地上使用木頭軌道效果不大,省力不多。而且,這種木頭軌道不耐用,磨損大。
到了1767年,有人試著拿生鐵來做軌道,以取代木頭軌道。人們便稱唿為鐵路了。
鐵軌比木頭軌道的體積小許多,它直接放在地麵上,鬥車的輪子也是鐵製的,推起來當當直響,運煤、送貨也省勁。
但是,鬥車內裝的東西不能過重。
有一迴,一輛車子裝貨多了,把鐵軌壓到了地麵裏,結果車翻貨出,差點壓傷了人。
怎麽辦?
看來,必須解決地麵的承受力問題,同時還要考慮鐵軌的長度問題。
就是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後來的鐵路。
火車很重,有人說如果把這個重量分散到枕木上,再由枕木分散到‘道床’上,道床所受的力再均勻地分散到路基上,這個力量就變得小了許多。
經過這樣的傳遞過程,接觸麵積逐漸增大,單位麵積的壓力就相應降低,路基就不會被壓壞了。
這個設計的思路是很科學的,可以說,今天的鐵路仍然是根據這個道理建成的。
迴答完畢!”
板寸兒童老師滿意地點點頭,示意陳俊奇坐下,表揚陳俊奇迴答得不錯。
沈笑夫記得,上次駕駛學科模擬考試,陳俊奇考了第七名,排在自己後麵。
板寸兒童老師接著問道:
“請問我國第一輛火車是什麽時候建設的?”
在舉手的同學中,板寸兒童老師點了丁方元的將。丁方元是上次模擬考試第四名,他說:
“我國建設鐵路始於清朝末期。
然而清政府腐敗、保守、專製,唯祖宗之規是從,不肯接受新生事物。
他們把修建鐵路、應用蒸汽機車視為‘奇技乖巧’,認為修鐵路會‘失我險阻,害我田廬,妨礙我風水’,因而頑固地拒絕修建鐵路。
1876年7月3日,由英、米合謀,由英國在華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著清政府詭稱修建從吳淞到上海的一條‘尋常馬路’,擅自在我國的土地上修建的我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滬上吳淞鐵路建成通車了。
隨後,清政府出銀28.5萬兩,分3次交款贖迴這條鐵路並予以拆除。
1879年,洋務派首領李鴻章為了將唐山開平煤礦的煤炭運往天津,奏請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鐵路。
清政府以鐵路機車‘煙傷禾稼,震動寢陵’為由,決定將鐵路縮短,僅修唐山至胥各莊一段,胥各莊至蘆台間開鑿運河,連接薊運河,以達北塘海口;
為避免機車震動寢陵,決定由騾馬牽引車輛。
然而用騾馬牽引車輛根本不能發揮出鐵路應有的效用。
1881年唐胥鐵路通車時,我國工人憑借時任工程師的英國人金達的幾份設計圖紙,采用礦場起重鍋爐和豎井架的槽鐵等舊材料,試製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機車。
這就是我國曆史上製造的第一台機車。
另有一種說法是,我國第一輛火車是當時任唐胥鐵路總工程師的英人薄內的夫人仿照喬治·斯蒂文森製造的英國著名的蒸汽機車‘火箭號’而造成的,並把它命名為‘華國火箭號’。
可是我國工人卻在機車兩側各刻一條龍,於是就把它叫做‘龍號’機車。”
……
接下來第二節課,又是駕駛學科奧賽模擬考試。
沈笑夫認真做了起來,這些題目挺有意思:
“填空題:
1.為了迎接2006年在德國舉行的世界杯,德國一位自行車愛好者製造了一輛巨型三輪自行車,它的輪胎是用100個()做成的。
2.()是世界上最熱情的‘自行車族’,人口隻有1700多萬,自行車數量居然高達1700萬輛,幾乎是人均一輛自行車。
3.1783年,英國人()研製出了一台利用蒸汽機作為動力的車輛。”
沈笑夫想了想,比較有把握的分別填寫答案:
(足球)、(荷蘭)、(默多克)
這裏有幾道判斷題,也比較有意思,很容易弄錯。
判斷題:
1.火車自動車鉤最初在國內的譯名是‘詹氏車鉤'',因此它是詹天佑發明的。
2.1863年,世界上最早的地鐵在倫敦建成。
3.鐵軌先於火車誕生。
沈笑夫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認真答題:
1.錯誤。火車自動車鉤雖然最初在國內的譯名是‘詹氏車鉤'',但是它並不是詹天佑發明的,而是米國人伊利·漢爾頓·詹內發明創造的。
2.正確。
3.正確。
這些題目比較有把握,但是有不少題目沈笑夫心中沒底,那就蒙吧!
