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率領河東郡兵,從新漢郡(皇帝準許設立新漢郡的旨意已經從涿郡發往草原)趕到涿郡,隻用了不到十日的時間,然後在涿郡休整半日,立刻踏上趕赴遼東的路程。
此後兩日,河東郡兵行至漁陽郡玄水之畔,又一日,趕至柳城郡。
沿途役夫數萬,或平整道路,或運送軍糧補給等,河東諸將士默默無語,隻約束手下隻帶足必要糧草,其他任何情況不得擾民。
由於可以隨時補充糧草,戰馬也換了兩次,河東郡兵行軍速度比之前從草原趕赴涿郡還快了一些。
很快進入遼河平原,大軍行進速度再次加快,最終於離開涿郡之後的第七日,在一場薄薄的秋雪之中,趕到了隋軍的最前線——遼東城。
遼東城,即漢之襄平城,在遼水以東。
百餘年前高句麗占據此城之後,改名遼東城。此城被高句麗占據百年,漸漸倚重其為僅次於都城的重要城市,商旅財貨往來繁忙,倒是難得興盛之景。
皇帝楊廣親征遼東,隋軍前期戰鬥極為順利,幾乎勢如破竹奪取了遼東城。
高句麗向東、向南退守千山一線,隋軍再想追擊,卻變得沒有那麽容易。千山乃長白餘脈,許多地方險峻非常,隋軍不善山地作戰,被高句麗依仗地利,硬生生拖了數月,難以寸進。
就在楊浩和河東郡兵趕到遼東城的當下,據守遼東城的主將是大將軍於仲文,紮營在城東十裏之外,而宇文承基則屯兵城東南三十裏外的棲風嶺,互為犄角。
於仲文和宇文承基,見到有一支新的萬人隊伍趕到,都沒有在意,直到聽旗兵報告來人是秦王楊浩領兵的河東郡兵,才大吃一驚。
楊浩率軍駐紮在遼東城東北,下寨之後,立刻散出去斥候,偵察千山地形和高句麗的布兵情況。另外,又遣旗兵與於仲文部和宇文承基部聯係,詢問軍情。
大約半日之後,楊浩基本清楚了目前遼東的局勢。
“此地往東三十五裏許,就是一片連綿上百裏的山嶺,遼東人喚作烏芒山,由此山向北地勢險峻,大軍難以通行,如若再往北或者向南,則繞路極遠,於大將軍和宇文將軍都嚐試過,皆被高句麗聞訊偷襲,收效極低……”
“唯一可行之策,便是自烏芒山平推而上,然高句麗人更熟悉地形地勢,又兼烏芒山上許多山頂終年積雪,終究不利於我大隋軍作戰,之前數月也多是在此處爭奪折損!”
楊浩望著地圖,耳邊聽斥候匯報軍情,沉思不語。
身旁穆離振聲說道:“烏芒山能否通過騎兵?”
斥候迴道:“可以,不過觀以往軍情諜報,烏芒山中許多地方可以藏匿小股兵馬,高句麗人必然會多處襲擾。”
聽到這裏,河東諸將湧起莫名熟悉感覺,忍不住互望了一眼。
“咦!高狗賤人,偷學我們的穿插戰術?這豈不是關公麵前耍大刀,自取其辱嗎?”
“你別亂說!人家是高句麗人,不是高狗賤人!”
“嘿嘿嘿,我說是高狗賤人,便是高狗賤人!”
“哈哈哈哈——”
楊浩見諸將有說有笑,也不由笑了出來。
“吩咐斥候營,繼續探明敵人動向!”
河東改良到第三代的望遠鏡,已經列裝到了河東郡兵的斥候營裏,以前隻能望遠二裏,如今望遠四五裏,依舊清晰可辨人影,實在是大利器!
除了望遠鏡,如今河東郡兵使用的橫刀長刀,乃至弩弓都是用迭代了好幾次的河東精鋼煉製而成,再加上河東郡兵的驍勇善戰,楊浩和諸將士滿懷信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此後兩日,河東郡兵原地休整,戰馬亦喂足草料,養精蓄銳,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
當晚,楊浩親手書信給於仲文和宇文承基,言河東郡兵將於明日進攻高句麗人,請兩人相機而動。
楊浩相信,兩人手下四五萬兵馬堆在前線,隻要河東郡兵能撕開一個口子,三路大軍配合之下,高句麗人絕對難以守住烏芒山。
“年輕人就是衝動,好大喜功,希望你別敗得太慘!”
於仲文領兵三萬餘,是陣前主將,收到楊浩的書信,心裏多少有些輕視。
宇文承基收到書信,微微一愣。
“豎子張狂!真當我們是無能之輩嗎!你才來了幾天,你了解遼東嗎,你了解高句麗人嗎?憑什麽讓我們配合你進攻!”身邊許多親信,多半如於仲文那樣不以為然,甚至有勃然大怒者。
宇文承基頭痛擺手,平息了爭論,果斷下令驍果左軍備戰,明日一早,沿南線對高句麗人發動進攻,算是為河東郡兵分擔了一些壓力。
翌日,楊浩率河東郡兵出擊,進入烏芒山。
宇文承基大軍開撥,進入烏芒山南線,論時間隻比河東郡兵晚了一線。
“瘋子!都是瘋子!打仗不是這樣打的!”
