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七日,河東郡兵進入了戰時動員階段。


    眾將士們倒沒有覺得倉促意外,畢竟他們日常的演習訓練,就包括了類似突襲、轉移、運動包圍的戰術內容,幾乎隨時都處於臨戰狀態。


    對長孫晟來說,更重要的工作卻是要做好戰時的後勤保障,經過前一個階段的河東郡兵的迅猛擴充發展,長孫晟已經慢慢適應了這樣的職責。而且他還有劉文靜、王績等太原郡官員的輔助,倒也不算是任務艱巨。


    在大軍開動前的幾天裏,楊浩也沒有閑著,一是召集崔長芳、張乾璟張乾文等人,叮囑河原要正常生產,另外還要配合打造一批軍備和軍械。河東郡兵驟然增兵至五六萬,甲胄等物資剛剛滿足需求,但考慮到戰時的損毀率,河原不得不承擔了一部分鍛造任務。好在河原已經步入了正軌,人手越來越充足,而且經過幾次大大小小的技術改良之後,煉鐵效率提高了不少,公孫棠等人也能抽出精力來,率領天工院眾工匠打造一批軍械甲胄。


    楊湛也跟兄長匯報了河原玻璃廠的經營狀況。


    楊浩對普通玻璃倒沒有太上心,主要是叮囑了小楊湛,每個月一定要向公孫棠交付數百斤高品質的光學玻璃,作為製作千裏鏡的基本材料。


    在公孫棠和孫行的刻苦鑽研下,如今天工院製作的千裏鏡,比之最早的那一批,明顯精巧了不少,而且對玻璃材質要求更高,整體光學性能提升了許多。孫行對千裏鏡甚為沉迷,拉著楊浩問清楚原理之後,他甚至打造了一支巨型千裏鏡。隻是當他用這支巨型千裏鏡望向月亮的時候,整個人都震驚了!


    楊浩也沒想到孫行能舉一反三,製造出這樣的天文望遠鏡來。孫行製造的那支千裏鏡,楊浩也查看過,粗略估算放大倍數大概在三十倍左右,用這樣的千裏鏡來觀察月球,已經能夠看清楚月球上的環形山等地形了。


    孫行正是被這一發現所震撼了!


    千百年來人們習以為常的月亮,竟然是這種樣子!而且從楊浩口中,他甚至得知了他們所處的大地,也是一顆跟月亮差不多樣子的球體,這讓他極為震驚!


    其實很早之前,楊浩就與他探討過‘天圓地方’的說法,那時候他還覺得楊浩所言不太可信,但是後來楊浩列舉的一係列證據,讓他有些動搖。直到他用自己製作的千裏鏡望向月亮的時候,他終於對楊浩之前所說完全信服了!


    楊浩很樂意看到孫行跨出這一步,這隻是揭開科學迷霧的第一步,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孫行去發現。


    孫行沉迷於千裏鏡,讓公孫棠哭笑不得,天工院人手本來就少,孫行一天到晚拿著千裏鏡看月亮,多多少少耽誤了天工院的一些日常工作。


    為此,公孫慧挨了父親公孫棠狠狠一頓數落,原因是孫行製作的千裏鏡,其中也有公孫慧的幫忙。


    公孫棠對兒子這種‘不務正業’有些難過,我們公孫家的本職工作當然是鍛造鋼鐵,你小子怎麽能轉行幫著搗鼓千裏鏡呢?


    對於爹爹的指責,公孫慧訕訕撓頭,他自從被小道玄打的吐血明智之後,越來越像一個正常人,而且聰慧程度實則遠超常人。楊浩跟孫行解釋光學折射原理,他隻是在旁邊隨便聽了幾句,便比孫行領悟的還要深刻,倒是讓楊浩有些嘖嘖稱歎。


    不過在煉鐵方麵,公孫慧更是天賦極高,河原高爐的數項改良,都有他的意見參與其中,楊浩本想把他提拔為匠師,公孫慧卻是以不敢與父親同職,推辭掉了。


    公孫棠嘴上雖然笑罵了幾句,心中卻著實高興和自豪,對楊浩的感恩越發強盛了幾分。如果沒有遇到楊浩,兒子可能仍然是當初渾渾噩噩的癡憨模樣,比起現在,他已經太知足了!


