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請留步。”


    楊浩和長孫晟進了書房之後,崔長芳和穆離剛要跟著進去,被王仁恭一步上前攔了下來。


    崔長芳目光頗為驚訝望著王仁恭,皺眉道:“什麽意思?”


    王仁恭道:“長孫將軍與秦王要說的乃是機密之事,閑雜人等還是不要聽為好!”


    “你說什麽!”


    崔長芳瞪著王仁恭,一臉難以置信,後者神『色』不為所動,依舊阻攔在兩人身前,隻能氣憤道:“既然是機密之事,為什麽你能進去,我們卻不能?”


    王仁恭正『色』道:“你想錯了,你們不能進去,我當然也不會進去!”一副正義凜然的門神模樣。


    崔長芳為之語塞。


    楊浩看了身邊的長孫晟一眼,皺眉道:“長孫將軍,真有必要如此嗎?他們兩人一個是我表兄崔長芳,另一個則是我的貼身護衛穆離,何事連他們都要迴避?”


    長孫晟沉聲道:“秦王見諒,非是元實兄誇大其詞,的確是非常機密之事,我要單獨與秦王匯報。”


    楊浩眉頭一皺,對著長孫晟,向外做了一個請的動作,淡淡道:“既然如此,這等機密之事我不聽也罷,長孫將軍和王太守請迴吧。”


    長孫晟沒有反應過來,驚訝道:“為何?”


    楊浩嗤笑道:“若是公事,他們二人是我的下屬,我自然會讓他們知曉其中內容,你讓他們迴避,端的沒有道理;若是私事,嘿,我不聽也罷。將軍自己斟酌吧。”


    說完似笑非笑望著長孫晟。


    長孫晟聞言一呆,麵皮不由自主抽搐了幾下,最終朝王仁恭揮了揮手,苦笑道:“呃,秦王言之有理,就讓他們兩個進來吧。”


    王仁恭猶豫了一下,才往旁邊挪了挪。


    崔長芳冷哼一聲:“好狗不擋道!”拉著穆離撞著王仁恭的肩膀,徑直走進了書房。


    王仁恭大眼圓睜,被崔長芳氣得不輕,不過看在楊浩的麵子上,最終忍氣吞聲下來,沒有跟崔長芳一般見識。


    楊浩笑道:“王太守不進來嗎?”


    王仁恭恭敬道:“某不敢當,自在書房外麵便可。”自己把書房的門帶上了,竟然真的沒有進來。


    楊浩好笑搖了搖頭,目光迴到長孫晟身上,溫聲道:“現在長孫將軍可以說出來,到底是什麽事情了嗎?”


    長孫晟神『色』一正,忽然探手入懷,卻是抓了一卷明黃的帛絹出來,沉聲說道:“聖上密旨在此,秦王楊浩請接旨!”


    楊浩微微一愣,不敢怠慢,俯身跪伏於地,恭謹道:“臣楊浩接旨。”


    崔長芳和穆離亦是『露』出震驚神『色』,兩人萬萬沒想到長孫晟說的機密之事,竟然是皇帝楊廣的密旨!難怪方才王仁恭那般謹慎的態度!當即跟著楊浩跪拜了下去。


    長孫晟展開密旨,目光掃過密旨內容,臉上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古怪神『色』,見楊浩三人還跪在地上等候宣旨,清咳了一聲後,依字念道:“楊浩,你沒有想到吧,朕會有這樣一封密旨給你!哈哈哈,朕擢升長孫晟為河東總管,你定然以為朕信不過你,讓他來牽製你!嘿嘿,這次你可要猜錯了,朕之胸懷豈會那般狹窄!朕已經跟長孫晟囑咐過了,這次河東之行,明裏他是總管,你是太原郡守,你受他轄製,但是實際上,長孫晟不過是一個幌子,所有軍政決斷,你酌情處置,長孫晟自會配合於你,即便有什麽差池,他也會替你承擔口誅筆伐,你可知道了?”


    楊浩聽到著古怪的密旨,忍住沒笑出聲來,楊廣竟然暗藏了這麽一手,確實出乎了他的意料!


    崔長芳和穆離聞言亦大喜過望,聽楊廣的密旨,言外之意,竟然是指楊浩的權力還在河東總管長孫晟之上!這簡直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長孫晟微微停頓了一下,又接著念道:“聽到這裏,你一定很得意吧,朕早就料到了!你且不要得意,長孫晟為人沉穩老練,對突厥又極為熟悉,你莫要驕傲自大,不聽他的建議,若是河東出了差池,朕定會明察秋毫,若是你的責任,朕絕不姑息……”


    後麵還有許多楊廣勸勉的話語,楊浩聽著這些話語,幾乎能想象到金殿之上楊廣的表情神態,心中沒由來一陣暖意。他本就沒有怨恨楊廣的安排,更知道楊廣父子的不容易。


    楊廣的這道密旨,看似是對楊浩的奚落和訓導,實際上卻不無解釋的含義在其中,以長孫晟見慣了朝堂上君臣刻薄的臣子看來,反而是更加難得和少見。


    迴想起太子楊昭親自送自己出大興城時候說的話語,長孫晟恍然大悟,這才算真正明白了楊廣父子囑托自己此行的真正使命。


    “縱然聽說楊浩一手帶出來的驍果右軍戰功卓著,沒想到我還是低估了此人在聖上和太子心中的分量!這絕不單純因為楊浩秦王的身份而已!”


