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臨風望羽客。”
楊玄感坐在庭院之中,一身寬鬆的便服,大袖飄飄,端正名士風流的儀姿,遠遠望之讓人心生折服。
“叔父可還記得這首父親所作的詩?”
楊玄感側首看了一眼旁邊的老人,笑著問道。
楊慎站在楊玄感身後,聽到他的問題微微歎了口氣,恭敬答道:“記得,是《山齋獨坐贈薛內史詩二首》之一。”
楊玄感手掌按在膝上,挺直了上半身,悵然道:“嗬,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十載,此詩猶在耳畔,父親卻不在了。”隨手一伸,卻是將一封書信遞到了楊慎麵前。
“這是薛道衡從南海郡寄來的書信,他剛剛得知父親的去世,裏麵有他給父親寫的祭文,叔父代我去祠堂燒給父親吧。”楊玄感幽幽的聲音傳來。
楊慎嘴巴張了張,目光數變,最終什麽都沒有說出來,隻輕輕點頭道:“好的,交給我吧。”
“玄邃有消息嗎?”楊玄感忽然問道。
楊慎聞言一凜,收起薛道衡的祭文,凝聲道:“還沒有,上次傳迴消息還是一個月多前,他……是不是有些自作主張了?”言畢目光謹慎地望著楊玄感。
楊玄感臉上『露』出了古怪的神『色』,然後搖了搖頭,笑道:“沒有,他做的很好,比我想象的還要出『色』!嗬嗬,李密與我是同一類人,胸中抱負非小,有點意思……”
楊慎驚訝道:“你竟然如此高看他?”
楊玄感笑了笑,搖頭道:“我沒有高看他,這世間的人本來就大體相似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不同者,不過是身世不等、族望不一而已。就像父親與楊堅相比,才智、能力不但毫不遜『色』,反而略有勝出,但為什麽楊堅便能坐穩大位,君臨天下呢?就是因為楊堅乃是弘農楊氏的嫡出,而父親族望遠遠不如罷了!”
“李密是有野心的人,不然又怎麽會投到我的門下呢?嗬嗬,一個小小的蒲山公,即便有野心又如何?他是聰明人,會明白這些的。我自然不會吝嗇他一場富貴。”
楊慎愣愣望著楊玄感,木然中帶著濃濃的震撼。
自從族兄楊素去世後,楊玄感襲承了楚國公的爵位,之前被父親掩蓋住的才華,開始如同皓月一般璀璨綻放出來。
“便是族兄當年,也似乎沒有玄感如今的銳氣和鋒芒!大事可期啊!”楊慎激動得渾身發抖,心中越發堅定了要輔佐他走下去。
“聽玄感這麽說,我便放心了!不過,豫章王那邊……宇文智及能說動他嗎?”楊慎麵『色』紅漲,興奮不已,心念一轉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不由開口問道。
楊玄感神秘笑了笑:“無論說動說不動,都隻是一步閑棋,我根本沒有放在心上。我擔心的另有其人。”
楊慎恍然,驚訝道:“難道是說……太子楊昭?”
楊玄感眼眸中閃過一絲凝重,眉頭微微皺起,搖頭道:“不!不是楊昭,是楊浩!”
“啊!什麽!秦王……楊浩?”
楊慎聞言一震,臉上『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難道玄感也相信……開皇十四年那件奇事嗎?雖然族兄親曆過那件事,不過我始終覺得虛無縹緲……”
楊玄感沉聲道:“我自然也不相信什麽鬼神之說,我忌憚楊浩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因為我看不懂他,他……似乎跟所有人都不一樣——你覺得放心的時候,他顯得人畜無害,一旦以為他容易拿捏,便會吃大虧。這一點,封氏兄弟、宇文智及,甚至楊暕都領教過了,還有他的驍果右軍,我的直覺告訴我,我將來最大的敵人可能就是此人!”