於仲文不想動,但迫不得已,隻能微微將大軍提到烏芒山邊緣,卻不進入。
看樣子是做好了接應楊浩與宇文承基敗退而迴的打盤。
隋軍已經數日沒有發起進攻,此番河東郡兵與驍果左軍並沒有遇到大股的敵人,想來是高句麗人也沒有料到隋軍會如此快發動攻擊。
兩軍攜手,連破高句麗營地,幾乎拿下了一半的烏芒山。
如此順利,讓驍果左軍將士大為震撼。
這還是困住他們數月之久的烏芒山嗎?
按照如此進度,豈不是再過一兩天,就能徹底蕩平烏芒山?
理智讓他們覺得勝利來的有些不真實!
宇文承基一顆心怦怦直跳。
熟悉的感覺又迴來了!
當初在西北殲滅吐穀渾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
渾渾噩噩,不明所以,然後跟著就躺贏了!
高句麗人經過一日的挫敗,也終於在第二天白天,調集了數萬大軍,趕到了烏芒山。
似乎之前數月,雙方在烏芒山拉鋸戰,又將重演!
及至黑夜,雙方對峙隻隔了不到二十裏!
黑夜深沉,有零星的雪花從天空上飄落。
唿嘯的北風,無數啪啪作響的火把,將烏芒山點亮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
及夜,本該互相試探、彼此不敢輕舉妄動的雙方,居然同時選擇夜襲!
子時,先天占優的河東斥候率先發現了,高句麗人分兵數千人,悄無聲息偷偷繞道烏芒山北線。
隋軍佯作不知,悄悄撤迴了斥候,隻許遠遠綴著便是。
又過了一個時辰,高句麗人開始摸近大隋陣地,隻等夜襲信號的到來。
繞道烏芒山北線的高句麗大將,正是乙支文德,他率領三千騎兵,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偷襲隋軍輜重糧草。
終於摸到隋軍後方,隋軍將士似乎毫無所覺。
就當高句麗人剛想要火燒隋軍輜重的時候,隋軍後方的輜重營裏,忽然傳來連續幾聲轟鳴,緊接著,隋軍的輜重在高句麗人的目瞪口呆中,化成了一片火海!
沒等他們反應過來,一隊騎兵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像尖刀一般刺殺了過來,瞬間就衝到了乙支文德麵前!
“不好!中計了!”
乙支文德感覺到不妙,勉力收攝心神,拍馬便走。
主將逃命,隨行夜襲的三千騎兵,沒等隋軍騎兵衝過來,自己已經亂成一團。
大隋騎兵見狀氣勢更勝,幾番衝刺,便將高句麗騎兵斬殺了七七八八,剩餘潰散逃兵,夜黑風高,也沒有辦法盡數誅滅。
話說迴高句麗主力,眼見大隋後方火勢巨大,短短時間幾乎將半邊天染紅了,隻以為乙支文德夜襲輜重成功了,獨眼的淵太祚立刻嗷嗷叫著,率領高句麗大軍發起了總攻。
隻可惜剛衝了幾百步,還沒靠近隋軍大營,就聽見前方密林中嗡嗡之聲不絕於耳,密密麻麻的弩箭射向了他們!然後左右兩支騎兵絞殺了過來!
高句麗人偷雞不成蝕把米,匆促迎戰,被河東郡兵殺得大敗!
不需一刻鍾,數萬高句麗人被分割成了難以支援的小塊,被像羔羊一樣宰殺,偶爾小股兇悍的高句麗將士組織反撲,但是麵對武器更加鋒利的隋軍,實在難以取得成效。
宇文承基也算接應的及時,率領驍果左軍,亦是追殺了不少高句麗逃軍。
反倒是隋軍主力於仲文部,建功甚少,完整隊伍踏上烏芒山的時候,戰事已經到了收尾的地步了。
此後三四日,楊浩、宇文承基及於仲文三軍合力追殺高句麗殘部,連破烏骨城、國內城等,直接將淵太祚和乙支文德追到了薩水之畔。兩人惶惶如喪家之犬,商量對策,最後乙支文德建議由他自己等待隋軍,假意投降,為淵太祚領殘兵返迴都城作最後一搏,爭取更多的時間。
淵太祚顧不上乙支文德是真降還是假降,隻能涕淚橫流表示感激,然後便匆匆拜別,渡過薩水,逃迴都城去了。
“今日或許是我乙支文德喪命之時!”
乙支文德隻帶了幾個心腹,還有幾千殘兵,在薩水之畔等死,結果一連等了幾天,隋軍遲遲不來,乙支文德鼓起勇氣,帶領殘兵稍一查探,才發現,大勝之下,隋軍竟然撤兵了!