    長孫晟念完楊廣有些怪異的密旨,心中同樣震動不已。


    “唿~~~”


    楊浩不是第一次收到楊廣的口諭,但是今天這道密旨明顯更情緒化,甚至包含著楊廣對他又愛又恨的無奈與掙紮。新鮮之餘,心中頓時輕鬆起來,輕輕吐了一口氣。


    “好了,這就是聖上托我帶給秦王的密旨。”


    長孫晟也吐了一口氣,將密旨卷好遞給了楊浩。


    楊浩接過密旨,一邊揣進懷裏,一邊隨意說道:“聖上的意思是讓長孫將軍配合我收複六鎮之地?”


    長孫晟點頭道:“正是如此!”


    楊浩若有所思道:“這便是說,若是我處理起來比較棘手的事情,盡情可以推到將軍身上,或者幹脆由你代我推行下去?”


    長孫晟嘴角情不自禁抽了抽,苦笑道:“唉,秦王果然直爽,長孫晟佩服!”


    楊浩笑道:“我與將軍之間是公事,自然要公事公辦,攤開來說,反而顯得有誠意一些。沒事,就算不太習慣,以後你也會慢慢了解我的。”


    “嗬嗬。”長孫晟無奈苦笑了一下,算是將自己背鍋俠的身份默認了下來。


    “原來長孫晟是聖上派來的的心腹,嘿嘿,這對王爺來說是一大利好!”


    旁邊的崔長芳和穆離會心一笑,總算明白了長孫晟的任務,登時對他改觀了不少。


    長孫晟忽然想到了什麽,開口問道:“對了!不知秦王打算如何整頓河東諸郡的軍事?我卻是聽說,殿下聚集了許多人煉鐵,果真有此事?”


    楊浩哈哈一笑:“你倒是消息靈通,不會是劉文靜他們告訴你的吧?河東諸郡軍事,我本有些打算,不過既然你來了,我倒是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這件事算是本王交給你去做的第一件事。”


    長孫晟聞言一凜,正『色』道:“但憑殿下吩咐!”


    楊浩靠近長孫晟,低聲道:“你如此這般,這般……”當即附耳細細與長孫晟一一說起。


    長孫晟一邊聽,一邊點頭,臉『色』漸漸由輕鬆變得凝重起來。


    “長孫將軍覺得如何?”楊浩說完之後,笑『吟』『吟』望著長孫晟。


    長孫晟沉『吟』了下,眉頭輕蹙道:“我明白了,王爺是想借機重整河東諸郡郡兵……此事恐怕不易,尤其是在諸郡同時展開,我覺得不妨先從一郡或者兩郡展開……”


    楊浩歎道:“知我者長孫將軍也!我與將軍不謀而合,先從太原郡和馬邑郡開始如何?”


    長孫晟緩緩點頭道:“王爺英明!”


    楊浩笑道:“你莫拍我馬屁!嗬嗬,有一點你卻想岔了,並非我要鏟除諸郡郡兵中的世家子弟,我隻是篩選、量材適用,對於合格者,不管世家子弟,還是普通軍士,我都會一視同仁,況且我覺得河東諸郡郡兵太少,至少再擴充一倍才夠用,有足夠的官職位置提供,何愁人才太多安置不下?”


    長孫晟震驚道:“擴充一倍?兵部還好說,隻怕陡增的軍費開支,連戶部那裏都通不過!”


    楊浩看了長孫晟一眼,不以為然道:“長孫將軍別忘了,我們是替聖上辦差的,戶部那裏自然有聖上去對付,你我何用擔心這個……”


    長孫晟啞然,心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戶部開支豈是這麽容易劃撥的,擴軍一倍,不說餉銀,便是軍械武備都未必能跟得上!”


    楊浩卻不理會長孫晟的疑『惑』,繼續說道:“其實早則三個月,遲則半年,就算沒有戶部支持,我也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長孫晟不由好奇問道:“什麽辦法?”


    話剛出口,腦中一道閃電劃過,登時想到了一種可能『性』,目光投向楊浩,震驚道:“難道……王爺煉鐵……就是為了這個?”


    楊浩不置可否,笑望著長孫晟不語。


    長孫晟隻猜到了一半,采煤煉鐵當然不僅僅是為了武裝郡兵、補充財源,更大的前景卻不是現在就能說給長孫晟聽的。


    長孫晟卻暗暗想著:“為了擴充郡兵,大動幹戈煉鐵,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了?半年時間又能煉多少鐵出來,又能打造多少鐵器呢?隻怕秦王殿下異想天開了這次!”心中對楊浩的打算卻是半點信心也沒有。


    煉鐵不是那麽容易的,尤其是打造軍械更是十分複雜,絕非嘴上說說那麽簡單的!


    河東諸郡擴充郡兵,單是太原郡一郡,就要多出兩萬餘郡兵來,要多打造兩萬套兵器鎧甲,所費的良鐵,恐怕將太原郡所有人都拉去煉鐵都未必能在三個月內冶煉出來!楊浩所說無異於癡人說夢!


    “收複六鎮舊地,難免會與鮮卑人和突厥人起衝突,擴充郡兵自是必要之舉!隻是軍備後勤等問題,到時候卻要靠太子殿下調度了。”


    長孫晟歎了口氣,雖然覺得楊浩想法不太靠譜,但仍盡力往好的地方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河雲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河雲上並收藏大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