“嘶……”
楊慎聽得震驚不已,倒吸了一口涼氣,沒想到楊玄感對秦王楊浩評價如此之高!
他與楊浩交集不多,幾年前遠遠見過一次,沒有留下什麽印象,怎料短短數年,竟是橫空出世一般,做到了許多常人難及的事情!
“不過沒什麽,他在明,我們在暗,哪怕是天縱之才,我也要讓他成為我的踏腳石!”
楊玄感忽然神『色』一展,輕鬆的笑了起來。
他不信鬼神,更不信天命,凡事俱在人為!
“一個小小的楊浩,又豈能阻擋住我!”
鏗鏘地言語,便如他胸中的大誌一般,豪情勃發。
……
九月二十一日,宇文承基的驍果左軍返迴了大興城,西征徹底結束。當天,楊廣的嘉獎令便傳到了驍果左軍營地,宇文承基、李建成等人皆有封賞,左軍將士亦按照軍功高下有不同等級的恤銀。
第三天,宇文承基等人迴城休假,城外聚集了一些百姓歡迎歸來的將士,還有一些則是各世家的人迎接家中的子弟兵迴來。宇文承基騎著馬入城,卻是在西城門附近見到了暌違已久的楊浩。
楊浩是特意來迎接他的。
畢竟算是有過一段同袍之誼,而且並肩作戰過,即便曾經與宇文承基有些矛盾,楊浩還是胸懷大度、不計前嫌的來致意。
宇文承基人在西北,對大興城發生的事情卻不陌生,也早從家書中得知了楊浩被封為了秦王。對於楊浩的出現,他有一絲驚訝,出於禮貌的需要,輕勒馬韁,微微點頭示意。
大街上,楊浩亦拱手迴禮。
李建成跟在宇文承基後麵,麵『色』尷尬朝楊浩笑了笑,什麽都沒說,輕夾馬腹,嗒嗒嗒從楊浩身邊走過,迎向了李家前來迎接的眾人。他當然看到了陪伴在楊浩身邊的女子的容貌,心中還是忍不住一陣唏噓。縱使西征數月之久,他似乎仍不能輕鬆忘懷。
人群中看不真切,楊浩隱約看到李二、李秀寧還有李母都來了,卻是沒有看到像是李淵的人出現,稍微有些遺憾。
張靈姝在李建成迎麵而過的時候,心中安寧,迴想起當初自己去國子寺為了偷看李建成人品,卻意外遇到楊浩為了小鸞跟人打架的情景,反而覺得甜蜜溫馨。
李建成對她而言,什麽都不是,而楊浩卻是她要廝守一生的郎君。
從此,心結俱都隨風而逝了,再沒有留下半分。
“此生此世,心心念念的便隻有楊郎!”
微涼的秋風中,張靈姝忽然笑了起來,伸手輕輕挽住了楊浩的手臂,攜手離去。
……
九月二十五日,王紹奉楊浩之命,返迴洛陽城,去接陸晴清迴大興。
楊浩已經與張靈姝坦白了,而張靈姝也應允了,楊浩不好表現得太過心急,但是此事終歸要去做,否則便是矯情了。
隨著王紹前去的,還有一封楊浩的書信。書信中楊浩卻是極為‘霸道’地向陸晴清吐『露』情意,讓她隨王紹返迴洛陽,一點迴轉的餘地都沒有。
“唉,不知道做對了沒有……”
王紹上路幾天後,楊浩反複迴想著自己書信中的用語,不由暗暗有些後悔是不是太直接、太耿直了,對陸晴清看到這封書信時候的反應,沒有半分信心。
“要是把她嚇跑了,那我……便天涯海角也把她抓迴來,嗯,就這樣了……”
楊浩自己想著想著,忽然笑了出來,把一旁正在作畫的張靈姝和小鸞、玉兒兩婢看得一呆,然後三女嗤嗤笑作一團。
楊浩臉紅而走,走出很遠,仍聽到書房中悅耳的銀鈴聲傳來。
日落山之幽,臨風望羽客。”
楊玄感坐在庭院之中,一身寬鬆的便服,大袖飄飄,端正名士風流的儀姿,遠遠望之讓人心生折服。
“叔父可還記得這首父親所作的詩?”