    楊浩也很高興看到河原人才興盛,這讓他更加放心地專注於收複六鎮舊地了。


    新建的超大型高爐已經投產了,很幸運,超大高爐幾乎完美運行,河原的煉鋼能力,一下子暴增了數倍!如今河原與西山的鐵軌已經鋪設完畢了,而通向北川礦山的鐵軌,也已經鋪設過了晉水支流,估計再有十天半個月也能鋪設完畢,到時候煤鐵運輸壓力會進一步減輕。


    這兩條鐵軌花費了令人咋舌的數十萬斤鋼鐵,河原之外的人不清楚內情,還不覺得如何,天工院眾工匠卻是極為震驚,而且這條‘鐵路’又是他們親手修建的,不免內心滿滿的自豪感。


    楊浩放心離開河原,剩下的幾天,便是呆在河東郡兵之中。


    與驍果右軍一樣,河東郡兵也成立了自己的作戰訓練部,五軍優秀將士都會定期來作戰訓練部培訓。


    穆離已經可以很有威勢地給眾將士講課了,從最簡單的運動戰,講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再講到‘局部不對稱’,又或者是騎兵甚至是步兵的‘穿插分割戰術’。這些內容,他在驍果右軍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此時教授給河東郡兵將士,卻是信手拈來。


    “少主!”


    慕容長玉與將士們坐在一起,望著講台上侃侃而談的穆離,忍不住淚流滿麵。


    他也是帶兵打仗的人,當然知道穆離所說這些,如果真的在戰場上讓施展出來,會有多大的威力!


    迴想當初西北之戰,秦叔寶以少敵多將他生擒,當初覺得不可思議,如今慢慢跟著學習之後,才恍然驚覺秦叔寶當時已經是手下留情了,如果願意,秦叔寶可以用更殘酷的方式將他們全殲掉!


    與慕容長玉的激動欣慰不同,講台下某個角落裏,一個濃眉大漢興奮地滿臉漲紅,記錄講課內容的手掌都忍不住顫抖著!


    “絲~~~”


    李藥師忍不住用牙關吐著氣,他全身都在戰栗著,一雙虎目爆射出驚人的亮光。


    “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我已經覺得很精辟了,卻沒想到在這裏,竟然能聽到更振聾發聵的講解!我能入河東郡兵,當真是天幸啊!唉,隻可惜……”


    李藥師神色激動,旋即想到自己入河東郡兵晚,這次對六鎮之戰,自己所在的第五軍卻隻能奉命留守太原,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咦!那人是誰,叫什麽名字?”


    楊浩忽然注意到濃眉大漢,隨口朝身邊認真做著會議紀要的長孫無忌問道。


    “殿下問哪個人?”


    長孫無忌抬起頭來,朝楊浩看的方向望去,看到大漢之後,微微一愣,低頭翻看了一下手中的記錄簿,“呃……第七排第三列,呃,第五軍,李藥師,嗯,那個位置應該坐的是李藥師。”


    “李藥師?”


    楊浩皺了皺眉,卻是對這個名字沒有什麽印象。


    “殿下,怎麽了?有什麽不對嗎?”長孫無忌疑惑道。


    楊浩搖搖頭:“沒什麽,隻是覺得剛剛那人聽的很認真罷了。哦,對了,柴紹表現怎麽樣?”


    長孫無忌答道:“柴紹最開始是在第四軍第七營,表現優異,後來第五軍缺人少,便被抽調到了第五軍任軍司馬。”


    “哦。”


    楊浩聞言點點頭。


    柴紹是太子楊昭的人,自己倒不好一直一直把他放在校尉營裏,如今他考核達標,調任第五軍軍司馬,是他自己的能力,倒也是一樁好事。


    又聽了一會兒,穆離講完了,另一個上來講,卻是太原郡尉樊朗的兒子樊雲霄。


    樊雲霄如今成績最為優異,是河東郡兵中的佼佼者,與他老爹帶著幾十個郡兵手下守在日漸式微的郡尉府、不願融入河東郡兵形成鮮明對比,卻是極為主動積極參加訓練和學習。


    楊浩對此一笑置之。


    樊朗不過是抹不開麵子而已,心中實則知道河東郡兵大勢所趨,樊雲霄能如此積極融入河東郡兵,未必背後沒有他老爹樊朗的意思在裏麵。


    作戰訓練部的培養模式,已經成為了河東郡兵訓練之餘的常態。除了穆離樊雲霄等人負責講課之外,楊浩也偶爾參與一下,與將士們互動很多。


    迴到郡守府,張靈姝和陸晴清已經知道了楊浩要隨軍出戰了,不免有些擔心。她們二人自然不能跟隨楊浩去馬邑。


    “夫君,要不你把小鸞帶去吧,總有個人能照顧你。”張靈姝說道。


    楊浩笑道:“此番去可能要打仗的,帶著小鸞不太方便吧。”


    張靈姝想了想,忽然靈機一動,道:“咦!夫君可以讓小鸞打扮成親兵的樣子,這樣不就行了嘛……”


    “呃……”


    楊浩無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河雲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河雲上並收藏大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