的乙支文德,趕緊率領殘兵渡過薩水,一邊在臨近薩水的小城休整補給,一邊排除探馬,查探隋軍到底發生了什麽。
幾日後,從大隋方向潰逃過來的商人民夫,帶給乙支文德一個驚人消息——涿郡暴亂!大隋內亂了!
**
時間迴到五天之前。
涿郡
驃騎將軍司馬德戡,襲殺來護兒派遣麵聖的使者,隨後毒殺同為禦前值守的驃騎將軍衛乾劉征二人,徹底掌控了皇帝身邊所有的護衛統領權。
至夜,放火焚燒城南運河渡口,涿郡城內外大亂!
潛伏在涿郡、偽裝成商人的高句麗密探以及其他有心之人,見機四處縱火配合。
司馬德戡僅帶心腹人馬幾十人,包圍了皇帝所在的大帳,迎麵殺掉了上前質問的宇文述和獨孤盛,弩箭射死忠心護主的老太監尚欽,遍澆火油,將楊廣燒死在大帳之中。
楊廣至死都不清楚,當夜到底發生了什麽。
本該與曆史上有所不同的一代帝王,帶著濃重的遺憾,就此歸天。
而楊廣一死,整個天下立刻陷入大亂的節奏。
首先,司馬德戡弑帝之後,立刻散布謠言。
“秦王楊浩造反!”“宇文述造反!”“來護兒擁立秦王楊浩造反!”“於仲文宇文承基已經與楊浩私相授受,馬上就要在遼東稱帝!”“皇帝臨死之前,以太子病弱為由,傳位齊王楊暕!”諸如此類。
皇帝薨的消息和這些謠言,短短時間,便從遼東飛馳,傳往天下各個角落!
尚在山東平亂的張須陀聽聞皇帝遇害消息,吐血墜馬。
來護兒一夜蒼老了十歲。
楊玄感聞訊,在黎陽起兵,隨後與從涿郡歸來的兄弟楊玄縱、楊萬碩、謀士李密匯合,出兵向西控製東都洛陽,向北控製河北一部,發檄文討伐盤踞涿郡的司馬德戡。另派李密領兵數千,進入河東諸郡,意圖奪占楊浩在河原的基業。
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聞訊,悲喜交加,竄至揚州,企圖占據淮南江表諸郡。
太子楊昭得知噩耗,悲痛欲絕,在宮中昏倒數次,齊王楊暕以探望為由,逼死親兄,隨後令心腹控製宮城。
身在隴西的李淵得知消息晚了幾日,毫不猶豫起兵。
幾乎同一時間,駐守武威郡的秦叔寶也收到了消息。
而且賀若懷玉作為說客,也來到了驍果右軍。她仍然對秦叔寶不死心,試圖以婚約誘降之。秦叔寶哪能為美色所動,下令囚禁賀若懷玉。同時探知隴西動向,直接將李淵大軍攔在了西北。
李淵急的團團轉,數次給秦叔寶書信,勸之與自己一起返迴長安“勤王”。
秦叔寶置之不理,隻迴複讓李淵不得擅動兵馬。
李淵堂弟李神通大怒,出兵攻打,結果不敵秦叔寶,戰敗身死。李淵驚怒交加,不敢與驍果右軍纏鬥,原本占據長安或河東諸郡的計劃完全落空,隻得退而求其次,翻山越嶺往川蜀而去。
秦叔寶心憂大隋前途以及秦王楊浩處境,不戀戰追擊李淵,緩緩收兵向長安而去。
新漢郡
歸降的鮮卑諸部,除了步六孤夏所屬的步六部,其餘皆複叛亂。
魚俱羅長孫晟擊敗叛軍,大開殺戒,斬首無數。
除步六部,其餘鮮卑族,三歲以上的男子全部處決;十歲以上的女子,須手刃親族,方得以活命。得以活命的女子和孩童,打散編入步六部以及其他漢民之中,徹底杜絕後患。
至此,天下徹底大亂。
大結局篇
時光,如同一頭走在路上的老水牛。
無論世間人們過得掙紮還是輕鬆,它都拖著自己沉重步伐緩緩向前,一刻不停。
哪怕天下大亂,黎民受苦受難,生命烈火幾番焚燒,枯草幹了又綠,幾十載春秋晃晃悠悠,無情的劃過。
太原郡,文水縣。
以前隻是一個小小縣城,如今建設的比幾十年前的太原城還要雄偉!寬約十丈的石板瀝青路麵,從縣城正中而過,幹淨而整潔。
道路兩側栽種著高大柳樹,還有潺潺流過的護城河水,一切都生機勃勃。
城南路邊,有一間鐵匠鋪。
夏日正午,蟬兒在高大的柳樹上,拚了命地鳴叫,似乎發泄著對這個火熱世界的不滿。
樹陰涼底下,鐵匠鋪的老漢,正躺在竹椅上打盹。
老漢的左袖空了一截,搭在竹椅上時不時擺動一下。
“石爺爺!石爺爺,你快醒醒!”