後來,沈笑夫看到這個問答題,好像比較難:
“問答題:
兩根鋼軌之間的距離稱為‘軌距’。全世界的鐵路大約6成采用1435毫米的軌距(在1886年的國際鐵路會議上被定為標準軌距)。
請問:鐵軌的‘軌距’為什麽不采用一個整數呢?”
沈笑夫仔細想了想,然後迴答:
“這裏有一個典故。
公元前55年,強盛的古羅馬帝國發動侵略戰爭,一直打到大不列顛(現在的英國)。
羅馬人的戰車在英國土地上橫衝直撞,到處留有戰車轍道的痕跡。
人們測量了一下,正好是1435毫米。
其實,這個距離是馬車輪距的距離,也是牽引一輛戰車的兩匹馬屁股的寬度。”
“火車和鐵路在今天是一對分不開的‘兄弟’。
請問,有哪位同學能說一下火車和鐵路的關係嗎?”
刷拉拉,教室裏舉起一片小手。
板寸兒童老師讓上次模擬考試第七名陳俊奇同學迴答。陳俊奇朗聲答道:
“火車,即蒸汽機車是英國發明家斯蒂芬遜於1825年發明的。
說起鐵路的發明,比火車還要早哩!
早在16世紀中葉,英國的鋼鐵工業興起,到處都搞采礦。
可是,當時礦山的運輸還很落後。鐵礦石全靠馬拉、人背,勞動效率很低。
有個公司的老板,為了多運鐵礦石,想了一個法子:從山上向坡下平放兩股圓木,讓中間的距離相同,一根接一根地擺到山下。
當裝滿礦石的鬥車,順著兩股圓木下滑的時候,山上的人大聲喊叫著:‘注意,車下來啦。’
山下的人也大聲迴答道:‘車到啦,好!’這就是初期的木頭軌道。
木頭軌道製作簡單,由上向下運送重物也很省力,一時受到歡迎。
不過,如果在平地上使用木頭軌道效果不大,省力不多。而且,這種木頭軌道不耐用,磨損大。
到了1767年,有人試著拿生鐵來做軌道,以取代木頭軌道。人們便稱唿為鐵路了。
鐵軌比木頭軌道的體積小許多,它直接放在地麵上,鬥車的輪子也是鐵製的,推起來當當直響,運煤、送貨也省勁。
但是,鬥車內裝的東西不能過重。
有一迴,一輛車子裝貨多了,把鐵軌壓到了地麵裏,結果車翻貨出,差點壓傷了人。
怎麽辦?
看來,必須解決地麵的承受力問題,同時還要考慮鐵軌的長度問題。
就是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後來的鐵路。
火車很重,有人說如果把這個重量分散到枕木上,再由枕木分散到‘道床’上,道床所受的力再均勻地分散到路基上,這個力量就變得小了許多。
經過這樣的傳遞過程,接觸麵積逐漸增大,單位麵積的壓力就相應降低,路基就不會被壓壞了。
這個設計的思路是很科學的,可以說,今天的鐵路仍然是根據這個道理建成的。
迴答完畢!”
板寸兒童老師滿意地點點頭,示意陳俊奇坐下,表揚陳俊奇迴答得不錯。
沈笑夫記得,上次駕駛學科模擬考試,陳俊奇考了第七名,排在自己後麵。
板寸兒童老師接著問道:
“請問我國第一輛火車是什麽時候建設的?”
