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當年真相
團寵萬人迷,盲眼王妃醫毒雙絕 作者:水雲月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用早膳。”蕭珩拉住她,剛站起身的人又乖乖坐下,“嚐嚐這個。”
夾過熱騰騰的包子,放入她的碗盞中。
濃香的肉汁在嘴裏爆開,小臉吃的一鼓一鼓的,蘇月見眉眼彎成月牙。
“是長勝街上那家的肉包子!”
“嗯。”蕭珩低應一聲,又盛了碗熱豆乳給她,敲了敲碗盞,“慢慢吃。”
蘇月見很輕的“哦”了一聲,被迫放緩了咀嚼動作,好奇的眼眸看著他,“阿澈,你不想知道嗎?”
蕭珩挑了下眉,她小口喝著熱豆乳,嫣紅的唇瓣泛著水光,“當年究竟太後身上究竟發生了何事,甚至先皇..”
不敢再說下去,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身旁人的臉,依舊是神情淡然,慢條斯理的用膳,沒有絲毫變化。
身側的人沉默沒有迴答,蘇月見抿了抿唇,繼續端起豆乳喝著。
“不重要。”清冷的聲音響起。
“?”
蘇月見愣了下,又聽他道,“不論真相如何,都不會改變任何事。”
不會改變任何事?
不對,蘇月見突然發現,自從中秋夜他許諾後,有些事情明顯發生了改變。
比如他對皇帝和太後的態度,再比如此次征戰北羿不曾提過親征。
她一時竟看不懂蕭珩的想法。
怔然沉默了一會後,她開口問道,“前世,你為何殺了太後和皇帝?”
夾菜的動作微微停頓了下,蕭珩心底一沉,不知想到了什麽,眸色黑到極致,深不可見。
察覺他身上的氣息陡然一變,周遭空氣都冷了下來,蘇月見眉心微動。
“不想說?”
他轉頭對上她清澈的眼睛,琥珀眼眸清清亮亮,沒有一絲厭惡與恐懼,隻有晶亮的好奇和不解。
手心似是被羽毛撓了下,眉宇間的冷意消散大半。
“沒事,不想說就...”
“是你的話,知道也沒關係。”
“嗯?”
蘇月見微怔,身側的人緩緩開口,嗓音冷如寒泉。
“他們殺了師傅。”
“?”瞳孔不可置信的放大,眼裏閃動著驚愕,“阿澈的師傅...”
“怎會?你師傅武功難道不厲害嗎?”
“厲害。”蕭珩低應了一句,垂下眼眸,“他是為了我而死。”
蘇月見眸色沉了下去。
這是她第一次看見這樣的蕭珩,整個人身上散發著陰鬱的氣息,不知想到了什麽,肩膀都垂了下來,眉眼低垂,像個無能為力又不知所措的小孩。
她輕輕握住他的手,“這一世不一樣了,我們可以改變。凡事可以先下手為強,不讓師傅犯險,做好萬無一失的計劃。”
“嗯。”蕭珩應了一聲,掩去眸底暗色,輕勾了勾她的手,“快吃吧,吃完不是還要出門?”
蘇月見本想再多了解些關於他師傅的事,可見他話外不想多談的樣子,也不再開口。
用完膳蕭珩便去軍機營處理公務,黑楠木華貴馬車緩緩行駛。
如玉雕刻般的麵容上的柔情早已不見,冷若寒霜,蕭珩神情冷峻。
他們可以改變嗎?
視線緩緩下移,落在桌案上的黑金雕花錦盒。
錦盒內,明黃色帛布血跡斑斑,一旁是一封染血的密信。
想到那封密信上的內容,指尖用力到發白,黑眸暗沉不可窺。
不論如何,都不會改變的結局。
另一邊的蘇月見換好衣衫出門,馬車前,藍衣男子躬身行禮,“郡主。”
蘇月見腳步一頓,目光停留片刻,腳步微微有些虛浮,唇色也有點發白,“你……”
她蹙眉,“傷的這麽重,這幾日就好好養傷吧。”
晴山眼底閃過一絲心虛和愧疚,“屬下昨日……”
她擺擺手,“先留下養傷吧。”
視線劃過玄霜追隨的眼神,她輕挑了下眉,“你也留下。”
玄霜一愣,“王妃....”
“無妨,今日去的地方不宜大張旗鼓,況且還有其他人。”
蘇月見沒有給兩人拒絕的餘地,喊來暗衛駕車,徑直離去。
慈幼堂坐落在城西一小巷盡頭,青瓦白牆,飛簷鬥拱,馬車停在巷口拐角處,蘇月見下了馬車,步行一段距離。
門口的大槐樹下聚集著成群的孩童,稚嫩的笑聲縈繞不斷。
剛走到門口,就見一老嬤嬤拄著拐杖出來,衝著幾個調皮的孩子們道,“又是你們幾個小崽子,從後廚偷東西吃!”