幾個孩子從遠處跑了過來,抱著老漢那隻完好手臂,搖晃了起來。
老漢緩緩睜開了眼,似乎被打擾到了美夢,不過待看清身邊幾個孩子後,也不生氣,單手撐起了身子,笑罵道:“原來是你們幾個啊,怎地都沒有去學堂?”
一男孩快嘴道:“今天太熱,老師給我們放了假!”
“原來這樣啊。”
老漢頭腦漸漸清醒過來,佯裝生氣道:“既然夫子給你們放了假,那你們還不迴家避暑,跑到老頭子這裏來幹什麽!”
“嘻嘻,我們來聽石爺爺講故事呀!”一個女童乖巧的上前,輕輕替老漢捶了捶背。
“是呀是呀!上次石爺爺講到了景明皇帝被奸人所害,天下大亂,接下來呢?又發生了什麽,秦王和咱們河東郡兵後來怎麽樣了呢?”幾個孩子七嘴八舌補充道。
老漢略帶迴憶神情,悠悠道:“後來呀,後來自然是秦王殿下率領咱們河東郡兵,擊敗了涿郡的叛軍,誅殺了大奸人司馬德戡,替景明皇帝報了仇……”
“再後來呢,天下就太平了嗎?”孩子們似乎聽的不過癮。
老漢接下來的話,果然沒有讓孩子們失望。
“哪有那般容易,天下間的壞人,豈止司馬德戡一個!秦王殿下誅殺大奸賊司馬德戡之後,統率於仲文大將軍和宇文承基將軍,揮師南下,將楊玄感的兵馬趕出了河北諸郡!”
“楊玄感?我知道!我知道!這個人也是大奸賊,還曾派兵攻打咱們河東呢。”一個小孩搶著說道。
其他小孩子聽到河東被攻打,不由一陣緊張,紛紛問道:“攻打咱們河東?那他成功了嗎?”
老漢笑眯眯道:“嘿嘿!怎麽可能!當時李靖將軍駐守太原,再加上天工院研究的那些厲害東西,楊玄感派手下李密領兵前來攻打,即便有劉文靜做內應,都被李將軍打的落花流水!”
“哇!大將軍李靖!”
“天工院能造漂亮的大煙花!”孩子們眼神亮晶晶。
孩子們繼續追問:“後來呢?”
“後來呀,”老人摸了摸胡子,接著道:“李將軍大破李密軍,與秦王以及張須陀、來護兒等會師,聚集十萬兵馬圍困東都洛陽。楊玄感這個大奸賊,自覺打不過秦王大軍,開始商量其他的大壞蛋,共同對付秦王大軍。”
孩子們氣憤道:“果然是大壞蛋!打不過別人,就到處拉幫手!不是英雄好漢!”
老人被孩子們的話逗得哈哈大笑。
戰場之上,哪有孩子們想的那麽簡單,不過能這麽想,也是因為他們站在秦王這邊,替秦王擔心罷了。
“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秦王一時間也奈何不得這些大奸賊們,隻好暫時休兵。”
“唉!真是可惡!”孩子們聽到這裏,忍不住扼腕歎息起來。
“再後來呢?”
“再後來,秦王用了五年時間訓練將士,積蓄糧草,於大業八年,再次興兵討伐楊玄感,三個月破洛陽城牆,楊玄感兵敗而亡,第二年平定江南,第三年討伐盤踞長安的齊王楊暕,齊王逃川蜀,投奔偽唐皇帝李淵,秦王迎迴景明皇帝的蕭皇後和當今聖上,兩年後,秦王大軍攻破成都,秦叔寶大將軍生擒李淵!一年後,大業十三年,天下恢複太平!”
一樁樁,一件件,老人說得簡略,孩子們卻聽得熱血沸騰,隻恨自己不能穿越到當年,建功立業!
“你們都是大隋的未來,過去是我們這些老家夥們扛過來的,以後要靠你們!”老人安慰孩子們道。
“嗯!”孩子們重重點頭。
有女童歎道:“隻可惜我是女子!”
“嘿嘿!如今大隋,男孩女孩沒有什麽分別,你沒聽說年僅十八歲的武才人,卻考取殿試第一嗎?她就是女子!如今已經入總理內閣,乃是名副其實的女相國!可謂古往今來,女子第一人也!”
女童露出嬌憨神色:“我倒沒想變成像武才人那麽厲害!”
“存誌當高遠!這是老師教我們的,我以後就想當大將軍!”
“我也想當大將軍!”
“我想當大匠!進天工院!”
“我想當……”
老人聽著孩子們各自述說理想,輕輕著自己四十年前在洛陽大戰受傷的斷臂,心裏蕩起無邊的欣慰和滿足。
“秦王當年平定天下,輔佐年幼的陛下登基,力主保留景明皇帝的年號,到如今,已經是大業四十三年!希望子孫後代既壽永昌,大業傳承千年萬載!”
-----------------------------------
此書《大隋秦王》完結,其實上周寫了好幾萬字,終歸是給本書一個結局,可惜字數太多,時間過了這麽久,考慮到有人追讀訂閱白白花費,於是盡量精簡到目前的版本。
很不完美,但是終於完結了!有緣再見!