楊玄感側首看了一眼旁邊的老人,笑著問道。
楊慎站在楊玄感身後,聽到他的問題微微歎了口氣,恭敬答道:“記得,是《山齋獨坐贈薛內史詩二首》之一。”
楊玄感手掌按在膝上,挺直了上半身,悵然道:“嗬,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十載,此詩猶在耳畔,父親卻不在了。”隨手一伸,卻是將一封書信遞到了楊慎麵前。
“這是薛道衡從南海郡寄來的書信,他剛剛得知父親的去世,裏麵有他給父親寫的祭文,叔父代我去祠堂燒給父親吧。”楊玄感幽幽的聲音傳來。
楊慎嘴巴張了張,目光數變,最終什麽都沒有說出來,隻輕輕點頭道:“好的,交給我吧。”
“玄邃有消息嗎?”楊玄感忽然問道。
楊慎聞言一凜,收起薛道衡的祭文,凝聲道:“還沒有,上次傳迴消息還是一個月多前,他……是不是有些自作主張了?”言畢目光謹慎地望著楊玄感。
楊玄感臉上『露』出了古怪的神『色』,然後搖了搖頭,笑道:“沒有,他做的很好,比我想象的還要出『色』!嗬嗬,李密與我是同一類人,胸中抱負非小,有點意思……”
楊慎驚訝道:“你竟然如此高看他?”
楊玄感笑了笑,搖頭道:“我沒有高看他,這世間的人本來就大體相似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不同者,不過是身世不等、族望不一而已。就像父親與楊堅相比,才智、能力不但毫不遜『色』,反而略有勝出,但為什麽楊堅便能坐穩大位,君臨天下呢?就是因為楊堅乃是弘農楊氏的嫡出,而父親族望遠遠不如罷了!”
“李密是有野心的人,不然又怎麽會投到我的門下呢?嗬嗬,一個小小的蒲山公,即便有野心又如何?他是聰明人,會明白這些的。我自然不會吝嗇他一場富貴。”
楊慎愣愣望著楊玄感,木然中帶著濃濃的震撼。
自從族兄楊素去世後,楊玄感襲承了楚國公的爵位,之前被父親掩蓋住的才華,開始如同皓月一般璀璨綻放出來。
“便是族兄當年,也似乎沒有玄感如今的銳氣和鋒芒!大事可期啊!”楊慎激動得渾身發抖,心中越發堅定了要輔佐他走下去。
“聽玄感這麽說,我便放心了!不過,豫章王那邊……宇文智及能說動他嗎?”楊慎麵『色』紅漲,興奮不已,心念一轉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不由開口問道。
楊玄感神秘笑了笑:“無論說動說不動,都隻是一步閑棋,我根本沒有放在心上。我擔心的另有其人。”
楊慎恍然,驚訝道:“難道是說……太子楊昭?”
楊玄感眼眸中閃過一絲凝重,眉頭微微皺起,搖頭道:“不!不是楊昭,是楊浩!”
“啊!什麽!秦王……楊浩?”
楊慎聞言一震,臉上『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難道玄感也相信……開皇十四年那件奇事嗎?雖然族兄親曆過那件事,不過我始終覺得虛無縹緲……”
楊玄感沉聲道:“我自然也不相信什麽鬼神之說,我忌憚楊浩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因為我看不懂他,他……似乎跟所有人都不一樣——你覺得放心的時候,他顯得人畜無害,一旦以為他容易拿捏,便會吃大虧。這一點,封氏兄弟、宇文智及,甚至楊暕都領教過了,還有他的驍果右軍,我的直覺告訴我,我將來最大的敵人可能就是此人!”