幾個男孩仗著老嬤嬤年紀大,眼睛不好,幾次躲過了她的抓手,奪走她的拐杖扔到一旁,哄鬧一堂跑開。
重心不穩,哎呦一聲踉蹌沒站穩,一雙柔白的手及時撐扶住她,耳邊響起清冷的女聲,“花嬤嬤。”
老嬤嬤緩緩轉過身,眼前的女子帷帽遮麵,一襲淺紫衣衫,沒有任何釵環花式,卻清雅到了極致。
帽紗掀起,女子輕紗遮麵,隻露出一雙盈若春水的琥珀眸,老嬤嬤微微探頭,眯著渾濁的眼試圖看清眼前人的樣貌,“姑娘你是...”
“花嬤嬤,是小月見迴來了。”
“小月見...?!”一點朱砂記映入眼簾,花嬤嬤眼裏閃過亮光,眼前人眼眸輕彎。
“真的是小月見!哎呦,好孩子長這麽大了..”
花嬤嬤正驚喜的要拉她的手,猛然意識到什麽,躬身彎腰,“老奴參見明..”
“花嬤嬤快起來。”蘇月見立即攔住,“在您這裏,我就是小月見。”
花嬤嬤是明不息常去看診的某個村落裏的病人,蘇月見來慈幼堂後,不多久花嬤嬤就來此成了後廚的幫傭,想來其中應該少不了明不息的手筆。
她在慈幼堂待的時間不長,期間花嬤嬤是對她最好的人。
見她還是拘謹的不敢靠近,蘇月見撿起被孩子們丟棄在一旁的拐杖,遞到她手中。
“郡主萬萬不可,老奴這就去稟告堂主。”
“花嬤嬤,我今日來此不便聲張,隻是心血來潮,就當是故人敘舊。”
蘇月見攙扶她從側門入了慈幼堂,憑借兒時的記憶,將她一路送到後廚休息的廂房,檢查了一下她扭傷的腳。
“花嬤嬤你稍坐,我去尋跌打藥酒來。”
一路上聽到前院不少孩童的喧鬧聲,她輕輕瞥了眼,前院門口還坐著不少年邁不便的老嫗。
想起濟醫堂新收的一大批小小醫徒,蘇月見眉心微蹙。
心下疑惑,京都一向太平,怎麽慈幼堂會突然多出這麽多老幼?
夾過熱騰騰的包子,放入她的碗盞中。
濃香的肉汁在嘴裏爆開,小臉吃的一鼓一鼓的,蘇月見眉眼彎成月牙。
“是長勝街上那家的肉包子!”
“嗯。”蕭珩低應一聲,又盛了碗熱豆乳給她,敲了敲碗盞,“慢慢吃。”
蘇月見很輕的“哦”了一聲,被迫放緩了咀嚼動作,好奇的眼眸看著他,“阿澈,你不想知道嗎?”
蕭珩挑了下眉,她小口喝著熱豆乳,嫣紅的唇瓣泛著水光,“當年究竟太後身上究竟發生了何事,甚至先皇..”
不敢再說下去,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身旁人的臉,依舊是神情淡然,慢條斯理的用膳,沒有絲毫變化。
身側的人沉默沒有迴答,蘇月見抿了抿唇,繼續端起豆乳喝著。
“不重要。”清冷的聲音響起。
“?”
蘇月見愣了下,又聽他道,“不論真相如何,都不會改變任何事。”
不會改變任何事?
不對,蘇月見突然發現,自從中秋夜他許諾後,有些事情明顯發生了改變。
比如他對皇帝和太後的態度,再比如此次征戰北羿不曾提過親征。
她一時竟看不懂蕭珩的想法。
怔然沉默了一會後,她開口問道,“前世,你為何殺了太後和皇帝?”
夾菜的動作微微停頓了下,蕭珩心底一沉,不知想到了什麽,眸色黑到極致,深不可見。
察覺他身上的氣息陡然一變,周遭空氣都冷了下來,蘇月見眉心微動。
“不想說?”
他轉頭對上她清澈的眼睛,琥珀眼眸清清亮亮,沒有一絲厭惡與恐懼,隻有晶亮的好奇和不解。
手心似是被羽毛撓了下,眉宇間的冷意消散大半。
“沒事,不想說就...”
“是你的話,知道也沒關係。”
“嗯?”
蘇月見微怔,身側的人緩緩開口,嗓音冷如寒泉。
“他們殺了師傅。”
“?”瞳孔不可置信的放大,眼裏閃動著驚愕,“阿澈的師傅...”
“怎會?你師傅武功難道不厲害嗎?”