清河雲上 2023年12月28
此後兩日,河東郡兵行至漁陽郡玄水之畔,又一日,趕至柳城郡。
沿途役夫數萬,或平整道路,或運送軍糧補給等,河東諸將士默默無語,隻約束手下隻帶足必要糧草,其他任何情況不得擾民。
由於可以隨時補充糧草,戰馬也換了兩次,河東郡兵行軍速度比之前從草原趕赴涿郡還快了一些。
很快進入遼河平原,大軍行進速度再次加快,最終於離開涿郡之後的第七日,在一場薄薄的秋雪之中,趕到了隋軍的最前線——遼東城。
遼東城,即漢之襄平城,在遼水以東。
百餘年前高句麗占據此城之後,改名遼東城。此城被高句麗占據百年,漸漸倚重其為僅次於都城的重要城市,商旅財貨往來繁忙,倒是難得興盛之景。
皇帝楊廣親征遼東,隋軍前期戰鬥極為順利,幾乎勢如破竹奪取了遼東城。
高句麗向東、向南退守千山一線,隋軍再想追擊,卻變得沒有那麽容易。千山乃長白餘脈,許多地方險峻非常,隋軍不善山地作戰,被高句麗依仗地利,硬生生拖了數月,難以寸進。
就在楊浩和河東郡兵趕到遼東城的當下,據守遼東城的主將是大將軍於仲文,紮營在城東十裏之外,而宇文承基則屯兵城東南三十裏外的棲風嶺,互為犄角。
於仲文和宇文承基,見到有一支新的萬人隊伍趕到,都沒有在意,直到聽旗兵報告來人是秦王楊浩領兵的河東郡兵,才大吃一驚。
楊浩率軍駐紮在遼東城東北,下寨之後,立刻散出去斥候,偵察千山地形和高句麗的布兵情況。另外,又遣旗兵與於仲文部和宇文承基部聯係,詢問軍情。
大約半日之後,楊浩基本清楚了目前遼東的局勢。
“此地往東三十五裏許,就是一片連綿上百裏的山嶺,遼東人喚作烏芒山,由此山向北地勢險峻,大軍難以通行,如若再往北或者向南,則繞路極遠,於大將軍和宇文將軍都嚐試過,皆被高句麗聞訊偷襲,收效極低……”
“唯一可行之策,便是自烏芒山平推而上,然高句麗人更熟悉地形地勢,又兼烏芒山上許多山頂終年積雪,終究不利於我大隋軍作戰,之前數月也多是在此處爭奪折損!”
楊浩望著地圖,耳邊聽斥候匯報軍情,沉思不語。
身旁穆離振聲說道:“烏芒山能否通過騎兵?”
斥候迴道:“可以,不過觀以往軍情諜報,烏芒山中許多地方可以藏匿小股兵馬,高句麗人必然會多處襲擾。”
聽到這裏,河東諸將湧起莫名熟悉感覺,忍不住互望了一眼。
“咦!高狗賤人,偷學我們的穿插戰術?這豈不是關公麵前耍大刀,自取其辱嗎?”
“你別亂說!人家是高句麗人,不是高狗賤人!”
“嘿嘿嘿,我說是高狗賤人,便是高狗賤人!”
“哈哈哈哈——”
楊浩見諸將有說有笑,也不由笑了出來。
“吩咐斥候營,繼續探明敵人動向!”
河東改良到第三代的望遠鏡,已經列裝到了河東郡兵的斥候營裏,以前隻能望遠二裏,如今望遠四五裏,依舊清晰可辨人影,實在是大利器!
除了望遠鏡,如今河東郡兵使用的橫刀長刀,乃至弩弓都是用迭代了好幾次的河東精鋼煉製而成,再加上河東郡兵的驍勇善戰,楊浩和諸將士滿懷信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此後兩日,河東郡兵原地休整,戰馬亦喂足草料,養精蓄銳,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
當晚,楊浩親手書信給於仲文和宇文承基,言河東郡兵將於明日進攻高句麗人,請兩人相機而動。
楊浩相信,兩人手下四五萬兵馬堆在前線,隻要河東郡兵能撕開一個口子,三路大軍配合之下,高句麗人絕對難以守住烏芒山。
“年輕人就是衝動,好大喜功,希望你別敗得太慘!”
於仲文領兵三萬餘,是陣前主將,收到楊浩的書信,心裏多少有些輕視。
宇文承基收到書信,微微一愣。
“豎子張狂!真當我們是無能之輩嗎!你才來了幾天,你了解遼東嗎,你了解高句麗人嗎?憑什麽讓我們配合你進攻!”身邊許多親信,多半如於仲文那樣不以為然,甚至有勃然大怒者。
宇文承基頭痛擺手,平息了爭論,果斷下令驍果左軍備戰,明日一早,沿南線對高句麗人發動進攻,算是為河東郡兵分擔了一些壓力。
翌日,楊浩率河東郡兵出擊,進入烏芒山。
宇文承基大軍開撥,進入烏芒山南線,論時間隻比河東郡兵晚了一線。
“瘋子!都是瘋子!打仗不是這樣打的!”