在舉手的同學中,板寸兒童老師點了丁方元的將。丁方元是上次模擬考試第四名,他說:
“我國建設鐵路始於清朝末期。
然而清政府腐敗、保守、專製,唯祖宗之規是從,不肯接受新生事物。
他們把修建鐵路、應用蒸汽機車視為‘奇技乖巧’,認為修鐵路會‘失我險阻,害我田廬,妨礙我風水’,因而頑固地拒絕修建鐵路。
1876年7月3日,由英、米合謀,由英國在華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著清政府詭稱修建從吳淞到上海的一條‘尋常馬路’,擅自在我國的土地上修建的我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滬上吳淞鐵路建成通車了。
隨後,清政府出銀28.5萬兩,分3次交款贖迴這條鐵路並予以拆除。
1879年,洋務派首領李鴻章為了將唐山開平煤礦的煤炭運往天津,奏請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鐵路。
清政府以鐵路機車‘煙傷禾稼,震動寢陵’為由,決定將鐵路縮短,僅修唐山至胥各莊一段,胥各莊至蘆台間開鑿運河,連接薊運河,以達北塘海口;
為避免機車震動寢陵,決定由騾馬牽引車輛。
然而用騾馬牽引車輛根本不能發揮出鐵路應有的效用。
1881年唐胥鐵路通車時,我國工人憑借時任工程師的英國人金達的幾份設計圖紙,采用礦場起重鍋爐和豎井架的槽鐵等舊材料,試製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機車。
這就是我國曆史上製造的第一台機車。
另有一種說法是,我國第一輛火車是當時任唐胥鐵路總工程師的英人薄內的夫人仿照喬治·斯蒂文森製造的英國著名的蒸汽機車‘火箭號’而造成的,並把它命名為‘華國火箭號’。
可是我國工人卻在機車兩側各刻一條龍,於是就把它叫做‘龍號’機車。”
……
接下來第二節課,又是駕駛學科奧賽模擬考試。
沈笑夫認真做了起來,這些題目挺有意思:
“填空題:
1.為了迎接2006年在德國舉行的世界杯,德國一位自行車愛好者製造了一輛巨型三輪自行車,它的輪胎是用100個()做成的。
2.()是世界上最熱情的‘自行車族’,人口隻有1700多萬,自行車數量居然高達1700萬輛,幾乎是人均一輛自行車。
3.1783年,英國人()研製出了一台利用蒸汽機作為動力的車輛。”
沈笑夫想了想,比較有把握的分別填寫答案:
(足球)、(荷蘭)、(默多克)
這裏有幾道判斷題,也比較有意思,很容易弄錯。
判斷題:
1.火車自動車鉤最初在國內的譯名是‘詹氏車鉤'',因此它是詹天佑發明的。
2.1863年,世界上最早的地鐵在倫敦建成。
3.鐵軌先於火車誕生。
沈笑夫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認真答題:
1.錯誤。火車自動車鉤雖然最初在國內的譯名是‘詹氏車鉤'',但是它並不是詹天佑發明的,而是米國人伊利·漢爾頓·詹內發明創造的。
2.正確。
3.正確。
這些題目比較有把握,但是有不少題目沈笑夫心中沒底,那就蒙吧!
後來,沈笑夫看到這個問答題,好像比較難:
“問答題:
兩根鋼軌之間的距離稱為‘軌距’。全世界的鐵路大約6成采用1435毫米的軌距(在1886年的國際鐵路會議上被定為標準軌距)。
請問:鐵軌的‘軌距’為什麽不采用一個整數呢?”
沈笑夫仔細想了想,然後迴答:
“這裏有一個典故。
公元前55年,強盛的古羅馬帝國發動侵略戰爭,一直打到大不列顛(現在的英國)。
羅馬人的戰車在英國土地上橫衝直撞,到處留有戰車轍道的痕跡。
人們測量了一下,正好是1435毫米。
其實,這個距離是馬車輪距的距離,也是牽引一輛戰車的兩匹馬屁股的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