“嘶……”
楊慎聽得震驚不已,倒吸了一口涼氣,沒想到楊玄感對秦王楊浩評價如此之高!
他與楊浩交集不多,幾年前遠遠見過一次,沒有留下什麽印象,怎料短短數年,竟是橫空出世一般,做到了許多常人難及的事情!
“不過沒什麽,他在明,我們在暗,哪怕是天縱之才,我也要讓他成為我的踏腳石!”
楊玄感忽然神『色』一展,輕鬆的笑了起來。
他不信鬼神,更不信天命,凡事俱在人為!
“一個小小的楊浩,又豈能阻擋住我!”
鏗鏘地言語,便如他胸中的大誌一般,豪情勃發。
……
九月二十一日,宇文承基的驍果左軍返迴了大興城,西征徹底結束。當天,楊廣的嘉獎令便傳到了驍果左軍營地,宇文承基、李建成等人皆有封賞,左軍將士亦按照軍功高下有不同等級的恤銀。
第三天,宇文承基等人迴城休假,城外聚集了一些百姓歡迎歸來的將士,還有一些則是各世家的人迎接家中的子弟兵迴來。宇文承基騎著馬入城,卻是在西城門附近見到了暌違已久的楊浩。
楊浩是特意來迎接他的。
畢竟算是有過一段同袍之誼,而且並肩作戰過,即便曾經與宇文承基有些矛盾,楊浩還是胸懷大度、不計前嫌的來致意。
宇文承基人在西北,對大興城發生的事情卻不陌生,也早從家書中得知了楊浩被封為了秦王。對於楊浩的出現,他有一絲驚訝,出於禮貌的需要,輕勒馬韁,微微點頭示意。
大街上,楊浩亦拱手迴禮。
李建成跟在宇文承基後麵,麵『色』尷尬朝楊浩笑了笑,什麽都沒說,輕夾馬腹,嗒嗒嗒從楊浩身邊走過,迎向了李家前來迎接的眾人。他當然看到了陪伴在楊浩身邊的女子的容貌,心中還是忍不住一陣唏噓。縱使西征數月之久,他似乎仍不能輕鬆忘懷。
人群中看不真切,楊浩隱約看到李二、李秀寧還有李母都來了,卻是沒有看到像是李淵的人出現,稍微有些遺憾。
張靈姝在李建成迎麵而過的時候,心中安寧,迴想起當初自己去國子寺為了偷看李建成人品,卻意外遇到楊浩為了小鸞跟人打架的情景,反而覺得甜蜜溫馨。
李建成對她而言,什麽都不是,而楊浩卻是她要廝守一生的郎君。
從此,心結俱都隨風而逝了,再沒有留下半分。
“此生此世,心心念念的便隻有楊郎!”
微涼的秋風中,張靈姝忽然笑了起來,伸手輕輕挽住了楊浩的手臂,攜手離去。
……
九月二十五日,王紹奉楊浩之命,返迴洛陽城,去接陸晴清迴大興。
楊浩已經與張靈姝坦白了,而張靈姝也應允了,楊浩不好表現得太過心急,但是此事終歸要去做,否則便是矯情了。
隨著王紹前去的,還有一封楊浩的書信。書信中楊浩卻是極為‘霸道’地向陸晴清吐『露』情意,讓她隨王紹返迴洛陽,一點迴轉的餘地都沒有。
“唉,不知道做對了沒有……”
王紹上路幾天後,楊浩反複迴想著自己書信中的用語,不由暗暗有些後悔是不是太直接、太耿直了,對陸晴清看到這封書信時候的反應,沒有半分信心。
“要是把她嚇跑了,那我……便天涯海角也把她抓迴來,嗯,就這樣了……”
楊浩自己想著想著,忽然笑了出來,把一旁正在作畫的張靈姝和小鸞、玉兒兩婢看得一呆,然後三女嗤嗤笑作一團。
楊浩臉紅而走,走出很遠,仍聽到書房中悅耳的銀鈴聲傳來。