於仲文不想動,但迫不得已,隻能微微將大軍提到烏芒山邊緣,卻不進入。
看樣子是做好了接應楊浩與宇文承基敗退而迴的打盤。
隋軍已經數日沒有發起進攻,此番河東郡兵與驍果左軍並沒有遇到大股的敵人,想來是高句麗人也沒有料到隋軍會如此快發動攻擊。
兩軍攜手,連破高句麗營地,幾乎拿下了一半的烏芒山。
如此順利,讓驍果左軍將士大為震撼。
這還是困住他們數月之久的烏芒山嗎?
按照如此進度,豈不是再過一兩天,就能徹底蕩平烏芒山?
理智讓他們覺得勝利來的有些不真實!
宇文承基一顆心怦怦直跳。
熟悉的感覺又迴來了!
當初在西北殲滅吐穀渾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
渾渾噩噩,不明所以,然後跟著就躺贏了!
高句麗人經過一日的挫敗,也終於在第二天白天,調集了數萬大軍,趕到了烏芒山。
似乎之前數月,雙方在烏芒山拉鋸戰,又將重演!
及至黑夜,雙方對峙隻隔了不到二十裏!
黑夜深沉,有零星的雪花從天空上飄落。
唿嘯的北風,無數啪啪作響的火把,將烏芒山點亮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
及夜,本該互相試探、彼此不敢輕舉妄動的雙方,居然同時選擇夜襲!
子時,先天占優的河東斥候率先發現了,高句麗人分兵數千人,悄無聲息偷偷繞道烏芒山北線。
隋軍佯作不知,悄悄撤迴了斥候,隻許遠遠綴著便是。
又過了一個時辰,高句麗人開始摸近大隋陣地,隻等夜襲信號的到來。
繞道烏芒山北線的高句麗大將,正是乙支文德,他率領三千騎兵,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偷襲隋軍輜重糧草。
終於摸到隋軍後方,隋軍將士似乎毫無所覺。
就當高句麗人剛想要火燒隋軍輜重的時候,隋軍後方的輜重營裏,忽然傳來連續幾聲轟鳴,緊接著,隋軍的輜重在高句麗人的目瞪口呆中,化成了一片火海!
沒等他們反應過來,一隊騎兵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像尖刀一般刺殺了過來,瞬間就衝到了乙支文德麵前!
“不好!中計了!”
乙支文德感覺到不妙,勉力收攝心神,拍馬便走。
主將逃命,隨行夜襲的三千騎兵,沒等隋軍騎兵衝過來,自己已經亂成一團。
大隋騎兵見狀氣勢更勝,幾番衝刺,便將高句麗騎兵斬殺了七七八八,剩餘潰散逃兵,夜黑風高,也沒有辦法盡數誅滅。
話說迴高句麗主力,眼見大隋後方火勢巨大,短短時間幾乎將半邊天染紅了,隻以為乙支文德夜襲輜重成功了,獨眼的淵太祚立刻嗷嗷叫著,率領高句麗大軍發起了總攻。
隻可惜剛衝了幾百步,還沒靠近隋軍大營,就聽見前方密林中嗡嗡之聲不絕於耳,密密麻麻的弩箭射向了他們!然後左右兩支騎兵絞殺了過來!
高句麗人偷雞不成蝕把米,匆促迎戰,被河東郡兵殺得大敗!
不需一刻鍾,數萬高句麗人被分割成了難以支援的小塊,被像羔羊一樣宰殺,偶爾小股兇悍的高句麗將士組織反撲,但是麵對武器更加鋒利的隋軍,實在難以取得成效。
宇文承基也算接應的及時,率領驍果左軍,亦是追殺了不少高句麗逃軍。
反倒是隋軍主力於仲文部,建功甚少,完整隊伍踏上烏芒山的時候,戰事已經到了收尾的地步了。
此後三四日,楊浩、宇文承基及於仲文三軍合力追殺高句麗殘部,連破烏骨城、國內城等,直接將淵太祚和乙支文德追到了薩水之畔。兩人惶惶如喪家之犬,商量對策,最後乙支文德建議由他自己等待隋軍,假意投降,為淵太祚領殘兵返迴都城作最後一搏,爭取更多的時間。
淵太祚顧不上乙支文德是真降還是假降,隻能涕淚橫流表示感激,然後便匆匆拜別,渡過薩水,逃迴都城去了。
“今日或許是我乙支文德喪命之時!”
乙支文德隻帶了幾個心腹,還有幾千殘兵,在薩水之畔等死,結果一連等了幾天,隋軍遲遲不來,乙支文德鼓起勇氣,帶領殘兵稍一查探,才發現,大勝之下,隋軍竟然撤兵了!
的乙支文德,趕緊率領殘兵渡過薩水,一邊在臨近薩水的小城休整補給,一邊排除探馬,查探隋軍到底發生了什麽。
幾日後,從大隋方向潰逃過來的商人民夫,帶給乙支文德一個驚人消息——涿郡暴亂!大隋內亂了!