“厲害。”蕭珩低應了一句,垂下眼眸,“他是為了我而死。”
蘇月見眸色沉了下去。
這是她第一次看見這樣的蕭珩,整個人身上散發著陰鬱的氣息,不知想到了什麽,肩膀都垂了下來,眉眼低垂,像個無能為力又不知所措的小孩。
她輕輕握住他的手,“這一世不一樣了,我們可以改變。凡事可以先下手為強,不讓師傅犯險,做好萬無一失的計劃。”
“嗯。”蕭珩應了一聲,掩去眸底暗色,輕勾了勾她的手,“快吃吧,吃完不是還要出門?”
蘇月見本想再多了解些關於他師傅的事,可見他話外不想多談的樣子,也不再開口。
用完膳蕭珩便去軍機營處理公務,黑楠木華貴馬車緩緩行駛。
如玉雕刻般的麵容上的柔情早已不見,冷若寒霜,蕭珩神情冷峻。
他們可以改變嗎?
視線緩緩下移,落在桌案上的黑金雕花錦盒。
錦盒內,明黃色帛布血跡斑斑,一旁是一封染血的密信。
想到那封密信上的內容,指尖用力到發白,黑眸暗沉不可窺。
不論如何,都不會改變的結局。
另一邊的蘇月見換好衣衫出門,馬車前,藍衣男子躬身行禮,“郡主。”
蘇月見腳步一頓,目光停留片刻,腳步微微有些虛浮,唇色也有點發白,“你……”
她蹙眉,“傷的這麽重,這幾日就好好養傷吧。”
晴山眼底閃過一絲心虛和愧疚,“屬下昨日……”
她擺擺手,“先留下養傷吧。”
視線劃過玄霜追隨的眼神,她輕挑了下眉,“你也留下。”
玄霜一愣,“王妃....”
“無妨,今日去的地方不宜大張旗鼓,況且還有其他人。”
蘇月見沒有給兩人拒絕的餘地,喊來暗衛駕車,徑直離去。
慈幼堂坐落在城西一小巷盡頭,青瓦白牆,飛簷鬥拱,馬車停在巷口拐角處,蘇月見下了馬車,步行一段距離。
門口的大槐樹下聚集著成群的孩童,稚嫩的笑聲縈繞不斷。
剛走到門口,就見一老嬤嬤拄著拐杖出來,衝著幾個調皮的孩子們道,“又是你們幾個小崽子,從後廚偷東西吃!”
幾個男孩仗著老嬤嬤年紀大,眼睛不好,幾次躲過了她的抓手,奪走她的拐杖扔到一旁,哄鬧一堂跑開。
重心不穩,哎呦一聲踉蹌沒站穩,一雙柔白的手及時撐扶住她,耳邊響起清冷的女聲,“花嬤嬤。”
老嬤嬤緩緩轉過身,眼前的女子帷帽遮麵,一襲淺紫衣衫,沒有任何釵環花式,卻清雅到了極致。
帽紗掀起,女子輕紗遮麵,隻露出一雙盈若春水的琥珀眸,老嬤嬤微微探頭,眯著渾濁的眼試圖看清眼前人的樣貌,“姑娘你是...”
“花嬤嬤,是小月見迴來了。”
“小月見...?!”一點朱砂記映入眼簾,花嬤嬤眼裏閃過亮光,眼前人眼眸輕彎。
“真的是小月見!哎呦,好孩子長這麽大了..”
花嬤嬤正驚喜的要拉她的手,猛然意識到什麽,躬身彎腰,“老奴參見明..”
“花嬤嬤快起來。”蘇月見立即攔住,“在您這裏,我就是小月見。”
花嬤嬤是明不息常去看診的某個村落裏的病人,蘇月見來慈幼堂後,不多久花嬤嬤就來此成了後廚的幫傭,想來其中應該少不了明不息的手筆。
她在慈幼堂待的時間不長,期間花嬤嬤是對她最好的人。
見她還是拘謹的不敢靠近,蘇月見撿起被孩子們丟棄在一旁的拐杖,遞到她手中。
“郡主萬萬不可,老奴這就去稟告堂主。”
“花嬤嬤,我今日來此不便聲張,隻是心血來潮,就當是故人敘舊。”
蘇月見攙扶她從側門入了慈幼堂,憑借兒時的記憶,將她一路送到後廚休息的廂房,檢查了一下她扭傷的腳。
“花嬤嬤你稍坐,我去尋跌打藥酒來。”
一路上聽到前院不少孩童的喧鬧聲,她輕輕瞥了眼,前院門口還坐著不少年邁不便的老嫗。
想起濟醫堂新收的一大批小小醫徒,蘇月見眉心微蹙。
心下疑惑,京都一向太平,怎麽慈幼堂會突然多出這麽多老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