**
時間迴到五天之前。
涿郡
驃騎將軍司馬德戡,襲殺來護兒派遣麵聖的使者,隨後毒殺同為禦前值守的驃騎將軍衛乾劉征二人,徹底掌控了皇帝身邊所有的護衛統領權。
至夜,放火焚燒城南運河渡口,涿郡城內外大亂!
潛伏在涿郡、偽裝成商人的高句麗密探以及其他有心之人,見機四處縱火配合。
司馬德戡僅帶心腹人馬幾十人,包圍了皇帝所在的大帳,迎麵殺掉了上前質問的宇文述和獨孤盛,弩箭射死忠心護主的老太監尚欽,遍澆火油,將楊廣燒死在大帳之中。
楊廣至死都不清楚,當夜到底發生了什麽。
本該與曆史上有所不同的一代帝王,帶著濃重的遺憾,就此歸天。
而楊廣一死,整個天下立刻陷入大亂的節奏。
首先,司馬德戡弑帝之後,立刻散布謠言。
“秦王楊浩造反!”“宇文述造反!”“來護兒擁立秦王楊浩造反!”“於仲文宇文承基已經與楊浩私相授受,馬上就要在遼東稱帝!”“皇帝臨死之前,以太子病弱為由,傳位齊王楊暕!”諸如此類。
皇帝薨的消息和這些謠言,短短時間,便從遼東飛馳,傳往天下各個角落!
尚在山東平亂的張須陀聽聞皇帝遇害消息,吐血墜馬。
來護兒一夜蒼老了十歲。
楊玄感聞訊,在黎陽起兵,隨後與從涿郡歸來的兄弟楊玄縱、楊萬碩、謀士李密匯合,出兵向西控製東都洛陽,向北控製河北一部,發檄文討伐盤踞涿郡的司馬德戡。另派李密領兵數千,進入河東諸郡,意圖奪占楊浩在河原的基業。
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聞訊,悲喜交加,竄至揚州,企圖占據淮南江表諸郡。
太子楊昭得知噩耗,悲痛欲絕,在宮中昏倒數次,齊王楊暕以探望為由,逼死親兄,隨後令心腹控製宮城。
身在隴西的李淵得知消息晚了幾日,毫不猶豫起兵。
幾乎同一時間,駐守武威郡的秦叔寶也收到了消息。
而且賀若懷玉作為說客,也來到了驍果右軍。她仍然對秦叔寶不死心,試圖以婚約誘降之。秦叔寶哪能為美色所動,下令囚禁賀若懷玉。同時探知隴西動向,直接將李淵大軍攔在了西北。
李淵急的團團轉,數次給秦叔寶書信,勸之與自己一起返迴長安“勤王”。
秦叔寶置之不理,隻迴複讓李淵不得擅動兵馬。
李淵堂弟李神通大怒,出兵攻打,結果不敵秦叔寶,戰敗身死。李淵驚怒交加,不敢與驍果右軍纏鬥,原本占據長安或河東諸郡的計劃完全落空,隻得退而求其次,翻山越嶺往川蜀而去。
秦叔寶心憂大隋前途以及秦王楊浩處境,不戀戰追擊李淵,緩緩收兵向長安而去。
新漢郡
歸降的鮮卑諸部,除了步六孤夏所屬的步六部,其餘皆複叛亂。
魚俱羅長孫晟擊敗叛軍,大開殺戒,斬首無數。
除步六部,其餘鮮卑族,三歲以上的男子全部處決;十歲以上的女子,須手刃親族,方得以活命。得以活命的女子和孩童,打散編入步六部以及其他漢民之中,徹底杜絕後患。
至此,天下徹底大亂。
大結局篇
時光,如同一頭走在路上的老水牛。
無論世間人們過得掙紮還是輕鬆,它都拖著自己沉重步伐緩緩向前,一刻不停。
哪怕天下大亂,黎民受苦受難,生命烈火幾番焚燒,枯草幹了又綠,幾十載春秋晃晃悠悠,無情的劃過。
太原郡,文水縣。
以前隻是一個小小縣城,如今建設的比幾十年前的太原城還要雄偉!寬約十丈的石板瀝青路麵,從縣城正中而過,幹淨而整潔。
道路兩側栽種著高大柳樹,還有潺潺流過的護城河水,一切都生機勃勃。
城南路邊,有一間鐵匠鋪。
夏日正午,蟬兒在高大的柳樹上,拚了命地鳴叫,似乎發泄著對這個火熱世界的不滿。
樹陰涼底下,鐵匠鋪的老漢,正躺在竹椅上打盹。
老漢的左袖空了一截,搭在竹椅上時不時擺動一下。
“石爺爺!石爺爺,你快醒醒!”
幾個孩子從遠處跑了過來,抱著老漢那隻完好手臂,搖晃了起來。
老漢緩緩睜開了眼,似乎被打擾到了美夢,不過待看清身邊幾個孩子後,也不生氣,單手撐起了身子,笑罵道:“原來是你們幾個啊,怎地都沒有去學堂?”
一男孩快嘴道:“今天太熱,老師給我們放了假!”
“原來這樣啊。”
老漢頭腦漸漸清醒過來,佯裝生氣道:“既然夫子給你們放了假,那你們還不迴家避暑,跑到老頭子這裏來幹什麽!”
“嘻嘻,我們來聽石爺爺講故事呀!”一個女童乖巧的上前,輕輕替老漢捶了捶背。
“是呀是呀!上次石爺爺講到了景明皇帝被奸人所害,天下大亂,接下來呢?又發生了什麽,秦王和咱們河東郡兵後來怎麽樣了呢?”幾個孩子七嘴八舌補充道。
老漢略帶迴憶神情,悠悠道:“後來呀,後來自然是秦王殿下率領咱們河東郡兵,擊敗了涿郡的叛軍,誅殺了大奸人司馬德戡,替景明皇帝報了仇……”
“再後來呢,天下就太平了嗎?”孩子們似乎聽的不過癮。
老漢接下來的話,果然沒有讓孩子們失望。
“哪有那般容易,天下間的壞人,豈止司馬德戡一個!秦王殿下誅殺大奸賊司馬德戡之後,統率於仲文大將軍和宇文承基將軍,揮師南下,將楊玄感的兵馬趕出了河北諸郡!”
“楊玄感?我知道!我知道!這個人也是大奸賊,還曾派兵攻打咱們河東呢。”一個小孩搶著說道。
其他小孩子聽到河東被攻打,不由一陣緊張,紛紛問道:“攻打咱們河東?那他成功了嗎?”
老漢笑眯眯道:“嘿嘿!怎麽可能!當時李靖將軍駐守太原,再加上天工院研究的那些厲害東西,楊玄感派手下李密領兵前來攻打,即便有劉文靜做內應,都被李將軍打的落花流水!”
“哇!大將軍李靖!”
“天工院能造漂亮的大煙花!”孩子們眼神亮晶晶。
孩子們繼續追問:“後來呢?”
“後來呀,”老人摸了摸胡子,接著道:“李將軍大破李密軍,與秦王以及張須陀、來護兒等會師,聚集十萬兵馬圍困東都洛陽。楊玄感這個大奸賊,自覺打不過秦王大軍,開始商量其他的大壞蛋,共同對付秦王大軍。”
孩子們氣憤道:“果然是大壞蛋!打不過別人,就到處拉幫手!不是英雄好漢!”
老人被孩子們的話逗得哈哈大笑。
戰場之上,哪有孩子們想的那麽簡單,不過能這麽想,也是因為他們站在秦王這邊,替秦王擔心罷了。
“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秦王一時間也奈何不得這些大奸賊們,隻好暫時休兵。”
“唉!真是可惡!”孩子們聽到這裏,忍不住扼腕歎息起來。
“再後來呢?”
“再後來,秦王用了五年時間訓練將士,積蓄糧草,於大業八年,再次興兵討伐楊玄感,三個月破洛陽城牆,楊玄感兵敗而亡,第二年平定江南,第三年討伐盤踞長安的齊王楊暕,齊王逃川蜀,投奔偽唐皇帝李淵,秦王迎迴景明皇帝的蕭皇後和當今聖上,兩年後,秦王大軍攻破成都,秦叔寶大將軍生擒李淵!一年後,大業十三年,天下恢複太平!”
一樁樁,一件件,老人說得簡略,孩子們卻聽得熱血沸騰,隻恨自己不能穿越到當年,建功立業!
“你們都是大隋的未來,過去是我們這些老家夥們扛過來的,以後要靠你們!”老人安慰孩子們道。
“嗯!”孩子們重重點頭。
有女童歎道:“隻可惜我是女子!”
“嘿嘿!如今大隋,男孩女孩沒有什麽分別,你沒聽說年僅十八歲的武才人,卻考取殿試第一嗎?她就是女子!如今已經入總理內閣,乃是名副其實的女相國!可謂古往今來,女子第一人也!”
女童露出嬌憨神色:“我倒沒想變成像武才人那麽厲害!”
“存誌當高遠!這是老師教我們的,我以後就想當大將軍!”
“我也想當大將軍!”
“我想當大匠!進天工院!”
“我想當……”
老人聽著孩子們各自述說理想,輕輕著自己四十年前在洛陽大戰受傷的斷臂,心裏蕩起無邊的欣慰和滿足。
“秦王當年平定天下,輔佐年幼的陛下登基,力主保留景明皇帝的年號,到如今,已經是大業四十三年!希望子孫後代既壽永昌,大業傳承千年萬載!”
-----------------------------------
此書《大隋秦王》完結,其實上周寫了好幾萬字,終歸是給本書一個結局,可惜字數太多,時間過了這麽久,考慮到有人追讀訂閱白白花費,於是盡量精簡到目前的版本。
很不完美,但是終於完結了!有緣再見!
清河雲上 2023年12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